什麼在決定你我的命運?自我實現的預言

2020-12-15 一個心理諮詢師

這部分主要說一個主題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一個人常說的那句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

人是非常自戀的動物,一旦說了一句話就會愛上自己的這個說法,為了證明「我說的」這句話是對的,就會把事情朝這個方向推動。

外在人生,命運,常常是我們內在意識花了很多年推動的結果。所以要注意經常說的那些話。

想想我平時最常說的是什麼呢,最常寫的一個詞是其實,最常說的話是嗯嗯,然後是很難我做不到。

嗯嗯,就是其實我有點討好人格的傾向,會更多的順從。但是當我覺知到這個暗示,可能已經是改變的開始了。

潛意識就是命運。我們的外在命運和我們的內在想像,也就是內在意識是鏡像的關係。

潛臺詞是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外在命運看到他的內在想像,也可以通過它的內在想像,看清楚他的外在命運。

同樣如果我想改變自己的外在命運,就需要去認識和改變我的內在意識。

有個談話技巧,就是短時間內一個人把一句話說了三遍以上,就會知道這句話非常重要,會和對方探討這句話到底意味著什麼。

案例是一個男士,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初戀情人,很早認識,和一個不太好看的老婆,和老婆有了孩子,但頻繁因為三角關係吵架,對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在講述這段關係的過程中,他不斷說「這是命」,不長的談話,重複了三遍。說他跟妻子相親的過程很詭異,類似某種命運的安排,不是他的意識在做選擇。

心理學心理諮詢有個技巧叫「具體化」。有時候我們需要知道細節,才能知道對方具體想表達什麼意思,因為詞語是非常容易含糊和有歧義的。比如可以請對方說出時間、地點、人物等線索,以及其中的想法、情感、情緒、身體感受也可以非常簡單的說,「你剛才那句具體是什麼意思?請多說說吧。」

他說他有30多次相親,一次相親在進入房間裡,看到最醜的那個女孩兒,心裡咯噔,說千萬不要是她,結果最後成親的對象就是她。

明明是當事人的內在意識做的合理選擇,卻因為他不清楚自己的內在意識,到底是什麼,所以將結果歸因成外在命運。這裡隱含了一個前提假設就是,我們做任何選擇都是為了追求好處。

問題核心在於,在決定時,知不知道某個選擇的好處是什麼?來諮詢的這位先生看起來不知道,所以需要探究一下。假設跟那個美女初戀結婚會什麼感覺?

有個對話技巧叫做「擱置」,我們常常陷入矛盾思考中,假如這樣會怎樣,假如那樣會怎樣,這會讓思考變得混沌。可以這樣問,假如這個問題不存在,那你會怎麼樣?

假如跟初戀美女結婚會有什麼感覺?他說感覺很好啊,只是面對時,免不了有點兒自卑。

答案就出來了,美女是女神跟女神過日子,會有自卑的心理負擔,而跟自己不好看的老婆在一塊兒就沒什麼,不高興就吵,再不高興就打。家暴不好,別人會非議,但也會有人說,找一這麼難看的老婆,真讓人同情,他本來找到更好的。

你看這樣他可以將自卑甩到妻子身上,外人也會這麼看,沒有跟美女結婚,跟妻子結婚,真的是一個很狡猾的選擇。

他選擇多數時間跟妻子在一起,本身地位高,有優越感,同時又可以跟美女保持情愛關係,偶爾見一下,滿足對美女的期待,又不用天天生活在自卑中。

好像有點卑鄙,但從心理學角度上看,很正常,甚至是不由自主的選擇。所以他說,這是命,也是有道理的。

一個人認為的外在力量決定著的命運,其實很可能是內在想像驅動著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內在想像,包括意識和潛意識。

意識就是自己的理性,清晰地塑造自己的人生,但更大程度上是潛意識的塑造,並且它太強大了,以至於很難認識到,潛意識的想像如何決定著自己的命運。

就像榮格說的,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聽起來讓人覺得無力,但榮格還說過另一句話,當潛意識被呈現,命運就被改寫了。

意識層面的東西,因為我們很容易感知到,所以我們會說這是「我」做的選擇。

而潛意識層面的東西,因為我們不能夠清晰地感知到,所以我們會覺得這不是「我」做的選擇,是命運一般的外在力量推動的結果。

不過當我們擴大了覺知範圍,覺知到潛意識的部分時,潛意識就變成了意識層面的東西。

總結:

第一,我們的外在命運是由內在想像決定的,特別是我們潛意識層面的想像。

第二,要特別重視一個人經常說的話,當一個人在短時間內把一句話說了三遍以上,這句話就非常重要,值得好好探討。

第三,我們在做任何選擇,都是為了追求好處,問題僅僅是,你是否知道這個好處是什麼?

