塬上之緣:慕家塬來了省上工作隊

2021-01-20 騰訊網

塬上之緣

慕家塬來了省上工作隊

陝西農村報記者魚玉軍 何豔豔

有爭吵,有感激;有汗水,有收穫。自從慕家塬村來了省上工作隊,這裡不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幕幕激蕩人心的場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讓工作隊員和村民結下不解之緣。六年來,團省委的幹部和這裡的村民攜手譜寫了一部新時代的「創業史」。

慕家塬村隸屬吳堡縣寇家塬鎮,地處陝北黃土高原東北部,堪稱高原之塬。沿著青銀高速公路往東駛出吳堡出口,向北走沿黃公路穿過吳堡縣城,爬行幾公裡彎曲的坡道,便到了較平坦的塬上。這裡有吳堡縣最大的行政村—慕家塬村:全村包含慕家塬、薛家塬、東王家山3個村民小組,有戶籍人口484戶1322人,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7戶222人

團省委書記段小龍(左一)為慕家塬村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頒發獎金

「選準配強扶貧幹部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前提。2014年以來,團省委共選派6批15名優秀幹部駐村幫扶慕家塬,其中有3名副廳級後備幹部先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大家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始終朝著一個方向、圍繞一個目標接續奮進。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慕家塬村於2018年11月經考核驗收,提前完成了脫貧退出的目標,到今年11月剩餘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12月8日團省委書記段小龍在慕家塬村調研時說。

六年來,團省委班子成員深入慕家塬村調研、慰問超過65人次,機關處級以上幹部25人聯戶幫扶。他們與地方各級部門緊密協作,幫助村民轉變思想,建章立制,整合資源,引進產業,累計籌集資金1137.92萬元,建成600多畝山地蘋果示範園、1個「紅棗羊」標準化養殖場、100kw光伏電站和辣醬廠等四大集體經濟產業,初步形成了「果、草、畜、肥」和光伏資源等內生循環經濟鏈;全村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和村民思想道德素質都有了很大提升。如今,慕家塬村由曾經的爛杆村變身為吳堡縣脫貧致富樣板村,脫貧戶人均年收入超過1萬元。

團省委三任駐慕家塬村第一書記持續「接力」,共商產業發展

抓黨建:脫貧致富信心足

「幫錢幫物,不如幫建個好支部」。團省委駐村工作隊堅持加強黨建與扶貧工作有機結合,紮實開展「主題黨日+志願服務」活動,突出黨建示範引領作用,多措並舉推動黨建與精準扶貧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了第一書記在精準扶貧中的助推作用,闖出了一條「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新路子,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六年來,駐村工作隊帶領村「兩委」嚴格組織生活,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堅持「第一書記講黨課」,手把手的教、面對面的講,不斷提升慕家塬村黨支部的戰鬥力。為了突出黨建示範引領作用,駐村幹部對全村75名黨員進行摸排,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學習;爭取省直工委和縣委組織部支持,投資30萬元建成全縣村級標準最高的新時代鄉村振興講習所和黨群活動中心;組織村幹部採取多種形式學習,通過提升本村幹部素質,努力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經過團省委這幾年的幫扶,我感到收穫最大的是我們村『兩委』幹部思想有了提升、思路有了拓展、辦事有了章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慕家塬村黨支部書記慕生偉說。

團省委書記段小龍(右二)到慕家塬村調研手工空心掛麵脫貧產業

強產業:鼓足發展硬底氣

11月中旬,慕家塬村剛剛栽植了228畝蘋果樹苗,完成了山地蘋果示範園第三期的建設項目。

為改變紅棗產業單一的經濟結構,慕家塬村駐村工作隊經過充分調研,決定乘著「陝果北擴」的東風,建設千畝山地蘋果示範園。2017年以來,村集體累計流轉土地600多畝,爭取了省果業中心和吳堡縣政府的項目支持,分三期建設,現已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並栽上了果樹。一期項目的200畝果樹栽植的是大樹苗,今年已全面掛果。

