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出與班級目標匹配的公約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起初,我就如檢察官一樣,定下各種規矩治理班級。結果發現,管得越多,學生的好習慣似乎越難養成。到底該怎麼做呢?

上學期,我嘗試著進行階段性目標管理,並將目標、公約、評價與孩子們建立起緊密的聯繫。

目標如何確定?我們從學習和生活兩個維度,在反思中尋找答案。每個月末的周五,班級議事會如期召開。全體班委會成員聚在一起,找出現階段班集體存在的問題。比如,吃飯後站隊總是拖拖拉拉,午休時不聽生活老師的話,隨手丟垃圾,自習課愛說閒話,小組交流時不愛參與……

問題多而散,怎麼辦?此刻切忌眉毛鬍子一把抓。班主任可以出面引導學生一起梳理、分析,並結合科任教師的意見,最終確定班級最需要解決的共性問題。

生活目標:保持教室地面乾淨;學習目標:上課不講閒話,不做小動作——這就是我們最終確定的本月班級階段目標。

對比看看我們以前定的目標——「要好好學習!要講衛生!」有什麼不一樣?這些大而空的目標距離孩子們太遠了,我們的目標一定要聚焦到小點上,讓孩子們踮踮腳尖就能夠得著。

有了目標,班級管理就有了抓手。依據目標如何制定公約?每個月我們會上一節「公約制定」班會課。大家分成小組討論班級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然後各小組輪流在全班分享。

孩子們看問題的視角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成人有很大區別,只要給他們施展的空間,他們一定會想出許多你意想不到的辦法。當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後,班主任可以將這些辦法一一羅列在黑板上。

學生的這些辦法全用嗎?當然不是!我們會選擇兩三條可操作的方法作為班級公約。比如「不要製造垃圾」的衛生公約可操作性就不強,而「把垃圾桶拿到身邊再吃東西」就具體指向了保持地面乾淨的行為。再比如「時刻提醒自己,互相提醒」的學習公約只能作為導向性口號,而「輕輕拍肩,指一指,小聲提醒」的約定就能很清晰地告訴孩子們怎樣提醒同伴不做小動作……這些可操作、指向具體行為的公約才是有效的班級公約。這些公約都是孩子們自己想出來的,所以他們對公約的認同度高,執行起來自然就相對容易。

有了與目標匹配的公約,怎樣讓它落地?激勵性評價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小學中年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較強的集體榮譽感,目前我們仍在延續小組累積積分制評價。誰來評價?如果只是班主任,那麼對於其他科任教師來說,公約似乎還是一紙空文。所以,只要與這個班級有直接關係的人都可以參與評價。

我們把班級公約張貼在教室最顯眼的地方,所有人一進來就可以看到。我們還以寫書信、發微信的方式告知家長、生活教師及科任教師,真正做到班級管理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用。

有了評價的依據,家長在周末會依據評價標準(公約)來關注孩子用什麼方法保持地面乾淨,美術教師會在下課前1分鐘總結小組互相提醒的好方法……關注的點聚焦了,關注的人多了,孩子們也就很自然地在這種場域中慢慢表現出良好的行為。

當然,激勵機制也要適時進行升級。我們每周一總評,累計積分多的小組會有獎勵,要什麼樣的獎勵還是孩子們說了算。

孩子們協商後想要的獎勵有:看電影、贈送本子、拍照、收養小倉鼠、免寫一次作業……

看看孩子們渴望的獎勵,再想想我以前用的獎勵方式是多麼幼稚啊——發一些好吃的或好玩的東西。

孩子們教育了我: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們身上,他們想要的並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獎勵,更需要精神上的滿足。看一部有意思的電影,養一隻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免寫一次作業……這些或許更能激發孩子自我成長的內動力。

看來,班主任要「輕管重理」,我們真得多聽聽孩子的心聲,給他們搭建各種平臺,讓他們在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感知:班級是他們的,有他們集體才有溫度!

