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的雲辦公,該如何採用C端打法?

2020-12-11 亦云智慧雲

2020年的疫情,不僅帶給社會結構巨大的變化,同時也為雲辦公帶來新的增長勢能。全球各地都開啟了不定期的隔離,這就導致企業急迫需要雲辦公和數位化擴展,並成為新的常態和常規。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雲辦公企業依賴增長驅動,增長驅動主要包括:

1.產品為核心,企業初期,是銷售未動,產品先行;

2.產品迭代更新主要面向核心用戶,提升用戶體驗,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和產品邊界;

3.運用增長黑客模型,提升客戶裂變、續費和增購,減少客戶流失。

客戶成功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驅動裡,國外很多雲辦公企業在早期是沒有銷售團隊,更多是由客戶成功團隊帶來收入的增長,這其中提供給客戶的支持主要有兩點:

1.關注客戶的使用體驗,客戶成功團隊會通過產品的升級、運維、安全等信息,與客戶進行溝通,在第一時間獲得反饋並進行優化。

2.客戶團隊會根據用戶的使用作產生的數據,對模板配置進行變更和優化,如果有必要,客戶成功團隊也會推動產品團隊將其內置到標準產品中。

除去B端市場的打法,一部分產品天然就有很好的流量生態位,這類產品可以換個方向,採用C端市場的打法,那就是消費者化的企業服務。其核心更多是圍繞核心用戶,打造良好用戶體驗的產品獲取C端用戶,用戶裂變一旦多了之後,滲透到B端客戶的決策群體,一場自下而上的銷售策略就成功了。

同時,C端銷售策略會成為B端的雲辦公的選擇,其原因主要是:

1.主打C端用戶更容易聚集口碑和傳播,從而擴大市場規模;

2.購買得不再是傳統的決策者,決策周期會更短,擴展收入範圍;

3.降低部署成本,減少交付環節,消費者還會主動傳授使用經營,降低學習成本。

在採取C端策略的增長中,,拉新、有效激活、減少流失是對雲辦公企業來說非常重要的三個核心,尤其是企業在快速成長期,拉新優於激活和挽流失,而在高速發展和成熟期,則老客戶激活留存和防止流失對企業意義更大。