「我們的果園與其它地方最大的區別就是採用新技術、新標準、新模式。」團省委駐村第一書記謝小義說。

駐村幹部認為,要想提高品質,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慕家塬村在家村民普遍年齡大,又沒先進的果園管理經驗,所以今年5月與省果業集團籤訂了18年託管協議,每五年按不同承包費增長。這樣的話,村民每年有每畝70元的土地流轉費,還可在果園務工;村集體每年有十幾萬元的承包費。慕家塬村也因此成為榆林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

此外,駐村工作隊還爭取到榆林海關的支持,在慕家塬村果園建立19個檢測點,堅決做到生產高標準、嚴管護,力爭打造成山地蘋果出口基地。

手工空心掛麵和辣醬是慕家塬村發展的新產業。今年,慕家塬村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爭取到蘇陝幫扶資金100萬元,縣政府配套投入126.38萬元,總計投資226.38萬元,在原村小學建起食品加工廠,生產辣醬和手工空心掛麵。村集體以每年18萬元的承包費交給吳堡縣田園食品有限公司經營。村民在此務工,包吃住日每天可掙100-300元。

興辦村集體養殖場是慕家塬村發展羊子產業的又一途徑。2018年,駐村幹部爭取吳堡縣畜牧局投入56萬元,建起存欄300多隻的標準養羊場,由貧困戶承包管理,每年交集體3.7萬元,其中現金1.5萬元,餘下的承包款可出售羊糞頂帳。在多方的幫助下,慕家塬村已有33戶村民發展了養羊產業。

另外,團省委積極協調省水務集團投入86萬元,為慕家塬村集體建起100千瓦的光伏電站,2019年9月併網,年均收入11萬元。

用真情:處處留下好作風

在六年的工作中,團省委扶貧工作隊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繪到底,憑得是共產黨員的使命,靠得是對老百姓的真情。幫扶幹部以身作則,勇於付出,敢於較真,不怕流汗,不計得失,展示出新時代共產黨人的新作風。

在建設蘋果產業項目初期,需要整理土地。工程機械進場難,修路又被村民阻擋。2017年11月,駐村幹部動員四支隊伍、包扶部門、縣上志願者和在家村民等多方力量栽種首批果樹。他們餓了地頭幹吃方便麵、啃饅頭,渴了喝礦泉水,硬是4天時間栽種了4000株大樹苗。

村民李女士今年春節後被診斷為白血病,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幸福的一家人蒙上了陰霾。她原本要在孩子生日的前一天赴西安治療,可為了給孩子過一個有媽媽陪伴的生日而推遲行程。團省委駐村工作隊得知情況後,為10歲的「小壽星」送上豐富的生日禮物,一起陪伴孩子過了一個充滿溫情和愛心而又別開生面的生日。

村民家中的困難就是工作隊的動力。貧困戶慕生巨家開了個碾米作坊,村裡沒有動力電,一直用小柴油機發電,增加了生產成本。駐村工作隊了解到情況後,3次去縣電力部門協調,解決了困擾老慕15年的動力電問題。

貧困戶王興文的女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因沒錢給孩子治病,一直拖著,成了王興文的一塊心病。駐村工作隊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此情況後,立即通過團省委向中青基金會申請救助資金5萬元,並積極協調西京醫院專家為孩子做了手術,解除了王興文家的後顧之憂。

57歲賈桂雲患心臟病,大兒子患癲癇病,80多歲的老人去年剛過世。她家的收入都用來買藥,日子舉步維艱,欠債最多時有50萬元。5年前,她家在駐村幹部和有關部門的幫扶下,買了5隻母羊和1隻公羊,幾年來不斷擴大規模,如今存欄已達100多隻。養殖加上務工,她家今年預計可收入七八萬元,成為吳堡縣脫貧致富典型。

