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2021-01-18 李準

關於自我實現的預言,就是,一旦你說了一句話,你就會愛上你自己說的這句話,而出於人類最本質的自戀需求,你會把事情朝這句預言的方向去推動,以此來證明,你是對的。

只要形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這個概念,我們看人的眼光就會犀利起來。

我讀高中的時候,我們班成績最好的哥們,經常考年級第一名,照這個成績,他考北大清華都綽綽有餘,而且考北京大學也是他的夢想,因為他的叔叔上了清華大學,總瞧不起他們家,他很想為家裡爭一口氣,去考一直被稱為「中國第一學府」的北大。

他是有這樣的實力,但卻常常說,北大不好考啊,我能考上南開大學就很滿足了。結果,最後高考,他發揮失常,果真是上了南開大學。

再比如說,如果一個人女人總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那麼你可以推測,這很可能就是她的生命預言,她找的男人都不會是好東西,因為找了好男人,就意味著她常說的這句話是錯的了。

關於這個,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

一位女士,是一個大城市的處級幹部,各方麵條件都很好,但她經常鼻青臉腫地去上班,因為她的丈夫家暴。

第一任丈夫家暴,她離婚了;第二任丈夫還家暴,她又離婚了。第二次離婚的時候,她正好40歲,她發誓再也不結婚了,因為覺得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可是有個好男人一直在追求她,這個追求者別說對女人暴力了,他甚至從來都不和女人吵架。這位女士離婚後,他更用心地追求她,女士被打動,於是和他結婚了。

沒想到,結婚後的第二周,她又被打了。她打電話叫了幾個朋友過來看她,而正巧,其中有一位是心理醫生朋友。

你可以想像一下,在這種場合你會怎麼做。我猜,大家十有八九會去指責家暴男。她的朋友們就是這樣做的,她們質問家暴男,你難道不知道她有多不幸嗎,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她!

不過,心理醫生朋友不同,她沒有參與指責,而是問,請告訴我,你們到底發生了什麼?能不能講講細節。

心理醫生朋友,也是有意使用了「具體化」的對話技術。再回顧一下這個昨天介紹的概念:具體化即,你必須搞清楚一個人話語中的那些細節,你才能具體知道對方是什麼意思,因為詞語是非常容易含糊和有歧義的。

細節是魔鬼,魔鬼般的細節一講出來後,所有人鴉雀無聲,再沒有人去指責這個男人。

細節是,他們因為很小的事吵架,好像就是因為做菜鹽放得不對,越吵越激烈,吵著吵著,女人對男人說:你是不是想打我了?像某某某打我媽一樣!

女人說的某某某是她爸爸,因為她很恨爸爸,所以都是直呼其名。

男人說,怎麼可能,我今天和你吵成這樣都很奇怪,我平時都不和女人吵架的。

這個女人歇斯底裡起來,開始大喊:你就是想打我!打呀!打呀!不打你不是男人!

她剛喊的時候,男人沒做什麼,但她癲狂地喊了很多次後,男人腦袋突然一片空白,然後一拳揮了出去,將他最愛的女人打倒在地,嘴角流血。

在男人腦袋一片空白的時候,其實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轉變,就是他被洗腦了。本來,他有一個積極的自我實現的預言「我是一個好男人」,結果被妻子的預言「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給洗掉了。

女人預言了男人都不是好東西,而當她真遇到一個好男人的時候,就會去改造他,把他改造成壞男人,這樣雖然她活得痛苦,但卻證明了,自己是對的。根本就沒有好男人嘛!

可能你會覺得,太暗黑了,怎麼講的都是消極的故事。

不過,我還是要跟你說,雖然我們很喜歡使用正能量這個詞,但很多心理學家發現,活得幸福快樂的人真不多。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龍說,每年他都會和妻子玩一個遊戲:請那些他們兩個都認為幸福快樂的人來參加聚會。但他們發現,每年都湊不夠一個圓桌。

人太自戀了,而自戀,容易成為幸福快樂的大敵。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可以再回到這個故事去尋找答案,站在第一人稱的角度,這兩個故事藏著至少兩層自戀:

第一層自戀是,我是對的。所以,我說了事情是怎樣的,就會把事情朝那個方向推動,用這個去證明,我說的是對的。因為這個原因,今天講的這位女士,把好男人變成了家暴男,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兩口子和旁觀者看到,這個男人在道德上是不對的,而他們關係中的問題都是男人導致的,她自己則是清白無辜的。

