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分伯仲的兩篇悼念亡妻之詞 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你更喜歡哪一首?

2020-12-16 每天一篇古詩詞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①,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②,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③。

【注釋】

①十年:詞人妻子王弗於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去世,到寫作此詞時已過去十年。

②軒窗:門窗、窗。

③短松岡:植滿松樹的小山岡。此指墓地。

【譯文】

十年了,一生一死兩處隔絕,茫茫渺遠。不去思念你,卻本來就難以忘情。你的孤墳距此千裡之遙,沒有辦法跟你訴說心中的悽涼呀。即使相逢你也認不出我了吧,如今我已灰塵滿面,鬢髮如霜。

晚上忽然在幽悶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脈脈無言,只有千行淚水。料想那每年令我斷腸的地方,就是那被明月輕籠、上頭生著短小松柏的孤墳。

【賞析】

這是一首悼亡詞,表達了詞人對亡妻深摯的情感和無盡哀思。

上篇抒發對亡妻的思念。「十年生死兩茫茫」,這首詞寫於熙寧八年(1075),距妻子王弗辭世已有十年。對於短促的人生來說十年可不算短,但十年過去仍舊沒有衝淡詞人對亡妻的一片深情。不思量,自難忘」,既然想到妻子是如此痛苦,那就不去思量吧,但這由不得詞人,即便他百般排遣,那思念之情卻總是不由自主地從心底湧出,可見其用情之深切。「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詞人此時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亡妻之墳在四川,「千裡」二字寫出兩人距離之遙。無處話悽涼」,由於相隔千裡,那對妻子的思念之情也不能去她墳頭訴說。但接著詞人轉念一想:「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算了吧,現在的我早已是兩鬢斑白, 縱然相逢,你也不一定認得出我了,這是多麼哀傷酸楚的嘆息呀。

下片寫夢見亡妻的情景。「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詞人日間思念妻子,晚上便夢到了與妻子重逢,他看見妻子正臨著小窗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兩句上應「千裡孤墳」兩句,如今得以「還鄉」重逢,本該盡情「話悽涼」,然而,千言萬語卻一時不知從哪裡說起,只能一任淚水湧流。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三句寫夢醒後感嘆,直抒對妻子的懷念。本詞通篇白描,語淺情深,是詞人情感的真情流露,為悼亡詞中絕唱。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鷓鴣天 ◎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①。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②。舊棲新壠兩依依③。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注釋】

①閶門:指蘇州西門,作者從前住的地方。

②露初晞:露水剛剛被太陽蒸乾。

③壠:墳頭。

【譯文】

重過閶門卻人事全非,我們一同來此為什麼不一起回去?霜降以後梧桐已半死,頭髮花白卻如鴛鴦失伴般獨自飛行。原野上,草上的露珠剛剛乾去,舊時的住處和你的新墳,令我思之不絕。獨自躺在床上,我聽著南窗外夜雨的滴瀝聲,誰還為我深夜挑燈,縫補衣裳。

【賞析】

賀鑄的妻子是宗室趙克彰的女兒。趙氏雖然是皇族千金,但出嫁後卻不辭勞苦,勤儉持家,對賀鑄十分體貼,夫妻二人感情很好。這首詞為趙氏去世後賀鑄為她寫的悼亡詞,詞中表現了詞人對亡妻趙氏的深摯懷念。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詞人舊地重遊,想到已故的妻子,不禁悲從中來,詰問妻子為什麼同來卻不同歸。這句問話是極其無理的,但卻又是萬分深情的。「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以下兩句,寫自己的處境。梧桐樹半死、鴛鴦失伴,這不正是詞人喪偶的真實寫照嗎?這兩個比喻形象地刻畫出了詞人的孤獨與悽涼。

「原上草,露初晞」,這兩句用比,用青草上剛被曬乾的朝露暗指夫人的新歿。「舊棲新壠兩依依」,面對著依依相望的舊時居所和妻子新墳,令他肝腸寸斷。「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末一句感嘆將感情推向了高潮。這一聲感嘆中,表現出了妻子的賢惠,以及詞人對她的無盡想念,讀來令人哀惋悽絕,感慨萬千。

