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條朋友家小孩兒學會彈奏《水邊的阿狄麗娜》鋼琴曲片段的朋友圈熱度還沒停息,晚上又刷到另一個朋友的小孩兒熟練打擊架子鼓的視頻,不禁脊背一冷,「我家孩子這麼快就輸在了起跑線?」
其實朋友圈曬娃的技能的現象已經不是這一兩年的新鮮事物了,家長們對於孩子成長的關懷與生俱來。想一想筆者小時候,也常被大人拉去學這學那,只不過那時沒有朋友圈,只有一個叫「春節秀娃」的東西。事實上,從小對孩子興趣愛好,特長技能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你有沒有發現小時候學東西特別快,而且一輩子不會忘,因為0-12歲是孩子學習能力高峰期,具有大腦發育快、思想單純的特點。歐陽娜娜6歲學習大提琴,高天鶴5歲學習拉二胡,朗朗3歲學習鋼琴。大部分的有某方面造詣的名人,都是從小開始接觸的,特別是藝術類技能。不過相比於一周給孩子報好幾種培訓班,琴棋書畫、內外兼修的廣撒網的模式,不如讓孩子找準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以貫之。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傍身。這樣的古訓在今天這樣浮躁的社會背景下顯得意義非常。
下面筆者為大家總結三個對孩子提升最有幫助的課外教育:
一、編程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深度普及,編程能力已經成為00後,10後門未來必不可缺的技能之一。從小學習編程能夠幫助孩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與記憶力,二這兩種能力對於未來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市面上做少兒編程輔導的網站也很多,筆者在此不再贅述,一搜即是。
二、英語
英語的重要性不用多說。掌握好英語,能夠開闊孩子的視野,接觸更多的世界優秀文化。「天天向上」節目裡的小朋友們流利地運用英語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很羨慕?
三、音樂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音樂和遠方。著名的英國廣播電臺就曾利用紀錄片的形式提倡人們應該掌握藝術的能力。藝術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碩果,音樂是沒有國界之分的。
掌握音樂技巧可以提升生活品質,提高個人修養。而且在演奏樂器的時候,也會伴隨著大腦的開發,從而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但是很多家長會問,市面上的音樂培訓機構良莠不齊,要怎麼選擇呢?首先從時間來看,培訓學校應該有至少5年以上的辦學時間,一是可以通過時間檢驗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二是年份越長意味著經驗越豐富。其次從培訓機構的硬體設施來考查,豐富的器樂,高品質的樂器品牌決定了該培訓學校的基礎實力,最後是擇近原則,選擇離家或者學校近的培訓機構更利於家長接送,孩子也不至於浪費時間在路程上。我的朋友在長治市工作,給自己孩子報的是柏林藝術教育,這是一所專職於少兒與成人音樂教育的培訓機構,設有中西方器樂和音樂理論課程,2011年開辦,有三所分校,比市面上其它培訓機構更加專業,老師也很耐心,樂器品牌也都是大牌,這種以注重教學方式創新,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的音樂學校是家長們應該首先選擇的。
曾做過六年老師的馬雲,在媒體面前不止一次表達過「教師是我最喜歡的職業」。就如同他說的那樣,在未卸任阿里巴巴集團主席之前,他一直在關注我國的教育事業,早在2015年他給自己的母校杭州師範大學捐獻一個億,並成立馬雲教育基金會。在2017年他成立了覆蓋幼兒園、小學、初高中的雲谷學校。他也在很多重大的國際國內教育研討會上發表他自己對於教育事業的觀點和看法,他認為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之下給孩子提供更好的音樂教育迫在眉睫。
關於教育大家會不會根據字面意思理解,先是教之後才是育,這樣理解完全是把教育的順序顛倒了,教育應該先是育,之後在一個良好的育的基礎上教,才能培養出一個德智體美勞樣樣優秀的孩子。藝術體系中的音樂就可以達到育人的效果。音樂啟蒙可以在孩子年幼時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音樂可以開拓孩子的想像力,是開啟孩子智慧大門的鑰匙。
縱觀古今,科學家中不乏有著良好音樂修養的大師:愛因斯坦是一位小提琴高手,他認為,科學與音樂都是對宇宙隱秘之美的探究。和諧的音程、嚴謹的對位、精密的織體,音樂能夠充分鍛鍊大腦運算和邏輯能力。許多偉大的科學靈感都是在思考音樂時產生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普朗克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音樂和地質學方面都是絕頂高手、錢學森說音樂和藝術給了他啟發……
馬云為什麼一直在各大重要場合強調「音樂的重要性」,主要是因為他在久經沙場之後,深切感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中國的孩子也需要良好的音樂教育,並且要從娃娃抓起,讓孩子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最後筆者總結,家長們應該讓孩子有一技之長,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技能,持之以恆,一定能看到成效。
編輯:晚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