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

2020-12-22 百年養生

了解一些中醫知識的人,都知道「氣血」這個詞,大家可能認為氣血是一個「東西」,但是事實上,氣與血是兩個概念,氣屬陽,血屬陰,二者之間既有所區別,又有關親密的聯繫,「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能行血,也能攝血。而血則是氣的載體,並且給「氣」提供充分的養分。「氣」依附於血和津液存在,如果遇到血虛時,則「氣」無所依,也會隨之而虛衰。

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兩個穴位,一個管「血」,一個管「氣」,兩個穴位相互配合,讓身體當中的「氣」與「血」更加的充盛,氣血足了,身體自然就更加健康!這兩個穴位說的就是血海穴和氣海穴,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脾經所生之血在此處聚集,具有化血為氣的作用,幫助脾血之運化。此外血海穴還有引血歸經之功,可用於調理各種血症。刺破血海穴,可以祛除我們體內的淤血,並可以促生新血的生成。

而氣海穴為人體陽氣之海,是補充陽氣的要穴。中醫當中一直都有「氣海一穴暖全身」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氣海穴有溫養、強壯全身的作用,經常刺激氣海穴,可以溫「陽」益「氣」,提升人體當中的陽氣。

相關焦點

  • 血海走血分,與氣分穴位相配,調和營衛,蕁麻疹灸它?
    講講血海的功效主治原理。①脾統血,本穴為血所匯之處,其血之多如海。因以為名。統治各種與血有關之病症,其與任脈之氣海,各有所長,故甲乙經指出「婦人下,若血閉不通,逆氣脹,血海主之。」百證賦雲「婦人月事改期,自有地機血海。」類經圖翼雲「兩腿瘡癢,溼溫不可當。」
  • 氣血雙補:正確刺激血海穴,告別經期姨媽痛(下)
    一、補氣血的的黃金穴位要想補氣,那就要找補氣的穴位,氣補的穴位最經典的有氣海穴,足三裡這都是可以的。要想補血,那就要找血的穴位,大家不妨去打開一本經絡書,去看一看在經絡書裡面有沒有專門治療血虛的穴位?一定有。
  • 補氣血,通經絡,身上的這個陽氣窩,經常拍一拍,氣血從頭補到腳
    中醫裡的一個最基本的理論,如果內分泌等出現淤滯堵塞,就會生病也是就痛.氣血不足,經絡不通,很可能會引起身上很多的地方疼痛,身體這些地方不通,就會催生疾病,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補氣血,通經絡,身上的這個陽氣窩,經常拍一拍,氣血從頭補到腳。
  • 抗老不衰,用氣海——氣海穴!
    氣海穴出自《靈樞·九針十二原》,是隸屬於任脈的穴位。氣,是指氣態的物質,在此指人體的元氣;海,是指大、廣的意思。穴居臍下,是處為先天元氣之海,故名氣海。氣海穴是人體之中央,是生氣之源,人身體的真氣由此而生,所以,氣海穴是防病強身的要穴之一,有培補元氣、固益腎精的作用。
  • 艾灸氣海的實例,緩解了腹脹和水腫
    ;今天呢,就和大家一起再認識一下氣海穴。「氣海一穴全身暖」、「五臟六腑之本」,可見人體氣海穴的作用很大,也許有朋友聽了名字感覺陌生不認識,那說它的別名可能就知道了,丹田就是氣海, 「氣沉丹田」,將吸入的氣匯聚於此,因為這個穴位是我們身體真氣的生發的地方,它與我們的元氣相通; 之所以叫氣海穴,就是因為它是身體的任脈、督脈、衝脈 三脈所起之處,是全身氣血匯集的地方
  • 腎虛要先補氣,否則越補越虛!那麼如何補氣呢?
    注意三個重要的穴位氣海、羶中穴、足三裡,百用百靈【功效】顧名思義,就是人體元氣的海洋,具有極高的補益元氣的功能,中醫經典上認為氣海能夠治療髒氣虛弱、真氣不足等一切因氣虛導致的疾病,所以補氣首選氣海。【位置】氣海是任脈上的穴位,位置很好找,在肚臍眼(神闕穴就是指肚臍眼)正下方1.5寸。你把除拇指外的其餘四指併攏,從肚臍處向下量,四指併攏的寬度為3寸,一半就是1.5寸,或者如上圖兩指也是1.5寸。【手法】氣海是全身非常重要的強壯穴,用艾灸的方法最好。可以用艾柱灸5~14壯,或者用艾條灸20~30分鐘。
  • 人最怕虛,所有病都是從「虛」開始,艾灸補虛很有一套!
    氣血雙虛:一般出現在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大出血後、月經過多者等人群身上,兼顧了氣虛和血虛的表徵,進補宜採用益氣生血、培補氣血、氣血並補等補法。 陰陽兩虛:冬天怕冷,夏天怕熱,能明顯感覺到身體變差了。