誰復挑燈夜補衣

這兩篇悼念亡妻之詞,情真意切,催人淚下,寄託了詞人對亡妻無盡的思念,每一篇都是傳唱的經典,你更喜歡哪一篇?留下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三首悼亡古詩詞,情真意切催人淚下,讀後讓人肝腸寸斷
    自從潘安開啟悼亡詩的先河,後人一發不可收拾,大量有關悼亡的作品湧現,今天介紹其中三首,情深意切催人淚下,讀後讓人肝腸寸斷。《南鄉子·為亡婦題照》——納蘭性德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這首詞的作者是清代才子納蘭性德,他被譽為「清詞三大家之一」,在清朝文學史上的地位,相當於唐代的李白。納蘭性德雖然出身顯赫,父親納蘭明珠乃朝廷重臣,但他卻天生多愁善感、鬱鬱寡歡,風格與南唐後主李煜頗為相似,詞作中充滿抑鬱、低沉和消極。
  • 賀鑄最傷感的一首詞,抒發對亡妻的思念,不輸蘇軾《江城子》!
    從文學角度來看,「悼亡」多歸詩詞,其主要還是悼念亡去的妻妾。在魏晉之前並無悼亡詩,西晉潘嶽為悼念亡妻寫下《悼亡詩三首》,開悼亡題材之先河。故悼亡詩詞多為作者即興抒情之作,字字發自肺腑,極為感人!宋代悼亡詞以蘇軾《江城子》最為經典,流傳也最為廣泛,被譽為是悼亡詩詞中的佳作。但賀鑄晚年寫下的這首《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情真意切、語深辭美、哀傷動人,在文學史上和潘嶽《悼亡》、元稹《遣悲懷》、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並稱為古代四大悼亡名篇。
  • 宋詞中最美的八首愛情詞,感情真摯、催人淚下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宋詞中的愛情詞,看一看哪一首更能打動你。1、《江城子》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悼亡詞。通過對妻子的悼念表現出了詞人對亡妻深切的愛。2、《卜算子》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 蘇軾最動人的一首詞,看完讓人聲淚俱下!
    面對浩如煙海的古詩詞,我們也許會因其中吟詠山水之美的古詩詞,而感覺到自然的神奇與美妙;也許會為其中懷古傷今的古詩詞,而感覺到詩人內心的悲憤。總之,每首古詩詞都飽含著詩人豐富的情感。而古詩詞中,有這樣一類詩詞,它們看起來非常悽美動人,也極易催人淚下。如崔郊《贈去婢》中的「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元稹《離思》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中國悼亡詩詞的文學史上,這六首悼亡詩詞堪稱絕唱,首首催人淚下
    屏筵空有設,帷席更施張。遊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悼亡詩》南朝·沈約沈約的這個首《悼亡詩》也是為了悼念亡妻而作。在這首詩中最為突出的特點便是字裡行間透露著一股子「清怨」。七年後韋氏病逝,自從韋氏病死後,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一首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這首悼亡詩抒情強烈,詞意豪壯,用筆極妙。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豔,悲壯而不低沉,成為唐人悼亡詩中的千古名篇。 元稹的悼亡詩一直都是傳唱的經典,除了《離思》之外,他還寫了《遣悲懷》三首以懷念亡妻,其中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一句更是中國悼亡詞歷史上的絕唱,堪稱流傳千古的名句。
  • 蘇軾寫下一首詞思念亡妻,成悼亡詞巔峰之作,如今已入中學生教材
    蘇軾寫下一首詞思念亡妻,成悼亡詞巔峰之作,如今已入中學生教材在中國文學史上,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出現「悼亡詩」。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蘇軾寫過一首悼亡詞,而且成了史上公認的最好的一首,並且還因文筆之妙、感人之深,被收錄進了中學生教材。金庸還在《神鵰俠侶》裡面寫道,楊過為小龍女跳崖,最重要的引子就是蘇軾這首詞。
  • 懷念亡妻的唐詩宋詞,這兩首用情至深,相比較卻勉為其難
    相比於唐詩的嚴格對仗,我更喜歡宋詞那種長短句的形式,以及比較自由的格式。但是,這種比較其實不是很好辦,因為兩種文學形式興盛的時代不在一起,不能拿一個人的作品比,每個人的功力不同、文學素養不同,所表現當然也不同。舉兩個例子比較一下吧。以懷念亡妻為題材的作品在唐詩和宋詞中都有。
  • 有沒有那麼一首詩,溫柔了時光,驚豔了歲月
    詩題「錦瑟」,但並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 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史上最有名的兩首悼亡詩,一首前無古人,一首後無來者
    悼亡詩,一般是指丈夫追悼亡妻之作,有人認為悼亡詩起於晉代潘安,他50歲喪妻,悲痛欲絕,曾為亡妻作3首《悼亡詩》以表示哀思,自此之後,《悼亡詩》便成為丈夫哀悼亡妻的專用詩題。十年之後,蘇軾夢見王氏,於是他寫下這首非常著名的悼亡詞,以表達對亡妻深摯的思念。以悼亡為題材作詞,在蘇軾是第一首,在詞的發展史上也是首創。陳師道曾用「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評贊此詞。
  • 四首經典悼亡詩,篇篇催人淚,元稹,蘇軾,納蘭性德,你喜歡誰?