第二層自戀是,我比你強。在關係中,我要一份這樣的自戀,叫做我高過你。所以,我地位高、你地位低的格局才會讓我自在舒服。

有一本寓言小說叫《盔甲騎士》,這個書名也被翻譯成《為自己出徵》,裡面講了一個偉大騎士自我醒悟的過程,其中一個細節是,他突然明白,當他的妻子酗酒時,他雖然看上去很惱火,但其實內心深處有一份高興在,因為這樣就可以把他們之間的問題都推給妻子了,而他這位偉大的騎士就沒有責任了。

我們常常會覺得命運這個詞,意味著一種痛苦與悲觀。但從這個故事你就可以看到,當我們在關係中追求這樣的自戀時,自然會痛苦,而我們自己,就是痛苦命運的親手締造者。

不過,必須澄清,我絕對不是反對自戀,自戀有它很深的合理性,在這裡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們都需要從滿滿的自戀出發,在走出自戀的過程中,發現我和你都是好的,才能擁有幸福快樂。

相關焦點

  • 自我實現預言的謊言
    是什麼讓他們的估計產生了這麼大的誤差?這源於美國中產階級教育中的「鼓勵式」教育——你永遠是最棒的!而學生也帶著這樣的認知讀完了自己的義務教育,到了社會上才發現自己並不是最棒的。          再者,2012年的數據表明,中國學生在SAT的數學成績平均比美國學生高30分!這難道是因為中國人「天生」數學好?用自我實現的預言就很好解釋了。
  • 信任——自我實現的預言
    那是因為人們會被自我實現的預言給帶領。自我實現的預言又稱為自證預言,或者是自我應驗的預言。它是一個社會心理學的專有名詞,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正確與否,都將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也就是說,人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
  • 自我實現的預言
    自身永存的社會信念 人們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這樣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假設會變成自我驗證性的假設,並且信念會變成自身永存的信念……從這個觀點出發,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如此多關於他人的普遍信念(特別突出的是,明顯錯誤的社會及文化刻板印象)會非常難以改變。
  • 自我實現的預言,你想實現哪個自己?
    ——小福一個人常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今天我們來說說「自我實現的預言」。它意思是,一個人常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所以請警惕那些不太積極的自我預言。你有沒有注意過自己最常說的話是什麼呢?請認真思考一下,或者問問身邊的人,在他們聽來,你說得最多的話又是什麼。我們的自我預言多來源於他人每個人都會有對自我的認識,但是問題那些自我評價真的那源於真實的自己?
  • 相悅情感:自我實現預言怪圈
    的確,這個猜測也會有他一定的合理性,但這個猜測也可以換種說法稱作「自我實現預言」。當你表現出了你百般的猜疑後,對方對你做出回應,表達對你的不悅。你就會進一步地產生了實現這種預言的想法。「他果然出軌了」。最終在反覆的猜疑中,你們的感情也就無疾而終。自我實現預言就真的實現了。
  • 人際交往中的「自我實現預言」
    根據自我實現預言理論(self-fulfilling prophecy),你希望別人對你好,首先你要正確地對待他們——對他們好。「自我實現預言」指的是直接或間接導致預言本身實現的一種預測。換句話說,積極的或者消極的預言,強烈堅持的信念,或者錯覺(被宣稱是真實的,其實是錯誤的),都可能足以影響到人們,使人們的反應最終會導致先前錯誤的預言實現。
  • 《抱怨的藝術》——當心掉進自我實現預言的陷阱
    自我實現和自我挫敗的預言說到自我實現,不得不提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指的是學生的表現會在不知不覺中與老師期盼的一致當心掉進自我實現預言的陷阱當然,除了「壞孩子」的自我挫敗,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或者正在「自我預言」並且「自我實現」著。我們每個人的家裡幾乎都有那麼幾件壞東西,甚至新買來都沒有用過,就被我們堆在角落裡接灰了。
  • 人生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什麼意思呢,我們的外在命運和我們的內在想像,是鏡像的關係,我們的外在命運是由內在想像決定的,特別是我們潛意識層面的想像。換句話說就是,人生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潛意識就是你的命運。那是否意味著,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就會得到呢,如果是這麼簡單,還用糾結痛苦焦慮嗎,現實情況是大部分人的痛苦都來源於求而不得。
  • 自我實現的預言——你期望的,總有一天會實現!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以前看起來很遙遠但特別期望達到的事情,正在不斷的實現感覺好像自己發射的腦電波影響了周圍的環境,進而實現了自己的預言。之後,感覺自身不斷的實現了之前不經意許下的期望,雖然已經很遙遠或者忘記了。
  • 自我實現的預言相信的力量
