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老牛奮蹄夕陽不晚

2021-01-20 人民藝術家雜誌

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火爆,很多經典影視劇中的片段或對話在網絡翻紅,比如電影《牧馬人》中的臺詞「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就給你送來」,曾風靡一時,成為2020年頗受追捧的網絡流行語。說這句臺詞的牧民郭諞子的扮演者,正是老戲骨牛犇。

《牧馬人》郭諞子

演戲只為活命

牛犇本名張學景,出生於天津,由於家境貧寒,每天為了生計奔忙的父母,甚至連兒子的出生年月都沒有放在心上,只在門板上記下了兒子屬狗。直到1953年全國第一次普選時,牛犇才弄明白,自己出生於1935年。

牛犇舊照

牛犇6歲那年,父親感染白喉,沒錢送醫,回家後不久便病逝了。當時家裡人都瞞著因為流產血崩臥床休養的母親,可母親似乎是有心靈感應一般,也在同一天追隨父親而去。

牛犇永遠忘不了那一天,破舊的院子裡,一裡一外擺著兩具棺材,他們兄弟姐妹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成為了父母雙亡的孤兒。

牛犇劇照

他們跟著哥哥到北京同鄉大院投奔親戚,可親戚家自顧不暇,年幼的牛犇只能跟著街頭的流浪漢撿吃的,他吃過別人扔在街頭的蘋果核和西瓜皮,冬天還撿過沒燒透的煤核。那時,牛犇「一年當中唯一能夠見到的完整的蘋果,就是過年時家裡上供的那四個蘋果」。

後來,牛犇的大哥學會了開汽車,在中電三廠(北影廠前身)當司機。哥哥在外面辛苦一整天,帶回家一塊餅,牛犇吃一口,還要留一口給妹妹。正在長身體的牛犇老覺得餓,但不敢說。他心裡最渴望的,就是能體驗一回「吃飽」的感覺。

牛犇劇照

在電影廠大院時間久了,牛犇也跟廠裡的一些演員熟悉了起來。他會幫著大家跑跑腿買買東西,晚上還幫演員們照顧孩子。那時,劇組的叔叔阿姨偶爾給他一塊餅乾,他都能高興一整天。

1945年,沈浮導演執導電影《聖城記》,正好缺少一個飾演村童小牛子的演員,謝添便嚮導演推薦了牛犇。牛犇也沒多想:「當時生活很苦,我就沒吃過一次飽飯。我真的是為了吃上飯,為了活命,去拍的第一部電影。」

電影拍攝時,牛犇因為與飾演日本鬼子的韓濤太過熟悉,遲遲入不了戲。在那個膠片極其珍貴的年代,謝添一著急,氣得朝牛犇的腦袋拍了一巴掌,沒想到一下子就讓牛犇開了竅。

從那以後,牛犇成了北京有名的小童星。大家都說,牛犇是被謝添一巴掌拍進了這一行。

《聖城記》劇組合照(前排右四為牛犇)

1947年,演員白楊在香港拍攝《火葬》時,向劇組推薦了牛犇飾演自己的「小丈夫」。當時,演員的名字都流行單字,赴港前,牛犇便請恩師謝添為自己改一個名字。謝添說:「咱們平時都叫你小牛子,乾脆再加上三個牛,叫牛犇吧。」

《火葬》女主角海報

就這樣,牛犇這個名字一用就是70多年。

只是一個演員

牛犇幾乎是演了一輩子的配角,導演管虎曾說,「牛犇老師演了很多小人物,卻都演得不簡單」。

牛犇近照

1950年,牛犇回到上海,加入上海影業公司,隨後又因為恩師一句召喚,從上海趕往北京參加電影《龍鬚溝》的拍攝。1952年,牛犇加入上海電影製片廠。

《龍鬚溝》二嘎子

當時內地的影視行業並不景氣,外形也不佔優勢的牛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再拍過戲。直到1980年,45歲的牛犇才再次迎來登上大銀幕的機會,在仲星火、徐敏主演的《405謀殺案》中飾演一個看守人。

