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看待分數、排名更重要

2020-12-09 舜網教育

  據媒體報導,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其中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

  公約發布後,引發家校廣泛討論,輿論很快形成兩極分化的態勢——「群裡不公布成績,有孩子考差了不告訴家長,家長怎麼去督促呢」「期中期末成績還是要公布,可以按學號公布」「不公布成績,那保送生名單會不會有暗箱操作?」……根據教育部2017年印發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義務教育階段「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但該標準自頒布以來一直存在爭議。

  現實中,不少學校採取了折中的辦法,在保護學生的前提下,儘量讓每一位學生和家長清楚自己或孩子的學習情況,比如,單獨告知家長孩子所處的位次,孩子成績與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的差距等;雖然公布班級所有人的分數,但不把分數與學生名字一一對應。

  上述教育局發布的公約再次引起熱議的背後,是人們對隱私權的理解不同,也是家校對孩子培養理念差別的反映。贊成的人認為,孩子應該以鼓勵教育為主,公布名字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反對者則認為,不能把孩子當成溫室的花朵,挫折教育必不可少,讓學生直面自己成績、名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且分數有別於身份信息、家庭住址這樣的傳統意義上的隱私信息,只是對個人學業的一種評價,學校、老師、家長需要掌握,選拔性考試錄取也以此為依據,並不屬於隱私。

  其實,與其爭論成績、排名是否適合公開,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看待分數、排名或許更為重要。卷面分數隻反映了智育成績,而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後進生只是成績暫時落後罷了。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成績,發揮排名的正向激勵作用,既不能讓孩子因為成績排名暫時靠前驕傲自滿,也不能因為暫時落後而自暴自棄。過度施壓、揠苗助長,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都是相對極端的做法。

  對學生來講,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只是一方面。學校教育不只是教會孩子們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也是孩子的必修課,增強抗打擊能力不僅有助於其擺脫驕傲、自滿等情緒,戒驕戒躁,而且有利於其今後更好地適應社會。

  成績和排名都是客觀存在的,既不能唯分數論,也不能完全不重視成績。比起糾纏於是否公開、如何公開成績,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成功與失敗,培養和增強其心理承受能力,對於學校和家長來說是更值得探討的話題。

