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進村來——記石門縣文旅廣體局駐南北鎮金河村幫扶工作隊...

2020-12-22 華聲在線

「天路」通山外 希望進村來

——記石門縣文旅廣體局駐南北鎮金河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忠富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傑 通訊員 胡紅霞

8月16日一大早,採訪車從石門縣城出發,一路向北行駛,沿著Y006鄉道盤旋前進。越往上,雲霧越濃,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後,路便完全淹沒在雲霧中。約摸4個小時車程,到了湘西北邊陲小鎮石門縣南北鎮。

「這裡就是『天路』。」隨行的石門縣文旅廣體局駐南北鎮金河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忠富告訴記者,這段19公裡長的「天路」,海拔在1600米至2000米之間,最遠通到金河村白竹山片區。

2018年,在張忠富的帶領下,金河村修通了幾代人盼了上百年的「天路」,結束了常德市最後一個自然村不通公路的歷史。「天路」通向山外,也讓張忠富走進了村民心底。

在我省今年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中,張忠富獲得好評。

矢志不移修通「天路」

2016年10月,時任石門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的張忠富,接到駐村幫扶工作任務後,從縣城出發,坐了5個小時班車、1個多小時摩託車,又步行3個多小時,才到達金河村。「條件艱苦,如何帶領群眾脫貧?初到村裡,我幾乎兩眼一抹黑。」張忠富介紹,金河村是常德最偏遠、面積最大的村,交通不便,經濟十分落後。

聽說村裡來了扶貧幹部,82歲的村民覃事法走了6個小時山路,找到張忠富,拉著他的手老淚縱橫地說:「張隊長,你來扶貧,我們什麼都不要,就要一條路,你能幫我們嗎?」

茶葉、菸葉、草藥……大山深處都是寶,卻苦於沒有路,特產無法運出大山,村民日子越過越苦。通過3個月的全面走訪,張忠富決定,把修路作為金河村脫貧的突破口。

「以前為修路開過幾十次會,但一直開不了工。」走在「天路」上,記者遇到金河村村民易豐。這位53歲的山裡漢子清楚地記得,在張忠富召集的第一次村民會上,村民看著這位矮小精悍的扶貧隊長,滿心懷疑。「當時,張隊長堅定地說,要脫貧、先修路,要致富、必修路!」

修路要佔山佔地,有村民提出反對意見。張忠富先後60多次進山入戶,做群眾的思想工作。「他不發脾氣,輕聲細語,促膝交談。」易豐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7年1月,大雪封山,當張忠富踏雪步行20多公裡進村時,早已成了「雪泥人」。村民們聞訊趕來,拿乾淨的衣服鞋襪給他換上,紅著眼眶責備他:為了修路,你怎麼連命都不要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因佔地補償而阻工。

為了儘快把路修好,張忠富幾乎每天都在現場指導,勘察線路,手握鋼釺、鐵錘開鑿巖石。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李寶軍記得,修路的2年時間裡,張忠富穿破了5雙膠鞋。

記者經過一片茶園時,雲霧中傳來親熱的問候:「是張隊長啵?」回應還未落音,只見一名中年漢子匆匆奔下山坡,滿面笑容地和張忠富拉起家常。

這位村民叫覃事耀。去年6月,覃事耀在茶園勞作時,被五步蛇咬傷,村民開車緊急將他送到醫院搶救後脫險。「醫生說,當時多耽誤半個鐘頭,就無力回天了。」在金河村,以往村民突發疾病,只能抬著擔架去醫院,往往耽誤寶貴的救治時間。「多虧張隊長修了這條路,他是我的救命恩人。」覃事耀說。

產業幫扶富民增收

「天路」修通後的一天,張忠富要從村部出發,前往鎮政府開會,雪路難行,他凌晨4時30分就出了門。「天路」沿途有8戶農家,全都亮起了燈,打開了門,每經過一戶,老百姓就拉住他說,已經做好早飯,要他吃了再走。

「老百姓的認可,是張隊長用腳一步步走出來的。」南北鎮黨委書記覃浩說,在張忠富的帶領下,金河村成了全縣的「脫貧先鋒」,以零問題交辦、滿意度98.6%的成績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摘掉了「窮帽」。截至2019年底,金河村脫貧179戶569人,僅2戶3人未脫貧。

摘掉貧困帽後,鄉親們以為工作隊要離開金河村,他們聯名給石門縣委寫了一封飽含深情的挽留信,76名鄉親按下鮮紅的手印。「76個紅手印」的故事,一時成為石門縣駐村幫扶工作的佳話。「說實話,我沒有因為這封信感到驕傲,而是覺得責任更重。」張忠富深知,一條路並不能徹底改變金河村的貧困,村民還需要更多的幫扶。

一路走,張忠富沿途察看林叢、山間的蜂箱。將近一個月大雨,山上野花少了,蜜蜂無處採蜜,大量蜜蜂死亡。來不及商議,張忠富抄近道來到村民鄧先鶴家。鄧先鶴養了53箱蜜蜂,已有12箱蜜蜂餓死。張忠富當即給石門縣蜂業合作社打電話,請求養蜂專家進山指導。