《405謀殺案》海報

1982年,電影《牧馬人》上映,男女主演朱時茂、叢珊幾乎是一夜之間紅遍了大江南北,而飾演郭諞子的牛犇,卻成為劇組的最大贏家,接連斬獲了第3屆金雞獎和第6屆百花獎的最佳男配角獎盃。

《牧馬人》郭諞子

此後,牛犇依然在影視作品中演著各類小人物:「我常自嘲,因為長得小,演的都是『小角色』。兒時演流浪兒,年輕時演解放軍小戰士,到老還要演小老頭兒。一直以來,我都是在演配角,從《紅色娘子軍》裡的小龐、《泉水叮咚》裡的大劉,到《牧馬人》中的牧民……很多人物連個完整姓名都沒有,都是看不出多少存在感的配角。」

《多此一女》鍾經理

即便是這樣,牛犇也從來沒有輕視過自己飾演的任何一個角色,甚至會為了那寥寥無幾的幾個鏡頭,冒著生命危險,做到最好。

1961年拍攝電影《紅色娘子軍》時,一條狼狗沒有被馴化好,開拍時直接對著牛犇撲了過去,將他咬傷,傷口深可見骨。

《活著》鎮長

1997年拍攝《梨園生死情》時,62歲的牛犇將溫順的驢子讓給了演他傻兒子的演員,自己騎在一頭倔驢子上,結果拍攝「搶婚」戲份時,驢子受驚狂奔,牛犇腦袋著地,胸骨骨裂,肋骨骨折,當場休克。

牛犇搶救後醒來,對導演和工作人員說的第一句話,竟是「給您添麻煩了」。為了不耽誤拍攝進度,他打著石膏,打著麻藥,被醫護人員用擔架送到現場,完成了拍攝。

演到劇情激烈處,牛犇不顧傷痛,連抽了自己好幾個耳光,連守在一旁的醫生都看不下去了,連忙制止他,還告誡他,如果二次受傷,他將留下很嚴重的後遺症,甚至會殘疾。

殺青後,牛犇在家休養了整整9個月。

《大宋提刑官》老獄卒

2010年拍攝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時正值三九嚴寒天,牛犇因為導演遲遲未喊停,掉進了兩米深的水池,不僅凍得休克,還摔成骨折。

直到2015年,牛犇才迎來自己演藝生涯中第一個主角。在電影《海鷗老人》中,80歲的牛犇堅持不用替身,親自上陣完成了跳湖等危險戲份的拍攝。

《海鷗老人》海報

人家說他逞強、一根筋,他卻笑著說:「既然你幹了演員這個行當,你就承擔了這份責任。在拍戲的過程中受點皮肉之苦、冒點危險這些付出,都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名稱職的演員,讓觀眾真正記住這個角色。」

正是因為這樣,牛犇才能一次次獲得金雞、百花、金鳳凰獎等權威獎項的認可,收穫業內人士的尊敬。

《老酒館》老二兩

2017年,82歲的牛犇同時獲得了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和第16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終身成就獎,2019年,84歲的牛犇又獲得第26屆華鼎獎中國電視劇終身成就獎。

牛犇獲華鼎獎終身成就獎

在牛犇起身走上華鼎獎頒獎舞臺的那一刻,臺下掌聲雷動,全體後輩紛紛起立致敬。牛犇說了一句:「我只是一個演員,沒什麼了不起的。」

年過八旬入黨

2018年,牛犇還完成了一大心願——入黨。這件事,他已經期盼了好多年。

牛犇舊照

牛犇從小是一個孤兒,只上過三年學,懂的也不多。開始演戲後,他幾乎是在前輩們的照顧呵護下慢慢長大的。

1947年,牛犇去香港拍戲,住在廟街,街坊鄰居大多是香港本地的貧苦人家。小小年紀的他,不僅自己親身經歷了城市貧民生活,也目睹了中國人民受到殖民壓迫的悲慘狀況。

從那時起,他就常常要幫幾位進步演員站崗。要防備什麼人,要通知哪些人,年幼的牛犇一概不知,他只知道,大哥哥大姐姐們關起門來開的會,很神秘,而他要講義氣,保護他們。

謝添與牛犇

1949年10月1日,北京的喜訊傳到香港,演員劉瓊和好幾位青年興奮地跑到大嶼山,手拉手拼出了五角星的形狀。牛犇不太明白,他問在場的哥哥姐姐:「為什麼要支持共產黨?」哥哥姐姐們告訴他:「中國人民解放了,共產黨是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是共產黨解救了我們大家,給了我們新生活。」

