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記」塬上緣:慕家塬村來了省上工作隊

2021-01-20 中國扶貧

有爭吵,有感激;有汗水,有收穫。自從慕家塬村來了省上工作隊,這裡不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幕幕激蕩人心的場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讓工作隊員和村民結下不解之緣。六年來,共青團陝西省委的幹部和這裡的村民攜手譜寫了一部新時代的「創業史」。

慕家塬村隸屬陝西吳堡縣寇家塬鎮,地處陝北黃土高原東北部,堪稱高原之塬。沿著青銀高速公路往東駛出吳堡出口,向北走沿黃公路穿過吳堡縣城,爬行幾公裡彎曲的坡道,便到了較平坦的塬上。這裡有吳堡縣最大的行政村—慕家塬村:全村包含慕家塬、薛家塬、東王家山3個村民小組,有戶籍人口484戶1322人,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7戶222人。

「選準配強扶貧幹部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前提。2014年以來,團省委共選派6批15名優秀幹部駐村幫扶慕家塬,其中有3名副廳級後備幹部先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大家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始終朝著一個方向、圍繞一個目標接續奮進。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慕家塬村於2018年11月經考核驗收,提前完成了脫貧退出的目標,到今年11月剩餘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12月8日團省委書記段小龍在慕家塬村調研時說。

六年來,團陝西省委班子成員深入慕家塬村調研、慰問超過65人次,機關處級以上幹部25人聯戶幫扶。他們與地方各級部門緊密協作,幫助村民轉變思想,建章立制,整合資源,引進產業,累計籌集資金1137.92萬元,建成600多畝山地蘋果示範園、1個「紅棗羊」標準化養殖場、100kw光伏電站和辣醬廠等四大集體經濟產業,初步形成了「果、草、畜、肥」和光伏資源等內生循環經濟鏈;全村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和村民思想道德素質都有了很大提升。

如今,慕家塬村由曾經的爛杆村變身為吳堡縣脫貧致富樣板村,脫貧戶人均年收入超過1萬元。

抓黨建:脫貧致富信心足

「幫錢幫物,不如幫建個好支部」。團陝西省委駐村工作隊堅持加強黨建與扶貧工作有機結合,紮實開展「主題黨日+志願服務」活動,突出黨建示範引領作用,多措並舉推動黨建與精準扶貧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了第一書記在精準扶貧中的助推作用,闖出了一條「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新路子,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六年來,駐村工作隊帶領村「兩委」嚴格組織生活,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堅持「第一書記講黨課」,手把手的教、面對面的講,不斷提升慕家塬村黨支部的戰鬥力。為了突出黨建示範引領作用,駐村幹部對全村75名黨員進行摸排,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學習;爭取省直工委和縣委組織部支持,投資30萬元建成全縣村級標準最高的新時代鄉村振興講習所和黨群活動中心;組織村幹部採取多種形式學習,通過提升本村幹部素質,努力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經過團省委這幾年的幫扶,我感到收穫最大的是我們村『兩委』幹部思想有了提升、思路有了拓展、辦事有了章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慕家塬村黨支部書記慕生偉說。

強產業:鼓足發展硬底氣

11月中旬,慕家塬村剛剛栽植了228畝蘋果樹苗,完成了山地蘋果示範園第三期的建設項目。

為改變紅棗產業單一的經濟結構,慕家塬村駐村工作隊經過充分調研,決定乘著「陝果北擴」的東風,建設千畝山地蘋果示範園。2017年以來,村集體累計流轉土地600多畝,爭取了省果業中心和吳堡縣政府的項目支持,分三期建設,現已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並栽上了果樹。一期項目的200畝果樹栽植的是大樹苗,今年已全面掛果。

「我們的果園與其它地方最大的區別就是採用新技術、新標準、新模式。」團省委駐村第一書記謝小義說。

駐村幹部認為,要想提高品質,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慕家塬村在家村民普遍年齡大,又沒先進的果園管理經驗,所以今年5月與省果業集團籤訂了18年託管協議,每五年按不同承包費增長。這樣的話,村民每年有每畝70元的土地流轉費,還可在果園務工;村集體每年有十幾萬元的承包費。慕家塬村也因此成為榆林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

