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吳同學
據媒體報導,臺灣《中國時報》日前發表社論,文章指出,臺灣戰略學會公布的民調顯示,高達90.4%的民眾認為「和平相處」才是最適合描述兩岸關係願景的關鍵字,而「停止交流」與「對抗衝撞」分別僅4.4%和2.6%。文章認為,從這個數據來看,將蔡英文817萬票解釋為民意希望兩岸走向衝突,事實上是錯誤的。因為臺灣的主流民意是追求和平,「臺獨」的戰爭風險太大,民眾非常謹慎。文章強調,從9成追求和平的民意來看,更可大膽推測,包括許多主張「臺獨」的人都不希望兩岸衝突。也就是說,無論藍綠、統獨如何變化,臺灣最深層,最主流的民意,就是兩岸和平。
不得不說,這個數據基本真實反映了臺灣普通民眾的想法,而文章更是分析的一針見血,那就是無論臺灣民眾的意識形態傾向如何,但一定是更希望和平的。鑑於此,也有必要非常嚴肅的正告臺灣當局,最好的出路,就是主動投誠大陸,不要抱有任何幻想,試圖繼續讓臺灣孤懸海外,這是不可能的,兩岸也是一定要統一的。如果堅持一意孤行,一旦發生意外,臺灣當局必將被普通民眾所唾棄,也必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首先,90.4%的比例夠高,足以說明問題。客觀而言,不僅僅是90.4%的臺灣普通民眾,也包括14億的大陸同胞,都是希望和平的,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臺灣必須回歸祖國大陸懷抱,不能再任由一小撮「臺獨分子」肆意把持了。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71年之久,臺灣也在外漂泊了71年了,不能再繼續飄著了。有分析指出,目前已經到了一個收復臺灣的最佳時間節點,所以,臺灣是一定要收回的,而且不會等得太久。因此,臺灣當局應該順應民意,主動投誠大陸,這樣,才不會引發意外,也實現了兩岸同胞共同的和平心願。否則,就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必將受到嚴厲的處罰,無論是呼聲極高的《國家統一法》,還是可能正在醞釀的「臺獨頑固分子清單」,都不會輕饒了臺灣當局。
其次,挾洋自重、以武拒統沒有任何出路。截至目前,臺灣當局還在打一個如意算盤,那就是試圖憑藉武力阻止兩岸統一,甚至把希望寄托在霸權主義身上,挾洋自重。但毋庸置疑的是,這條路子是行不通的,也是大陸絕對不會允許的,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當前,經歷了40多年的改革開放,大陸方面無論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早已今非昔比,解放軍也有足夠的實力,做到區域內的反介入;同時,臺灣問題涉及中國的國家主權和核心利益,大陸有足夠的決心收復臺灣,這也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所以,但凡是歪門邪道,都是註定行不通的,臺灣當局的任何不軌企圖,也必將被一一擊破。
最後,主動投誠對臺灣當局沒有任何壞處。在明白了民眾希望和平、兩岸必須統一這兩個大前提後,臺灣當局就應該意識到,主動向大陸投誠,就是最好的出路,這對臺灣當局沒有任何壞處。或許,臺灣當局曾經做出了很多不甚友好的事,但如果能在推動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中立下汗馬功勞,那麼,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功過相抵的,既往不咎也不是沒有可能。同時,考慮到大陸一向比較寬容,只要是確實有才華的,也可以委以重任。所以,臺灣當局真應該慎重考慮,主動投誠也應該拿到桌面上討論討論,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兼顧民意的同時,順利實現兩岸的和平統一。反之,如果臺灣當局拒絕大陸的好意,拒絕順應和平的民心所向,那麼,一旦解放軍登臺,必將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投誠都來不及了。
從歷史上來看,在解放戰爭臨近尾聲的時候,很多國民黨高級軍政要員,都選擇了主動投誠,也得到了應有的待遇和回報,同時也少了戰火,多了和平。所以,真心奉勸臺灣當局,要好好考慮一下,主動投誠就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