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投入最小但收益最大的投資活動。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沒有閱讀的習慣,或從來不閱讀。的確,如果在小的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到成年後很難培養出終身閱讀習慣。
閱讀的好處說不完。閱讀會改變你的人生;閱讀將未知或遺忘的世界展現在你的面前,帶你週遊世界,穿越時空;閱讀帶你掙脫日常生活的束縛,去追尋你自己確定的目標;通過書中人物,無論是聖人還是罪人、真實或者虛構,閱讀讓你知道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閱讀既是認知的過程,也是情感的旅程。
為了讓孩子成為終身閱讀者,家長和老師需要分清楚三種讀者類型,然後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和培養。
(一)掙扎性讀者
這部分孩子讓家長和老師最擔心。他們有閱讀障礙,閱讀經驗不足,閱讀能力低於同齡孩子的閱讀水平。他們閱讀各種各樣的書面材料存在一定的障礙。他們往往不能通過閱讀測試和寫作測試。於是,他們和他們的家長開始感到絕望,認為自己永遠也不能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
他們在閱讀之旅中掙扎著,閱讀量很少,隨時準備放棄。如果不採取補救措施,他們最終會放棄閱讀。
(二)被動型讀者
這部分孩子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但其實和掙扎型讀者一樣令人擔心。他們閱讀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通過考試,所以他們只讀規定的書,完成規定的作業,從來不覺得閱讀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課後他們不會再閱讀。對於他們來說,閱讀是件苦差事,沒有快樂可言。如果沒有人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這些學生永遠不會發現閱讀的樂趣。
這些孩子無法發現書中的世界,因為讀什麼書都是家長和老師說了算,他們往往被迫讀他們不喜歡的書籍。他們不知道如何為自己選書。他們即使能夠完成閱讀功課,但面臨著被讀書讀得多的同學甩在後面的風險。他們也需要關注。
(三)地下型讀者
這部分讀者閱讀能力好,有閱讀的天分,也喜歡閱讀。但他們認為家長和老師規定的閱讀和他們喜歡的閱讀是兩碼事。他們只想讀自己想讀的書,家長和老師最好靠邊站,別管他們。他們會沉浸在自己喜歡的書的世界中,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打擾他們。他們會在課堂上偷偷讀自己喜歡的書,是課堂上偷偷看書的高手。
我的孩子應該屬於這種類型。他閱讀的時候,要求家庭成員都保持安靜,如果有人試著說話,他會表示不滿,然後關上門,躲進房間去讀。
這類孩子在閱讀考試中一般會取得較好的成績。但老師重點關注的是幫助一部分孩子提升閱讀技能,想著如何激發被動型讀者的閱讀熱情,因而地下型讀者這個小群體往往也被忽視。
(一)對於掙扎型讀者
由於掙扎型讀者的閱讀能力差,沒有閱讀的興趣,當務之急就是讓他們拿起一本書開始閱讀。可行的辦法是讓他們閱讀低於同齡孩子水平的書籍,比如五、六年級的孩子閱讀符合三、四年級孩子的書籍。由於難度降低,他們有可能完成閱讀。他們可以有一個「閱讀存摺」,即每閱讀完一本書,就記下來,一段時間後,他們會有一種獲得感和成就感。
他們要做的是有大的實際閱讀量和獲得成功的閱讀體驗。在完成大量的低難度的閱讀任務後,他們慢慢會趕上來,可以閱讀自己年齡要求的書籍。
要幫助這類孩子並不容易。在他們完成閱讀一本書後,家長和老師可以給予他們適當的獎勵,比如再獎勵一本書或者買禮物,或者旅遊等。家長和老師需要更有耐心和更有創造力來調動他們的閱讀興趣。
有理由相信,大量的獨立閱讀,加以閱讀策略指導,這些不愛讀、不會讀、閱讀能力差的孩子也會變成真正的讀者。
(二)對於被動型讀者
被動型讀者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但他們沒有閱讀的興趣。他們需要的是大量的閱讀時間,自主選擇讀什麼的自由,和自主選擇閱讀的環境。我們應該相信,在每個被動型讀者的心裡,都藏著一個愛閱讀的孩子。家長和老師要做的就是給他們閱讀的自由,把他們心中那個藏著的讀者激發出來。
可以多帶孩子到書店和圖書館,在那裡,閱讀的氛圍會很容易激發孩子已經「休眠」的閱讀興趣。
如果他們有機會每天自由地、大量地、廣泛地閱讀,他們會變成很棒的積極閱讀者。
(三)對於地下型讀者
這類孩子閱讀能力強,他們是閱讀小明星,往往會很快完成家長和老師規定的閱讀書目。他們有自己的閱讀價值判斷,對讀書的意義有自己的見解,他們忠誠於自己的看法,這已經很好了。家長和老師要做的就是細心呵護他們的閱讀興趣,不必過多幹涉他們的閱讀活動。他們會很容易成為終身閱讀者。
我的孩子現在已經是閱讀狂人,我要做的就是了解他的閱讀愛好,讓他稍微減少在閱讀上花費的時間,多點時間做戶外運動。
閱讀無小事,在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上我們不應該盲目和無助。
家長和老師也可以了解自己是何種類型的讀者,做孩子的閱讀表率,和孩子一起成長。如果家長和老師是很棒的閱讀者,那孩子就有了一個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上,家長和老師應該發揮最重要的作用。
家裡和學校教室都應該有一個圖書角,上面要擺滿各種書籍,讓孩子可以隨手可拿,最重要的是保證孩子有獨立的不被打擾的閱讀時間。
認真分清楚孩子是什麼類型的讀者,然後家長和老師因材施教,積極帶頭,最終每個人都會成為真正的讀者和終身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