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指導】
這種運動就是......
請大家跟小動君拉長聲音一起念:
超——慢——跑——
你可能會說:
慢跑?我才不要跑步咧,告辭
且慢!
這個超——慢跑
跟傳統慢跑可不一樣!
很多人在傳統慢跑時
幾乎都是
跑步五分鐘,岔氣倆小時
根本堅持不下來
但超慢跑的速度
跟走路一樣
不吃力!不會喘!不會累!
輕鬆到幾乎所有人
都可以隨時「跑」起來
尤
其
適
合
運動小白 缺乏鍛鍊
體能不夠 不愛跑步
工作忙碌 減肥困難
愛吃又想瘦 擔心膝腰受傷
認為自己不可能跑步的老人家
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
一定要試試「超慢跑」
堅持下來
比走路運動效果好 2 倍!
01
什麼是「超慢跑」?
顧名思義,「超慢跑」就是很慢很慢地跑步,幾乎像走路一樣慢~
速度可以慢到什麼程度呢?
「超慢跑的速度甚至可以慢到被快步走的上班族超越。」——田中宏曉
哈?大家也許滿腦子問號,那跟走路還有啥區別?
NoNoNo,完全不一樣!
「超慢跑」是真正的「花最少的力氣,實現最大效果」的跑步運動。
它旨在以最溫和、不費力的超慢節奏,讓人堅持跑步鍛鍊,並在不知不覺中收穫意想不到的好處。
看完下面這個故事,你會了解到「超慢跑」的功效有多驚人:
「超慢跑」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 2009 年日本NHK電視臺的一檔節目《老師沒教的事》中,因為簡單易堅持,後來慢慢流行開來,風靡全球。
截圖來源 @臺灣國興衛視引進《慢慢跑 老師沒教的事》
許多知名的運動專家,都是「超慢跑」的受益者。
比如日本福岡大學運動科學系的田中宏曉教授,便是其中一位。他還將自己超慢跑的經驗,寫成《超慢跑入門》一書出版。
田中宏曉
超慢跑實踐者
畢業於東京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醫學博士
曾任日本福岡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
田中宏曉在學生時期,曾是中長距離的田徑選手,但因後來查出先天性心臟病,不得不結束運動生涯,轉型成為運動生理學研究者。
30 歲時,他也曾嘗試跑過馬拉松,儘管花了半年時間大量練習,最後成績卻不盡如人意,花了4個小時才跑完全程(記住這個成績往下看)。
隨著年齡增長,運動量減少,田中宏曉逐漸變成大腹便便的油膩中年。為了改變現狀,找回曾經的輝煌,46 歲時,他重拾跑步習慣,準備二戰馬拉松。
這一次,經過思考,田中宏曉改變了提升速度的方法,選擇了「超慢跑」。
方法千千萬,為什麼獨選「超慢跑」?
這是因為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輛「油電混合車」
進行 劇烈運動 時,消耗「醣類」較多
進行 溫和運動 時,消耗「脂肪」較多
而馬拉松跑到 35 公裡之後,實際上是在拼「醣類」的供給量,誰剩得多,誰就能笑到最後。
如果開始玩命跑,將「醣類」耗盡了,那麼等到35公裡後衝刺時,自然就跑不動了。
所以,為了將「醣類」保留到最後,一開始最好選擇消耗「脂肪」較多的溫和運動——「超慢跑」。
46 歲的田中宏曉就這樣,每天「超慢跑」6-7 公裡,以此提升自己的跑步持久力。從而保證在「三十五公裡撞牆期」後,身體還能供給足夠的醣類,直至最後衝刺。
慢慢地,他不僅跑瘦了 20 斤,體能和速度都穩穩地提升了。
50 歲時,他的個人最好馬拉松成績,竟提升至 2 小時 38 分 48 秒。比之前的 4 小時整整縮短了 1 小時 22 分鐘!
不得不說
「超慢跑」真是個
四兩撥千斤的神奇跑法!
02
超慢跑的好處
也正因為這種特性,其實「超慢跑」也更適合我們普通人。
因為你輕輕鬆鬆,不知不覺就能跑很久,長期堅持能收穫以下好處:
1. 減肥利器——比走路效率高 2 倍!
和走路一樣的速度,「超慢跑」能燃燒掉比走路多 2 倍的脂肪。
不僅田中宏曉成功減重 20 斤,
還有很多堅持超慢跑的人,減肥效果也很
截圖來源 @臺灣國興衛視引進《慢慢跑 老師沒教的事》
2. 輕鬆提升體能——不用累死累活地快跑!
