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廟口夜市爆倒店潮 3大原因成壓垮店家最後稻草

2020-12-19 中國臺灣網

基隆廟口夜市爆倒店潮 3大原因成壓垮店家最後稻草

2019年02月26日 10:4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基隆廟口夜市。(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26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近期臺灣地區許多餐飲老店都因不敵租金飆漲吹熄燈號,就連基隆廟口夜市也難敵蕭條景氣,湧現新一波倒店潮。當地房仲業者分析廟口店家倒店3大原因,包括店租開價比臺北高、老店沒人接手以及網購興起實體店面生意大受影響。

  據臺灣《好房網》報導,基隆市區不同往年萬人空巷盛況,店面招租字樣明顯變多,讓當地居民相當錯愕。針對廟口店家湧現倒店潮,房仲業者提出三點分析,首先,近年店面租金高漲是主因,以友人店面為例,之前有朋友在廟口附近開了一間運動器材店,原本月租金只要17-18萬元(新臺幣,下同),結果房東竟將租金漲到30萬元,比臺北租金還高,只好黯然熄燈。目前月租30萬元已成常態,甚至還有更多漲破30萬元的,攤位店面租金也翻漲近1倍,光是凌晨12點後的時段租金就高達2.5萬元上下。

  據房仲業者分析,除了租金高漲,年輕人多往外縣市找工作,不少老店沒人接手只能轉讓或歇業,以及網購盛行,導致實體店面沒落都是主因。

  網友紛紛痛批,「基隆倒了一堆店,房東又堅持不降租」「只要生意好,房東就會調漲租金」「房東亂漲租」「貪心房東是基隆商圈沒落的元兇」。(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焦點