「幾乎家家都養了蜂。一箱蜜蜂一年產蜂蜜超過5公斤,每公斤能賣240多元。」張忠富介紹,「天路」修通後,通過產業幫扶,金河村的野蜂蜜最先在山外打響品牌。目前,全村有野蜜蜂2000多箱,年產野蜂蜜1.5萬公斤,供不應求。

「『天路』修通後,成了群眾致富的康莊大道。」金河村村委會主任鄒永紅告訴記者,有了「天路」,農產品都運出了山。幫扶工作隊組織茶農成立合作社,建起加工廠,金河野茶純天然、零農殘,每公斤賣到2000元。村裡還種植中藥材500多畝、金錢柳1200畝。2014年至2019年,人均純收入從不足3000元提升至9800多元。

中午時分,一行人到達金河村白竹山片區。村民們聞訊紛紛來到村口迎接,跑在最前面的,是村裡的幾條大黃狗。它們像迎接主人一樣,搖著尾巴,圍在張忠富前後轉。

雲霧逐漸散開,只見「天路」入雲端,山村美如畫。「張隊長把自己當村裡人,把我們當親人。有他在,日子越過越美!」鄒永紅笑道。

【考察調研手記】

4月至6月,按照省委決定,省委組織部派出考察組,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專項考察調研,了解掌握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表現,發現識別優秀幹部,為基層幹部加油鼓勁。

考察調研組到石門縣金河村走訪調研,聽到的全是張忠富和「天路」的故事。村民說,幾代人盼了上百年,張忠富終於幫助他們修好通往山外的路。

考察調研組組長劉臘幹說:「張忠富捨得吃苦,辦事有想法,對群眾真誠。他堅守大山4年來,扎紮實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用頑強奮鬥、實幹擔當生動詮釋了信仰的力量;不講條件、不求回報、不怕代價,以純粹樸實、默默奉獻的精神彰顯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底色。」