    如果他相信了一個預言,最後這個預言成真了,那或多或少有他相信的原因。電視劇風雲雄霸天下中,雄霸聽信了泥菩薩的「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的預言,於是用心栽培聶風和步驚雲,果然靠著他們打下了武林大半江山。後來又請泥菩薩算命,得了句「九霄龍吟驚天變,風雲際會淺水遊」,雄霸其實是相信的,但他相信他可以勝天,於是提防加害聶風和步驚雲。
  • 心理學科普——自我實現的預言和負性循環
    自我實現的預言和負性循環麥克十分擔心馬上要到來的銷售報告。儘管這份報告裡滿是利潤和效益,麥克卻認為當他匯報時一定會出洋相。他是如此緊張以致匯報當天他以身體不適為由告假回家休息。「自我實現的預言」——一個人預測了一種結果然後不經意的行為方式導致了原來預測結果的發生。通常情況下,這個術語指的是一些負性或者不幸事件的發生,比如失敗或者失望、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如焦慮、憤怒或者抑鬱。而且,因為這些不良的結果常常是由於人們自身所致並且不斷積累,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惡性循環」。
  • 你所有的想法,都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人家大佬寫這個是為了收割流量,發展事業,確實爽得很,你關注這個除了自我奉獻一份流量,啥好處也沒有,白白消耗了時間和精力,拉低了工作效率。做什麼都多想一想「跟我有什麼關係」,比起遠方的想像,多關注近處的問題。
  • 思維導圖,解剖自信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其實以前我們分析過過自我實現的預言,也可以說是自我期待,人是自戀的,會因為追求我是對的,去實現自己的這份自戀。人的第一個認知,大多是來自於父母的。那些所謂的「我的想法」,「我的認識」,「我的自我感知」,其實很少是單純的來自於自己,很多時候往往是來自於權威的影響,就是某個人對你來說是權威。
  • 詳解戀愛中的自我實現預言
    其實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魔咒,很多脫單困難的人只是陷入了負面的「自我實現預言」,只要建立正面的「自我實現預言」就可以順利脫單。你有過以下感受嗎?1、你覺得你追不到的女生最後一定追不到。有這些狀況的人其實都是陷入了負面的「自我實現預言」,所以做事情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1什麼是「自我實現預言」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與同事在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
  • 什麼在決定你我的命運?自我實現的預言
    這部分主要說一個主題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一個人常說的那句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人是非常自戀的動物,一旦說了一句話就會愛上自己的這個說法,為了證明「我說的」這句話是對的,就會把事情朝這個方向推動。外在人生,命運,常常是我們內在意識花了很多年推動的結果。
  • 自我實現的預言:「就說我不行,我果然搞砸了」
    其實並不一定,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做「自我實現預言」,也叫做自證預言,是指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為,並最終影響到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也就是說,當你提出某個觀點或者有某種想法的時候,事情的結果就會不斷往哪個方向移動,最終很有可能會發展為相對應的事件。
  • 自我實現預言:你的口頭禪,正在成為你的命運
    口頭禪是另一個模式的自我實現的預言 什麼是自我實現預言? 羅伯特·默頓提出由圖式引發的自我實現預言,意思是使自己的預期成真的預言。
  • 神諭的「指引」,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今天的星系印記是自我存在的黃戰士,我想到了黃戰士的星系印記上那個大大的問號,而且還帶著螺絲釘一般有著探索欲望的大問號。正好又處在紅天行者波符中,所以正是提示著我們,保持一顆開放的心去跨次元探索吧,可以運用今天的力量向宇宙提出一個個大哉問。
  • 人生是一場自我實現的預言.
    我們以為,實現一個目標的公式是這樣的: 擁有某物  =》發生變化 =》理想狀態 比如,等我買得起房子了,就有了自己的空間,我肯定會好好花心思打理。比如,等我有了男朋友,就有人陪我了,周末我就不用想著法兒打發無聊和寂寞。
  • 你很可能不清楚自己擁有這項神奇的能力 /自我實現預言
    這些問題的回答就需要心理學裡的自我實現預言理論(Self-fulfilling prophecy)來回答。什麼是自我實現預言呢?自我實現預言,也叫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是指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為,並最終影響他們對自己評價。通俗的說,自證預言就是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我們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