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班級公約規定上學遲到罰款

2020-12-17 搜狐網

   本報記者 彭建文 謝明飛

  本報訊 學生每遲到一次,就罰款1元或5元,罰來的錢充當班費,這是泉州第十五中學高三年段兩個班級的一條不成文規定,至於依據,用一位班主任的話說是「班級公約」。泉州市鯉城區教育局獲悉此事後,昨日已隨即督促叫停該條「班規」,並責令校方將錢如數退還。

  【學生抱怨】

  總要為遲到「埋單」

  被曝「亂收費」的班級,是泉州第十五中學高三4班和5班。

  在5班讀書的吳同學說,他們班的班級公約規定,遲到一次罰1元。光這個學期,他已經被罰了七八十元。「我家離學校較遠,騎自行車要20多分鐘。」小吳認為,有時候遲到個一兩分鐘,也要被罰1元,真有些想不通。據小吳講,這條不成文的班級公約,早在今年春節後,即高二下學期就開始了。

  高三4班幾位同學反映,他們班級罰得更厲害,以前是遲到一次罰2元,後來變成了5元。一年下來,罰個幾百元,也是件正常的事情了。

  「我交的都是零花錢,罰得多了,我也不好意思問父母要。」另一名吳姓同學說,自己經濟還沒有獨立,總不能總為遲到琢磨錢的事吧!

  【老師解釋】

  罰款是班委會定的

  「學生自主管理很重要。」5班班主任黃老師告訴記者,讀高三的學生接近成年人,應學會自主管理。但這個班遲到現象一直很嚴重,學校對考勤又特別重視,高二時,班委特意開了個會,規定每遲到一次罰款1元。

  「有那班級公約後,遲到現象沒以前那麼多了。」5班班長吳同學說,罰的錢都是由班裡生活委員管理,罰誰的,都有登記在冊,充作班費,譬如買掃把、班級活動費等。

  「因為是班級公約,這件事就沒跟學校反映。」4班的班主任也姓黃,她說以前罰2元,現在罰5元,也是班委定的。「其實,我們也不希望學生被罰,實在是拿不出好的管理辦法。」

  【鯉城教育局】

  罰款不妥立即叫停

  「遲到罰款的做法肯定不對。」鯉城區教育局德育股負責人吳家戍,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已經敦促第十五中立即停止該項「班級公約」,把錢如數退還。他認為,讓學生學會自主管理,校方也應從正確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

  對此,第十五中校長陳溪林回應,校方堅決反對以罰款教育學生,他同時稱此前並不知情。

  陳溪林說,第十五中學屬三級達標校,學生成分複雜。學習上,高三4班、5班的學生總體落後其他班級,因此兩班班主任都很著急,在考勤方面管得比較嚴厲,但這次兩班班主任操作上有錯,不應以這種方法處理班級考勤。

  ●快刀短評 黃梅佬

  莫好心辦了壞事

  按十五中這兩位班主任的解釋,「遲到就罰款」,是為了從嚴管理。但他們考慮了後果沒有?

  其一,「只有法律授權的行政機構可能有罰款權」,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現實中,如此沒來由的「班規」,還包括諸如「做錯作業罰款」等,首先從程序上就是錯的。其二,一些由於種種原因遲到的學生,整天琢磨罰款,對他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這也難怪會有備受煎熬的學生質疑:除了遲到就罰款,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教育方式嗎?!

(責任編輯:蘇燕)

