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農曆七月十五,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大部分人會說是中元節,畢竟是三元節日之一(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我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但是,大家知道農曆七月十五可是特別受歡迎呢,它不僅僅是「鬼節」,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嗎?在這個基礎上,大家有沒有好奇,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這兩個節日到底該過哪一個呢?這是簡直要逼死選擇困難症啊。下面就讓小編給你講講古代人的選擇吧。
李唐以道教為國教,因此唐朝官方以信仰中元節為主,唐朝官員可以在中元節休假一到三天,李商隱也有「絳節飄搖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的過節詩句。但在由於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大力影響,在當時的民間信仰中,老百姓支持的卻是盂蘭盆節。一內一外,這兩個節日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但是等到了宋朝,因皇室對道教的尊崇,加上「盂蘭盆」名字由梵語音譯,較為拗口晦澀,而「中元」具有鮮明的中國本土時節特色,中元節遂取代盂蘭盆節,成為七月十五日的節日名稱,範仲淹、楊萬裡、朱熹等人也分別留下了過節詩詞,王仲修的詩句「六宮最重中元節,院院燒香讀道經」,正是最好的證明。
至於明清時期,則是延續了宋代的習俗,只不過是節日更加盛大,活動儀式更加豐富而已。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關於這兩個節日,大家有什麼想法呢?你想選擇過哪一個節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