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的趣味

2020-12-16 搜狐網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手機讀報

  居住在美國的華裔作家哈金,前幾年著有《戰爭垃圾》(WarTrash)一書,原文以英文結撰,這是翻譯過來的書名,就內容並書名而言,這可說是牽強生澀的譯筆;還有譯為《戰棄物》的,也較生硬。

早有中文恰切的詞彙卻棄置不用,其實,佳善而現成的翻譯應是《炮灰》。

  早有識者指出,近年來外國書籍中譯本質量直線下降,最深層的原因,乃在於譯者的文藝素養,包括文學水平下降,導致翻譯藝術日漸衰微。其間,癥結出在中文的翻譯而非國外原作的寫作水平上。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莎翁戲劇中譯本多次重版,歷年都採用朱生豪舊譯。新譯本不少,但都是馬尾拴豆腐——提不起來。社方承認,朱生豪譯著之所以歷經考驗,在於他駕馭中文的能力,而不儘是作為語言學家理解英文的能力。

  閻克文先生在《南方周末》撰文,談政經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誤譯,他說這個中譯本給讀者製造的閱讀障礙令人吃驚,裡面出現了諸多罕見的翻譯錯誤,由此造成的顯性或隱性的破壞性影響可能難以估量……甚至將「聖·方濟各的第三會」這樣深具歷史文化含意的短語或句子翻成「聖·法蘭西斯的第三條誡令」,這和那些把孟子譯成孟修斯的譯者一樣,既能無中生有,也敢有中生無,下筆即錯,錯到離譜,令人浩嘆。

  閻先生經統計發現,《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根本性的錯誤共有132處,而中譯本一共只有252頁,平均不到兩頁即錯一處,「這種壓縮餅乾式的經典文本,其思想密度、知識含量和邏輯嚴謹性都具有高度凝練的性質,每一個術語、概念和詞組在整個邏輯鏈條中幾乎都是無可替代的」,但這樣的譯文卻堂而皇之地出籠了。

  如閻先生所指出的錯誤,可謂觸目驚心。當今如《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樣的新譯本,拜讀之後幾乎是一無所得,甚至所得信息完全錯誤,與原作的思想、文採措置更全無關涉。這樣的譯本導致,他不說你還是明白的,他一說你反而糊塗了。

  據2006年10月的《南方周末》,介紹劉伯承早年留蘇的經歷,他在極短暫的時間裡精通了俄文,其後陸續留下大量的原創兵書,以及近200萬字的翻譯作品。好些軍事術語經他翻譯後,都成為確切不移的精品譯文,像「混成旅」,當時部隊開始合成,一個旅有步兵、騎兵,還有炮兵,有人按外文字面的意思直譯為「雜種旅」,而劉伯承則翻譯成「混成旅」;「遊擊戰」較早前來源於西班牙語,在國外通常稱作「黑猩猩戰」,係指叢林作戰方式仿佛黑猩猩,講究快速突然的襲擊,是劉伯承將「黑猩猩戰」翻譯為「遊擊戰」的;另外還有「司令員」「炊事員」等等,都是他的妙譯。

  劉伯承的古文基礎打於清末民初,其後軍書傍午戎馬倥傯,似乎從未放鬆從典籍中吸取養分。

  譯家的修養不夠、中文的似通非通、英文的一知半解、雜學或專業的捉襟見肘,導致譯著慘不忍睹。就像香港某歌星想請嶽飛給她的歌曲填詞一樣,其實學界大師巨子也有類似情形。有人研究龔自珍,說他精通歐美的新思想,證據是,龔自珍的文中多有西方之學字樣。江西師大的劉世南老先生看後一時啼笑皆非,指出這是一個瞎話和笑話。蓋以西方者,在當時專指印度,而我們現在所謂西方者,那時叫泰西。

  學界充斥這種荒誕離奇的無根遊談,今人的著作書籍,又怎麼取信於人呢?好像潲水油之於食品一樣,今人一些人的翻譯作品一樣是不可信的。

  怕看翻譯作品,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後的譯者,他們乃「文革」後成長的一代人,板蕩的年月正在吃奶——文化之奶水,所得文化淵源幾乎為零,其間且有斷奶、無奶、假奶、劣奶之虞,他們「學成」之後,所譯述的文學、文化、學術、科技史等等著作,多是詞不成句,使其意義乖戾流失,或者前後傷於凌亂破碎。他們的知識半徑極為侷促短小,影響到文採、思想絕無復現或再生的能力;而知識陣地又孤立孱弱,據點單一,操觚上陣,略無奧援,結果可想而知。

  譯文面目可憎,也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說的,那些從事翻譯的人,不特中文水平可疑,也「壞在他們的英文不是很好」,中英文修養平平,「就很容易讓兩種語言發生混淆使用的情況」。如此一來,其行文或不清純,或怪裡怪氣。餘先生建議他們攻讀中國古典經典小說作為補救,因為古典小說有個特性,就是白話與文言的比例剛好。建議得宜,不過言之諄諄、聽之邈邈,他們哪有時間去實踐呢?

