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德系統:從C端到B端,國產作業系統挖掘「行業場景」商業變現機會

2020-12-20 鈦媒體APP

Jide Pro2

Remix OS 可以稱得上是國內最早的「讓移動應用自動兼容桌面辦公場景需求」的作業系統,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功能便是基於 Android 平臺,卻能做到多個小窗同時開啟不同應用,就好像Android變成了Windows的操作體驗。

不過,隨著刷機熱潮退去,Remix OS 似乎也一併消失在了普通用戶的視野裡。「其實我們並沒消失,而是轉而尋求產品在某個細分市場上面的商業化可能,」技德系統 CEO 張耀斌表示,「我們之前也探索過遊戲場景下,通過 Remix OS 給予用戶桌面端遊戲體驗的這個方向,但它並沒有很好的商業化變現能力。」

如何實現商業化,發揮這套作業系統的最大價值?這成為了當時技德系統考慮的最大問題。

緊抓「融合移動和桌面辦公」的需求是正解

剛剛過去的微軟發布會上,微軟發布了搭載 Android 作業系統的可摺疊屏手機 Surface Duo 以及可以加裝鍵盤的摺疊型平板 Surface Neo。再往前蘋果正式更新 iPad OS,為 iPad Pro 配備 USB-C 接口,筆也成為了標配。

這些信號無一不表明,這些大廠正在推動無縫融合桌面端與移動端體驗的專用作業系統,將促使二合一平板設備成為新一代的辦公設備。相較於移動端產品,平板屏幕更大;相較於桌面端產品,它更靈活。

在辦公場景下,大屏不只是用於顯示更多內容,還需要提供比移動端更複雜的人機互動操作。這是 iPad OS 變成一個獨立版本的決定因素,需要支持鍵盤滑鼠,更需要有多窗口多任務的並行處理能力;同時,也促使二合一平板設備必須有能力拓展更多外部設備,如鍵盤滑鼠、手寫筆等。

搭載了 USB-C 口的 iPad Pro

桌面辦公設備如臺式機、筆記本等產品形態通過多種外設接口解決這個問題,但平板不能這麼設計,iPad Pro 加入了 USB-C 通用接口是一個好方法,一口支持各種外設。還有一個點很有意思,屏幕直接觸控操作和辦公場景所需的快速精準交互結合,將讓手寫筆成為二合一平板的一種主流交互方式。IPad Pro 的手寫筆通過 USB-C 接入,可解決了屏幕觸摸無法滿足的精確書寫、精確觸點的辦公操作需求。

JideOS 界面

在兩年前,技德的 RemixOS 就已經具備了這樣的特性:支持接入優盤,印表機,通過乙太網線接入網絡,甚至是通過 VGA 輸出視頻信號。然而,這種傾向辦公場景的特性遇上普通消費者,並沒有濺起太大水花。

Remix OS 自身沒什麼問題,但它的用戶群卻「很有問題」:它顯然不只能用於刷劇和打遊戲,多窗口多任務的功能註定了其用戶群應是多線程操作者——換而言之,它更適合工作而非娛樂。

找準了方向之後,技德系統改變了航向,一頭扎進了 B 端市場。為此,Remix OS也更名為更加貼近中國商業習慣的名稱:技德系統(Jide OS),並以此技德吹響了進軍 toB 市場的號角。

系統級的權限管理,讓產品更符合場景需求

B 端用戶的應用場景更單一,這是技德系統初次進入這一領域時候得出的結論。然而,作為行業內的「新人」,技德系統還是免不了跌倒。

以教育行業舉例說明,平板電腦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具已經進入了 K12 教育體系中。不過,平板電腦與「電子書包」之間並不能完全劃等號。平板電腦的功能更多,並且很容易被學生拿去作為娛樂的工具。

技德 CEO 張耀斌

如何實現對「電子書包」的監管?這是此前專注於 C 端用戶的技德沒有考慮到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進入了這個行業之後,合作夥伴反饋給我們的問題,」張耀斌表示,「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不同的行業對於產品的需求點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對硬體終端擁有系統級的掌控能力。」