相關焦點

  • 從「運營唯C論」誤區說起:談談B端、C端、G端的運營要點
    該平臺為當地的中小企業提供政府的信息,同時也為政府提供企業的使用數據。由此看來,這是一個G、B共存且以G端為前提及基礎的項目,這和小A之前做的C端運營經驗來看有明顯的差異。再來說說小A的工作,她主要負責平臺的新媒體運營。
  • 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01 概念C端:customer,即消費者、用戶,TO-C的熱門產品舉例:微信、網易雲音樂、淘寶、滴滴、美圖秀秀等。B端:business,即商家、企業,TO-B的熱門產品舉例:阿里雲、京東雲、網易雲等。
  • B端產品中,Web端表單如何設計
    在輸入域中,存在多種控制項樣式,那麼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選擇,如何取捨呢?以下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摸索,也包括借鑑前輩的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1)文本框文本框包含了單行文本框和多行文本框。b. 採用欄位掩碼,自動匹配特定數字的輸入格式。例如:電話、身份證、銀行卡等;按照7加減二法則,根據用戶的記憶結構來最大化提升閱讀體驗。c. 彈出鍵盤應與需要輸入的文本類型相匹配(移動端)。d.
  • 聊聊C端轉型B端產品那些事
    在整個大環境的驅使下,產業網際網路開始崛起,大廠們紛紛開始布局產業網際網路,比方說騰訊的雲與智慧產品事業群,阿里騰訊都布局的雲計算等等,B端行業湧現出來越來越多的機會,有一個數據表明,在網際網路c端行業美國和中國的體量相差無幾,但是在雲和SAAS行業中國的體量只有美國體量的1/20,中國的發展空間巨大,加上B端行業其實更加細分,有很多的機會給我們發揮;當然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要基於我們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興趣愛好
  • C端&B端產品的差異及設計思考
    例如:網易新聞、網易雲音樂等等。B釋義為:Business;通常為企業或商家為工作或商業目的而使用的系統型軟體、工具或平臺。例如:網易雲、網易有數或企業內部的ERP系統等等。C端&B端產品的本質及特性
  • 廣交會再上「雲」端,「雲打法」成新潮流!
    10月15日,第128屆廣交會「雲」開幕。「雲直播」團隊陣容更強大,直播間更有科技範,「雲發布」產品質量更優,「雲平臺」功能快速迭代……有了上一屆「雲」上廣交會的經驗,本屆廣交會參展商對直播營銷更加得心應手,直播專業性更強、互動性更佳,「雲打法」成為外貿新潮流。
  • C端快銷企業如何酣戰B端
    B端客戶的探索不只圍繞著餐飲企業展開,在科技、物流、支付等多個領域,B端客戶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例如京東近來也表示已經全面深入企業市場;拉卡拉B端收單業務漲幅突出,賽道已從C端客戶轉至B端……在傳統的商業環境中,B端往往被看做是「薄利潤」、「無法和消費者直接溝通」的渠道,於是一些原材料供應商、代工企業紛紛自創品牌,走上臺前
  • 全面深度解析B端產品 | 教你如何從0到1設計B端產品的通用方法(上篇)
    (數據來源:Google和百度)從兩大搜尋引擎的檢索結果中,提煉出核心關鍵詞,發現B端產品的設計師關注的高頻問題主要集中在:B端與C端差異、B端產品如何調研、B端產品設計思維、方法、什麼是B端、業務流程、業務。由此可見,對於B端產品的設計師而言,核心訴求主要是關於B端產品what和how的問題,即希望對B端和C端產品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與理解,以及如何設計B端新產品。
  • 教培行業硝煙再起:從C端到B端,網際網路巨頭重劃勢力版圖
    對此,慕華投資合伙人李恆表示,網際網路巨頭手握充裕流量,而好未來、新東方等老牌教育企業擁有基礎穩固的品牌形象,該領域的創業公司為了尋求更有說服力的品牌背書和更大的人群觸達,極易走向新老巨頭的庇護。 03.
  • 深網|教培硝煙再起:從C端到B端,網際網路巨頭重劃勢力版圖
    對此,慕華投資合伙人李恆表示,網際網路巨頭手握充裕流量,而好未來、新東方等老牌教育企業擁有基礎穩固的品牌形象,該領域的創業公司為了尋求更有說服力的品牌背書和更大的人群觸達,極易走向新老巨頭的庇護。
  • 線下課程 | 聽說C端被玩爛了,B端藍海市場產品應該怎麼玩?
    所以,作為一個B端產品經理,專業性、邏輯性、業務性不夠,真的非常頭疼!B端產品經理的產出如何衡量, B端產品團隊產出不是那麼好量化,很多時候導致「吃力不討好」的局面C端產品的痛點需求需要PM去挖掘,自主設計。但B端產品,需求往往來自業務方或者產品使用方。如何避免成為「功能」產品經理團隊而成為真正的B端產品經理團隊?
  • 如何定義B端產品的MVP(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ToB行業頭條,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上一篇文章《如何定義B端產品MVP(上)》點擊文章標題即可閱讀 裡面,我們談到了定義MVP產品的前面三個步驟,確定產品定位,找到種子用戶,確定產品路線
  • 如何合理的設計B端產品經理的考核目標?
    如何給B端產品經理設置合理的考核目標,從而激發大家的工作鬥志,為企業或團隊創造價值和收益,並可以科學評估大家的工作產出? 估計這個問題,對很多B端產品管理人員來講,都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
  • 技德系統:從C端到B端,國產作業系統挖掘「行業場景」商業變現機會
    「其實我們並沒消失,而是轉而尋求產品在某個細分市場上面的商業化可能,」技德系統 CEO 張耀斌表示,「我們之前也探索過遊戲場景下,通過 Remix OS 給予用戶桌面端遊戲體驗的這個方向,但它並沒有很好的商業化變現能力。」如何實現商業化,發揮這套作業系統的最大價值?這成為了當時技德系統考慮的最大問題。
  • B端產品C端化戰略探索(二):如何具體落地?
    在上一篇文章中,主要從「策略級體系復用、功能級架構搭建、交互級習慣培養」三個方面闡述了B端產品C端化探索路徑。本文則從產品決策、產品形態、用戶體驗三點,探索B端產品C端化思維可落地到具體工作中的實操演練。
  • All in To B,雲辦公行業的黃金期真的來了
    一直在說,國內的B端市場特殊,雲辦公領域發展緩慢。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市場的環境如此特殊呢?在過去幾年裡,雲辦公行業一直有人在喊「春天來了。」無論高潮還是低潮,都無比渴望春天的到來,這是因為整個B端市場,在嚴冬季節待得太久了。
  • 充滿挑戰與變數的時代,如何從雲到端推進智慧教育創新?
    銳捷雲大屏採用了英特爾的IDV智能桌面虛擬化架構,並通過自主研發的OPS平臺進行集中管理,完成了從傳統大屏到「雲大屏」的升級。,那麼,在雲大屏的基礎上整合雲辦公解決方案更是打通了教育全場景,輕鬆實現多場景辦公的需求。
  • 印象筆記八周年:完整布局C端B端
    同時,結合中國個人和企業用戶和場景需求,印象筆記加速產品研發進程,18個月內自主完成近400次升級發版,全面布局C端和B端的完整生態。剛剛上線的針對企業級的獨立的「印象團隊」App,專注於服務企業和團隊,全面助力企業辦公和團隊協作效率的提升。通過業界領先的公有雲SaaS模式,提供豐富的多端客戶體驗,在全面兼容「印象筆記」的強大知識管理功能的同時,進一步為高效團隊提供「完整生命周期的團隊信息雲端管理」「根據場景和流程靈活可定製的協作體驗」「完善的安全及權限管理」等服務。
  • B端和C端產品的區別
    C端相對推廣比較容易,多是以產品驅動切入,或者營銷驅動,在到運營推動。6、產品層面 B端: 基於服務思維,工具化思維,更理性,B端更多的是幫助B端用戶聯結客戶,更好的讓客戶做到這點需要我們的服務,工具來支撐。
  • B端移動設計|新手指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俊馳,ID:hbjunchi】來自專輯B端移動設計站在用戶的角度,告之如何做勝過說如何做01 場景B端產品業務太過複雜,用戶進入程序後,通常都是一臉懵圈狀態,通過新人指引可以快速的熟悉應用。02 案例分析C端產品也會做一些操作指南,通過在啟動第一次時給出提示。B端產品秦絲生意通APP也採用了同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