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2020-08-06 母嬰參考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每個叛逆期家長都不可忽視,特別是14歲的青春期尤為重要。

執筆:王豔微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很多父母發現當孩子到達14歲這個年齡段時,原本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變得叛逆、敏感,而且不願意和家長溝通交流,甚至開始頂撞、反駁父母,總之一定要和父母對著幹。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14歲是「危險期」

教育家冉乃彥提到:從多家心理諮詢機構中了解到,在接待的青少年的諮詢案例中,其中14歲孩子的叛逆心理最為突出。

前段時間,一名14歲的肖同學在網吧用刀刺向了自己的父親。原因是肖同學沉迷網絡,暴躁的父親在網吧找到孩子後,直接甩了孩子一個巴掌,而肖同學沒有反抗、辯解,只是陰沉著臉,滿臉冷漠的拿刀捅向了父親。

英國倫敦大學神經科學家認為:青少年能衡量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利弊影響,但是往往會忽略這點,他們更熱衷於感受危險行為所帶來的刺激和快樂,而不是安全與否。

14歲的孩子就像是脫韁的野馬,如果父母一旦與孩子的關係處理不好,很容易使其關係降到冰點。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原本聽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管教,而且敏感,脆弱,行為也變得越發偏激,實際上,這其中潛藏著許多心理問題。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14歲孩子的心理

1、認為自己已經長大

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往往都希望自己可以快點長大,這樣就可以不再被父母約束,因此到了青春期,許多兒童都認為自己和以前不一樣了,長大了,並且還會下意識的模仿成年人。

而這些在大人的眼裡非常幼稚,不成熟,甚至還有些滑稽,在父母和孩子的意識出現偏差後,矛盾也就激發了。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2、 意志薄弱

許多孩子在14歲時,因為個人閱歷和經歷較少,意志薄弱,適應性差,承受壓力的能力匱乏,很容易出現種種消極情緒,一旦大人無法給予及時的疏導,心中的負面情緒不斷積壓,並會造成種種不良後果。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3、喜歡尋求刺激

英國科學家研究證實:14歲是青少年最容易出現叛逆、打架、學壞的年齡。

很多孩子到達這個年齡段後會開始學壞,通常會通過做一些傷人傷己的行為帶給自己的快感和刺激,對於安全性置之不理,例如打架鬥毆、逃學、沉迷網絡、頂撞父母等。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教育學家冉乃彥曾言:當孩子處於14歲這個年齡段時,其實是一個關鍵的時刻,不僅是危險叛逆期,同時也是孩子的最佳塑造期。

那麼,在這個時期,為了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以免其行為帶來不可預計的後果,家長們應該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14歲是「塑造期」

1、 接納孩子的觀點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對外界有了已經基礎的認識,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想法。

所有家長們不要一再去給孩子灌輸自己的觀點,而是聽聽他的想法,試著去接納他的觀點,另外,思考話中所潛藏的意義,如果可以接受就給予肯定。

其次,在他出現叛逆行為時,不要急於責罵,要學會理解、包容他,接受他的叛逆期,才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接納和關心。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2、 多陪伴孩子

孩子處在叛逆期時,適應性差,心理承受壓力差,面對問題時很容易出現疑惑、困擾、誤解等,這時需要家長的投入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邊,與他溝通,導孩子把不良情緒及時發洩出來,防止兒童做出其他過激行為。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3、控制自己情緒

一般而言,父母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也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在孩子做出一些家長不能理解的事情後,更是會大發雷霆。可如果父母都失控,那又如何管教兒童了?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保持心平氣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溝通。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4、家庭和睦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如果家長天天爭吵,讓孩子在紛爭,雜亂,暴力的家庭生活,也會讓兒童學會只用暴力解決問題。

所以,建議父母的關係一定要融洽,做到相親相愛,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環境,感受到家庭的愛和溫暖,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衝動、叛逆、任性、厭學、脾氣大是孩子青春期的代名詞。當孩子處於青春這個關鍵時期,家長要格外重視,為了孩子未來的健康發展,父母們一定要重視起來,以免釀成大禍。

今天幸孕姐給大家推薦的《別跟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2冊書本能讓家長找到孩子叛逆的「根」,拆掉隔閡的「牆」,陪他們度過「危險」青春期。