相關焦點

  • 雲陽某村小將班級公約變成罰款公約
    做清潔不認真罰款5元;不按時完成作業每次罰款10元;遲到早退每次罰款10元;曠課每節次罰款10元;抽菸、酗酒、打架、罵人每次罰款15-50元———這是筆者雲陽家鄉至今還處在貧困線下的某村小學校的「班級公約」。據稱,學生若不交罰款,就要被勒令請家長「交換」意見,聯絡感情,嚴重的還將面臨停課「重罰」。
  • 學校對遲到的學生收取罰款合法嗎?
    我上學的時候因為貪玩經常遲到,沒少受到老師和父母的批評。我的面子呀...哈哈(尷尬)。我想大部分同學不會像我一樣,應該都是守時上學的學霸。但是總會有一些不確定事由會導致我們遲到,有的學校為了治理學生遲到問題而對遲到學生予以罰款。
  • 清華一班級公約引爭議 規定除周日晚外不能玩電腦
    法制晚報訊(記者 馬曉晴 王妍)近日,一份清華大學電51班的班級公約在網上被頻繁轉發並引起熱議。公約內容包括規定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用於娛樂的時間,以及若女生的成績排在班級排名後20%,將成立專門的3-5人輔導小組對其進行輔導等。  有網友認為,這樣連玩電腦和手機都要做出規定的公約過於死板,也有人認為嚴格的要求有助於大學生律己。
  • 遲到罰款乾脆逃學 班主任說:此舉甚見成效(圖)
    點擊進入>>>   遲到學生明顯少了  本報訊 記者陳曉璇報導:「上學遲到,罰款2據學生說,該規定實行一個多學期以來,遲到現象的確少了,只因學生為了避免罰款,一看遲到了便乾脆逃學了。更甚的是,有家長反映,罰款成了孩子理直氣壯要錢的理由。  全班僅幾人未受罰  該班的小璐同學告訴記者,最近她因為兩次遲到、一次不小心把紙巾掉在地上,被累計罰款5元。小鳳同學也稱,他家住得離學校較遠,有時遇塞車,也免不了罰款。
  • 私人定製的班級公約
    一開始,我告訴學生,我們暫時沒有新的班規,就按學校的規定來,至於我們班級需要什麼規矩,得看我們想在一個什麼樣的集體裡生活,想打造一個什麼樣的集體,想生長成什麼樣子的「我們」。也許慢慢地我們就會擁有自己的班規。過了一個月,班長們按捺不住了,覺得學校的有些規定太寬泛了,不夠細緻,也不具有可操作性;沒有班規,感覺像一個家沒有家規,大家都缺了約束的感覺,不利於班級的成長。
  • 嚴於律己|我們的班級公約
    班級公約(生技161)一、不允許帶早飯進入教室,更不允許在教室內食用早飯,如一定需要吃早飯,請在走廊吃完進教室。二、不允許出現遲到,早退,代課,曠課行為,第一堂課至少提前五分鐘到場。三、課堂上合理使用手機,詳情見班級文件。四、尊重個人隱私,不要過分關注別人的隱私。
  • 論作為關係契約的班級公約及其實現
    其立意既可以是批判性的,也可以是建設性的;內容既可以是宣言性質的,也可以是議事性質的;鋪陳方式可以是懲戒性的,也可以是獎勵性的;條文規範對象可以是課堂紀律,也可以是教室衛生;等等。 當然,班級公約的立約自由也不是沒有限制,其需遵循法律優先、行政優先和公德優先的原則。「
  • 高中定班級公約日常行為打分 高分有"特權"
    不過,「按分排座」中的分數並不是考試成績,而是根據《班級公約》來評定的「行為分」。「黃金座位」是否總被表現好的霸佔?該舉措會否導致「差的更差」?該班級的行為引發議論。成績好不作數表現好可加分「為班級獲得榮譽可加1-2分,在社區做志願者可加2分,遲到扣1分、曠課扣2分,考試成績不計分……」班主任聶勉介紹,該班《班級公約》是依據《中學生行為準則》和學校的行為規範制定,所有條款都與學習成績無關;同時形成量化管理,對每一項違反規定或為班級爭得榮譽的行為,相應給予減分或加分,最終量化的分數與排座位聯繫起來,分數越低選擇範圍越小
  • 遲到學生被罰給全班買零食 老師稱罰款可打折
    該校校長劉茂表示,已對熊老師進行了嚴厲批評,責成其將罰款退還給學生。違反紀律將被罰款 可打折昨日,仁壽縣汪洋鎮某學校高一四班的一名學生李明(化名)說,半年前,老師在班上制定了一個規定:遲到會被罰款,罰款的標準由班主任定,他曾因兩次遲到被罰了好幾塊錢。不止是違反紀律才會被罰款,考得不好也會被罰款。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課件
    這次口語交際要求我們共同制定班級公約,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建設團結友愛的班集體。可以從班級實際針對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提出並討論形成班級建設目標,每位同學寫出兩三條重要的公約內容分組討論,然後小組匯報意見,形成班級公約,最後要張貼在教室裡,每位同學要自覺遵守。