「現在政策好,扶貧幹部好,只要想幹事,總能脫貧致富。」賈桂雲對生活充滿信心。今年下來,她家的債也快還完了,心情格外高興。

謀長遠: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團省委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總要求,配合村「兩委」加強鄉村治理。

為大力弘揚孝老養老傳統美德,樹立「以孝立德」「忠孝傳家」「行善積德」的社會新風尚,落實子女對父母的法定贍養責任,村裡成立了全縣第一家「孝親敬老基金」。團省委機關全體幹部為基金積極捐款2萬餘元。

根據當前農村「留守老人」越來越多的實際,駐村工作隊多方協調資金,為慕家塬村改建了兩所幸福院,主要解決全村65歲以上的老人吃飯問題。慕家塬村每年春節組織的扭秧歌轉九曲是吳堡縣保留最完整、傳承時間最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弘揚好傳統文化,搞好硬體設施保障,團省委共籌資近200萬元,新建村級文化廣場兩個,佔地3720平方米;邀請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到村多次實地勘察,制定出全村中長期產業及基礎設施發展規劃;爭取200萬元「省級美麗鄉村試點村」項目支持,啟動第一期村容村貌「淨化、硬化、美化、亮化」工程……

六年來,駐村工作隊通過組織村民參加各類學習、開展各類評比評選活動和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持續推進新民風建設,不斷移風易俗,轉變思想觀念,積極探索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互促的「三治」鄉村治理模式。駐村工作隊幫助村「兩委」建章立制,為慕家源村制定4大類18項規章制度,涵蓋了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如今的慕家塬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基層治理模範村。

六年彈指一揮間,慕家塬村換新顏:扶貧產業健康發展,人居環境全面改善,鄉村文明顯著提升,治理水平不斷提高,人均純收入由原來的4500元提升到現在的12530.5元。慕家塬村正昂首闊步地邁向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陝西農村報記者魚玉軍 何豔豔)