  • 臺灣基隆廟口少賺7成 野柳遊客數雪崩
    (張睿廷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向來人潮滿滿的基隆廟口夜市和野柳地質公園等知名景點,今年都因新冠肺炎大受影響,基隆廟口還受到網絡謠言中傷,生意驟降7成;野柳地質公園過去遊客以大陸、韓籍等觀光客佔大宗,疫情爆發後,來客數直接「雪崩」,減幅高達9成5,整座園區空蕩蕩,情況慘不忍睹。
  • 臺灣基隆夜市
    在基隆廟口夜市,「邢記鼎邊(走坐)」店裡的牆面上,有一張好似小廣告的物事吸引了我,「豬油每球50元,2斤多。」最近跑到臺灣寶島,探望在這邊某大學客座的相公,和他一起實現吃遍寶島的雄心壯志。我們吃的鼎邊(走坐),並不油膩,湯底是完全陌生的味覺系統,能看見的有大顆的蝦米,沒有討厭的海腥味,只有鮮味,還有新鮮香菇片。湯色呢,清澈見底,似乎並沒有多少豬油的存在。
  • 廟口為中心 美味小吃全方位
    ;臺灣不少夜市就以廟口為中心點,慢慢向外拓展,包括基隆夜市、士林夜市、萬華夜市、饒河夜市都屬此種形態。   北臺灣的基隆廟口夜市以飲食攤出名,120年歷史的「奠濟宮」座落於市中心的仁三路,廟口前聚集60多攤美食,與仁三路垂直的愛四路有更多小吃攤商,簡單來說,基隆廟口小吃街呈「L」形,來趟基隆廟口,等於小吃之旅。   基隆廟口的特色小吃種類極多,從著名的紅燒鰻、天婦羅、鼎邊趖、小香腸、泡泡冰、三明治、奶油螃蟹,到滷肉飯、排骨湯、四神湯、豬腳等應有盡有。
  • 洪秀柱基隆夜市掃街 吃得滿頭汗
    (中評社彭媁琳攝)據中評社報導 國民黨2016參選人洪秀柱、基隆市「立委」參選人郝龍斌,15日下午聯手在基隆廟口夜市掃街,爭取在地民眾支持。店家熱情招待洪秀柱吃鼎邊銼、菜頭、豆花、湯圓、冰淇淋,現場人擠人,洪秀柱吃到大汗淋漓,頻頻擦汗。
  • 值得遊玩的歷史遺蹟,有趣繁華的廟口夜市,看看基隆有哪些好玩的
    這一次的景點介紹便主要來帶領大家走進基隆,感受這裡的風光與歷史。首先要來大家介紹到的是二沙灣炮臺,這個非常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景點現在位於基隆市二沙灣山之上,曾經在戰役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沿著臺階拾級而上我們便可以看到炮臺一整個展現在大家的面前,這個炮臺佔地面積較大,最初的設計使得想要直接接近它比較困難,而在後期的改造中摒棄了這一設計,現在許多人來此炮臺參觀的一大原因就是可以登上炮臺後俯瞰基隆港。這裡視野的寬闊以及臨海位置的優越條件都讓它深受旅遊者喜愛。然後要給大家介紹到的這個景區非常適合對佛教有一定興趣的人遊玩,這便是大佛禪院。
  • 臺北著名夜市全搜羅
    提到「臺灣美食」,大家馬上會想到,也最具代表性的場所就是夜市了。而夜市形成的原因,最重要的莫過於源源不絕的人潮。所以,你會發現臺灣傳統的夜市多是以當地的廟宇或舊市集為中心向外擴展延伸。 士林夜市by 老山羊部落格推薦店家:忠誠號蚵仔煎、升記士林大香腸、豪大大雞排 、海友十全排、建發號豆花店、郭家蔥油餅、辛發亭雪花冰、阿亮面線等。
  • 基隆:昔日風華待重振
    基隆位於臺灣島東北角,古名雞籠,一說因基隆山像雞籠形狀而得名。清光緒年間改名為基隆,寓意「基地昌隆」。基隆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為北臺灣天然良港,也是重要的海洋漁業基地。基隆港的營運量在上個世紀80年代達到高峰,是世界知名的貨櫃港。這些年,基隆港的地位逐漸被超越,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嚴重滯後。好在離臺北不遠,基隆人可以到臺北找工作。
  • 臺灣10大知名夜市美食攻略
    基隆廟口簡介基隆廟口位於基隆市仁愛區的精華地帶,而且鄰近基隆火車站,交通十分方便;基隆廟口經過數10年的演變,不僅每個攤位都有按順序編號,且有統一的招牌,有統一的規劃管理,使基隆廟口成為基隆的代名詞,使得基隆市更具觀光價值。
  • 基隆廟口夜市美食入駐重慶 「小黃鴨豆沙包」亮相
    原標題:基隆廟口夜市美食入駐重慶 「小黃鴨豆沙包」亮相  中新網重慶12月30日電(唐楓)阿里山火雞、巨無霸轟炸魷魚、蚵仔煎、臺灣紅燒牛肉麵……這些知名的臺灣小吃將入駐山城重慶,在解放碑設立一個永久性的「臺灣夜市城」。其中,以荷蘭藝術家霍夫曼設計的大黃鴨為原型的「小黃鴨豆沙包」也將第一次亮相。
  • 基隆:奇麗的山海風光(行走臺灣)