牛犇還是懵懵懂懂,哥哥姐姐們摸著他的頭說:「從今後,你有飽飯吃。」這句話,深深烙在了牛犇心裡,他從小所求,不就是能吃飽飯嗎。

電影《海魂》中牛犇與趙丹

1951年,牛犇應恩師謝添邀請,回北京拍攝電影《龍鬚溝》。恩師告訴他,拍進步的戲就是幹革命,所以牛犇心裡,就把為人民拍電影當成了自己終生的使命。

第二年,17歲的牛犇加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與金焰、趙丹、白楊、劉瓊、張瑞芳、孫道臨、秦怡等哥哥姐姐一起「幹革命」。

「我還沒有選舉權的時候,就接受組織培養了。記得上影廠老書記丁一當年開黨課,我就在下面聽著。我年紀小,但我知道,是共產黨救了中國。」

牛犇舊照

後來,上影廠的這些老電影人紛紛成為了共產黨員,牛犇也曾想過申請,但聽秦怡講過一段往事後,他退縮了。

為了入黨,秦怡等待了18年。她曾聽說,戰爭時期有一名女黨員,敵人用刺刀對著她的孩子,威脅黨員說出秘密。孩子哭聲震耳,女黨員心疼得昏厥,但還是選擇守住秘密。之後多年,秦怡一直在自問:「我那麼愛孩子,如果換我,我能保守黨的秘密嗎?都說共產黨員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我是嗎?」直到和平年代,秦怡才漸漸解開心結,她依然在不斷自問。

老演員們把入黨看得無比神聖,牛犇自愧不如,他暗下決心,努力為黨為人民做工作。他拍攝了幾百部影視作品,用積蓄資助了上百位學生,還捐建了多家養老院,卻從沒有提出過入黨請求。

牛犇舊照

隨著劉瓊、孫道臨、喬奇、謝晉等老朋友的去世,牛犇又漸漸生出了入黨的念頭。2016年,81歲的牛犇拍攝了一部電影《鄒碧華》,鄒碧華法官的事跡使牛犇深受震撼,劇組殺青時,牛犇正式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鄒碧華》上訪老人

2018年,96歲的老大姐秦怡,在病中為83歲的小弟弟牛犇擔任了入黨介紹人,她在字條中寫下:「牛犇是個好同志,是個好同志。我願意是他的入黨介紹人,我相信他也會做得很好。」

秦怡擔任牛犇的入黨介紹人

2018年5月31日上午11時20分,牛犇正式成為一名預備黨員。面對鮮紅的黨旗舉起右手莊嚴宣誓後,牛犇一臉滿足地說:「現在,我終於可以驕傲地說,我是你們的同志了。」

牛犇宣誓

6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牛犇寫了一封信,勉勵他發揮好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繼續在從藝做人上為廣大文藝工作者作表率。

人生唯一遺憾

如果說牛犇的人生中還有什麼遺憾,那一定是妻子王慧玲的離開。

牛犇第一次遇見王惠玲,是在19歲。他們因桌球相識,一見鍾情。王惠玲美麗大方,家庭條件也非常好,而牛犇,卻是一個各方面都沒什麼特別的窮小子。

雖然起初並不被看好,牛犇與王惠玲還是在一段時間的戀愛之後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牛犇與王惠玲