轉自陝西農村報2020.12.11一版二版

相關焦點

  • 「幫扶記」塬上緣:慕家塬村來了省上工作隊
    自從慕家塬村來了省上工作隊,這裡不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幕幕激蕩人心的場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讓工作隊員和村民結下不解之緣。六年來,共青團陝西省委的幹部和這裡的村民攜手譜寫了一部新時代的「創業史」。慕家塬村隸屬陝西吳堡縣寇家塬鎮,地處陝北黃土高原東北部,堪稱高原之塬。沿著青銀高速公路往東駛出吳堡出口,向北走沿黃公路穿過吳堡縣城,爬行幾公裡彎曲的坡道,便到了較平坦的塬上。
  • 寵文:她是慕家唯一的小嬌嬌,一句「哥哥抱」10位妹控哥哥搶著寵
    今天小麓給大家推薦的是寵文:她是慕家唯一的小嬌嬌,一句「哥哥抱」10位妹控哥哥搶著寵。如果有你喜歡的小說可以點擊書籤免費閱讀,記得點讚收藏分享呀!第一本《慕少寵妻甜蜜蜜》作者:蘇果果簡介:小時候,她是慕家唯一的小嬌嬌,一句「哥哥抱」10位妹控哥哥搶著寵,後媽欺負她,他雲淡風輕的將人扔到池塘裡,冷漠的叮囑:「我老婆還是個孩子,你不要欺負她。」
  • 河池工作隊贏得好口碑
    河池工作隊贏得好口碑     5月28日,市救災防病工作隊在回訪災區災民時,無論在城鎮街道還是邊遠鄉村,都聽到一個共同聲音———藥到蚊除。 檢驗藥效才相信     「這個藥很好,蚊子蒼蠅沒有了,我們睡得很安然。」
  • 中央、省上要給德陽發錢了!這幾個縣市區有份...
    中央、省上要給德陽發錢了!這幾個縣市區有份...中央、省上要給德陽發錢了!這幾個縣市區有份...》
  • 市財政局駐前董營村工作隊:化身「防疫工作隊」築起村莊安全防線
    駐村工作隊奮戰在防疫一線駐村工作隊奮戰在防疫一線駐村工作隊奮戰在防疫一線河北共產黨員網訊2月3日,邢臺市財政局駐前董營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孫杰接到市委組織部通知後,第一時間到崗到位,積極轉換角色,「駐村工作隊」化身為「防疫工作隊」,切實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立即召開了村黨支部緊急會議,向村「三委」班子成員傳達上級領導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制定切實有效的防疫工作計劃,合理配置村內有限人員,嚴密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 【初心 使命】工作隊來了 好事多
    (伊犁州工信局駐鞏留鎮塔什幹沙孜村工作隊隊員 阿迪力·艾斯哈爾 供稿)「今年工作隊幫我引進的新品種洋蔥成熟了,產量很高,每畝地能收4噸左右,按每公斤0.9元算,我家的6畝地能至少能賣2萬元,這可多虧了工作隊的幫助!」吉爾格朗鄉喀拉吐木蘇克村村民李江林看著地裡的洋蔥豐收,滿臉歡喜的說。年初,工作隊積極與農業部門對接並進行走訪調研,決定調整產業結構,讓群眾嘗試種植洋蔥。
  • 紀委書記王宇星慰問縣衛計局工作隊
    在「七、一」即將來臨之際,6月28日下午,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王宇星同志在野人谷鎮紀委書記楊祖攀等領導的陪同下,來到三座庵村村委會,看望慰問縣衛計局工作隊及三座庵村委在村委會,王宇星書記詳細詢問了工作隊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查看了工作隊的住宿及生活場所,聽取了工作隊長馬文斌同志的匯報,對工作隊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對第一書記馬文斌同志和村書記鄭光明同志進行了慰問,並要求工作隊及村兩委要一如既往的搞好扶貧工作,要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認真落實精準扶貧政策,開好群眾會
  • 高新區(新市區)各級「訪惠聚」工作隊「謝謝你」
    10月27日,劉曉玉撥通了「949」廣播「我要說聲謝謝你」欄目熱線,「主持人你好,我想感謝一下我們祥和社區的『訪惠聚』工作隊,今年……」廣播中,老人講述起烏魯木齊城市軌道集團有限公司駐高新區(新市區)三工片區祥和社區工作隊幾個年輕小夥子和自家老倆口的故事。
  • 曹汝特:脫貧工作隊的「小翻譯」
    這是14歲傈僳族女孩曹汝特的心聲,她家住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弄璋鎮古裡卡村,是村民眼裡的「小大人」,脫貧攻堅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口中的「小翻譯員」。今年,曹汝特被評選為2020年「新時代好少年」。古裡卡村共有169戶769人,其中大部分是直過區的景頗族、傈僳族群眾,全村共有建檔立卡戶121戶,貧困發生率在70%以上。