此外,駐村工作隊還爭取到榆林海關的支持,在慕家塬村果園建立19個檢測點,堅決做到生產高標準、嚴管護,力爭打造成山地蘋果出口基地。

手工空心掛麵和辣醬是慕家塬村發展的新產業。今年,慕家塬村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爭取到蘇陝幫扶資金100萬元,縣政府配套投入126.38萬元,總計投資226.38萬元,在原村小學建起食品加工廠,生產辣醬和手工空心掛麵。村集體以每年18萬元的承包費交給吳堡縣田園食品有限公司經營。村民在此務工,包吃住日每天可掙100-300元。

興辦村集體養殖場是慕家塬村發展羊子產業的又一途徑。2018年,駐村幹部爭取吳堡縣畜牧局投入56萬元,建起存欄300多隻的標準養羊場,由貧困戶承包管理,每年交集體3.7萬元,其中現金1.5萬元,餘下的承包款可出售羊糞頂帳。在多方的幫助下,慕家塬村已有33戶村民發展了養羊產業。

另外,團陝西省委積極協調省水務集團投入86萬元,為慕家塬村集體建起100千瓦的光伏電站,2019年9月併網,年均收入11萬元。

用真情:處處留下好作風

在六年的工作中,團省委扶貧工作隊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繪到底,憑得是共產黨員的使命,靠得是對老百姓的真情。幫扶幹部以身作則,勇於付出,敢於較真,不怕流汗,不計得失,展示出新時代共產黨人的新作風。

在建設蘋果產業項目初期,需要整理土地。工程機械進場難,修路又被村民阻擋。2017年11月,駐村幹部動員四支隊伍、包扶部門、縣上志願者和在家村民等多方力量栽種首批果樹。他們餓了地頭幹吃方便麵、啃饅頭,渴了喝礦泉水,硬是4天時間栽種了4000株大樹苗。

村民李女士今年春節後被診斷為白血病,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幸福的一家人蒙上了陰霾。她原本要在孩子生日的前一天赴西安治療,可為了給孩子過一個有媽媽陪伴的生日而推遲行程。團省委駐村工作隊得知情況後,為10歲的「小壽星」送上豐富的生日禮物,一起陪伴孩子過了一個充滿溫情和愛心而又別開生面的生日。

村民家中的困難就是工作隊的動力。貧困戶慕生巨家開了個碾米作坊,村裡沒有動力電,一直用小柴油機發電,增加了生產成本。駐村工作隊了解到情況後,3次去縣電力部門協調,解決了困擾老慕15年的動力電問題。

貧困戶王興文的女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因沒錢給孩子治病,一直拖著,成了王興文的一塊心病。駐村工作隊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此情況後,立即通過團省委向中青基金會申請救助資金5萬元,並積極協調西京醫院專家為孩子做了手術,解除了王興文家的後顧之憂。

57歲賈桂雲患心臟病,大兒子患癲癇病,80多歲的老人去年剛過世。她家的收入都用來買藥,日子舉步維艱,欠債最多時有50萬元。5年前,她家在駐村幹部和有關部門的幫扶下,買了5隻母羊和1隻公羊,幾年來不斷擴大規模,如今存欄已達100多隻。養殖加上務工,她家今年預計可收入七八萬元,成為吳堡縣脫貧致富典型。

「現在政策好,扶貧幹部好,只要想幹事,總能脫貧致富。」賈桂雲對生活充滿信心。今年下來,她家的債也快還完了,心情格外高興。

謀長遠: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團省委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總要求,配合村「兩委」加強鄉村治理。

為大力弘揚孝老養老傳統美德,樹立「以孝立德」「忠孝傳家」「行善積德」的社會新風尚,落實子女對父母的法定贍養責任,村裡成立了全縣第一家「孝親敬老基金」。團省委機關全體幹部為基金積極捐款2萬餘元。

根據當前農村「留守老人」越來越多的實際,駐村工作隊多方協調資金,為慕家塬村改建了兩所幸福院,主要解決全村65歲以上的老人吃飯問題。慕家塬村每年春節組織的扭秧歌轉九曲是吳堡縣保留最完整、傳承時間最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弘揚好傳統文化,搞好硬體設施保障,團省委共籌資近200萬元,新建村級文化廣場兩個,佔地3720平方米;邀請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到村多次實地勘察,制定出全村中長期產業及基礎設施發展規劃;爭取200萬元「省級美麗鄉村試點村」項目支持,啟動第一期村容村貌「淨化、硬化、美化、亮化」工程……

六年來,駐村工作隊通過組織村民參加各類學習、開展各類評比評選活動和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持續推進新民風建設,不斷移風易俗,轉變思想觀念,積極探索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互促的「三治」鄉村治理模式。駐村工作隊幫助村「兩委」建章立制,為慕家源村制定4大類18項規章制度,涵蓋了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如今的慕家塬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基層治理模範村。