    筆者精選了幾首經典的悼亡詩,篇篇催人淚,你最喜歡哪一首。元稹是唐朝著名詩人,本是北魏皇室後裔,他和白居易同時科舉及第並結為摯友。他的詩歌特點言淺意衷,扣人心弦。其中一首寫給亡妻的悼亡詩《遣悲懷三首》尤為著名。此詩一共三首,第二首主要是追憶妻子死後,睹物思情,對妻子深深的想念。最著名的一句當屬「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 這是李清照唯一的一首悼亡詞,思念之情連綿不絕,道盡人生孤寂
    悼亡詞是詩歌中常見的題材,大多數是男子思念亡妻所作,《詩經·邶風·綠衣》是中國文學史上傳世最早的悼亡詩:綠兮衣兮,綠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絺兮綌兮,悽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 窗外雨打芭蕉,納蘭性德思念亡妻,情到深處作詞一首,潸然淚下
    每一首詞都是一段故事,容若是位才子,出身榮貴,人如其名,是位翩翩公子,完美至極之人,跟多數才子一樣也是一位痴情人。容若的愛情在他的諸多詞中可以看出,容若有首詞作名為《畫堂春》流傳至今的名句「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就是他寫給摯愛之人盧氏的一首詞,盧氏與納蘭的愛情令人豔羨!
  • 兩首風格迥異的疊字詞曲,一首悽美,一首活潑,你更喜歡哪首?
    仔細找,疊字詩其實也不少,各有風格,今天先品味兩首風格反差大的,日後陸續介紹。面對曾經的許多繁華與過往的悲苦,心中陣陣的酸楚在詞中自然地溢出。這番光景,你感受到了嗎?疊字詩詞,自有著特殊的韻味。讀這首詞,感覺李清照駕馭文字的技巧真是很強,輕巧而不拙,自然而不工,一句句讀下去,能感受到女詞人那種刻骨銘心的痛,悽風冷雨夜,處境之難。
  • 千古絕唱——納蘭性德的悼亡詞
    蘇軾曾為髮妻王弗寫下了一篇被譽為「悼亡詞千古第一」《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更多體現的是一種豁達。而納蘭性德對悼亡詞的創作和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的作用。他的悼亡詞數量之多,這是前人所沒有的。他與妻盧氏門當戶對,情投意合,感情深厚。
  • 曹植《洛神賦》:悼念亡妻及愛情幻滅
    前人多視之為甄后或某未知戀人, 我們認為曹植愛情寄託對象為其亡妻崔氏, 主要依據如下:一是《洛神賦》中有「嘆匏瓜之無匹兮, 詠牽牛之獨處」, 李善注「《天官星佔》曰:匏瓜一名天雞, 在河鼓東。牽牛一名天鼓, 不與織女值者, 陰陽不和」、「曹植《九詠》注曰:牽牛為夫, 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 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 乃得一會」。
  • 納蘭容若一首詞懷念亡妻,滿紙悲情,卻「一片傷心畫不成」
    無論你叫他納蘭性德也好,納蘭成德也罷,亦或是叫他納蘭容若,他都始終是那個獨一無二的納蘭,始終是那個「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裡的納蘭。他的天分與才情得到諸多文人的認同,同時他的悼亡詞的成就已經達到後來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 蘇東坡的詞,你最喜歡哪一首?
    從此,宋詞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分成我們現在常談到的兩大派:一派是「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派;一派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放派。 蘇東坡曾問自己的學生,他的詞跟秦觀相比如何?學生回答:「先生之詞如詩,秦觀之詩如詞。」這實際上是偷偷地批評了老師的詞,老師也並不生氣,哈哈大笑就過去了,真是典型的東坡式反應。
  •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詞
    蘇軾這首詞,是悼念逝去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王弗十六歲嫁給蘇軾,二十七歲去逝,十年之後,蘇軾夢見王弗,於是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悼亡詞。蘇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中還記載,他每次與朋友交談的時候,王弗都會在帷幕後面聽,朋友走後,王弗就會跟蘇軾說,某人說話怎麼樣,品性怎麼樣,可不可深交,結果後來都應驗了。蘇軾一生交朋友甚廣,對所有人都是赤誠以待,結果常被朋友所害,當然也常得朋友相救,如王弗一直在他身邊,也許他會少吃許多苦頭。
  • 最美悼亡詩詞TOP10 哪一句戳中了你內心深處的柔軟?
    這首詞就是納蘭性德為悼念亡妻盧氏所做。詞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末句「當時只道是尋常」道出那些尋常的往事不能再現,亡妻不可復生,心靈之創痛也永無平復之日的悲哀。其中有懷念,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悵,蘊藏了複雜的感情。
  • 兩首悼亡詞,兩位偉大詞人的思妻之作,每每讀來都不禁淚如雨下
    夫妻之間的綿綿情誼、愛之深刻有時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即便如此,在古代詩人中,詩人還是會琢磨思索,窮盡一切辭藻,將對妻子的愛寫進自己的詩詞中。尤其是遇到自己的愛妻早逝,詩人悲痛哀思之情無法排解時,便將心中的痛苦化作幾句詩詞,用以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關於悼亡詞,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