儘管給學生上課已經很累,王惠玲還是會每天做好飯菜等牛犇回來吃,就算是等到菜都涼了,突然得知丈夫不回家吃飯了,她也沒有一句怨言,自己默默地扒幾口冷飯。

有時,王惠玲也會到劇組探班,但她從來都是遠遠地站在門口,將飯菜送給丈夫,連後臺都不進。

牛犇成名之後,會有觀眾找他合照,這時王惠玲就會自動躲到角落裡,直到後來年紀大了,丈夫邀請她一起,她才願意拍幾張合照。

後來孩子們都大了,相繼搬了出去。牛犇怕妻子孤單,出外景的時候會帶著她,但妻子也只是乖乖待在酒店裡,生怕給牛犇添麻煩。

牛犇與王惠玲

2018年,王惠玲生病住院,牛犇第一次感覺到害怕。他將家裡重新裝修了一遍,希望等妻子出院,讓她好好享受享受,可是,房子還沒裝修好,妻子先去世了。

兒媳婦幫忙整理遺物,才發現王惠玲的衣服都是補了又補,全是補丁,而自己給媽媽買的很多衣服,連吊牌還沒有拆。兒媳婦一邊整理一邊流淚,說媽媽平時對我們這麼慷慨,對自己怎麼這麼省呢?

這件事,一直堵在牛犇心裡。他常常感慨:「一眨眼七八十年過去了,平常覺得慢,現在一想起來覺得很快,所以我更留戀昨天。現在也不錯,唯一缺點就是,老伴兒走了。」

牛犇與王惠玲

後來,牛犇搬進了老年公寓,還將妻子的牌位一併帶了過去。除了偶爾外出拍戲,牛犇最常做的就是跟三兩好友喝茶下棋,看起來過得好不自在。

只有牛犇知道,沒有妻子陪伴的自己有多落寞。2019年,在綜藝節目《我們的師父》中,牛犇提到:「我隨時都要走的,我現在家裡頭不愛擱鏡子。」他與徒弟們相約五年後再相聚,眼含熱淚小跑著送徒弟們離開的場景,都讓觀眾不禁心酸。