相關焦點

  • 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分數更重要
    ……根據教育部2017年印發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義務教育階段「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但該標準自頒布以來一直存在爭議。反對者則認為,不能把孩子當成溫室的花朵,挫折教育必不可少,讓學生直面自己成績、名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且分數有別於身份信息、家庭住址這樣的傳統意義上的隱私信息,只是對個人學業的一種評價,學校、老師、家長需要掌握,選拔性考試錄取也以此為依據,並不屬於隱私。其實,與其爭論成績、排名是否適合公開,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看待分數、排名或許更為重要。
  • 如何正確看待利用英國大學的排名
    Value added score很有參考價值,這即是Guardian排名中的一個亮點,也是這個排名中另外一個有爭議的地方。這個指標反映的是學校該專業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和畢業之後個人能力的提高情況。分數越高,說明這個學校的學生在校期間的能力提高幅度越大。滿分10分。這個指標無疑很有創新意義,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揭示了一個學校的教學狀況。
  • 如何正確看待英國中學排名?
    目前,英國低齡留學大潮已成趨勢,對於如何選擇學校,GCSE和A-Level排名依然是眾多家長考量的首要標準,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應該如何正確看待英國學校的排名。什麼情況下看排名?小學生們在提前一至三年拿到中學的有條件錄取通知書後還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在8年級畢業前還要參加一次由英國私立學校考試委員會出題的全國統考,英文名叫Common Entrance Exams,簡稱CE,並達到一定分數線後才可以順利升入心儀的中學了,而這個分數線往往是55-60分之間,並不太高,考生只要正常發揮基本都可以達到。可以看出,比起簡單的成績排名,英國人更看重學校的綜合實力。
  • 從他身上,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正確看待分數問題
    在我教過的學生中,有一位叫黃為泉,他在九年級第一學期的歷次英語考試中,成績都是在40分以下。但是,在第二學期時,就逐步有了上升,50分,60分,70多分......,在中考中英語竟然考了105,從而考上了市重點高中。 你也許會說這很正常啊!但如果這個學生是你,在第一學期的多次考試中,英語成績都是沒有多大幅度的提高,你是怎樣的心情?焦急、沮喪、還是絕望?堅持還是放棄?
  • 廣州中考|名校錄取分數大漲,下屆咋辦?排名重要過分數
    排名重要過分數金羊網  作者:蔣雋  2020-08-15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8月15日,廣州市招考辦公布2020年廣州市普通高中提前批統一計劃錄取分數。今年名校錄取分數皆大漲,下屆初三是否面臨巨大壓力?別急!
  • 學生的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更重要的其實是...
    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中表明: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因此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學生的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在該話題下,有一個約18萬人參與的投票,超過10萬人認為學生成績應該公開,有3.8萬的網友認為不應該公開。
  • 拿到高考成績,排名與分數到底哪個更重要?志願填報應該看哪個?
    於是很多人都認為高考成績的排名往往要強於分數的高低,這是為什麼?在高考中,我們會注意到多數情況下每年的本科線、一本線等分數都會存在差異,雖然經常會在同一分數區間,但是每年都相同的分數劃線是不同的,這也印證了高考考試性質的不同,與他僅僅依靠選拔一定數量學生有關,而與其具體的分數高低關係不大。
  • 中小學考試不公布成績和排名,分數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過分解讀
    血淋淋的事實,讓家長讓社會紛紛把矛頭指向排名指向分數,認為這才是逼孩子走向深淵的原罪:過分看重分數會給孩子貼上標籤,無形中劃分三六九等,孩子容易因承受不了巨大壓力而走向極端。實際上分數本身沒有錯,它只是一個成績的量化標準,別說高考實行34年來它一直是各個大學錄取的唯一標準,即便是民國時期分數也是各個大學錄取學生的依據。
  • 分數和排名,誰更重要?個人成績與群體比較缺一不可
    有個湖南學生考了680分,他爸爸欣喜若狂,在朋友圈裡發布成績,眾同事親友紛紛祝賀。根據以往數據,這個分數入圍北大應該沒問題。高考是全省(直轄市)性質的成績比拼,一分一段的排名更能決定考生的競爭實力。在『平行志願』的框架下,光參照往年的投檔線、提檔線、錄取分數線之類,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人建議,學生在填報志願時,應把該專業往年錄取分數線換算為當年的排名段位,再根據該段位比對今年的分數,看自己的分數與之相比是高還是低。個人覺得這種做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也比較客觀。
  •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
    原標題: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 學生作為數位化時代的未來公民,如果沒有學會正確使用手機,將來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問題,甚至妨礙自身發展。學生在疫情期間進行在線學習,基本都要用手機來提交作業,手機成了必不可少的獲取知識、傳遞信息的學習工具。在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時,要教育引導學生提高對網絡虛假信息、網絡欺詐的辨別能力,提高在網絡虛擬環境下交友的警惕性,分清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區別,對網上各種言論要有正確認識的能力。