六年彈指一揮間,慕家塬村換新顏:扶貧產業健康發展,人居環境全面改善,鄉村文明顯著提升,治理水平不斷提高,人均純收入由原來的4500元提升到現在的12530.5元。慕家塬村正昂首闊步地邁向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記者 魚玉軍 何豔豔)

來源:陝西農村報

相關焦點

  • 塬上之緣:慕家塬來了省上工作隊
    塬上之緣慕家塬來了省上工作隊陝西農村報記者魚玉軍 何豔豔有爭吵,有感激;有汗水,有收穫。自從慕家塬村來了省上工作隊,這裡不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幕幕激蕩人心的場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讓工作隊員和村民結下不解之緣。六年來,團省委的幹部和這裡的村民攜手譜寫了一部新時代的「創業史」。
  • 「決勝之路·慶城篇·第一書記」扶到關鍵處 幫到心坎裡
    走進慶城縣南莊鄉六村塬村,只要說起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李鋒,村民們都交口稱讚。7月2日,慶城縣南莊鄉六村塬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鋒為村民戴草帽。見習記者 俄少飛 攝2018年2月,李鋒被選派到六村塬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上任後,他第一時間入戶摸底數、找窮根,幫助村民釐清經濟發展思路——緊緊抓住縣上對貧困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扶持的機遇, 大力發展養殖和種植產業。
  • 【話說黃龍】神秘的太地塬
    村民向建禮曾在月王廟遺址上挖出一個磬,帶有花紋生鐵鑄造,十分精美,後陝北一個道士聞聽此事專程從陝北到太地塬,以修廟為由索取帶走。村南通往萬家塬、白城橋方向建有磚箍涵洞一個,成為進入太地塬村的門戶。涵洞上方建有戲樓。據說大槐樹東邊的三孔磚窯是專門接待戲子的。每年小麥收穫後都會唱三天大戲,以示慶豐收。
  • 「我的幫扶故事」來了「領頭羊」,嶺頭大變樣——記湖南女子學院駐...
    來了「領頭羊」,嶺頭大變樣——記湖南女子學院駐會同縣嶺頭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丁堯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雷鴻濤位於雪峰山脈的會同縣高椅鄉嶺頭村,四周青山環抱。1月8日,冬日暖陽下,村裡一棟棟侗族特色的木樓高低錯落,猶如世外桃源。
  • 順與逆 皆是增上緣
    有一種人專打落井的人,就是「落井下石」,這種人應該是可惡的仇人,但是當我們被人打到井裡去的時候,首先不要放棄求生意志,並且想辦法在井裡活下來,然後等待機會讓人把自己從井裡救出來。這樣一來,反而成為一個磨練意志的好經驗,以後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在困難之前求情、求饒或是放棄,一定會度過難關,而當時的仇人,也就成為逆增上緣了。
  • ...希望進村來——記石門縣文旅廣體局駐南北鎮金河村幫扶工作隊...
    「天路」通山外 希望進村來——記石門縣文旅廣體局駐南北鎮金河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忠富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傑 通訊員 胡紅霞8月16日一大早,採訪車從石門縣城出發,一路向北行駛,沿著隨行的石門縣文旅廣體局駐南北鎮金河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忠富告訴記者,這段19公裡長的「天路」,海拔在1600米至2000米之間,最遠通到金河村白竹山片區。2018年,在張忠富的帶領下,金河村修通了幾代人盼了上百年的「天路」,結束了常德市最後一個自然村不通公路的歷史。「天路」通向山外,也讓張忠富走進了村民心底。
  • ...的幫扶答卷——記南華大學駐漣源市古塘鄉申家村工作隊隊長鄒海貴
    「貴人」的幫扶答卷——記南華大學駐漣源市古塘鄉申家村工作隊隊長鄒海貴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龔雅麗 通訊員 彭競蘭2018年3月,南華大學教授鄒海貴帶著2名同事,來到漣源市古塘鄉申家村開展駐村幫扶教書匠來扶貧,是紙上談兵還是蹣跚行路?2020年8月21日,鄒海貴拿出厚厚幾摞材料,笑著向記者展示:「這就是我的幫扶答卷!」申家村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6.3%降至去年的0.3%,成為湖南省壯大集體經濟示範村,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實現整村脫貧。
  • 焉耆縣:工作隊真情幫扶 呼爾東村變模樣
    面對駐村工作的千頭萬緒,巴州紀委監委「訪惠聚」工作隊把中心工作放在了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上。大力發展入黨積極分子,為黨組織引入活水;加快村「兩委」班子的新陳代謝,讓幹事創業、服務群眾的年輕幹部脫穎而出。用擔當詮釋對黨的忠誠,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村裡的水衝式廁所,2014年開建,之後變成爛尾工程。