  • 常用針灸配穴、補瀉及其原理(圖文並茂)
    如胃強脾弱,陽亢陰虧者,則補陰之中勢必兼行清導,則應補三陰交,瀉足三裡。如因陽虛氣乏,風溼客邪成痺,腿胻麻木者,針此兩穴,一以振陽,一以和陰,血和而舒筋理痺,麻木自除。男子之陽不和者,取氣海以振陽氣,取關元以滋陰精,氣海為升氣之海,關元為三陰任脈之會,藏精之所,陰陽和故能有子。
  • 教師說說補課:「2 補 2 不補」,找誰補?怎麼補?
    學科瘸腿的補:有的學科成績好說明智力、學習能力沒問題,缺的可能是對弱勢學科沒興趣、不懂學習方法、討厭老師這時家長應該多鼓勵,不能一味的批評,調動學生挑戰弱勢學科的欲望,學生與同學、教師請教學習方法,參加補課班把落下來補上來。
  • 氣海穴定位與精氣神理論
    可是在如此有規律的分寸定位中,偏偏於石門上、陰交下半寸處多出一個氣海穴來,其用意到底何在?筆者以為氣海穴定位的真正依據不在石門上或陰交下半寸,其甚深奧旨為臍中與關元之中點處。翻檢歷代典籍,《內經》及《甲乙經》中並未直接過多地提倡臍中、氣海、關元三穴的功用主治,只講「臍中,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惡瘍,遺矢者死不治。灸三壯。」「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五分,任脈氣所發。
  • 補中益氣的藥有哪些?
    中氣不足常使人感到精神病和疲倦,給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要及時的補中益氣,緩解一些不好的情況。可以服用補中益氣的藥,現在這種藥物也是很多的,效果也好,那麼補中益氣的藥有哪些,接下來我就到大家了解一下相關知識。
  • 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
    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 2020-04-05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醫指南】嚴冬前補好五「氣」
    【中醫指南】嚴冬前補好五「氣」 天氣越來越冷,傳統醫學強調「冬藏」,意思是說,嚴冬來臨前,萬物為避其寒冷肅殺而閉藏安靜,以利保存或蓄積實力,待來年氣候轉暖時再生再長。
  • 關元穴、氣海穴——讓你元氣滿滿,身強體健!
    關元穴、氣海穴,這一組穴位的組合具有培元補氣, 壯陽固脫,調經止帶的功效。臨床當中主要用於治療小腹疾患、婦人疾患、腸胃疾患及虛證。氣海穴氣海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這個穴位對於元氣的重要性,氣海即為元氣的海洋,是為人體補充元氣的要穴。氣海穴內氣的強弱,直接決定了人的盛衰存亡。按摩氣海穴往往有扶正固本、培元補虛、溫陽益氣的功效。氣海穴在下腹部,臍中下1.5 寸,前正中線上。
  • 艾灸分補洩手法很重要!不同灸法影響效果!
    艾灸的手法,很少聽到大家提起過,不知道是大家單純的以為——艾灸就只需找好穴位就可以,還是說,根本沒有補洩的這個概念呢? 今天就給大家提個醒,艾灸的手法須有補瀉,艾灸要視情況而補洩,依據的原則就是: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能搞反了哦!
  • 每日學一方 -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的臨床運用
    治宜補益脾胃中氣,昇陽舉陷。方中重用黃芪,味甘微溫,入脾、肺經,補中益氣,昇陽固表,為君藥。配伍人參、炙甘草、白朮補氣健脾為臣,與黃芪合用,以增強其補益中氣之功。血為氣之母,氣虛時久,營血亦虧,故用當歸養血和營,協人參、黃芪以補氣養血;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共為佐藥。
  • 【每日一穴】足五裡穴:舒理肝經之氣,清利下焦溼熱
    【取穴位置】足五裡穴在大腿內側,當氣衝直下3寸,大腿根部,恥骨結節的下方,長收肌的外緣。【穴位解剖】有內收長肌,內收短肌;有股內側動脈淺支;布有閉孔神經淺支和深支。【功能主治】功能:舒理肝經之氣,清利下焦溼熱。足五裡穴有理氣活血,疏經通絡,固化脾土,除溼降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