超慢跑對跑步者的身體素質幾乎沒有要求,完全不用像快跑那樣心臟狂跳,喘不過氣,輕輕鬆鬆就能堅持下來。
而且能在不知不覺中極大地提高心肺功能,體能也跟著蹭蹭漲。
具體表現就是:越跑越上癮、越跑越輕鬆、越跑越快 。
3. 鍛鍊肌肉——比同齡人年輕 10 歲!
35 歲以後,年齡越大,肌肉重量、力量的流失速度越快。
超慢跑不管怎麼講都是跑,比走路能鍛鍊更多的「大塊肌肉」,因此更能延緩肌肉「老齡化」。
4. 緩解「三高」,遠離癌症抗衰老
超慢跑屬於有氧運動,堅持溫和慢慢跑,就能跑掉內臟脂肪,平穩血壓血糖,更能跑出強大的免疫力,預防癌細胞產生。
對於提高大腦活力,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效果也很好。
03
超慢跑的「微笑速度」
大家肯定關心,到底跑多慢才算「超慢跑」呀?
一個簡單的方法:保持「微笑速度」。
如何保持「微笑速度」?
採取近似於走路的速度,但還屬於「慢跑」範疇;
跑步時呼吸很輕鬆,不氣喘籲籲,甚至可以邊哼歌,邊微笑,邊聊天。
保持這個速度,無論你平常多不愛運動,堅持個十分鐘二十分鐘,一點都不困難。
如果你還沒有概念,一開始可以用走路速度作為基準:
一般成年人
慢跑 1 公裡,只需 5-6 分鐘
走路1 公裡,約需10-15分鐘
儘管超慢跑的原則是「能跑多慢就跑多慢」,但還是要記住一點:
最低限度是要「跑」,而不是「走」哦。
04
「10公裡、70分鐘」原則
很多人看到這裡就笑了,不就是隨便跑跑麼,能跑多快跑多快我不行,但能跑多慢跑多慢,這個我可以啊!
錯!千萬不要以為超慢跑就是隨便跑跑,人家也是有底線的!
最重要的是「長度」!聽好嘍:
每次超慢跑的距離,不得低於10 公裡
或
每次超慢跑的時間,不得短於70 分鐘
這個是最基礎的要求,等穩定一段時間,再增加距離或時長,無上限,只要你覺得自己還能跑,可以一直跑下去。如果覺得跑不動了,就可以停下來休息。
05
超慢跑的正確姿勢
超慢跑的姿勢,和傳統慢跑不太一樣,大家可能需要調整一下:
保持上身略向前傾,眼睛自然向前看,下巴微抬,自然呼吸,手臂前後擺動;
身體不要較勁,也不要重心過低或左右擺動,否則會給身體增加負擔,無法堅持長時間跑步;
腳下小碎步,前腳掌著地,高頻跑步(步頻可達 15 秒 45 步以上)。
06
注意事項
進行超慢跑時,注意以下幾點,可以讓我們跑得更安心:
保持頻率:每周2-3次即可;
挑選場地:儘量選擇遠離喧鬧馬路的平坦場地。如安靜的小區、公園、專業跑道;
走跑結合:超慢跑的要義,是為了不給身體和心理額外的負擔。所以跑不動了走路緩緩,完全正常。但不要走超過 5 分鐘。時間久了,體能上去了,你會發現跑不動的情況越來越少。
運動前後一定要拉伸:超慢跑不傷膝關節,反而對膝關節有益。但一定注意運動前後拉伸,避免一開始長距離慢跑,耐力不佳,身體不適應,可能產生膝關節、踝關節、髖關節酸痛,腳部起泡紅腫等症狀。
堅持、堅持、堅持:都懂什麼意思吧~
擺脫長跑一貫「心肺難受、漸漸脫力」的陰影
你會在「超慢跑」的節奏中
去掉焦躁
找回有氧運動的真正快感
一定別忘記:
「超慢跑」的初衷
是為了讓大家「開開心心跑步」
所以我們的節奏應該是緩慢的
心情應該是放鬆的 、舒爽的
迎著五月初夏的微風
慢慢往前跑
一邊微笑哼著歌
一邊看沿途風景
當然
有一個好的跑步環境也非常重要
大家可能時常苦惱
想跑步,可是去哪兒跑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