  就目前情形而言,有人以為譯者水準下滑,跟幼年即開始學英語有關,「想要找到好工作,就必須會說英語。所有攻讀博士學位的人,哪怕學的是中國古典文學,都要精通英語。拿到哈佛大學MBA學位的人成了大家效仿的榜樣……」這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不少名作家,如錢鍾書、余光中、白先勇……都是外文系畢業,以及北京清華園留美預備學校的吳宓、吳芳吉等等也可視為學外文出身,又作何說?孫中山、林語堂、梁實秋都是早年學外語耗費了大量心力,同時中文的涵養也向縱深開進,事實上是雙向發展、齊頭並進。可見關鍵還在於教育的文化取向、文化底蘊方面。在他們那裡,兩種或多種文化碰撞,悠然神會,那才真正可以體會翻譯的妙趣,體會「中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的深意。

  伍立楊

  (

相關焦點

  • 每日佳軟:趣味實物拍照翻譯"百度翻譯"
    學了這麼多年的英語,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即便是身邊的一些常用的東西也沒有辦法說出它的英語翻譯。例如我們常用的紙巾、易拉罐的、毛絨玩具等該怎麼翻譯?很多時候我們只能輸入漢字求解英文翻譯,不過百度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更為簡單的方式,拍張照就能識別物體並自動給出翻譯,聽起來十分有趣。
  • 微信你是不是一隻豬翻譯怎麼玩 朋友圈趣味翻譯怎麼玩
    微信你是不是一隻豬翻譯怎麼玩?微信點擊翻譯回復怎麼玩?最近是不是有人被微信裡面的新套路給玩到了,那麼微信朋友圈趣味翻譯怎麼玩呢?一起來看看吧。這是翻譯的bug,裡面出現了日語字符つ,所以後面的句子被當做日語來翻譯,相當於是翻譯了一個日語句子到漢語。日語的疑問句是沒有問號的,在結尾加か表示疑問語氣。
  • 日常口語的趣味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日常口語的趣味翻譯 2008-05-09 15:38 來源:中青網 作者:
  • 獵豹移動首發《2018中國出境遊趣味報告》楊超越同款小豹翻譯棒走俏
    11月27日,獵豹移動旗下AI潮品小豹翻譯棒基於出國出行語言需求及後臺大數據的統計,同時結合環球漫遊Wi-Fi使用數據綜合分析,共同推出《2018中國出境遊趣味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出境遊人次已經達到1.4億多,跨境遊市場的增長,帶動了AI翻譯產品在市場走俏。
  • 趣味口語學習:中國特色詞的英語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趣味口語學習:中國特色詞的英語翻譯 2007-10-16 14:59 來源:新浪考試 作者:
  • 杭州菜名翻譯趣味對對碰 老外在樓外樓邊吃邊評:我們愛直白
    杭州菜名翻譯趣味對對碰  老外在樓外樓邊吃邊評:我們愛直白  文/胡狸 攝/徐璞     6月11日,美食版在煙雨中的樓外樓舉行了菜名翻譯趣味對對碰活動,之所以最終選擇了這家百年老店,是因為無論對杭州的民間翻譯高手,還是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友人,樓外樓終究是杭州菜一個無法忽略的標誌。
  • 少兒趣味英語故事:兔子(帶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趣味英語故事:兔子(帶翻譯) 2012-04-16 17:38 來源:網絡 作者:
  • 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7):「豆知識」---翻譯的推敲
    >2.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2)「伊呂波歌」的譯文亂彈3.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3)文化承載詞漫想(1)——從跨文化溝通視角看「刺身」和「餅」的翻譯(上)4.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4)文化承載詞漫想(2)——從跨文化溝通視角看「刺身」和
  • 趣味翻譯:「吃閉門羹」在英文中有同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趣味翻譯:「吃閉門羹」在英文中有同類 2010-08-25 12:13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
  • 趣味數學|邏輯推理高考題
    ★ 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就發朋友圈求助哦~———— 上期答案公布 ———上期題目:張明曾經在英國留學,妹妹張英是一名俄語翻譯。丫丫數學-(數學好玩)空瓶子換飲料趣味數學|汽車速度趣味數學|依序找圖趣味數學|渡河問題趣味數學|該填什麼牌趣味數學|幾個座位趣味數學|門牌號碼趣味數學|幾條路線趣味數學|交換問題趣味數學|巧切西瓜趣味數學
