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下一首詞思念亡妻,成悼亡詞巔峰之作,如今已入中學生教材

2020-12-11 柚子話育兒

蘇軾寫下一首詞思念亡妻,成悼亡詞巔峰之作,如今已入中學生教材

在中國文學史上,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出現「悼亡詩」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蘇軾寫過一首悼亡詞,而且成了史上公認的最好的一首,並且還因文筆之妙、感人之深,被收錄進了中學生教材。

金庸還在《神鵰俠侶》裡面寫道,楊過為小龍女跳崖,最重要的引子就是蘇軾這首詞。楊過讀到詞中的「十年生死兩茫茫」,又想到自己已經和小龍女相隔十六年了;蘇軾尚知愛妻埋骨之所,自己卻連妻子葬身何處也不知。有感於詞中的感情真摯,毅然跳下了懸崖。

這首詞感人至深的詞就是《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蘇軾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上片

「十年生死兩茫茫」,亡妻離去時間已久,獨留作者一人留在世上,生死兩茫茫,寫出了這種思念有形卻無從尋起的深深的無奈之感。

「不思量,自難忘」,不用去故意想起便已然忘卻不了,這種難忘是早已深深地根植於內心中,抹不去,淡不了,卻是歷經時間的洗禮後,愈加深刻執著。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王氏死後葬於蘇軾故鄉眉山,於此時在密州宦海中沉浮的詞人來講,卻是相隔甚遠。千裡外的孤墳無人照料,如今墳頭之上怕是早就欺滿了雜草吧。說不得,道不出,上哪兒去訴說這滿腔悽苦悲涼呢?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曾經鮮衣怒馬的青蔥少年此時已似垂垂老矣之態,就算見到了,想到自己目前的窘境,恐也是驚慌失措,唯避之不及,只求在愛人眼中依舊是那傲嬌少年郎,哪還容得自己前去訴說相思之苦呢?

下片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終日思念無果,唯有在夜深人靜之時,於夢中與愛人相見。夢中的詞人榮歸故裡,仿若又回到那時的無憂時光,晨時的光輝撒在窗下正懶自梳妝的妻子身上,溫馨淡然。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十年的艱酸磨難,最後只融化於二人夢中相見的滿目柔情中,不知從何說起,只有驀然垂淚。這一句,將蘇軾心中的苦悶宣洩地淋漓盡致。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如今正值上元佳節,人人團聚得樂,而千裡之外的亡妻,卻在一處草木亂石橫陳的短岡上,對著清冷的涼月暗自凝噎。全句沒有一個「思」字、一個「愁」字,卻把詞人的思念和傷感進一步升華了。

全詞無一典故,既無「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勇之魄力,也無「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悠然之定勢,更無「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的爽朗之氣概,運用最樸實的白描手法,不緊不慢卻又如泣如訴地緩緩道出心中的哀思。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兩個世界。

同為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如此,東坡先生亦然。時而,他以一種「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的慷慨豪邁之氣,捲地而過;時而,他又給讀者留下「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的蒼涼背影。