為什麼我會經常寫其實,說嗯嗯呢?

「其實」想表達什麼意思呢?我習慣先說一種表象,然後再說其實,就是說深層的,說我認知裡的深層的。而實際上,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共識,或很多人都知道。

我在裝逼。這樣說的目的,就顯示我比較優秀,比較卓越,比較深刻,懂得多,感覺你們都沒有我聰明,呵呵。

這其實是一種自戀,很深刻自我的自戀。它的反面就是自卑,就是覺得自己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嗯嗯,當時什麼感覺不記得了,現在想來可能是討好加敷衍。本意是順從,後來時間長了變成了敷衍。

思考:你有沒有什麼經常說的話呢?歡迎和我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自我實現預言:你的口頭禪,正在成為你的命運
    一個人的命運和軌跡很有可能反映在口頭禪之中。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遇人便說:「我真傻,真的。」 在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男主習慣說:「一切皆好。」 而他們的不同口頭禪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軌跡,從心理學角度看,口頭禪會決定個人命運。
  • 什麼在決定你我的命運?自證預言
    自我實現的預言,也叫自證預言。說一個人常說的那句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一些真理、至理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真要懂得它們,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它,碰觸它。這幾篇主要說,自戀的兩個表現,「我是對的」和「我比你強」。
  • 什麼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關於自我實現的預言,就是,一旦你說了一句話,你就會愛上你自己說的這句話,而出於人類最本質的自戀需求,你會把事情朝這句預言的方向去推動,以此來證明,你是對的。只要形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這個概念,我們看人的眼光就會犀利起來。
  • 人生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在這樣一種宿命論下,我們解釋不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命運決定一切的衝突。如果人生已經一部寫好的劇本,我們只是友情出演,那還有什麼意思?而到了現代心理學,我們開始慢慢去理解人的自由意志,我們知道了意識和潛意識的存在,對於命運這件事又有了新的理解。我們是有命運的,但這個命運不是由外界來主宰的,而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但這種創造過程中卻又有一些我們似乎很難改變的東西。
  • 信任——自我實現的預言
    那是因為人們會被自我實現的預言給帶領。自我實現的預言又稱為自證預言,或者是自我應驗的預言。它是一個社會心理學的專有名詞,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正確與否,都將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也就是說,人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
  • 自我實現的預言:「就說我不行,我果然搞砸了」
    其實並不一定,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做「自我實現預言」,也叫做自證預言,是指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為,並最終影響到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也就是說,當你提出某個觀點或者有某種想法的時候,事情的結果就會不斷往哪個方向移動,最終很有可能會發展為相對應的事件。
  • 自我實現預言的謊言
    我們卻用這樣的自我實現預言來指導我們生活,人生的方方面面:          「我從小體育不好,這種活動我還是算了吧」          」我在人面前害羞,你就不要帶生人了吧「          」我數學不好,你不要讓我算這個問題「         錯誤的自我認知人人都有。
  • 真正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女人,往往都懂得「自我實現預言」的原理
    本文是《心理學與女性成長》專欄,通過專欄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關於女性成長的知識,解決在自我發展和提升過程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明白和掌握內心強大的方法、成長的方向以及將來的人生規劃等。儘快,從底層上去改變思維模式,從層次上去提升自我。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在眾多的電影題材中,永遠都不乏對於女性的描述,一些經典且刻骨銘心的女性角色,會帶給我們很深遠的影響。
  • 自我實現的預言,你想實現哪個自己?
    ——小福一個人常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今天我們來說說「自我實現的預言」。它意思是,一個人常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所以請警惕那些不太積極的自我預言。你有沒有注意過自己最常說的話是什麼呢?請認真思考一下,或者問問身邊的人,在他們聽來,你說得最多的話又是什麼。我們的自我預言多來源於他人每個人都會有對自我的認識,但是問題那些自我評價真的那源於真實的自己?
