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或者親身經歷過這類情況,對於另一半的某些行為,總是帶有猜想性質,覺得對方「出軌」了?
的確,這個猜測也會有他一定的合理性,但這個猜測也可以換種說法稱作「自我實現預言」。
當你表現出了你百般的猜疑後,對方對你做出回應,表達對你的不悅。你就會進一步地產生了實現這種預言的想法。
「他果然出軌了」。最終在反覆的猜疑中,你們的感情也就無疾而終。自我實現預言就真的實現了。
Part 01. 腦海中的一段想法
自我實現預言的怪圈,不過就是你在你自己的心裡創造出了一個魔鬼,它幫你把預言實現了,因為我們常常忽略自己,也是在充當了這個預言中的一環。
自我實現預言很多時候都會讓我們防不勝防,並不是因為這個預言藏得太深,相反是因為它太淺於表面,讓我們容易忽略。它就是我們腦海中的一個又一個的想法。所以當你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不妨先冷靜下來。
Part 02. 帶動蝴蝶效應
它也像是蝴蝶效應,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想法的出現,都會改變一件事的結局。可怕的是這種現象並不罕見,無論是情感、生活還是工作,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想一下自己是否陷入了自我預言的怪圈,自己的言語想法是否會改變劇情的方向。當你對對方產生懷疑的時候,記得不要激進處理,否則這樣的話你就會一步一步地走向自我實現這個預言。抱著好的想法處理,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Part 03. 心理偏差、自證偏差
意思是你自己總是尋找能夠證明你觀念對的證據,不斷地強化。而對於能夠證偽你信念的證據,卻視而不見。
就像感情裡常常出現的,當他愛你的時候,你非要找些蛛絲馬跡來證明他不愛你,即使他不斷重複地說他愛你。當他不愛你了,你又非要撿些零零碎碎的片段,來證明他還愛你。
究竟他愛不愛你,你正向的探尋就會找到正向的能量,走向正向的結局。你總是質疑、消極,就會得到負面的能量,走向負面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