牛犇近照

現在,85歲的牛犇還是奔忙在各個劇組之間,而他的最新電影《歌帶你回家》已經定檔,將於兩周後上映,也讓我們祝福這位老藝術家一切都好。

相關焦點

  • 牛犇:6歲父母雙亡,11歲出道走紅,85歲住養老院,被嘲晚景悽涼
    牛犇:6歲父母雙亡,11歲出道走紅,85歲住養老院,被嘲晚景悽涼生活中很多人都特別鍾意於在某短視頻平臺打發無聊時光,而經常刷短視頻的人都知道,每隔一段時間這個短視頻平臺就會出現一個爆火的梗。這些梗中有一些經典的金句其實來源於以前非常古老的劇目。
  • 王笑天在上海看望電影藝術家牛犇
    12月11日下午,北京春江文學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王笑天在上海電影工作者協會有關領導陪同下,專程看望了我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王笑天首先向牛犇老師轉達了中國文學藝術研究會和北京市文聯有關領導對他的問候,並向牛犇老師簡要介紹了北京春江文學藝術研究中心的基本情況和中心成立以來進行的主要工作,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設想和活動安排。
  • 一日行牛犇回顧人生經歷:我的課本就是劇本
    本周四晚,東南衛視《魯豫有約一日行》第七季迎來第七期。本期節目中,主持人魯豫探訪著名表演藝術家牛犇,探訪新居、參觀上影廠,聽這位老戲骨憶往事,話如今。  認真生活一絲不苟 曾與上官雲珠是鄰居  節目錄製當天,恰逢牛犇老師的家翻新裝修剛剛完工,魯豫受牛犇老師的邀請來家中暖房。兒子、兒媳、孫女家中齊聚共同準備溫居宴,長輩指導,晚輩動手,祖孫三代各司其職。
  • 其實他還是牛犇的兒子
    牛犇現在已經是一個80多歲的老年人了,不過他依然活躍在娛樂圈。許多人六七十歲以後就開始養老,沒想到這位80多歲的老戲骨現在依然這麼勤勞。牛犇老爺子今年已經84歲了,他也是一位國家一級演員。這位男演員從小家庭非常貧困,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正式的進入演藝圈。
  • 老酒館之牛犇老人
    電視劇老酒館裡面有一個每天打二兩酒喝由牛犇老戲骨所飾演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堪稱是老酒館這部劇中的經典。小二兩酒掌柜的道出了人生的真諦。老人每天乞討為生,每天的愛好就是喝二兩酒,不管颳風下雨都是在老酒館裡面喝。
  • 85歲牛犇被曝買新房,晚年住在老年公寓,資助學生長大回報恩人
    12月7日晚,老藝術家牛犇被曝買了新房,從影75年的他常年住在老年公寓,85歲終於在資助學生的幫助下有了新家。視頻中的牛犇老師滿頭華發,腰背已彎皺紋更是藏不住,但精神氣卻很好,帶學生參觀新家滿臉寫著高興。此視頻短短一夜就收穫了網友們近二十萬的點讚,大家紛紛留言道:「致敬老戲骨!」
  • 西流晚渡:夕陽下最後的河流輓歌
    耕樵歸去牛羊下,日落平川晚渡舟。在馮知縣的眼裡,雖然舊時相傳的神人已不可睹,但牧童農夫爭渡的景象,他還是見到了的,霞光,也就是夕陽從西方鋪過來,河流上一片桔黃,人歡鳥叫,水中綠色的波紋蕩漾不已,當得入畫,也當得入詩。
  • 牛犇呂中的藝術人生在成都舉行
    「上影廠的人都叫牛犇老師為『牛羅鍋』,他現在羅鍋得確實越來越厲害,這和我也有關係。」江平回憶,早在1997年,他和牛犇老師在《梨園生死情》中合作。不料在拍攝過程中,牛犇被受驚的毛驢掀下背來,導致脊椎錯位,動都沒法動。
  • 「走近文藝家」牛犇: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他說:「那一刻,我除了驚喜,想到的就是工作,要用我的有生之年,多創造幾個鮮活的人物,回報黨的栽培,不負觀眾的期望。」業界評價牛犇的演技「充滿著人生智慧」。這與他艱苦的成長經歷有關。7歲時,父母貧病交加,在同一天離世,牛犇一夜之間成了孤兒。一貧如洗的家,連刻著他生辰八字的門板都被洪水衝走了,以至於他至今都記不起自己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
  • 牛犇:為拍戲多次險喪命,小人物塑造老戲骨,陳道明見了也得彎腰
    1946年《聖城記》開機,這是一部抗日的影片,當時缺少一名小演員飾演村童,謝添找到了牛犇。這是牛犇人生的第一場戲,可過程卻不是很順利,拍了很久耽誤了很多人的進度,當時只有10歲的他,還有孩子般的童真,拍不出來還在笑。
  • 牛犇:以優秀作品鼓舞鬥志,跑好自己的一棒
    昨天上午,牛犇在住處準時收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不時為改革開放這一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最壯麗的氣象而鼓掌。84歲的牛犇說:「我們每一代人都要跑好自己的一棒,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身為文藝工作者,以優秀作品鼓舞鬥志,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接穩跑好自己的這一棒。」昨天上午,預備黨員牛犇佩戴好黨徽,守候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
  • 讓「小鮮肉們」集體起立致敬的牛犇:我只是演員,沒什麼了不起的
