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①,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②,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③。
【注釋】
①十年:詞人妻子王弗於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去世,到寫作此詞時已過去十年。
②軒窗:門窗、窗。
③短松岡:植滿松樹的小山岡。此指墓地。
【譯文】
十年了,一生一死兩處隔絕,茫茫渺遠。不去思念你,卻本來就難以忘情。你的孤墳距此千裡之遙,沒有辦法跟你訴說心中的悽涼呀。即使相逢你也認不出我了吧,如今我已灰塵滿面,鬢髮如霜。
晚上忽然在幽悶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脈脈無言,只有千行淚水。料想那每年令我斷腸的地方,就是那被明月輕籠、上頭生著短小松柏的孤墳。
【賞析】
這是一首悼亡詞,表達了詞人對亡妻深摯的情感和無盡哀思。
上篇抒發對亡妻的思念。「十年生死兩茫茫」,這首詞寫於熙寧八年(1075),距妻子王弗辭世已有十年。對於短促的人生來說十年可不算短,但十年過去仍舊沒有衝淡詞人對亡妻的一片深情。不思量,自難忘」,既然想到妻子是如此痛苦,那就不去思量吧,但這由不得詞人,即便他百般排遣,那思念之情卻總是不由自主地從心底湧出,可見其用情之深切。「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詞人此時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亡妻之墳在四川,「千裡」二字寫出兩人距離之遙。無處話悽涼」,由於相隔千裡,那對妻子的思念之情也不能去她墳頭訴說。但接著詞人轉念一想:「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算了吧,現在的我早已是兩鬢斑白, 縱然相逢,你也不一定認得出我了,這是多麼哀傷酸楚的嘆息呀。
下片寫夢見亡妻的情景。「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詞人日間思念妻子,晚上便夢到了與妻子重逢,他看見妻子正臨著小窗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兩句上應「千裡孤墳」兩句,如今得以「還鄉」重逢,本該盡情「話悽涼」,然而,千言萬語卻一時不知從哪裡說起,只能一任淚水湧流。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三句寫夢醒後感嘆,直抒對妻子的懷念。本詞通篇白描,語淺情深,是詞人情感的真情流露,為悼亡詞中絕唱。
鷓鴣天 ◎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①。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②。舊棲新壠兩依依③。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注釋】
①閶門:指蘇州西門,作者從前住的地方。
②露初晞:露水剛剛被太陽蒸乾。
③壠:墳頭。
【譯文】
重過閶門卻人事全非,我們一同來此為什麼不一起回去?霜降以後梧桐已半死,頭髮花白卻如鴛鴦失伴般獨自飛行。原野上,草上的露珠剛剛乾去,舊時的住處和你的新墳,令我思之不絕。獨自躺在床上,我聽著南窗外夜雨的滴瀝聲,誰還為我深夜挑燈,縫補衣裳。
【賞析】
賀鑄的妻子是宗室趙克彰的女兒。趙氏雖然是皇族千金,但出嫁後卻不辭勞苦,勤儉持家,對賀鑄十分體貼,夫妻二人感情很好。這首詞為趙氏去世後賀鑄為她寫的悼亡詞,詞中表現了詞人對亡妻趙氏的深摯懷念。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詞人舊地重遊,想到已故的妻子,不禁悲從中來,詰問妻子為什麼同來卻不同歸。這句問話是極其無理的,但卻又是萬分深情的。「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以下兩句,寫自己的處境。梧桐樹半死、鴛鴦失伴,這不正是詞人喪偶的真實寫照嗎?這兩個比喻形象地刻畫出了詞人的孤獨與悽涼。
「原上草,露初晞」,這兩句用比,用青草上剛被曬乾的朝露暗指夫人的新歿。「舊棲新壠兩依依」,面對著依依相望的舊時居所和妻子新墳,令他肝腸寸斷。「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末一句感嘆將感情推向了高潮。這一聲感嘆中,表現出了妻子的賢惠,以及詞人對她的無盡想念,讀來令人哀惋悽絕,感慨萬千。
這兩篇悼念亡妻之詞,情真意切,催人淚下,寄託了詞人對亡妻無盡的思念,每一篇都是傳唱的經典,你更喜歡哪一篇?留下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