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尋求老天爺保佑,保佑自己身體健康、升官發財。這也只是尋找內心的安慰吧。老天什麼時候能真正保佑過一個人?什麼時候對人類有求必應?人類肆無忌憚地破壞世界,破壞這和諧共處的萬物生靈,老天怎麼能保佑人類呢?
1、
天地視萬物為芻狗,為草介,她一視同仁,沒有對誰恩慧有加,也沒有對誰特別憎恨。「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天地故意創造了這個良莠不齊、美醜不一、善惡共存的世界。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中講述了一個公平、公正的天地: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祭品一樣平等;聖人也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祭品一樣,任憑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靜止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空虛的世界,一旦運動起來,就會運轉不息,永遠不會枯竭。政令多反而會行不通,不如保持內心的虛靜。
2、
我們改變不了世界,改變不了天地,只能做好自己,保持自己內心的安靜。多積德行善,因為善有善報,保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是自己的德行庇護了自己。
人生來就是平等的,沒有誰比誰更優越,也沒有誰比誰更卑微。誰都是哭著來,誰都是赤條條來的,對天地來說,誰都是像草狗一樣微小。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不存在自帶光環的人,所有的名利和地位都是別人給予的,內心的力量、學識、格局才是自己努力出來的。
一個人真正能在世界上留下蹤跡的,不是他的名望、背景、財富,而是他的言行改變了世人,他的學識造福了他人。所以說天地是公平的,她給每一個人以平等的機會,給出生普通的人從底層逆襲的機會,也給每一個家境優渥的人從高層跌落的可能。
3、
不要想著天上能掉餡餅,不要指望他人能給你鋪平道路,不要寄希望於幸運。所有的幸運,所有的收穫,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人生再不幸,命運再不公,我們也不必向老天抱怨,不必祈求老天保護,我們只能向世界揮揮手、笑一笑。
餘華的小說《活著》中的主人公福貴,就是一個不幸的人。他的兒子喜慶、女兒鳳霞、妻子家珍、女婿二喜和外孫苦根,一個個都先它相繼離去,最後陪伴他的是一頭像他一樣老的老牛。
村裡人可憐福貴,但福貴心裡卻很踏實,因為家裡人全是他送的葬,他不必把痛苦留給別人了。
命運造化弄人,原來他是地主家的少爺,後來成了耕地老農,卻依舊還活著。而那贏得了百畝田地的龍二和當了縣長的春生,卻早早喪了命。
所以,生命無常,命運莫測,只有像福貴那樣看淡了生死,樂觀地面對家庭的變故,才能有一個坦蕩的人生,長遠的人生。
餘華說: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別人的看法。
是啊,活在當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為自己而活,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
我們不必祈求他人的同情,更不要祈求老天的憐憫,活著是自己的事情。老天不會因為你的善良和苦難,而給你更多恩惠和幸福,能給你的只能是你自己。老天保佑不了你,你自求多福吧。
幸福靠自己的雙手獲得,命運也靠自己的雙手爭取。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抓住事物的本質,掌握生命的核心,時光不語,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