(作者單位系河南省鄭州市鄭中國際學校小學部)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01日第10版 

相關焦點

  • 班級公約的文化魅力
    班級公約是師生共同約定遵守的班本化守則,是學校文化的班級縮影,也是班主任育人理念的文化符號。班級公約的形成過程、呈現方式、恪守踐行,都可以彰顯出獨特的班級文化魅力。
  •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
    一、交際目標。1、制定班級公約,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建設團結友愛的班集體。2、通過討論學習,善於吸納不同的意見,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同學們肯定對班級建設有各自的想法,在這次口語交際中,可以先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後大家一起討論、總結、整理,從而制定出大家能夠共同遵守的班級公約。三、交際指導。1、交際之前,先調查一下班級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學習、紀律、衛生、班級文化建設等,確定班級想要達到的建設目標。
  • 「玩」出來的班級公約
    一份班級公約會告訴你。2013年9月22日,一份「班級公約」在我們新的班級誕生了。「公約」之前的一段文字說明了設立此公約的必要性:「我高二(3)班人民同茲決心:欲免日後遭遇慘不堪言之混亂,重申基本權利,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平等權利之信念,創造適當環境,俾克維持正義,尊重由條約與其他淵源而起之義務,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班級進步及較善之民生,並為達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集中力量,以維持班級穩定及安全,運用五組分工
  • 雲陽某村小將班級公約變成罰款公約
    做清潔不認真罰款5元;不按時完成作業每次罰款10元;遲到早退每次罰款10元;曠課每節次罰款10元;抽菸、酗酒、打架、罵人每次罰款15-50元———這是筆者雲陽家鄉至今還處在貧困線下的某村小學校的「班級公約」。據稱,學生若不交罰款,就要被勒令請家長「交換」意見,聯絡感情,嚴重的還將面臨停課「重罰」。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引發了家長老師們的熱議,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 規範班級微信群 杭州市濱江區有了一份家校公約近日,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
  • 口語交際之「制定班級公約」思路與例文!
    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制定班級公約,班級公約是是同學們共同制定認可的規則。它是同學們通過討論,共同制定一個班級公共約定,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建設團結友愛的班集體。具體思路:1.提出班級建設的目標。班級公約應該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可針對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全班討論班級想要達到的目標。2.採用分組討論,形成小組意見。全班同學先每人在紙條上寫出幾條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公約內容。再分組討論,去掉不合理、重複的部分,形成小組意見。注意公約的內容要具體,便於落實。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課件
    這次口語交際要求我們共同制定班級公約,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建設團結友愛的班集體。可以從班級實際針對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提出並討論形成班級建設目標,每位同學寫出兩三條重要的公約內容分組討論,然後小組匯報意見,形成班級公約,最後要張貼在教室裡,每位同學要自覺遵守。
  • 師生攜手打造「三字經」班級公約
    「體育課,見君子;多吃飯,有力氣;自然美,無可敵;別耍帥,投垃圾……」這琅琅上口的新版「三字經」,是華育初級中學初二(4)班的班級公約。新學期伊始,該班全體學生和教師共同制訂、編寫了這一「三字經」版的班級公約,用來激勵學生改正身上的小毛病,打造班級新風尚。
  • 嚴於律己|我們的班級公約
    班級公約(生技161)一、不允許帶早飯進入教室,更不允許在教室內食用早飯,如一定需要吃早飯,請在走廊吃完進教室。二、不允許出現遲到,早退,代課,曠課行為,第一堂課至少提前五分鐘到場。三、課堂上合理使用手機,詳情見班級文件。四、尊重個人隱私,不要過分關注別人的隱私。
  • 杭州濱江區給班級微信群立公約
    如何避免班級微信群成為「誇誇群」「壓力群」?近日,杭州市濱江區試水班級微信群公約,為家長和老師在微信群的言行提供規則指引。據了解,公約分家長篇、教師篇,各6條約定。其中,教師篇包括約定班級規則、發布合理信息、進行多元評價、分清作業邊界、堅持理性溝通、維護網絡純潔等;家長篇包括遵守公序良俗、遵守班級規則、表達理性訴求、理解老師的忙碌、欣賞他人孩子、把控交流時間等。「我們之所以建立公約,是想要探索解決班級微信群變『壓力群』的共性難題。」