    基隆位於臺灣島東北角,古名雞籠,一說因基隆山像雞籠形狀而得名。清光緒年間改名為基隆,寓意「基地昌隆」。基隆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為北臺灣天然良港,也是重要的海洋漁業基地。基隆港的營運量在上個世紀80年代達到高峰,是世界知名的貨櫃港。這些年,基隆港的地位逐漸被超越,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嚴重滯後。好在離臺北不遠,基隆人可以到臺北找工作。也有臺北人看中基隆較低的房價,來此置產。
  • 臺灣7大夜市玩透透 輕輕鬆鬆樂生活
    士林夜市裡可看、可買、可吃的攤位眾多,集中市場中以各種小吃為主,不論是遠近馳名的超大雞排、烤得油亮的大香腸、肉汁滿溢的生煎包、生炒花枝、大餅包小餅和藥燉排骨等,都是歷久不衰的經典小吃!    集中市場之外的另一部份,則聚集各種衣服飾品、玩具用品、餐廳、電玩、寵物、手機、佔卜等攤位及店家,好好逛上三個鐘頭不成問題。
  • 基隆:奇麗的山海風光
    這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小港,海清沙幼不輸南臺灣的墾丁,假日常見戲水人潮,是基隆市巖岸海域的重要景觀之一,暑假期間常在此舉辦大武侖沙灘海洋音樂祭。  廟口夜市 美食天堂(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要嘗基隆美食,還得去廟口夜市。廟口夜市是全臺灣最著名的夜市之一,各色小吃以奠濟宮為中心聚集,其實白天就開始營業,只是晚間更加熱鬧。
  • 人潮銳減爆倒店潮,臺灣夜市慘兮兮!士林夜市業務量只剩10%,為何...
    高雄六合夜市人潮零落,冷冷清清。(資料圖片)對於赴臺旅遊的人來說,夜市是臺灣最有吸引力的關鍵詞之一。然而,曾經人潮洶湧、被遊客青睞的臺灣夜市,如今卻「災情不斷」,一片慘兮兮。據臺灣媒體報導,繼高雄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當地的凱旋夜市也冷冷清清。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臺北市的「美食天堂」士林夜市,整個商圈大小攤位已經倒閉了100多家,繼續經營的店家業務量只剩下過去的10%。
  • #史上最贊臺北夜市指南#細數那些必吃美食!
    |海鮮最棒的夜市:基隆廟口夜市基隆廟口夜市,說是夜市,其實24小時皆有店家在此營業,只是晚上更加熱鬧。作為去九份、野柳等地的中轉站,可以在這裡解決午飯或者晚飯。#廟口夜市推薦美食#鼎邊銼,當歸鰻魚羹,蝦仁羹,營養三明治,螃蟹羹,泡泡冰。#廟口夜市交通指南#從臺鐵基隆站或基隆客運總終點站下車後,延著忠一路步行約10分即可至。
  • 基隆廟口
    基隆廟口的小吃最早可溯源至日據時代,而今日「廟口」已成為眾所周知的觀光地點,基隆廟口因位於俗稱「聖王廟」的「奠濟宮」前而得名;奠濟宮建於1873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名副其實的百年古剎;奠濟宮供奉的是開漳聖王,是唐朝的陳元光將軍,開漳聖王是河南人,在公元686年奉命平定閩粵有功,因此死後封為開漳聖王;當時由基隆地方士紳白番,有濟堂連新永、自楊傳等購買外木山十多頃田地為廟產
  • 隱身基隆海港好店 四大特色文青咖啡館
    臺灣四處各地都能找到好玩、好吃、好美的地方,但基隆似乎就比較常被大家忽略,基隆除了廟口夜市和最近爆紅的正濱漁港等景點外,基隆隱藏的質感咖啡廳也不少,以下分享四間基隆咖啡店,下次去基隆玩的時候不妨去坐坐吧!1.
  • 一定必去的臺灣最北端夜市
    基隆廟口夜市是臺灣最北端的夜市,它緊鄰基隆巷,是全臺灣最著名的夜市之一,是臺灣曾經被票選為最美味的夜市,全天24小時都有店家營業,若是前往廟口夜市品嘗美食就不應該錯過一座古廟。廟口夜市因這座古廟而得名。
  • 來臺灣吃海鮮,必到基隆夜市,連生蠔都有一個手掌那麼大!
    來到基隆,就不得不提下基隆夜市了~在基隆夜市,可能能找到最專屬你的美食,連基隆百姓也引以為傲,因為在廟口附近,也是廟口夜市6月臺灣的悶熱,必須要來一杯檸檬愛玉汁才能解救,臺灣的這款飲料永遠是我來這裡的首選與最愛
  • 臺灣基隆 穿越雨港細品緩緩流逝的時光
    這裡是基隆新興的漁港,以休閒觀光為主,兩棟主體建築物分別是「漁市場」和「飲食街」,漁市場內匯集了數十家生鮮海產店,整齊規劃的攤位供應各式各樣的魚貨,在那裡除了能選購到剛捕撈的鮑魚、龍蝦、魷魚等海產品外,也可以買到養殖在水槽內的鮮魚,店家售賣的各式滷味及小食品更是讓人胃口大開,挑選完的新鮮魚貨還可以交給旁邊飲食街的店家代為加工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