張耀斌所提及到的系統級的掌控能力,即代表著能夠實時掌握和調用硬體的所有接口權限。這在消費級的 Android 產品中是難以想像的——只有當用戶取得了作業系統的根權限,也就是 ROOT 之後,才能做到。

「和其他所謂『ROM定製系統』不一樣,我們開發的技德系統可不只是換了一層皮(UI 設計),我們能開放多個接口能力,」張耀斌解釋道,「基於通用 Android 作業系統來進行ROM定製,無法完全掌握和控制某些硬體接口的權限,而我們的作業系統能做到實時監控和管理這些硬體功能的調用。比如,哪一個時間點攝像頭可以打開,麥克風可以啟用。」

全新的安全機制,歸功於軟硬相結合

很明顯,toB 市場中又包括了 toG 市場,而對於 toG 市場除了系統的辦公特性外,更為看重的是安全能力。技德系統在這方面沒有完全遵循開源 Android 的標準,而是重新研發了一套適合國內安全需求的體系。技德系統基於 Linux,把原有 Remix OS 的部分打包成為一個安卓兼容層,運行在 Linux 內核之上,這就是基於 Linux+安卓兼容層的新形態融合作業系統。

這樣的方式是把安卓作為 Linux 組件,利用類虛擬化的技術,讓安卓應用可以運行在一個獨立的空間中,因此所有應用的數據全部都是運行在獨立存儲區,和 Linux 系統是分離的,此外應用的籤名和審計都通過 Linux 內核授權才能進行的其中進行的。顯而易見,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卓應用和系統本身帶來的不安全性,例如當安裝了不安全的安卓應用後,不會破壞 Linux 系統和內核的安全,並可以通過內核隨時關閉掉不良應用,安全性提高了。

此外,技德系統通過和硬體晶片的結合,建立了整個從底層到上層可信計算環境,層層檢測,層層防護。這不僅是系統級,還是硬體級的——軟體和硬體一起提高了整體的安全性。

張耀斌解釋道:「根據不同的場景和需求,我們可採用不同級別的硬體加密晶片,並建立相應的專用應用商店,這裡面的應用都是經過內核審計和籤名過。而這些應用也是在一種類沙箱的環境中運行,不可能拿到它沒被賦予的權限。」

技德系統 憑藉著安卓兼容層,在系統上可以同時運行 Linux 和安卓應用,這無疑極大的擴展了 Linux 系統的應用生態,同時對設備的各項權限更強管控能力以及軟硬體級別的加密能力,不僅進入了教育領域,還受到了黨政軍企業以及諸如公檢法這樣的行業用戶的青睞。

會議模式下的 Jide Pro 2

技德系統為這些涉密單位研發出了一款僅能通過乙太網線進行通訊的定製設備——搭載了 技德系統(銀河麒麟內核版)的二合一平板電腦 Jide Pro2。它配備了搭載國家安全部門認證的中易通 A5 加密晶片,整機還通過解放軍信息安全測評中心軍 B+ 安全認證。

「常規 C 端產品肯定是不具備乙太網絡進行通訊的能力,這一點也是 B 端產品差異化所在,」張耀斌表示,「當然,我們也有具備無線通訊模塊的終端(Jide Pro2)。有個省一級的應急廳向我們採用了我們的 Jide Pro2 用來作為警務、應急保障、安監等專用的執法終端。」

在為不同行業的客戶進行定製化服務之後,技德系統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並且也同時著手將這些不同場景需求的系統「模塊化」,不斷地形成新的 API 接口和「庫」,比如,針對安全增強的接口,針對手寫優化的接口,這些都為上層應用軟體提供了更多深度滿足「行業辦公場景」需求的可能性。未來技德系統在遇到新的合作夥伴之後,就能根據這些「庫」組合出彈性配置方案,降低定製成本。

技德系統自身也願意把技德作業系統以及其在硬體創新上的能力,以 IP 授權的方式,授權給第三方廠商,由他們研發生產面向用戶的解決方案。

張耀斌表示,「早在 2017 年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與北汽新技術研究院在無人駕駛的車載作業系統上,做了很多聯合性的研發工作。現在我們也積極的探索系統和各類應用的關係。希望在一些核心應用上,我們能為合作夥伴提供更好的作業系統能力和 API 支持。」(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唐植瀟)