  • 【班級管理】我們的班級公約
    朱會利   焦點講師班五期  洛陽  堅持分享第1779天《我們的班級公約》2021.09.25開學以來,雖然一開始就想著如何實現班級的自主管理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
    ,引發了家長老師們的熱議,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 規範班級微信群 杭州市濱江區有了一份家校公約近日,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
  • 瀋陽:開學第一天 小學生籤署「班級公約」(圖)
    昨日,本報記者和孩子們一起「上學」發現,很多小學腦洞大開,第一天開學的活動歡樂指數直線提升。老師為孩子們做了什麼,「送紅包」「種心願」「分享寒假見聞」。  這些紅包、心願和分享都別有一番用意,體現著學校老師對孩子們的用心。  童暉小學 小學生籤署「班級公約」
  • 上學遲到了怎麼辦?
    作為學生的我們,每天都為一件事困擾著,就是上課遲到。每天天色還沒亮,我們就要去上學,甚至是連早餐都來不急吃,就要往學校的方向奔跑。儘管如此,我們有經常還是遲到了。上學遲到後,不僅會全校通報批評,甚至還會給所在班級體抹黑。如何擺脫遲到的困擾呢?遲到後該怎麼辦呢?
  • 班級公約的文化魅力
    班級公約是師生共同約定遵守的班本化守則,是學校文化的班級縮影,也是班主任育人理念的文化符號。班級公約的形成過程、呈現方式、恪守踐行,都可以彰顯出獨特的班級文化魅力。
  • 家長深受班級微信群困擾? 漯河一學校制定「公約」來約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陶小敏「本群禁止發布一切形式的商業推廣、廣告宣傳及未經核實的求助慈善信息;家長不得向老師發紅包;鼓勵尊重幼兒的隱私和自尊……」近兩日,漯河市民都在傳遞著一條「班級微信群公約」,不少人點讚呼籲更多學校推廣。
  • 法國:「鄉村公約」保障農村學校發展
    法國規定「鄉村公約」應包含各省的發展背景、籤約目的與指導原則、監測與評估方法、起始時間與終止、續訂條款等內容。公約的擬定過程體現以下幾個原則。首先,「鄉村公約」的籤訂可以突破省的範疇。各省下屬的地方政府、不同的省之間也可以與國家籤訂公約,對本地農村學校作出調整。籤約人往往也不盡相同,可以是省長、學區督學、地方議員等地方長官。
  • 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某班新規引質疑 學生遲到缺勤要罰款
    大江網訊 記者朱正報導:「遲到缺勤每人罰款5元,遲到15分鐘算缺勤一次」,這可不是哪家企業的規章制度,而是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某班級制定的罰款標準。4月10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網友向記者反映,自己所在的該學院某班級從本學期開始對遲到、缺勤的學生進行罰款,還公布了罰款標準。「學校教學質量不提高,罰款就能達到教育目的?
  • 學校規定到校時間 學生遲到不行提前來也不行
    城市信報訊 「孩子早點來學校,老師不願意。為了不挨批,只好在廁所裡躲著,到點再出來……」3月19日上午,嶗山區一位小學生的家長向記者反映,學校要求學生早上7點50分到8點這10分鐘內到校,可早上太堵車,為了上班不遲到,自己只能早點送孩子。學校沒校車,因此孩子只能早點來學校。對此學校則表示,這樣做是希望保證孩子睡眠並吃好飯。
  • 公司規定遲到罰款100,如果你遲到了,會選擇請事假還是去上班?
    早上剛到公司沒多久,就收到同事老吳的微信,要麼說,我們公司這奇葩的考勤制度,遲到早退罰款100,我要是老吳,我要請假啊。我們公司的HR,設置這考勤制度的時候,就沒經過大腦。他們的初衷肯定是想通過「高額」的罰款來約束員工,不要遲到早退,沒想到這個設置,不僅會讓員工產生厭煩情緒,還會影響正常的工作進度。從咱們個人的角度講,我遲到你都扣我100塊錢了,我為什麼還要來上這一天班?不管我來不來,你都已經扣我100了,那我乾脆請假不來了,這是一個正常人該有的心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