東坡仙才,;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看到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傳奇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才49元,平均每本不到10元,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真的是個不錯的機會!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這是李清照唯一的一首悼亡詞,思念之情連綿不絕,道盡人生孤寂
    悼亡詞是詩歌中常見的題材,大多數是男子思念亡妻所作,《詩經·邶風·綠衣》是中國文學史上傳世最早的悼亡詩:綠兮衣兮,綠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絺兮綌兮,悽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 蘇軾的三首悼亡詞都在這裡了,看完千萬不要哭哦!
    回顧古代詩詞史,以詞這一體裁悼亡並寫得震撼人心的,恐怕要以蘇軾為最。蘇軾一生有過三位妻子,髮妻王弗、續弦王閏之以及小妾王朝雲。蘇軾一生更是為她們寫過許多詞作,包括三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蘇軾寫的第一首悼亡詞,為了紀念髮妻王弗所作。
  • 賀鑄最傷感的一首詞,抒發對亡妻的思念,不輸蘇軾《江城子》!
    從文學角度來看,「悼亡」多歸詩詞,其主要還是悼念亡去的妻妾。在魏晉之前並無悼亡詩,西晉潘嶽為悼念亡妻寫下《悼亡詩三首》,開悼亡題材之先河。故悼亡詩詞多為作者即興抒情之作,字字發自肺腑,極為感人!宋代悼亡詞以蘇軾《江城子》最為經典,流傳也最為廣泛,被譽為是悼亡詩詞中的佳作。但賀鑄晚年寫下的這首《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情真意切、語深辭美、哀傷動人,在文學史上和潘嶽《悼亡》、元稹《遣悲懷》、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並稱為古代四大悼亡名篇。
  • 千古絕唱——納蘭性德的悼亡詞
    蘇軾曾為髮妻王弗寫下了一篇被譽為「悼亡詞千古第一」《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更多體現的是一種豁達。而納蘭性德對悼亡詞的創作和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的作用。他的悼亡詞數量之多,這是前人所沒有的。他與妻盧氏門當戶對,情投意合,感情深厚。
  •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詞
    我一直避免推薦那些人盡皆知的古詩詞,但是,今天還是要推薦蘇軾這首無人不曉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因為這首詞寫得實在是太令人感動了,讓人忍不住一讀再讀。蘇軾這首詞,是悼念逝去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王弗十六歲嫁給蘇軾,二十七歲去逝,十年之後,蘇軾夢見王弗,於是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悼亡詞。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寫出了最深的思念,不愧為千古悼亡詞之首
    這兩句,看似矛盾,卻拓開一層,把詞人對亡妻深切思念之情充分地抒發出來。「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千裡相距,天各一方,有話也無法敘說,這是深切思念的進一層揭示,也為後文作有力的鋪墊。「縱使相逢應不識"三句,以退為進,如果真有機會相逢見面,訴說衷腸,也因多年的遷徙奔波和失意哀傷而造成的衰老之態,使自己的妻子不能相認。
  • 兩首悼亡詞,兩位偉大詞人的思妻之作,每每讀來都不禁淚如雨下
    夫妻之間的綿綿情誼、愛之深刻有時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即便如此,在古代詩人中,詩人還是會琢磨思索,窮盡一切辭藻,將對妻子的愛寫進自己的詩詞中。尤其是遇到自己的愛妻早逝,詩人悲痛哀思之情無法排解時,便將心中的痛苦化作幾句詩詞,用以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關於悼亡詞,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 史上最有名的兩首悼亡詩,一首前無古人,一首後無來者
    悼亡詩,一般是指丈夫追悼亡妻之作,有人認為悼亡詩起於晉代潘安,他50歲喪妻,悲痛欲絕,曾為亡妻作3首《悼亡詩》以表示哀思,自此之後,《悼亡詩》便成為丈夫哀悼亡妻的專用詩題。當然也有人認為《詩經·唐風·葛生》是悼亡詩的鼻祖(但歷代學者對於這首詩的主旨爭議頗多),有人曾評價《葛生》「不僅知為悼亡之祖,亦悼亡詩之絕唱也」。
  • 蘇軾夢見亡妻後寫下一首詞,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令人潸然淚下
    對於兩個相愛的人,最悲痛的莫過於兩個人天各一方、陰陽相別,在詩詞中也有很多詩人對已故的愛人的悼亡詞,字字句句纏綿悱惻、那種深入骨髓的痛,讓人讀之無淚痛斷腸。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的愛妻王弗已經去世十年,但蘇軾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在正月二十日的夜裡夢見了亡妻,深埋心底的思想一時湧上心頭便再也無法入眠,就提筆寫下了一首悼亡詞《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的「千古第一悼亡詞」悽婉哀傷,一字一淚!