  • 濱海工作隊:到後方單位常州大學對接幫扶工作
    為積極爭取後方單位支持,全面加快幫扶工作進程,8月7日,濱海縣委副書記、省委駐濱海縣幫扶工作隊隊長張志遠一行專程赴常州大學對接幫扶工作。常州大學黨委書記陳群、副校長徐守坤、組織部部長閆海波、常州市人社局副局長任洪興會見了幫扶工作隊一行,常州大學工會、後勤集團負責人參與會見。
  • 帶著感情投入式幫扶 ---記蘭鐵中院第一批入戶幫扶小組總結座談會
    大灘村包村幹部、村兩委成員、駐村工作隊及蘭鐵中院第一批幫扶幹警參加會議。座談會總結了第一批入戶幫扶小組三天兩晚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收穫。幫扶幹警紛紛發言,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在此次入戶幫扶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提出了發現的問題和改進的建議。
  • 響水工作隊:產業幫扶讓響水經濟薄弱村走上富裕路
    據悉,該項目是省委駐響幫扶工作隊幫扶響水產業轉型的一個剪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省委駐響幫扶工作隊今年在響水掛鈎幫扶的9個經濟薄弱村,共實施產業幫扶項目10個,主要以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產業為主。」縣委副書記、省委駐響幫扶工作隊隊長郭書峰說道。記者了解到,今年工作隊在響水共實施各類幫扶項目21個,涉及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項目等,總投資約7000萬。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摘 要:關於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既有研究多探討外部環境如何塑造隊員的駐村實踐,而沒有較好地分析工作隊本身的組織特徵及其影響。本文將駐村幫扶工作隊界定為混合科層組織,認為其是有助於運動式治理向常規性治理過渡的組織基礎。
  • 密山市農商銀行駐興凱鎮興凱村工作隊精準幫扶促致富
    密山市農商銀行駐村工作隊要求幫扶人多次進村入戶進行政策宣傳解讀,在入戶宣傳中,幫扶人根據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家庭狀況,有針對性地對產業、金融、教育、醫療衛生、就業培訓、社會保障等6個幫扶方面的扶貧政策進行了重點解讀,面對面解答了群眾關於扶貧政策的疑問,讓貧困戶明明白白享受實惠,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懷。因戶施策,謀劃產業項目。
  • 西吉爾鎮阿克塔斯村工作隊攜手幫扶組 新春慰問送溫暖
    中新網新疆新聞1月26日電(特依阿那)1月20日上午,西吉爾鎮副鎮長馬鶴和西吉爾鎮三糧酒廠領導在駐阿克塔斯村工作隊帶領下到「幫扶村」阿克塔斯村開展春節前慰問貧困戶的送溫暖活動,給生活困難的群眾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 脫貧攻堅在路上 ——記駐長江鄉清江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萬春
    脫貧攻堅在路上 ——記駐長江鄉清江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萬春 2020-07-09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永州經開區加大駐村幫扶工作隊督查力度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歐陽賦饒) 為進一步強化駐村工作隊管理,推動駐村工作提質提效。11月1日晚8時到11時,永州經開區紀委、扶貧辦人員組成督查組,通過不打招呼、不定路線、隨機抽查的方式,對經開區8個村的扶貧工作隊駐村情況進行檢查。
  • 邯鄲市肥鄉區菸草專賣局駐南謝堡村工作隊幫扶工作紀實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劉秀君)提起邯鄲市肥鄉區菸草局駐村工作隊,南謝堡村脫貧群眾尹玉珍動情地說:「我年初兩次因病住院,幫扶幹部鄭紹延和工作隊不但幫助聯繫醫院,還到醫院看望我,事後還幫我報銷醫療費,真是感激不盡。」
  • 防疫和脫貧兩場戰役一起打,駐村幫扶工作隊都幹了啥
    超5萬名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衝鋒在防疫和脫貧一線——兩場戰役一起打,駐村幫扶工作隊幹了啥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劉凱敏永順縣楊木村村民周光玉準備春節後辦喜酒,經省委網信辦駐楊木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戴海文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