  • 教育分享之趣味英語回答
    ——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今日分享外國友人的趣味回答I almost agree字面翻譯:我幾乎同意外國人真正的意思是同意還是不同意?Sounds good字面翻譯:聽起來不錯哦外國人這樣說真的是覺得好嗎?
  • 趣味英語:小心翻譯軟體「忽悠」你
    ​「如果用百度翻譯對於中文俗語「一碗水端平」進行翻譯,會出現什麼現象呢?「01 翻譯軟體也可能會「忽悠」你 當我們面對一些要翻譯成英語的中文文章時,是不是經常之間將大段的文字粘貼到翻譯軟體上進行翻譯。如果,你總這樣做就一定要小心來自翻譯軟體的「忽悠」。比如,當我們翻譯「一碗水端平」這句俗語時,百度翻譯會回答你「A bowl of water is level」。這顯然是在蒙你呢!02 「 一碗水端平」怎麼翻譯比較合適?
  • 趣味:傳統中文菜名有趣英文翻譯
    語言之間的互譯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要再碰上點本國特有的文化,簡直有點翻譯不通。
  • 組圖:「夢工廠」的趣味餐具
    有人習慣把Alessi翻譯成「阿萊西」,或許這種翻譯不錯,起碼人們從這個典型的義大利名字中可以看出「義大利製造」的印記。  這種現象顯然表明:如今人們生活中更加需要的是一種叫做「趣味」或「樂趣」的東西,而這種東西或許只能從Alessi的「夢工廠」生產出來。
  • 梁啓超: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
    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義。」有人問我:「你的人生觀拿什麼做根抵?」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抵。」我生平對於自己所做的事,總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興會淋漓;什麼悲觀咧厭世咧這種字面,我所用的字典裡頭,可以說完全沒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敗——嚴格的可以說沒有一件不失敗——然而我總是一面失敗一面做;因為我不在成功裡頭感覺趣味,就在失敗裡頭也感覺趣味。
  • 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6):「豆知識」---職場常用日語慣用句趣味譚(下)
    1.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1)妖孽的「ハ行」2.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2)「伊呂波歌」的譯文亂彈3.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3)文化承載詞漫想(1)——從跨文化溝通視角看「刺身」和「餅」的翻譯(上)
  • 汪汪狗語翻譯
    汪汪狗語翻譯 學習辦公 大小: 11.69M
  • 8個趣味英語諺語,漢語中也有相同表達,你能想到幾個呢?
    8個趣味英語諺語,漢語中也有相同表達,你能想到幾個呢?俗語、諺語等都是各種語言的特色產物,能夠風趣恰當地表達意思。中文跟英語雖然是不同的語言,但是有一些俗語都巧妙地表達了相同的意思,又各具特色。下面一起來看看8個英語的趣味俗語,你能猜到對應的漢語同義表達嗎?
  • 馮唐的譯風逾越了翻譯的底線
    近日,有出版社出版了內地作家馮唐翻譯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因為其中一些充滿馮唐個人化色彩的譯作,引起了爭議,有網友稱,馮唐把泰戈爾翻譯成了郭敬明。自馮唐譯本出版後,一些讀者紛紛表示「粉轉路人」,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尋根溯源,在於馮唐譯本對讀者形成了冒犯,「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開褲襠」,「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    這樣的翻譯,實在是對讀者的既定審美,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名著名作不應拒絕新的譯法,儘管前面有了鄭振鐸的經典譯本,《飛鳥集》也有理由以新的面目示人,與新一代讀者的閱讀趣味銜接。
  • 趣味答題器,從趣味到有意義
    趣味答題器,從趣味到有意義課堂互動性是影響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隨著課堂教學技巧和方法的逐步探索,課堂教學當中的趣味教學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關注,而一提起趣味,我們首先可以想到現在新東方課堂、學而思課堂、很多學校用的一款火爆的高科技互動產品——趣味答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