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主要侵犯 5 歲及以下的寶寶。
不過,近段時間
市面上就出現了一種號稱
「噴一噴」就能預防手足口病的
消毒噴霧
它聲稱無色無味、安全可入口、成分最接近人體,噴一噴就能預防手足口、流感甚至 SARS 等病毒......堪稱消毒屆的黑科技。
消毒噴霧真的無色無味?
記者在網購平臺上看到:這款消毒噴霧的主要成分為水、氯化鈉、弱酸性次氯酸,氯化鈉為食鹽的主要成分,而次氯酸是一種基礎消毒劑。
有化學專家指出:次氯酸在揮發過程中,會產生泳池水的消毒水氣味,所以無味是假的,除非次氯酸含量非常低。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兒科副主任郝虎:「次氯酸本身是有刺鼻的味道,本身是可以釋放氯氣的,這個物質本身不是很穩定,如果說完全沒有氣味的話,可能這個濃度已經跌到非常離譜了,有沒有效果那真不好說了。」
消毒噴霧安全可入口?
記者諮詢過網店客服,對方表示:不推薦直接噴入口腔,但又表示嬰兒如果噴完噴霧後再吃手指也沒什麼影響。
點擊播放 GIF 0.0M
其實,次氯酸在和身體組織直接接觸時,氯原子會和很多有機物發生反應,產生刺激性和毒性。
如果作用於皮膚,消毒噴霧中次氯酸的氧化性,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傷害,常見的現象就是瘙癢。
這也是我們通常會把次氯酸消毒液用於物品,不直接接觸皮膚使用的原因。
噴一噴就能預防手足口?
怎麼預防手足口病?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給的預防建議是:
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 20 秒,尤其是換尿布和上廁所後。
清潔和消毒經常接觸的表面和弄髒的物品,包括玩具。
避免親密接觸,如親吻,擁抱或與手足口病患者共用餐具或杯子。
很顯然,CDC的建議只給到了針對物品的消毒,沒有推薦使用直接作用於人體的消毒產品,來預防手足口。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兒科副主任郝虎也建議:一般的家庭裡面,有條件可以弄一個空氣淨化器,把空氣中的病毒殺滅掉;接觸到的玩具和物品,平常要用消毒劑定期擦拭一下。
長期過度使用消毒產品,反而不利於孩子自身免疫系統的建立。
因此,所謂「噴一噴」就能預防手足口病的消毒噴霧,只有「無色」這一點是真實的。
正確的洗手大法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多樣,只靠消毒噴霧不一定能起作用,各位家長應該清晰理性地對待所有的消毒產品。
要想預防手足口病,除了要接種預防疫苗,還是先從「正確且勤快洗手」這個萬古不變的道理開始做起吧!
接下來,讓我們對照著「七步洗手法」,一起學習如何正確洗手吧!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1M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現在開始
認真洗手
身體棒棒!
《G4出動》綜合《丁香醫生》、《新華社》報導
▊G4君特選(戳下方標題)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