  • 為啥你無法脫單?詳解戀愛中的自我實現預言
    其實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魔咒,很多脫單困難的人只是陷入了負面的「自我實現預言」,只要建立正面的「自我實現預言」就可以順利脫單。你有過以下感受嗎?1、你覺得你追不到的女生最後一定追不到。我上高中的時候學習成績一般,人也比較自卑,但是作文寫的還可以,有一次語文考試後我的作文被當作範文被老師在班級朗讀,從那以後我就特別願意學習語文,背古文,自己練習寫作文,語文成績越來越好。這就是生活中典型的「自我實現預言」,我因為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誇讚,好的評價,因此對自己的要求增高,希望自己能夠符合他人的期望,所以會更加努力的去做好。
  • 自我實現的預言相信的力量
    馬雲說:只有相信愛情,愛情才能相信你。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兩個人都相信愛情,那自然能互相理解,你對我好,我對你好,甜甜蜜蜜。如果一個相信愛,一個不相信愛,那麼要麼不相信愛的被感動,重新相信愛,要麼就是相信愛的被傷害,變得不愛。如果兩個人都不相信愛,那就會彼此提防,彼此算計,同床異夢,互相嫌棄,輕則離婚,重則傷害。所以只有相信愛情,愛情才能相信你。
  • 思維導圖,解剖自信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其實以前我們分析過過自我實現的預言,也可以說是自我期待,人是自戀的,會因為追求我是對的,去實現自己的這份自戀。人的第一個認知,大多是來自於父母的。那些所謂的「我的想法」,「我的認識」,「我的自我感知」,其實很少是單純的來自於自己,很多時候往往是來自於權威的影響,就是某個人對你來說是權威。
  • 14「樂觀」開篇:境隨心轉 - 你所不知道的自我實現預言!
    #大家好,這裡是暖暖蒔光電臺,我是Danny。我是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認證指導師的培訓學員。傳播幸福的科學讓你們收穫幸福與美好是我的追求和使命。每天10分鐘,期待能夠與你幸福相遇。在生活裡,你最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呢?可以問問與你相處最多的人,他們聽到你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又是什麼?
  • 神諭的「指引」,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忘記之前是在哪裡聽到過一個說法,當用「為什麼」理解行為時會想得更宏觀,而用「是什麼」理解行為時,會更聚焦在細節上。如何用「為什麼」的模式思考?可以寫下一件你最近因缺乏動力或誘惑太多無法實現的事,然後想想做這件事的原因,你的個人目標是什麼?這樣做能幫助到你什麼?你如何收益?
  • 自我實現的預言
    自身永存的社會信念 人們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這樣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假設會變成自我驗證性的假設,並且信念會變成自身永存的信念……從這個觀點出發,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如此多關於他人的普遍信念(特別突出的是,明顯錯誤的社會及文化刻板印象)會非常難以改變。
  • 你很可能不清楚自己擁有這項神奇的能力 /自我實現預言
    在生活中,你是否聽到過像:「我看Ta很不順眼」,「Ta對我有意見」等等這樣的抱怨呢?你是否覺得自己看人的眼光很準呢?怎麼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交往中呢?或怎麼才能培養好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呢?這些問題的回答就需要心理學裡的自我實現預言理論(Self-fulfilling prophecy)來回答。
  • 如何利用自證預言,完成自我期待
    自我實現的預言,是自己對自己的期待。那麼如何利用自證預言,以實現對自己更好的期待呢?停滯不前,不學習,結果你真的沒有任何長進。自證預言幾乎無處不在,它把因果分析變得更加複雜,因為一旦預言實現,就意味著一個原本並不存在的原因,變成了真正的原因。在面對未知時,不如擯棄害怕心理,做出一些積極的預言。
  • 你所有的想法,都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人家大佬寫這個是為了收割流量,發展事業,確實爽得很,你關注這個除了自我奉獻一份流量,啥好處也沒有,白白消耗了時間和精力,拉低了工作效率。做什麼都多想一想「跟我有什麼關係」,比起遠方的想像,多關注近處的問題。
  • 人際交往中的「自我實現預言」
    在人際交往中,你是否聽到過「我看他/她就不順眼」,「他/她對我有意見有偏見」等等這樣的抱怨呢?怎麼才能很好地融入到人際交往當中去呢?根據自我實現預言理論(self-fulfilling prophecy),你希望別人對你好,首先你要正確地對待他們——對他們好。
  • 心理學科普——自我實現的預言和負性循環
    他心想,「我真的就是一個失敗者。」「自我實現的預言」——一個人預測了一種結果然後不經意的行為方式導致了原來預測結果的發生。通常情況下,這個術語指的是一些負性或者不幸事件的發生,比如失敗或者失望、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如焦慮、憤怒或者抑鬱。而且,因為這些不良的結果常常是由於人們自身所致並且不斷積累,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