  • 學生考試分數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元素,重視孩子分數並無過錯
    【平湖一柱 第1189期】 又到期末,又到考試,又到了學生「分數季」,許多學校和家長對孩子分數都會有一個美好的期待。 也是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說:分數不代表孩子成長的全部,不要對孩子分數錙銖必較,「風物長宜放眼量」,小時孩子平平,大了一樣能成才。
  • 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由觀
    但常常聽到學生抱怨自己受到來自家庭、學校或社會的各種限制,感到自己沒有自由,有的大學生由此認定自己的人生是不幸的。他們極其渴望擁有自己想要的自由,成為一個快樂幸福的人。什麼是自由?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由觀,是當前需要教育工作者關注和探討的問題。
  • 「熊孩子」如何看待分數-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記者蔡夢吟)如何面對「熊孩子」?一年級小朋友如何適應社會化環境?孩子和家長如何看待分數和頭銜?日前,湖南衛視萌童校園成長真實記錄節目《一年級》在京舉辦看片會。    看片會上播放了《一年級》第9期節目。片中,孩子們迎來了期中考試。
  • 如何看待英國大學排名?榜單深度解析
    去英國留學,雅思考試、推薦信、成績單已經很讓人很抓狂,更別說眼花繚亂的高校排名。這些排名究竟是怎麼來的?國外知名大學排名有哪些?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各類排名呢?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介紹一下。REF排名不僅全面評估了學校本身的綜合實力,也是英國其他大學商業排名(如《泰晤士報》\《衛報》等排名)的數據參考來源及標準,重要的是,其排名結果直接決定大學能夠從政府獲得多少研究經費(劃重點,排名越高,經費越多),所以各高校都非常重視。
  • 公開學生成績排名,當年見慣不怪的事情,如今卻成了侵犯隱私?
    如果是好學生的話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對於後進生來說是不公平的,這是對他們的一種打擊,自尊心也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但是也有很多網友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說如果不公布成績和排名,怎麼能夠督促孩子好好學習,也不知道自己的成績在班級或者學校排名如何,這才是對學生的不負責。那麼,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呢?學校到底應不應該公布學生的排名呢?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不公布排名就舒服了?我們到底在怕什麼?
    近日,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這個消息也引起了網友熱議,有的支持,有的反對,各有各的理由。我作為一名學生家長,孩子從小學進入到初中,也經歷過公立、私立學校的從公布排名,變成不讓公布排名,又到公布,又不公布的反覆變化,關於是否該公布學生排名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 如何看待英國大學排名?權威榜單深度解析
    去英國留學,雅思考試、推薦信、成績單已經很讓人很抓狂,更別說眼花繚亂的高校排名。這些排名究竟是怎麼來的?主流的大學排名有哪些?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各類排名呢?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介紹一下。  2.全球僱主評價:佔比10%   學生的就業情況和僱主對學校的看法是評估一個教育機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僱主聲譽的調查從反饋中了解那些有能力、有創造性和有工作效率的畢業生。   3.單位教職的論文引用數:佔比20%   這個標準用來評價大學的學術能力。
  • 如何正確引導學生規範完成作業
    引導學生規範作業如何正確引導學生規範完成作業戴直楷>作業是對教育教學知識的鞏固及運用效果的信息反饋,教師落實教育教學任務必須給學生布置一定的作業,還必須檢查學生作業;家長重視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並對自己的孩子加強督促。
  • 給學生成績排名,是唯分數論的元兇
    個人認為給學生成績排名是不對的,是一種最愚蠢的行為,他只會讓不明所以的家長、學校和社會過分的注重事情的結果。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認為我有資格對僅僅把目光盯在成績排名的高低,不思考到底憑什麼取得好成績,這就是錯誤的思維方式。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如此的關注分數,這背後難道沒有成年人在起作用嗎?家長、學校領導、和社會上的其他人其實都在盯著分數,他們用分數評價學校的好壞,用分數評價老師的教學水平,可是這種評價體系是不正確的。
  • 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優點與缺點?
    >生活中有一些熊孩子在大人嘴裡不可救藥,但實際上,他們不是沒有優點而是我們家長的眼睛只盯著他們的毛病舉個「慄子」吧:有一天某所學校突然收到一面錦旗,這是一位老人的家屬送給兩位學生的經了解過後,這兩位同學在上學的途中看到一位老人暈倒在馬路邊上,在很多大人都不敢上前施救的情況下這兩位學生挺身而出,毅然過去照看老人並及時撥打了救護電話由於救治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