相關焦點

  • 最新銀河麒麟V10使用技德系統Jstack技術 助力國產作業系統市場
    這是國產作業系統難以推廣到個人用戶的主要瓶頸。另一方面,是我國大多數所謂自主研發的國產作業系統,都是面對有著極高安全需要的黨政軍企進行銷售的,且主要依賴B端業務的採購,並不直接面向C端個人用戶。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國產作業系統都不忘提及「安全」特性。但安全有時候也意味著你要犧牲很多兼容性,會多出許多「不便」,只這一個「不便」,就可以直接撲滅個人用戶使用國產作業系統的熱情。
  • 技德系統解讀作業系統產業生態創新成果
    作業系統的成功是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發展的過程,這是一個客觀規律,例如蘋果公司的IOS是建立在賈伯斯1990年創業公司產品NextStep之上的,從技術積累到推出第一代的IOS經歷了18年的技術積累和人才積累,同時還獲得了蘋果公司巨大且優秀資源的支撐,可想而知國產作業系統還需要經歷一個不短的時間的沉澱才有可能成功。
  • 聊聊C端轉型B端產品那些事
    01 當初為什麼想要從C端轉型到B端首先想跟大家談一談我為什麼想要從C端轉型B端,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就是自己面臨的行業困境,畢業後第一家公司我選了當時還很火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因為愛情我放棄了北京一些大廠的機會,選擇來了深圳,但是到了18年中,P2P相繼暴雷,監管的壓力越來越大,我也在思考自己接下來的職業規劃,在這家公司其實我
  • 「信創」百卓網絡聯手技德 為國產作業系統生態開疆拓土
    兩者的差距主要在於軟體生態,也就是說,國產作業系統用於日常的辦公和學習都不成問題,但是可能欠缺了某些行業深度應用。要知道,Windows生態系統擁有近70萬款應用軟體,而國產化作業系統甚至不及其八分之一。
  • C端&B端產品的差異及設計思考
    B釋義為:Business;通常為企業或商家為工作或商業目的而使用的系統型軟體、工具或平臺。例如:網易雲、網易有數或企業內部的ERP系統等等。C端&B端產品的本質及特性C端&B端產品的使用場景及對比說完了兩類產品的本質區別及特性差異,我們再來看一看它們的場景差別。
  • B端和C端產品的區別
    2、業務形態 B端:業務場景複雜:角色多對應的業務場景多,流程差異大: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客戶,需要不同的專業解決方案。 C端:業務場景、邏輯簡單、流程相對標準化:用戶群體比較固定,場景相對簡單,產品要求簡單,流程要求相對統一標準化。
  • 技德系統新品亮相「4.29首都網絡安全日」
    4月28日,北京國際網際網路科技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拉開帷幕,作為一年一度的「4.29首都網絡安全日」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本次應邀參展發布新品的廠商眾多,近年來一直深耕在國產安全作業系統領域的北京技德系統技術有限公司亦攜帶新品亮相於本次展會。
  • 接入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 麥當勞中國數位化走向全域全場景融合
    2020年「雙11」前,麥當勞中國上線了阿里跨端輕店鋪「官方會員店」,通過接入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滿足消費者全域全場景的需求。這也意味著麥當勞中國與阿里巴巴開啟了全面戰略合作。此次合作,雙方將在餐飲行業全場景業務,以及線上全域消費者精細化運營等方面展開深入探索。
  • 全面深度解析B端產品 | 教你如何從0到1設計B端產品的通用方法(上篇)
    當前,全球產業升級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國內各行各業的企業也紛紛上雲,實現商業模式、技術模式和組織模式的網際網路轉型,提升傳統企業和傳統行業的效率,以實現創新和顛覆。最後,從企業角度看,重視B端業務的發展,可以給企業帶來新的業務增長,因此企業會增加更多B端崗位的招聘需求。對於設計師而言,由於有更多的B端崗位的招聘需求,也增加了B端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就業機會。
  • 從「運營唯C論」誤區說起:談談B端、C端、G端的運營要點