  • 二師「訪惠聚」工作隊帶給蘇塘村的美麗蝶變
    小村莊的美麗蝶變——二師鐵門關市駐蘇塘村「訪惠聚」工作隊助力脫貧紀實工作隊隊員入戶走訪。二師鐵門關市駐蘇塘村「訪惠聚」工作隊提供且末縣奧依亞依拉克鎮蘇塘村曾是一個貧困牧業村,自二師鐵門關市駐蘇塘村「訪惠聚」工作隊入駐以來,在工作隊的全力幫扶下,該村村民全部脫貧,走上了小康路。
  • 【訪惠聚之星】有了工作隊 山村日日美
    天山網訊 10月1日清晨,在皮山縣木吉鎮尕孜恰喀村的升國旗儀式上,村民麥麥提敏·阿吾提、布合提齊·阿巴白克力夫妻倆把一副歷時60多天精心製作的《同心共築中國夢》繡匾交到了新疆電視臺駐尕孜恰喀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馬志手中。「工作隊來了後宣講黨的政策、解決我們的困難,給我們無私的幫助。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 工作隊幫貧困戶賣大蒜
    本報訊(記者馬丙宇通訊員崔興輝)「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工作隊,這些大蒜我原來還愁著怎麼挖,怎麼賣,可真是多虧了你們幫俺賣大蒜。」9月23日,延津縣魏邱鄉前大柳村貧困戶程四枝拿著賣大蒜的錢,激動地連聲道謝。    這幾天,貧困戶程四枝種植的大蒜賣不出去,非常苦惱。
  • 一位援疆教師眼中的駐村工作隊
    2014年,自治區啟動「訪惠聚」工作,艾校長就在依提木孔鄉20村工作了一年,那時候,村裡大隊的幾間房子擺上床就成了工作隊的宿舍,沒有廚房,沒有洗浴間,條件特別艱苦。「縣長後來到工作隊走訪,問大家有什麼需要。我們一起問:『能洗個澡嗎?』」艾校長說著笑了起來,那個時候大家已經連續一個多星期沒有洗澡了。後來,自治區出資給每個工作隊建了宿舍,兩層小樓,設施齊全。「那跳蚤呢?」
  • 輪臺縣:工作隊幫助困難學生圓了入學夢
    特別感謝您和工作隊的叔叔阿姨們幫我圓了入學夢,我一定好好學習,畢業後像你們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好的,祖姆熱提古麗,你在學校好好學習,有什麼困難有工作隊的叔叔阿姨們在呢。你要相信只有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 新疆庫車市:工作隊隊員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
    「我們社區1公裡的土窪路推平了,現在瀝青也鋪好了,我們特別高興,就想著送面錦旗感謝工作隊,也是激勵。」庫車市塔裡木鄉依坎庫勒社區居民代表丁邦春說。 近日,一面寫著「做實事暖民心 思民生解民難」的錦旗送到庫車市紀委監委駐塔裡木鄉依坎庫勒社區「訪惠聚」工作隊的手中,前來送錦旗是社區的4名居民代表。
  • 焉耆縣:工作隊真情幫扶 呼爾東村變模樣
    工作隊來以後給廁所通水通電,解決辦事村民如廁難的問題。」呼爾東村「四老」人員秦玉珍說。  細節決定成敗,改變總是從一點一滴開始。  「通自來水管道要穿過林帶,那樣一來長了十幾年的老樹肯定要砍掉,工作隊幹部為這事和相關部門積極協調,施工點來來回回好幾趟,最後自來水管道改道,十幾年的老樹留了下來。他們了解老百姓的想法,是站我們這邊的。」
  • 省上這場大比拼,內江4位教師載譽而歸!
    省上這場大比拼,內江4位教師載譽而歸!
  • 工作隊傾心助力 即墨規上企業數據亮眼
    保市場主體、促創新發展,成為工作隊的真實寫照。「2月底工作隊吹響集結號的時候,心裡不是很有底。經過近一年的下沉服務,我們不僅和企業之間形成了緊密的橋梁紐帶,還見證諸多企業在今年實現了新發展格局下的新跨越。」張琳表示,工作隊組建之初,便發起了市場、政策、用工、融資四大攻堅行動,抓住企業核心需求,著眼產業鏈條布局,因地適宜探索出了助推即墨企業發展的精準模式。
  • 駐村工作隊讓撖家塔村變了樣
    這幅美麗鄉村畫卷的背後,離不開市委老幹部局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他們幫助村民們重塑了增收致富的信心。  劉二小是2016年從達拉特旗來到撖家塔村的,在他心裡一直有一塊「心病」,那就是常年居無定所,僅僅依靠自己搭建的棚屋來解決住房問題。
  • 裕民縣駐村工作隊清淤通渠保灌溉
    天山網訊(記者李明勝 通訊員葛永梅報導)連日來,在裕民縣哈拉布拉鄉喀拉喬克村上遊的灌溉用渠,義務投勞的工作隊隊員、村幹部、黨員和村民忙著清理水渠。「我們組織大家清理渠道,保證灌溉及時,保障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工作隊隊長樊壽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