    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八年正月恰是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 清明時節讀悽美悼亡詩:他們在文字中追憶愛人,闡述思念
    《悼亡詩·一》中有一聯「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意思是說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魚的分崩離析,情真意切,令人感動。李商隱評價說:「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在古代,男子的情感是含而不露的,以「悼亡」為題公開懷念亡妻在歷史上是第一次,「悼亡」兩字用作詩題成了潘嶽首創,後世將悼亡詩約定俗成地理解為丈夫悼念亡妻的專稱。唐代的元稹,也寫了很多悼亡詩。
  • 難分伯仲的兩篇悼念亡妻之詞 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你更喜歡哪一首?
    不去思念你,卻本來就難以忘情。你的孤墳距此千裡之遙,沒有辦法跟你訴說心中的悽涼呀。即使相逢你也認不出我了吧,如今我已灰塵滿面,鬢髮如霜。晚上忽然在幽悶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脈脈無言,只有千行淚水。料想那每年令我斷腸的地方,就是那被明月輕籠、上頭生著短小松柏的孤墳。
  • 蘇軾夢到了亡妻,寫了一首詞,是悼亡詞的開端,盡顯夫妻情深
    又過十年,這是蘇軾經歷過的一生間最黑暗的十年。他夢中忽憶,一個似曾相識的美麗面龐,依稀像是故人歸來。醒來後,再難掩淚,作下了這首千古名篇,《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 蘇軾:40歲寫下千古悼亡詞,他可以豪情萬丈,更可以情深意長
    一、 十年生死兩陰陽,你依然是我心中無可替代的唯一王弗被後人熟知,是因為蘇軾的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向世人展現了蘇軾情感細膩的一面,同時也揭露了他們夫妻的伉儷情深。作為「悼亡」題材的作品,蘇軾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用「詞」來寫悼亡的人,卻沒料,這首詞竟成了千古悼亡詞的巔峰之作。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用寫實與記夢相結合的手法,襯託對亡妻的思念,也奠定了悽涼哀婉的基調。
  • 61歲那年,愛妾去世,傷心的蘇軾,寫了一首充滿美感的悼亡詞
    到底是少年時的結髮夫妻,蘇軾對王弗的感情一直很深厚。直到王弗離開十年之後,蘇軾在午夜夢回時仍會想起她。蘇軾著名的悼亡之詞《江城子》,就是他在夢到亡妻王弗後寫下的,哀轉九絕,讀來惹人淚垂。其中有一位女子身姿曼妙、舞技超群,蘇軾一眼就在人群裡注意到她,後來還為她寫了一首驚豔世人的七言絕句《題西林壁》,最後兩句中提道的「西子」說的就是她。此人便是王朝雲,早年因為出生卑微、家境落魄不得已被賣入歌舞班中,混跡於煙塵,卻不改她清新雅潔的氣質。
  • 陸遊和蘇軾的巔峰對決,各寫下一首詠梅詞,結果都流傳千古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兩首描寫梅花的詞,兩首都來自於宋代,一首出自偉大愛國詩人陸遊,一首出自宋代第一詞人東坡先生,蘇軾。我們先看陸遊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 蘇軾人生最低谷時寫下一首詞,人人必讀,但希望你一生都不要讀懂
    蘇軾,作為唐宋文壇少有的「流浪詩人」,他面對衰老和死亡的態度就平和許多,不畏生也不怕死,是蘇軾流露於作品中的正能量。然而雖然死亡不能給予蘇軾威脅,但蘇軾也有軟肋,他人生最悲痛的低谷時期是在中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的這一首絕筆詩,總結了他被貶流放的一生,黃、惠、儋三州正是他仕途失意的見證者。
  • 朝雲去世後,蘇軾寫下這首悼亡詞,卻被稱為詞中最汙,但詞確實牛
    一個是王弗,是蘇軾的賢內助,看人很準,經常幫蘇軾出謀劃策;一個是王潤之,絕對是賢妻良母,對蘇軾關心備至、照顧得無微不至,特別是蘇軾在這期間基本處於流放狀態,她還能一如既往;一個是王朝雲,是蘇軾的紅顏知己,更是蘇軾在情感上面的知音,豐富了蘇軾的情感生活。他的原配妻子王弗死後十個年頭,蘇軾從未斷過些許的思念,以至於有一個夜晚做夢夢見了自己的妻子,眼淚溼了枕巾「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 蘇軾最用心的一首悼亡詞,全文50字,每一字都是思念的淚水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的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說到他一身之中最被人印象深刻的一首詞,據某網站網友們不記名投票統計顯示,《江城子》名列第一。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十首經典悼亡詩:用一生換一首詩
    這首詩是男子悼念亡妻之作,詩人目睹亡妻遺物,倍生傷感,由此浮想聯翩,寫下此詩。詩人把妻子的所作的衣物拿起來細細翻看,想到妻子生前的情景,十分憂傷。這種感情直到今日,依然令人動容。潘安五十歲時,妻子去世,他十分悲痛,服喪一年後,作《悼亡詩》三首。看到家裡的陳設,妻子曾經用過的東西,每一件妻子用過的物件都讓潘安覺得妻子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詩中所寫都是日常生活之事,語言平易近人,自然流暢,所流露的真摯、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讓人十分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