    但從行業數據數據來看,近年來B端和G端產品也在快速增長,大量的資金、創業者、和智力資源都在向這個賽道湧進。據了解,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以騰訊為代表的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開始調整組織架構,布局B端業務。同時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B端項目的融資金額和融資次數一直處於行情前三的位置(數據來源:IT桔子)。在這個大背景下,糾正「運營唯c論」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 C端格局已定 數位音樂的下一個機會點在哪裡?
    2014年,在數位音樂C端市場都尚未走出明確道路的時候,曾在諾基亞大中國區擔任音樂服務總監的潘才俊,看到了B端市場蘊藏的機會,成立了面向B端的音樂版權整合服務平臺愛聽卓樂。2017年,愛聽卓樂正式加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由此成為TME發力To B市場的一大抓手。
  • 國家隊聯手啟信寶,講述商業查詢的B端故事
    更加透明高效的商業環境的打造,和商業信用查詢市場的發展,是網際網路風口從C端轉向B端的重要一環。當今企業信用服務市場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賽道上的主要玩家們,都正在努力將業務向相關領域延伸。以發力較早的啟信寶為例,在其他企業為了用戶數和營銷廣告而打口水仗的時候,啟信寶便開始將公開商業數據做進一步的挖掘。
  • 技德發布JStack 2.0,在Linux系統中無縫運行移動應用
    近日,技德系統發布了融合桌面產品JStack 2.0。在上一版基礎上,JStack 2.0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在Linux環境下,直接同時開啟並運行Linux應用與移動應用
  • B端產品與C端產品建設流程的區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ToB行業頭條,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產品從0到1的建設過程中,B端產品和C端產品在很多環節上是完全不同的。因為B端和C端產品的定位、目標完全不同,所以兩者的設計起點不同:B端產品是為了解決業務問題而設計的,設計的起點是進行業務調研,研究業務問題。C端產品要實現公司商業模式的落地,承載著公司的商業目標,設計的起點是對商業模式本身的分析與研究,包括市場分析、客戶群分析等。
  • 酷狗音樂從C端邁向B端,開放音樂生態的新樣板
    酷狗音樂副總裁趙海舟表示,此次酷狗音樂和長虹的合作,是打通家庭音樂新場景的好機會,希望能夠把機會轉化成行業動力,加深三方合作來實現音樂內容從傳統平臺向家庭場景的「流動」。同時酷狗音樂也將此次合作作為一個起點,未來我們會面向所有音樂產業相關的廠商持續開放合作,將其自身的產品力有機地整合,為硬體廠商提供B端定製化音樂商業解決方案,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特定需求。
  • 從少兒英語切入,一起作業開啟C端變現之路
    從少兒英語切入,一起作業開啟C端變現之路 作者:阿槑 發布時間:
  • 從To C到To B,寶貝英語說的「內容變現」邏輯
    從To C到To B,寶貝英語說的「內容變現」邏輯 作者:紅印兒 發布時間:
  • 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工作中所做的產品類型主要是B端項目和C端項目。近些年來,由於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C端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流量的紅利逐漸消退,很多企業的業務由C端轉向了B端。從C端設計切換到B端設計,或從B端設計切換到C端設計,都並非易事。今天這篇文章,本文作者就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 電商比價平臺從C端切入B端市場,「慢慢買」年營收增長率100%
    國內電商市場近幾年一直呈現高速增長狀態,根據中商業產業研究院數據,該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6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將近40萬億元,2018年、2019年年均增長率都保持在16%以上。隨著電商向從一級向二級市場下沉,電商紅利不減反增。
  • 從少兒英語切入,一起作業開啟 C 端變現之路
    在成立五年的節點上,一起作業推出了新產品UStalk,切入在線少兒英語培訓領域,「向C端收費」的商業模式正式對外亮相。9月7日,一起作業宣布全面升級旗下的品牌,並且公布了新的品牌標識和視覺形象,「一起作業不只是做作業」,劉暢解釋說,目前一起作業旗下有三款產品:一起作業、家長通和UStalk,分別針對校內、家庭和校外三種不同的應用場景,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