    好在沒過多久,牛犇的哥哥找到了一份在影製片廠當司機的工作,牛犇終於有了屋子住,有了飯吃。1945年,沈浮導演和謝添合作要拍一部抗日片《聖城記》,恰巧缺了一個小演員,而每天在電影廠瘋跑的牛犇吸引了導演的注意。
  • 老戲骨牛犇,85歲獨住老人公寓,近況令人唏噓!
    老戲骨牛犇老師,相信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作為國家一級演員的他,出演了100多部作品,大多數都是小人物,他的演藝之路堅信一句話,沒有小演員,只有小角色,這樣真的讓很多明星自愧不如。住進老年公寓,不想給孩子添麻煩牛犇老師為了不給孩子們造成困擾,也想讓孩子們有自己的生活空間,選擇住進了老年公寓,這一舉動其實是不被很多老年人接受的,畢竟老年公寓不是自己的家,住起來沒有歸屬感也沒有兒孫承歡膝下的幸福感。
  • 國家一級演員牛犇,出道74年只演配角,兒子是「鬼子專業戶」
    老戲骨牛犇就是其中一個。01牛犇,原名張家景,在家中排行第六,在他六歲時父母因意外去世。沒有了父母,兄弟姐妹們只能依靠在片場當司機的哥哥。由於牛犇經常在片場出沒,11歲時被謝添看中,在《聖城記》中出演村童小牛子一角。自此,開啟了牛犇的演藝生涯。雖然小小年紀就出道做演員,但他並沒有任何表演經驗,只能靠一遍又一遍的學習和模仿。正是因為努力,牛犇還被邀請到香港拍攝《火葬》。
  • 牛犇:為人民創作更多正能量作品,我還有點打算
    昨天下午,牛犇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勉勵信。老藝術家哽咽了:「今夜我可能會睡不著了。千頭萬緒,我最想說的是,我還得繼續努力,把『為人民創作』作為人生的追求。」「黨的大門是一扇考驗的大門,我宣誓『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不能是句空話」成為一名預備黨員27天,牛犇坦言自己很忙:「來採訪我的,來聽我分享經歷的,大家都為我高興。但我知道,我自己不能太高興了。
  • 著名星二代,被稱為「鬼子專業戶」,幾乎無人知道他父親是牛犇
    導語:著名星二代,被稱為「鬼子專業戶」,幾乎無人知道他父親是牛犇在娛樂圈中有不少的星二代們,他們從小就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對表演藝術有著獨特的了解,因為父母的關係很小的時候就進入演藝圈開始拍戲。王侃也是一位比較知名的演員,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侃是著名演員牛犇的兒子,或許對於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來說都不知道牛犇是誰吧?他是我國影視界一位「老戲骨」級別的演員,在8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金雞獎和百花獎最佳男配。如今的牛犇已經是83歲了,由於年齡太大已經漸漸的淡出了娛樂圈,不過牛犇的兒子王侃卻繼承了父親的事業。
  • 《我們的師父》走進中傳 牛犇暢談榜樣力量幾度哽咽
    4月9日,受中國傳媒大學的邀請,《我們的師父》主創攜手表演藝術家牛犇老師一同走進校園,與中國傳媒大學的同學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同時也讓大家收穫寶貴人生經歷的面對面交流。由暖心大哥於曉光、鬼馬精靈大張偉、懵懂少年劉宇寧和呆萌小師弟董思成四人組成的拜師團「GSG」(哥四個)與首站師父牛犇的深情告別,更是引得觀眾情深落淚。而此次中傳公開課現場的分享交流,也是引得現場笑聲、掌聲不斷。
  • 四個演藝新人拜師牛犇,同吃同住三天兩夜,竟出現「反轉」劇情
    在首期節目中,「80後」演員於曉光、歌手大張偉和「90後」歌手劉宇寧、董思成四位並不熟識的年輕人組成了徒弟團,他們接到的任務是前往上海一家老年公寓,拜訪著名表演藝術家牛犇老師。在未見老師之前,他們以為牛犇是一位很嚴厲的老人。但見面之後,師徒五人之間的年齡隔閡瞬間被打破,牛犇像老頑童一般,與徒弟們像「哥們」一樣相處。
  • 一輩子跟黨走——習近平總書記給牛犇同志的信在文藝工作者中引發...
    在中國文聯召開的座談會上,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說。  「七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寫給新近入黨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的信在文藝界引起強烈反響。6月29日,中國文聯在京召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並主持會議。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出席會議並講話。
  • 85歲牛犇親自考察捐建養老院!晚年長住老人院,前不久才買新房
    據爆料網友所言,牛犇老師這是在「攜當地的工作人員實地考察捐獻養老院」。要知道,牛犇老師可是出了名的樸素,晚年長期住在老人院。不少網友紛紛為牛犇老師豎起大拇指,讚嘆道:「這才是真正的老藝術家!」其實,牛犇老師原名叫「張學景」,「牛犇」這個藝名是老藝術家謝添給起的,寓意為:牛氣沖天,撒開歡兒地去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