相關焦點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摘 要:關於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既有研究多探討外部環境如何塑造隊員的駐村實踐,而沒有較好地分析工作隊本身的組織特徵及其影響。本文將駐村幫扶工作隊界定為混合科層組織,認為其是有助於運動式治理向常規性治理過渡的組織基礎。
  • 旌陽區法院援彝駐村幫扶幹部工作周年記
    旌陽區法院援彝駐村幫扶幹部工作周年記 2019年08月14日 19:41:02 來源:四川新聞網 自開展援彝工作一年來,他們勇於踐行責任與擔當,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收穫了幫扶地區群眾的一張張笑臉。用腳丈量百裡山路的第一書記楊永勝同志剛到越西時,為河東鄉小碉村駐村工作隊員。2018年10月,根據上級工作安排,他調任東紅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永州經開區加大駐村幫扶工作隊督查力度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歐陽賦饒) 為進一步強化駐村工作隊管理,推動駐村工作提質提效。11月1日晚8時到11時,永州經開區紀委、扶貧辦人員組成督查組,通過不打招呼、不定路線、隨機抽查的方式,對經開區8個村的扶貧工作隊駐村情況進行檢查。
  • 防疫和脫貧兩場戰役一起打,駐村幫扶工作隊都幹了啥
    超5萬名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衝鋒在防疫和脫貧一線——兩場戰役一起打,駐村幫扶工作隊幹了啥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劉凱敏永順縣楊木村村民周光玉準備春節後辦喜酒,經省委網信辦駐楊木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戴海文勸說
  • 甘肅擬表彰這477個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和個人,快...
    莊浪縣盤安鎮周家村駐村幫扶工作隊(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幫扶村)古浪縣西靖鎮七墩臺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大唐甘肅發電公司幫扶村)二、省直單位永靖縣楊塔鄉勝利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省公航旅集團幫扶村)東鄉縣大樹鄉米家村駐村幫扶工作隊
  • 「我的幫扶故事」來了「領頭羊」,嶺頭大變樣——記湖南女子學院駐...
    來了「領頭羊」,嶺頭大變樣——記湖南女子學院駐會同縣嶺頭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丁堯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雷鴻濤位於雪峰山脈的會同縣高椅鄉嶺頭村,四周青山環抱。1月8日,冬日暖陽下,村裡一棟棟侗族特色的木樓高低錯落,猶如世外桃源。
  • 保康縣食藥監局駐村工作隊:真情幫扶摘「窮帽」
    馬良鎮深溪河村是全縣65個貧困村之一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駐深溪河村扶貧工作隊產業扶貧是脫貧的根本途逕到底靠什麼項目能增強村集體的「造血」功能呢?一次在與村幹部交流過程中縣食藥監局駐村工作隊了解到這樣一個情況……葛根藥用價值極高,有「亞洲人參」之美譽,市場前景廣闊。
  • 密山市農商銀行駐興凱鎮興凱村工作隊精準幫扶促致富
    密山市農商銀行駐村工作隊要求幫扶人多次進村入戶進行政策宣傳解讀,在入戶宣傳中,幫扶人根據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家庭狀況,有針對性地對產業、金融、教育、醫療衛生、就業培訓、社會保障等6個幫扶方面的扶貧政策進行了重點解讀,面對面解答了群眾關於扶貧政策的疑問,讓貧困戶明明白白享受實惠,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懷。因戶施策,謀劃產業項目。
  • 防汛一線 市衛生健康委駐村幫扶工作隊彰顯擔當
    南昌新聞網訊 受連日強降雨影響,我市防汛形勢嚴峻,南昌市衛生健康委駐7個定點幫扶村的工作隊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警惕性,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防汛抗災和駐村幫扶工作的部署要求,積極發揮幫扶作用,保持24小時在崗在位和手機暢通
  • ...的幫扶答卷——記南華大學駐漣源市古塘鄉申家村工作隊隊長鄒海貴
    「貴人」的幫扶答卷——記南華大學駐漣源市古塘鄉申家村工作隊隊長鄒海貴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龔雅麗 通訊員 彭競蘭2018年3月,南華大學教授鄒海貴帶著2名同事,來到漣源市古塘鄉申家村開展駐村幫扶教書匠來扶貧,是紙上談兵還是蹣跚行路?2020年8月21日,鄒海貴拿出厚厚幾摞材料,笑著向記者展示:「這就是我的幫扶答卷!」申家村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6.3%降至去年的0.3%,成為湖南省壯大集體經濟示範村,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實現整村脫貧。
  • 黑石渡鎮杜家衝村駐村扶貧工作隊2020年結對幫扶工作總結
    2020年度,黑石渡鎮杜家衝村駐村扶貧工作隊,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關於駐村扶貧工作的各項要求,奮力決戰脫貧攻堅,自覺在扶貧工作第一線,撲下身子,服務群眾,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務。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報告如下:一、工作隊基本情況。
  • 林梅與132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座談交流
    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參加座談。座談會上,4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先後發言,匯報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分享駐村工作心得體會,交流駐村工作經驗,提出工作意見建議。林梅在座談交流中指出:各駐村工作隊幫扶藍田以來,派出優秀幹部,傾注真情實意,投入資金力量,把脫貧當作「自家事」,流了很多汗,下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承受了很多委屈。
  • 惠來縣隆江鎮鳳光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真情幫扶結碩果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從揭陽市惠來縣隆江鎮鳳光村了解到,近年來,該村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下,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527萬元,培育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打造脫貧長效機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人居環境大為改善,村民收入穩步增長,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 扶貧路上的責任 ——記吳忠市公安局派紅寺堡區朝陽村駐村扶貧工作隊
    ,不再享受幫扶政策。「村上來了新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2019年7月,根據吳忠市公安局研究決定,朝陽村第三任駐村工作隊在第一書記田會龍的帶領下來到朝陽村開始駐村開展脫貧攻堅,開啟了他們扶貧攻堅的新曆程。
  • 門莊村駐村工作隊:扶貧慰問送溫暖 駐村走訪暖人心
    現在天冷了,平時要多加件厚衣服注意保暖,家裡有什麼困難、心裡有什麼話就對我們駐村幫扶工作隊說,這床棉被晚上一定得蓋上,別捨不得。」古井鎮門莊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副隊長孫幫海說著將一床嶄新的棉被送到該村村民門振紅手中。
  • 邢臺水業集團駐村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
    原標題:邢臺水業集團駐村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2018年初,河北省邢臺水業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三年來,在派出單位大力支持下,駐村工作隊從基礎工作做起,從細微處入手,按照省、市、縣各級領導機構有關扶貧脫貧的具體要求,以「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為標準
  • 脫貧攻堅在路上 ——記駐長江鄉清江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萬春
    脫貧攻堅在路上 ——記駐長江鄉清江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萬春 2020-07-09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郵儲銀行「駐村工作隊」 帶領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郵儲銀行營山縣支行作為合面村的定點幫扶單位,於2016年4月選派優秀黨員幹部彭德萍擔任合面村第一書記,2018年5月又選派2名優秀年輕幹部形成駐村工作隊。在彭德萍的帶領下,駐村工作隊上坡下坎、深入田間地頭,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摸情況,手把手指導村民做產業。2019年,合面村成功甩掉窮「帽子」,291名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人均年收入達5415元,村貌更是大變樣。
  • 河北移動駐沽源縣五道溝村工作隊傾心幫扶贏民心
    11月12日,在張家口市沽源縣小廠鎮五道溝村,徐萬祥大爺對易地搬遷後的新家很是滿意,對駐村工作隊的張彥生、趙毅、王彥濤也是讚不絕口。2018年以來,河北移動駐沽源縣五道溝村工作隊認真履責,積極落實脫貧政策,視群眾如親人,傾心竭力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通過紮實有力的扶貧舉措,帶動所駐村貧困面貌發生巨大改變,用真心和真情贏得了當地群眾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