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媒稱牙膏是個"危險品"? 牙科醫生:沒這麼可怕
    外媒稱牙膏是個「危險品」,其中的一些成分會「傷身」
    南寧牙科醫生說,沒這麼可怕,不過——
    選牙膏別光看功效,還要看有啥成分
    核心提示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許多牙膏的成分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害,其中有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引起口腔癌、乳腺癌、神經疾病、心臟病、口腔潰瘍、牙齦損傷等。那麼牙膏究竟是「敵」還是「友」?就此,記者採訪相關的牙科專家,他們對牙膏的作用、牙膏的成分,以及如何正確選擇牙膏等問題,給出自己的建議。
    外媒稱牙膏危害多
    不要過高地估計牙膏的療效
    在這篇來自國外媒體的報導中,指出了牙膏可能給人體造成的一些危害——
    ●牙膏中的除垢劑易引起口腔潰瘍。因為十二烷基硫酸鈉是最強有效的清潔劑,所以它可能導致口腔過敏或破壞口腔黏膜,導致慢性口腔潰瘍。經常口腔潰瘍的人及潰瘍發作期的人,最好不要使用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的牙膏。
    專家解讀:
    「牙膏就是充分利用其摩擦的作用,去除牙面菌斑,達到清潔作用,還可以減少齲齒和牙齦炎的發生和發展。」自治區人民醫院口腔科施春梅副主任稱,牙膏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正確的刷牙方法才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關鍵。
    施春梅表示,患牙齦炎,或牙結石比較多的人,容易引起復發性口腔潰瘍。而患有復發性口腔潰瘍的患者,首先要到醫院檢查牙齒的狀況,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潔牙可以使病情得到減輕。也就是說,口腔的清潔對復發性潰瘍是好的。但除垢劑屬化學製劑,這類牙膏對口腔黏膜容易造成一定的刺激,所以不建議使用。
    原標題:外媒稱牙膏是個"危險品"? 牙科醫生:沒這麼可怕
    ●美白劑傷牙齦。許多牙膏中會添加過氧化氫等漂白劑,從而起到美白牙齒的作用。然而,它們會刺激軟組織,損害口腔黏膜,傷害牙齦。
    ●研磨劑傷牙釉質。牙膏中會添加細小的顆粒物,以便去除牙齒表面的汙漬,然而,有些藥膏的研磨劑不夠細,會磨損牙釉質,長此以往牙齒會變得敏感。
    專家解讀:
    施春梅介紹,市面上很多牙膏中含有研磨劑,只要使用得當,對牙齒是有幫助的。然而,這些粗顆粒在摩擦牙齒表面的同時,可能會對牙齦有一定的刺激。所以,在使用這類牙膏時,正確的刷牙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用粗顆粒的牙膏橫著刷牙,對牙齦的損傷確實要大一些。
    「我曾經接待過一名11歲的孩子,他的牙齒非常白,但牙面被刷出了一道道齒痕。」施春梅在詢問家長後得知,原來孩子長期以來都跟媽媽使用同一支美白牙膏,其中含有的研磨劑損害了牙釉質。孩子們在使用研磨牙膏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使用。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曾曉娟教授稱,美白牙膏是含有一定的漂白劑的,這類牙膏建議短時間使用。美白牙膏只能清理外源性的汙漬,也就是一些茶漬、煙漬,但太厚重就不行。如果牙齒是內源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四環素牙,那麼美白牙膏沒有多大的用處。如果真的需要美白自己的牙齒,可以到醫院做治療。
    在日常潔牙中,施春梅並不推薦使用美白或含除垢劑的牙膏,使用超聲波的電動牙刷可以讓牙齒更加潔白乾淨。
    原標題:外媒稱牙膏是個"危險品"? 牙科醫生:沒這麼可怕
    醫生說牙膏的不同效用
    藥物牙膏的效果存在個體差異
    記者從各大超市裡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牙膏種類主要有防齲、脫敏、消炎、抗結石、除煙漬、美白等。而真正得到衛生部門認可功效的牙膏其實只有3種,分別是「防齲」、「抗炎」和「抗過敏」。
    有證據表明,使用了含氟牙膏以後,牙齒的抗酸能力增強了,患齲的機會減少了。除學齡前兒童外,含氟牙膏幾乎適合所有人群使用。一般來說,含氟牙膏放置時間越長,其中的氟化物活性越低,防齲效果越差,因此應避免牙膏放置時間過長。
