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人際關係重要的基礎,無論是兩性相處,還是朋友交往,正如中國有一句古話所說「人無信不立」。每個人都期待可以得到別人的信任,那麼先來問問自己,你信任你自己嗎?
信任生命,信任自己
信任自己,就是安住在當下的狀態裡面。信任生命會帶自己到該去的地方,信任生命會為自己做最好的安排。其實很多的心理問題都出自於自我懷疑,比如在人際關係中受到傷害,就開始懷疑自己:「我是不是不夠好,所以被別人這樣對待,我不能信任別人,我也對自己沒有信心。」
當我們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就會變得越來越無力,越來越退縮。這樣的自我懷疑不只發生在工作場合,或是人際交往當中,甚至在練習正念的時候都會出現,有些人在練習到中途的時候,心裡會覺得:「怎麼別人都有放鬆或專注的感覺,我卻沒有!」「怎麼別人都可以感受到身體細微的感覺,我卻沒有!」從而懷疑自己是否能做到,阻礙了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我們要學習信任生命,信任自己。睡覺的時候,身體還是一樣地一呼一吸,很認真地盡它的責任。我們可以全然信任自己的肺、氣管、鼻子,它們會自動地運作,維持我們的生命。吃東西進去,腸胃會消化,血液會輸送營養,這些都不需要我們去交代,它們也沒有一天是不工作的,我們的身體多麼值得自己去信任啊!
信任,從最簡單的事情培養
信任可以先從最簡單的事開始培養:相信我們的身體,感謝我們的身體,發現我們的身體原來是在那麼努力地工作。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吃東西、保證睡眠、煉煉身體,給它提供一個好的環境。
信任自己,為什麼這麼重要呢?那是因為人們會被自我實現的預言給帶領。自我實現的預言又稱為自證預言,或者是自我應驗的預言。它是一個社會心理學的專有名詞,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正確與否,都將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
也就是說,人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舉例來說,一個人覺得自己不會擁有財富的時候,他在現實生活裡就會讓這個預言成真,讓自己繼續活在匱乏裡,這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你的生命會往你所相信的方向奔去,這也就是為什麼信任自己如此的重要。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你就要相信自己值得擁有。
損失厭惡,人類情緒的本能反應
很多人也知道要往好的方面去相信,但是老是忍不住把事情往最壞的方面去想,常常出現消極負面的自我實現預言。其實這是因為在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時候,人會產生焦慮不安,而內在的平衡機制會努力地去消除這種焦慮,就會想要儘快給自己一個答案,而這種答案往往都是消極的,因為只有消極的答案才會最大限度地消除這種焦慮。
損失厭惡是人類情緒上的一種本能反應,也就是人們對於痛苦的感受,通常要比對於快樂的感受強烈許多,所以人會儘量地去避免損失。比如說在投資的時候,人對於避免損失的欲望會比賺錢還要來得強烈,因為賠錢帶來的痛苦遠大於同樣金額獲利所帶來的快樂,因此人會不計代價地去避免損失,以至於會做出不理性的選擇。
提出這個理論的是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他在2002年也因為這個理論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正是因為陷入了這種損失趨避的認知偏差,所以在股市大多數人都賺不到錢,但是就有人能夠反其道而行之,比如說股神巴菲特,他就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不會因為情緒化做出非理性的決定。
大多數人如果預先給了自己一個正面的答案,當結果不好的時候,需要面對的是一種失去,這會讓人心理落差很大。但如果人們預先給自己的答案就是消極的,當結果不好時,人也會用「我早就料到了」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所覺察的損失感就會減弱。所以在面對沒有把握的事情時,仍舊傾向於做出悲觀的預測,而自我實現的預言又讓這種悲觀的預測成真了。
用自我實現預言讓夢想成真
要怎樣才能打破負面循環,更靠近巴菲特的理性思維,用自我實現預言讓夢想成真呢?
首先是要先改變說話的用詞,我們可以把一些負面消極的詞語從我們的字典裡面刪掉,比如說「永遠、總是、絕對不可能」,而多用一些積極的語言,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的思維方式,比如可以這樣對自己說:「我知道這個目標很難達到,但是不嘗試,怎麼知道我沒有可能做到呢?我願意用一顆開放的心全力以赴!」
其次是讓自己的自我價值感提高,比如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學會讚美自己的優點,也學會接受別人的讚美。信任自己,要懂得對三件事說不:不自傷、不自憐、不自我批評。自我實現的預言不是幻想天上掉餡餅,從此變得一帆風順,而是要聚焦在設定自己。
再次是讓自己處在「我能我行」的狀態中。當處在成功者的狀態裡,你的內在會很自然地產生出正面積極的自我實現預言。
我能我行,直到你真正成為那樣的人。如果將自己設定成一個成功者,你自然而然就會踏上通往成功的道路。
成功必然要經歷磨鍊與考驗,有一句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時候你可能在生命當中遇到一些挫折困難,會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倒黴,但是當你抱持信任的態度,就會相信自己在這個困難當中必有收穫,相信老天給你這個挫折一定是有要你學習的功課,是為了讓你變得更好。
因為信任,你的心會更加寬廣接納,安住在你所處的狀態中去體驗、領悟、升華,這會帶給你智慧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