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機器人總動員》劇照
還沒有聊過實習,那就聊一點吧。分享一些我曾遇到的困惑,以及由此得來的經驗。是真的非常建議在讀書的大家,一定要積極主動去實習。在學校的時候,你對社會、工作的了解,全部停留於想像的層面。這個時候,能讓你一窺工作究竟的渠道,可以說只有實習。在實習中,你才能真正了解工作所需要的是什麼,你要往哪些方向發力,才能結合這些信息,去綜合判斷,之後的路到底怎麼走,是去工作,還是去考研。找實習的渠道,比如內推,比如招聘網站投簡歷,就不具體展開了,知乎、公眾號等等,有很多相關內容的詳細分享。很多胖友會擔心:我沒有經驗怎麼辦?如何找到從未接觸過的領域的實習?說來有趣,我之所以會走上自媒體這條路,是因為一段實習。讀研的時候我在網上看到新華網的招聘信息,他們需要新媒體運營實習生。當時,我從未接觸過公眾號、知乎等平臺,最多只是作為用戶偶爾閱讀文章。但我想試一試,於是投了簡歷,把自己過往在學校社團做雜誌、在北大出版社實習的經歷,都寫了進去,順利獲得了面試的機會。面試的時候表現挺差的,一則,我沒有接觸過新媒體;二則,面試的姐姐問我平時關注哪些公眾號,我給出的答案明顯讓她很無語。不是的!你們聽我狡辯!我給出的答案是幾個心理學方面的號,而我面試的那個部門,關注財經、文化、時政等等。我以為我涼了,結果很快通知去上班。啊,當時的開心和驚喜,現在還記得起。從那之後就比較大膽了,明白了一件事:在開始做之前,我們習慣於預設很多困境,但其實事情究竟如何,並不是我們能推測到的,想要什麼,儘管去做就好了,做好自己能做的,然後等待結果。後面,和我同一個導師的同學,想去某家新媒體公司實習,投簡歷之前,向我表達了同樣的擔憂:想去,沒相關經驗,怎麼辦?大家知道吧,有一種情形經常被調侃,就是面試時候說「我不會,但我可以學」。但其實,實習對這一點的包容度相對較高。當然,不是說你完全不會啊。你之前的經歷,肯定必須要與實習的工作內容,有一定關係,你所積累的知識、能力等等,也許無法直接應用,但是,可以作為支撐。也就是說,你的專業課,你在學校做過的項目,可以把它們認真理一理,從中提煉出你所做出的成果,以及其中體現的你的能力。做任何工作,所需要的根本能力,肯定都是一致的,比如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我和大家說過的,我曾經在完全沒碰過的行業工作過幾個月,雲計算大數據之類。其實我並沒有投那家公司的簡歷,是部門領導主動打電話讓我去面試的。當時我還以為是騙子,畢竟我沒有這方面的積澱,為啥看上我了呢?面試時候,我的領導和我說,她看重的是我的自我評價裡的第一條,大致描述是這樣的:學習能力強,從化學系跨考中文系時候,快速熟悉了基礎知識,了解並基本掌握了新領域的思維和邏輯,順利考上研究生。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做過的任何有「成果」的事情,都能夠體現出你的特質。在找實習或者工作的時候,直接相關的經驗,確實很重要,但如果實在沒有,而你做過的某件事,又的確是亮點,那你可以通過合理的敘述,為你加分。當然,你不能盲目堆砌,而是要突出其中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思維,並且與崗位的需求有關。比如我前文講的自己的慄子,作為應屆生,我的工作經驗不足,所以快速學習能力肯定是重要的,那麼,考研這件事,就值得我特意提一筆,為自己背書。而在面試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的時候,我在北大出版社的實習經歷,也可以為自己加分,只要我敘述得當。我所著重體現的,是自己的寫作能力、文字功底,和在編輯、校對方面的認真細緻和高效率。所以,雖然我沒有接觸過新媒體,但因為它需要的核心能力,與傳統出版社,在很多方面依然是一致的,我也便順利通過了面試,並且在之後的工作中表現很不錯。哈哈哈哈哈我要自誇一下,部門的姐姐們,說我是她們接觸過最好的實習生,做事效率超高且質量過硬。接下來再聊聊另一種誤區:找實習的時候,作為學生的我們,喜歡把自己放得很低,沒什麼自信,面試時候想的全是揣測對方的想法,去表現自己。但其實,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大家不要刻意迎合,不僅僅是他們在選擇你,也是你在選擇他們。如果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合理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我參加某個實習面試的時候,招聘信息上寫需要一周來4-5天,但我有課,只能去3天。在面試之前,我跟朋友說,看來我只能逃課了,不然萬一人家不要我怎麼辦,我準備告訴他們我可以來4天。朋友說,你不要做那麼多預設,其實都是可以溝通的,你可以合理表達自己的需求,讓對方了解你,而不是刻意尋求認可,然後看看能否達成一致。還有,在面試的時候,問清楚具體的工作內容,理性判斷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是否能提升自己的能力。這種提問,也會讓面試官對你產生好的印象,知道你不是隨隨便便過來的,而是有理性的分析和考慮。再者,找實習和工作的時候,不要急於求成,你所要交給自己的作業,不是「找到實習/工作」,而是找到「合適的」實習/工作。是的,當你看到別人都有了自己還沒有,會很焦慮,想著趕緊找到吧。但人著急的時候,容易妥協和湊合,覺得差不多就行了,或許其它崗位也都可以嘗試,只要有就行了。但,如果你做了不那麼滿意的決定,之後還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這次錯誤決策所帶來的後果。那麼,到時已經不僅僅是從零開始了,而是從負開始。嗯,大致就是這樣幾點,都是以前我自己找實習,以及同學找實習過程中,最常遇到的疑慮,以及解決方法。100萬假幣買來的冷冷AI,推薦你看近期文章:
1、我在2020年最為重要的收穫
2、冷冷心得丨怎麼做到一個月看很多書和電影?
3、讓我看看,還有女孩子不知道我的新公眾號嘛!
4、我選擇做自由職業者的三個原因
喜歡冷冷,不喜歡不行(也行)。下次更新:12月21日(周一)14:00。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或啟發,可以點下右下角的贊/在看/WOW(不點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