    抗菌消炎型牙膏一般添加了抗炎成分,有一定抑制細菌的作用。在市場上它們以「全效牙膏」的面目出現,比較適合口腔有炎症的人群使用,比如牙齦炎、牙周炎。這並不是說這類牙膏就可以治療口腔炎症,真正的治療還是需要牙醫來做,牙膏只是輔助治療手段。
    抗過敏牙膏由於其抗過敏機理比較明確,多數口腔科醫生認同抗過敏牙膏對牙齒過敏症狀可以起一定的緩解作用,特別適合那些牙齒感到酸軟,又不需要或不適合通過修補的方式解決的人群。
    曾曉娟教授提出,消炎牙膏效果有多大,與個人敏感程度有關。在實驗室研究中,中草藥確實有消炎的作用,可是對於每個人用多長時間、能有多大的消炎作用並不是很確切。如果牙齦經常出血、紅腫,那麼使用一些中草藥牙膏是可以的。
    施春梅稱,《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中也提到,藥物牙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口腔常見的疾病預防問題,但有存在一些不足。如,殺菌劑和藥物成分在口腔保健應用中,最大的副作用是對口腔組織產生較強的刺激;藥物配比不當,容易造成口腔菌群環境失衡,達不到預防牙病的目的;長期使用易使口腔環境產生抗藥性,降低口腔自然抵禦能力等。
    專家提醒,無口腔疾病、無齲齒的市民,不要盲目選擇功能牙膏。中草藥牙膏、抗過敏牙膏、藥物牙膏、含鈣牙膏、美白牙膏等功能牙膏不宜長期使用。一旦選用不當,可能產生副作用。(記者 陳佳嘉)
    原標題:外媒稱牙膏是個"危險品"? 牙科醫生:沒這麼可怕
    知多點
    選牙膏要從看清成分開始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陳佳嘉
    牙膏中有什麼成分?這些成分起到什麼作用呢?據了解,牙膏的基本成分包括摩擦劑、潔淨劑、潤溼劑、膠粘劑、防腐劑、甜味劑、芳香劑、色素和水。另外,根據不同的目的加入一些有保健作用的製劑。
    摩擦劑,可以使牙面清潔、光滑、發亮,去除色素沉著、菌斑沉積與滯留。摩擦劑約佔牙膏含量的20%-60%。常用的摩擦劑有碳酸鈣、焦磷酸鈣、磷酸氫鈣、氫氧化鋁、二氧化矽、矽酸鹽。
    潔淨劑,又稱發泡劑或表面活化劑,約佔牙膏1%-2%。它可以降低表面張力,穿通與松解表面沉積物與色素,刷牙時容易被清除,以及有助於產生很多人喜歡的發泡作用。現在多用合成潔淨劑有桂醇硫酸鈉、n-十二烷基氨酸鈉、椰子單酸甘油酯磺酸鈉。
    潤溼劑,佔20%-40%,其起到保持溼潤,防止接觸空氣而硬化。常用的有甘油(丙三醇),聚乙二醇的三梨醇。
    防腐劑,其作用是防止細菌生長,延長存放期限,並使其他成分相容。常用有酒精、苯甲酸鹽及二氯化酚。
    甜味劑,提供易為人們接受的調味劑,必須無致齲性。常用人造無致齲性甜味劑。此外,還有芳香劑和色素等,這些成分共佔約2%-3%,水分作為溶媒,約佔20%-40%。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曾曉娟教授稱,在其濃度範圍內,這些牙膏的成分都是安全的。
    原標題:外媒稱牙膏是個"危險品"? 牙科醫生:沒這麼可怕
    新聞延伸
    這些關於牙膏的問題,你的答案都對嗎?
    ●刷牙後不需要漱口?對!
    曾曉娟教授稱,在使用牙膏之前,先用牙刷刷乾淨口腔中的食物殘渣,然後再用不沾水的牙膏刷牙。刷完牙後,不需要用清水漱口,而只是將口腔中的泡沫吐掉就可以了。這樣能使牙膏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稍微長一些,效果也會更好。
    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清潔牙齒本就不是依靠泡沫,牙刷不沾水,擠上牙膏慢慢刷,漸漸出些細微的泡沫,能讓牙膏的清潔成分被發揮到最大。
    ●不能長期只用一支牙膏?對!
    施春梅建議經常更換牙膏,不能長期使用同一品牌,或同一成分的牙膏。口腔內的細菌構成了一個微觀的生態平衡,如果一直使用同樣的牙膏,時間久了細菌會對牙膏中的抗菌成分產生耐藥性,造成口腔內菌群失調,產生異味,影響健康。實際上,早晚應用不同的牙膏。建議在白天使用清潔功效好的牙膏,晚上選擇具有抑菌、殺菌效果的牙膏。
    ●漱口水能保持口腔清潔?錯!
    施春梅稱,漱口水並不建議作為常規使用,如果患有口腔潰瘍、牙齦炎等炎症時,可以使用漱口水。因為一些漱口水抑菌、殺菌效果比較強,長期使用會導致口腔菌群失調,口腔黏膜的疾病反倒容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