  • 班級公約這樣生成
    我想制定一個班級公約,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機。   一天課間,氣鼓鼓的小麥同學到我辦公室告狀,說前桌的小梁進出座位時碰掉了她的書,不肯撿起來,還罵人。看著小麥委屈的樣子,我安慰了她幾句,又讓人把小梁和他倆的同桌請來。   他倆剛一進門,小麥就狠狠地瞪了小梁一眼。小梁馬上大聲說:   「老師,我沒錯,是她先罵我的。自己罵人還好意思來告狀!」
  • 學校班級公約規定上學遲到罰款
    本報記者 彭建文 謝明飛  本報訊 學生每遲到一次,就罰款1元或5元,罰來的錢充當班費,這是泉州第十五中學高三年段兩個班級的一條不成文規定,至於依據,用一位班主任的話說是「班級公約」。泉州市鯉城區教育局獲悉此事後,昨日已隨即督促叫停該條「班規」,並責令校方將錢如數退還。
  • 班級管理重在「理」
    班主任是班級的主要負責人,是學校裡最小的「官」,權利很小,但事情很多,在紛繁複雜的班主任工作中,關鍵在理,管和理同步進行,才能創一流班集體。第二類是協調性工作,即拓展班級教育空間,借力多方資源,協調好班主任與科任老師、班主任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班主任與家長等關係,使班級管理更有效,有利於學生的成長。第三類是決策性工作,即制定班級發展計劃,引領學生的發展方向。把這些工作理清了,接下來就是如何開展工作,即要理清管理思路,首先是要有班級精神、口號、奮鬥目標。
  • 瀋陽:開學第一天 小學生籤署「班級公約」(圖)
    童暉小學 小學生籤署「班級公約」  學生們共同制定班級公約-華商晨報掌中瀋陽客戶端記者馬龍丹攝  「升國旗、要立正、唱國歌、要響亮……」在童暉小學的教室裡迴蕩著洪亮的宣誓聲。  二年九班每名小學生都準備了一份《小公約》,這是小學生們新學期對自我的良好管理和約束,老師們會將這些小公約貼在班級的「班級公約我遵守」板塊裡,時刻提醒學生「做好計劃我能行」。  二年九班班主任張智慧表示,假期剛結束,一些小學生需要重新適應集體生活,學校根據孩子自身情況,跟家長溝通好,再引導學生制定自己的新學期計劃。
  • 師生攜手編"三字經"班級公約 激勵學生改小毛病
    「體育課,見君子;多吃飯,有力氣;自然美,無可敵;別耍帥,投垃圾……」這琅琅上口的新版「三字經」,是上海華育初級中學初二(4)班的班級公約。新學期伊始,該班全體學生和教師共同制訂、編寫了這一「三字經」版的班級公約,用來激勵學生改正身上的小毛病,打造班級新風尚。
  • 開學第一課:曬帳單 定班級公約
    昨日,在新學期的第一課,瀋陽市童暉小學一個班級的學生們籤下了「班級公約」,爭取在新學期裡有更大的進步。  為了幫學生們儘快適應校園生活,學校各出妙招,有的曬假期,有的發紅包。一年級「小豆包」的家長有的竟無心工作,一天都在想孩子在學校咋樣了。開學首日家長們的班級群裡已經被刷爆,班主任老師用圖片、視頻直播了學生們一天的生活精彩瞬間,上課、演講、吃飯、運動,無一落下。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推出一份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引發了家長老師們的熱議,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家長群變成「作業群」「誇誇群」?規範班級微信群 杭州市濱江區有了一份家校公約 近日,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
  • 長沙一小學制訂《班級公約》 學生表現好可任選座位
    對於這樣的《班級公約》,您怎麼看?    9月24日下午,由長沙市天心區教育局、長沙新秀傳媒、長沙教育電視臺《玩美假日》欄目組聯合主辦的「個性化管理與班級公約論壇」在長沙天心區紅衛小學舉行,到會家長高票通過了二(5)班《班級公約》。    該《班級公約》的起草者是長沙紅衛小學二(5)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沈勁松。
  • 高中定班級公約日常行為打分 高分有"特權"
    不過,「按分排座」中的分數並不是考試成績,而是根據《班級公約》來評定的「行為分」。「黃金座位」是否總被表現好的霸佔?該舉措會否導致「差的更差」?該班級的行為引發議論。成績好不作數表現好可加分「為班級獲得榮譽可加1-2分,在社區做志願者可加2分,遲到扣1分、曠課扣2分,考試成績不計分……」班主任聶勉介紹,該班《班級公約》是依據《中學生行為準則》和學校的行為規範制定,所有條款都與學習成績無關;同時形成量化管理,對每一項違反規定或為班級爭得榮譽的行為,相應給予減分或加分,最終量化的分數與排座位聯繫起來,分數越低選擇範圍越小
  • 規範班級微信群,這種家校公約上央視了,值得借鑑
    01規範班級微信群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推出一份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引發了家長和老師們的紛紛熱議,央視新聞頻道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工作管理,該教育局經過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共有兩篇,分別是「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