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想要進入娛樂圈發展的人們也是一批又一批。
娛樂圈競爭力非常強,更迭的速度也是很快,想要在娛樂圈中如「常青樹」般存在,並不容易。
但就有這樣的一類人,憑藉自己精湛演技,從出道至今一直接戲不斷。
雖然不是主角,但卻以配角身份成為整部劇中的一道風景線,讓人記憶猶新。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雖演小人物,卻是大演員」。
老戲骨牛犇就是其中一個。
01
牛犇,原名張家景,在家中排行第六,在他六歲時父母因意外去世。
沒有了父母,兄弟姐妹們只能依靠在片場當司機的哥哥。
由於牛犇經常在片場出沒,11歲時被謝添看中,在《聖城記》中出演村童小牛子一角。
自此,開啟了牛犇的演藝生涯。
雖然小小年紀就出道做演員,但他並沒有任何表演經驗,只能靠一遍又一遍的學習和模仿。
正是因為努力,牛犇還被邀請到香港拍攝《火葬》。
本以為自己會在表演上發光發亮,但讓牛犇沒想到的是,在60年代演藝事業迎來低谷期。
未來的20年裡,牛犇很多時間都接不到戲,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夢想,一個人偷偷躲在家裡,慢慢磨練演技。
02
到了1980年,國內的演藝事業慢慢開始恢復,但那時的牛犇已年近半百。
憑藉自己的演技和經驗,雖然接到很多角色,但都是一些父親、爺爺輩的人物。
即便如此,牛犇依然喜歡,只要能讓自己演戲,就算是一個小小的配角,他也會全心全意去表演。
《龍鬚溝》《牧馬人》《郵緣》等部劇播出後,牛犇的演技和專業得到導演和觀眾認可。
不僅戲約不斷,還拿到很多大獎,金雞獎、百花獎他都拿到過。
雖然在大部分的劇中,出演的都是一些配角人物,臺詞也不是很多。
但精湛的演技將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讓人拍手稱讚,這才叫演員!
03
牛犇11歲出道,至今85歲,出道的74年出演過上百部影視作品,堪稱演藝圈中的「常青樹」。
而他的二兒子王侃也是子承父業,進入娛樂圈發展,雖然人氣不如父親,但也是大家熟悉的演員。
牛犇與妻子王慧玲,因一場相親而走到一起,結婚後生育兩個兒子。
因為妻子家「陰盛陽衰」,生育的女兒比較多,而自己家裡正好與其相反,男孩多。
牛犇於是做了一個決定,讓兩個兒子的姓跟妻子王慧玲。
所以牛犇的兩個兒子都姓王。
04
牛犇的二兒子王侃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對表演深感興趣。
後來雖然去日本留學經商,但最後還是沒能放棄自己兒時夢想,最後回到中國,進入演藝圈發展。
王侃進入演藝圈,父親牛犇從未插過手,都是自己一點點打拼出來的。
因為經常出演抗戰劇中日本人,形象太過逼真,也是被大家稱為「鬼子專業戶」。
如今已經85歲的牛犇,依然活躍在演藝圈,給我們帶來一個又一個經典作品和角色。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