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家長會發現孩子出現一些不能理解的行為,比如自私、暴力、自殘等,而這些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但往往這個階段他們通常都會拒絕溝通。

14歲孩子有三種心理,往往很容易走偏,四步助娃度過「危險期」

想要跨過與孩子「溝通障礙」的這道坎,與其建立良好的溝通,能像朋友一般平和的交談,就顯得格外重要,書本中不僅能幫助父母答疑解惑,還能解答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的溝通。

相關焦點

  • 孩子成年前的三個「黃金生日」:14歲、16歲、18歲,助娃走上正道
    提到「生日」,大家想到的肯定都是孩子的出生日期、吃蛋糕、吹蠟燭許願。每個人每年都有一個生日,生日也是每個孩子的「期待日」,孩子們每年都期待自己生日的到來,可以吃大大的生日蛋糕,得到全家人的祝福。父母除了陪孩子過正常的一年一次生日外,每個孩子還都應該有3個特殊的「黃金生日」,分別在14歲、16歲、18歲,過好了這3個生日,能助娃走上正道!
  • 可怕的14歲現象,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父母一定要陪孩子度過
    一個14歲的初一男生,從31樓墜下,不幸身亡。起因是,媽媽檢查作業,發現兒子作業沒有寫完。母子二人發生了爭執,媽媽盛怒之下,撕了孩子的作業本。而爭吵後媽媽沒有對兒子進行情緒安撫,就著急送讀高中的姐姐上學了。她,誰知前腳剛走,孩子就從31樓跳下來了。
  • 「14歲」現象別大意,叛逆期也是塑造期,父母再忙也要陪娃度過
    英國科學家曾經做過的一項研究:青少年最容易出現打架、叛逆、學壞、易衝動的年齡是14歲。孩子14歲的年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孩子處於青春期,開始要脫離父母的管教,形成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會產生一種叛逆的心理。
  • 危險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可「14歲現象」卻極為危險,看看這篇文章,陪孩子安全度過。我從多家心理諮詢機構了解到,在他們接待的青少年諮詢案例中,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
  • 頂嘴、衝動、叛逆,青春期孩子「14歲現象」,父母要這樣陪娃度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其實都會經歷青春期、叛逆期,特別是14歲的危險期,很容易衝動,叛逆也是接踵而來。所以不管是明星父母還是普通父母,都要學會去正確引導,幫助孩子度過這段危險期。「14歲」是危險期,也是青春期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青少年13~19歲被定義為青春期。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孩子到了14歲左右時,原本聽話又懂事的娃,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 危險的14歲現象,別怕!5招助孩子順利度過難關
    當孩子達到14歲左右的年齡時,許多家長會發現,原本聽話懂事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孩子在這個時期,會變得特別在意他人的看法和目光,很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時,又容易因為社交上的問題,導致心理上的一系列問題。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是叛逆期也是塑造期,父母要陪娃度過
    孩子的14歲是一個特殊時期沈女士一直覺得自己的兒子是屬於比較乖的孩子,但家裡的老人提醒沈女士說,孩子就要14歲了,這個階段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所以會發生比較的叛逆,讓沈女士要多加重視。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14歲現象"實際上,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14歲現象",而所謂的"14歲現象"指的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逆反心理開始凸顯,這個時候的孩子很注重自我意識,而且往往大人越不讓做的事情,他們就缺偏要"對著幹"。
  • 危險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英國科學家曾進行過的一項研究證實:青少年最容易出現打架、叛逆、學壞的年齡是14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14歲是最佳塑造期儘管14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教育專家冉乃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說:「14歲是危險叛逆期,更是最佳塑造期。」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關鍵的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 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危險的「14歲」現象
    我從多家心理諮詢機構了解到,在他們接待的青少年諮詢案例中,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一些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甚至學習成績欠佳、行為習慣不良……「14歲」是個危險期英國科學家曾進行過的一項研究證實:青少年最容易出現打架、叛逆、學壞的年齡是14
