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很多家長從小就開始教育孩子要懂得節儉。還會利用各種可以節儉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教導,雖然表面看上去是合理的教育,可實際卻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前幾天帶著女兒去商場買衣服,路過一家很漂亮服裝店,便帶著孩子走進去。剛好看到一對母女在試衣服,聽到旁邊的孩子說,「媽媽,我穿這件好看麼?」媽媽點點頭,然後看了看衣服上的標籤,回過頭對孩子說,「寶貝,我覺得你穿這個雖然好看,但是你現在長得那麼快,買這樣的衣服就是浪費。上次你表姐給你的衣服裡有這種類型的。」聽到媽媽這樣說,剛剛臉上還透露著喜悅的孩子臉上瞬間變得黯然失色。
到了中午,在肯德基又碰到了這對母女,女孩前面只擺著一份薯條和一個漢堡還有一瓶礦泉水。而那位媽媽還在旁邊嘮叨,「」這點東西就四十幾塊錢,看看外面那涼皮,煎餅的,不僅可以吃飽還便宜。不知道那位女孩兒是否把媽媽的聽到了耳朵裡,也不知道她此時的內心到底是怎麼想的,但我慢到的在,一位媽媽在慢慢摧毀這個孩子。
上面這位寶媽總感覺自己是在節儉,其實她心中的這種節儉並非好事,而節儉確實值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提倡的行為,但是過度的節儉容易給孩子的價值觀帶來很大的影響。
1.容易給孩子帶來自卑心理
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從小養成節儉的習慣,經常會把家裡營造出很窮的氛圍,其實這樣的教育不僅給孩子起不到教育意義,反而會讓孩子的內心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讓他們覺得自己家庭比不上人家,甚至對於優秀的人和事兒也從不靠近。
2.會影響到孩子的眼界
家長的格局和眼界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就像鋼琴家朗朗,即使生活很苦也會給孩子好的社會資源,帶他到北京學習,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成為了著名的鋼琴家。有些比較節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學習這些課外興趣根本沒有任何意義,花錢就是浪費。因此孩子長大後缺少一技之長,但如果家長鼓勵孩子去做一些自己願意嘗試的事情,那麼結果就會大不一樣。
3.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
父母從前的日子一直都是節儉的,因此在一些日常花銷以及吃穿用度上來講都是比較吝嗇的,但這樣的生活對於孩子來說似乎有些苛刻。比如經常吃的剩飯剩菜對於還在長身體的孩子來來說肯定會耽誤他們的發育。甚至有時候還會因為營養攝入不足導致身體營養不良的情況。
其中節約的本質是沒有錯的,錯誤的是家長們在這方面有時候用力過猛,反而失去了節儉的意義,因此這樣教育下去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家長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1.有計劃的花每一筆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此不管在什麼方面都應該以身作則,尤其是在花錢方面,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如何有計劃的花錢,不要在孩子面前亂花錢。比如去購物,不可以盲目消費,可以在去購物之前,列出一個清單,計劃買什麼,價位是多少。並且讓孩子參與到計劃當中,讓他有種參與感可以更好的學以致用。
2.教會孩子記錄日常流水
孩子在沒有金錢觀念時,自然不知道掙錢多不容易,也不會懂得如此節省。當孩子出現無節制花錢時,家長可以提議讓孩子記錄自己的每一筆帳,然後教孩子記錄收入和支出。並且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哪些是必買品,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對於一些沒有太大用途的東西不要衝動消費。
若當孩子特別想要擁有一個東西時,家長還可以教會孩子怎麼攢錢。只有讓孩子不斷的接觸記帳,攢錢這樣的概念才會逐漸形成理財意識。
3.讓孩子明白掙錢不容易
賺錢雖說是大人們的事情,但也需要讓孩子們懂得大人的艱辛。從小讓孩子體會到賺錢的不易,他才能從內心感動,從而進行節儉。如果有條件的情況,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參觀下,讓孩子感同身受。
總之孩子的金錢觀是需要家長一步步引導的,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懂得錢不是大風颳來的,要懂得好好珍惜。要學會合理消費,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對他日後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今日話題討論:您是怎麼引導孩子樹立金錢觀的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