  • 青春期出現的「14歲」現象,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 1 -「14歲」現象前段時間,媒體報導了一則駭人的新聞:14歲少年小肖在網吧刺殺了自己的父親。報導中寫道,小肖的作業本裡有一道題,「當你的父母錯怪了你時,你會怎麼辦?」他如此回答:寬容、溝通、交流。
  • 14歲孩子到了青春危險期,家長要重視,你的行為決定孩子的未來
    但是14歲後,對同學的一些行為和語言,他不能容忍,直接用拳頭回擊,真擔心他打壞同學。從小學就是被人欺負的孩子,到14歲就會大逆轉。孩子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對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觀點,但是並不成熟。有的網絡消息,經常會給孩子灌輸不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卻認為那是對的。
  • 「育兒」14歲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青少年最容易出現打架、叛逆、學壞的年齡是14歲。」還有一些初中年級段的班主任教師反映,14歲左右的年齡屬於成長中的一個「危險期」,這個年齡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王老師是一位有著十餘年初中教學經驗的班主任教師,她曾針對14歲左右學生的教育問題撰寫過一篇論文。
  • 初二,孩子「危險期」到了,孩子的逆反行為,家長頭疼,怎麼辦?
    孩子進入初二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1.孩子處於生理爆發期初二孩子多為13-14歲。男生正處於生長發育的突增期,男孩十三四歲,在夢裡出現遺精,開始了由小男孩向男子漢轉變的過程。女生體重、胸圍逐步向著女性體型發育,女孩十一二歲時開始第一次月經,到13歲左右,大多數的女孩都來了月經。
  • 危險的「14歲」現象,如何陪你的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度過叛逆期,一同迎接孩子接下來的美好人生呢?進入初中後,孩子們便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而現實是一方面他們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逆反期。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常論據不足;喜歡懷疑,而又缺乏科學依據;喜歡發現見解,但又缺少判斷;喜歡批評別人,卻又容易片面。
  • 「殺魚弟」度過危險期,喝的不是假百草枯,能活命只因為做了這些
    8月14日,度過「危險期」的小孟說:百草枯藥勁很大,喝完就後悔,是喝藥前十幾分鐘的一碗10塊錢的炒麵和5個雞蛋。自己喝的是冰紅茶兌水又兌了百草枯原液。「殺魚弟」從喝藥到搶救在10--15分鐘之間,醫生說搶救及時也很關鍵。醫生表示:飯後毒藥吸收比較少,空腹的話吸收會更多一些。但是最關鍵的是早期的規範及時治療。
  • 四類媽媽養出的孩子,往往很容易走偏,對號入座,寶媽自我反省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這四種類型的媽媽,常常會讓孩子走偏這對媽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媽媽在要求孩子前,自己先要做到,才更有說服力。,但錯誤的表達方式往往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害。經過調查,這樣的家庭中,自卑的孩子佔26%的比例,冷酷的孩子佔23%的比例,暴躁的孩子佔50%的比例。經常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長了個豬腦子吧」、「怎麼這麼沒有出息」等話語,對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可能媽媽們覺得自己說的是氣話,但孩子年齡小,分辨不出真假,常常會感覺媽媽不愛自己,久而久之就會性格扭曲。
  • 危險的「14歲」現象,男孩女孩都危險!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在他們接待的青少年諮詢案例中,14歲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英國科學家曾進行過的一項研究證實,青少年最容易出現打架、叛逆、學壞的年齡是14歲。英國研究者對9~35歲的男性參與者進行了調查記錄,受試者被要求玩電腦遊戲。
  • 3步學會右腦記憶法,助娃練出「學霸腦」,家長為孩子收藏吧
    對於父母來說,除了要操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外,學習成績是很多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小時候看著孩子識字慢、背詩慢,孩子上初高中後,元素周期表背不下來,公式記不住,文言文更是難如登天!父母縱然是有千般力氣,也終究是使不上!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18歲,還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14歲。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叛逆表現會有所不同,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找出叛逆的真正原因,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叛逆期」。孩子在14歲時的叛逆期,家長是需要十分注意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敏感多變,逆反心理最突出。
  • 青春期是成長危險期?注意這四個基本點,讓家長不再一籌莫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青春期是孩子10到20歲之間的這一個階段,是孩子們繼嬰兒期之後迎來的第二次身體發育的高峰,而男孩子要比女孩子的青春期來得稍微晚,其間差距約為2到5年。同時青春期也是許多家長都非常害怕的一個危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