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四句至理名言,讓你增長見識,提升自己,收藏學習吧!

2020-12-13 最美詩畫

提升自己是人一生的追求,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被重視、被認可,但要怎麼樣做到卻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下面我們來看看老子是怎麼做的。

1、遇事先想想自己的責任

老子說:「人之生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意思是本來是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但不料卻成為了走向死地的因素,這樣的事在人的一生中至少佔有三成。

一些人的不幸結局,都有其自身的責任。這句話雖然看似有片面性,但對大多數人並非沒有教益:遇事多想自己的責任,能夠增長見識,提升境界,對自己今後有很大的幫助。

2、學會自我批評

老子說:「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意思是有些事看似苛責實際上對自己有益,有些事看似包容但卻對自己有害。

這就像父母對子女過度溺愛反而會造成隱患。有些情況下嚴格要求和批評責備才是真正的幫助。特別是言論,天花亂墜地為自己添彩往往會降低自己的威望;而實事求是的自我批評,才會更加讓人信服,增加自己的影響。

3、保持自我控制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意思是說我們之所以有那麼多的煩惱,就是 因為太過於在意自己。如果沒有那麼多的私利考量,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煩惱。

人在不順利的時候,更加應該保持沉穩,對榮與譽,不妨一笑,更好的選擇就是及時忘記,如此也就不會有人能傷害到你了。

4、符合事實,勇於承當

老子說:「大直若屈」,意思就是堅持正直的人,表面上也許就會顯得委屈軟弱。

我們要提倡追求的就是要勇於承當,要敢於負責,是自己的責任絕不推卸,是自己的問題就要主動承擔,這樣才會更加讓人信服。

老子的四句至理名言,讓你增長見識,提升自己,收藏學習吧!今天就給大家講到這裡,後面會繼續分享古代先賢的至理名言,希望大家喜歡。

相關焦點

  • 十五條至理名言,看完一定受益終生
    中華民族是充滿智慧的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積澱,在一代又一代的先賢哲人們的傳遞下,誕生了數不勝數的至理名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那些著名的至理名言。——張載張載的這四句話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概括為「橫渠四句」。 「橫渠四句」言簡意賅,境界宏遠,可以說「橫渠四句」是中國人精神上的坐標。不管身在何處,世界華人都對此感同身受,它具有非常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提升自己的見識到底有多重要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提升自己的見識到底有多重要?!總看到一句話: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不不不,限制你想像力的絕不是貧窮,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你的見識!一個人的見識到底有多重要?別人早已經習以為常的,你卻認為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為什麼有些初中文化甚至小學文化的人,也沒有任何家庭背景,卻是一家大企業的老闆。
  • 韓愈文章《原道》中推翻老子理論,說老子見識短淺
    韓愈在《原道》中說:「老子見識短淺」韓愈在《原道》中提出廣泛推廣「仁義」,使仁愛惠及全民才叫做仁,符合仁的行為叫做義。秉承仁義的要求去踐行才是道。他覺得老子的「道法自然」是消極的。認定儒家學說的仁義才是正統的"道"才符合治世的要求。
  • 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話語就像水,你放在什麼樣的容器就是什麼狀態,關鍵在使用的人,你溫柔,它就能讓人心神蕩漾,流連忘返;你激烈,它就是洪水猛獸,可以吞噬一切! 君不見中國的人情世故,一半都在語言表達上,與人溝通不懂得表達不懂得說話難在職場上覓得一席之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
  • 有一種炫耀叫帶孩子增長見識
    品味淡淡的見識在生活條件不斷提升下,我們的教育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已經不局限於生活的那一小片天地,我們想要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們更想讓孩子從小就有見識,讓他們不再像自己的年代那麼無知,對新事物那麼渴望。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旅遊去到各地方成了帶孩子增長見識的重要條件。
  • 超炫物理動態圖,增長見識。收藏吧
    讓我們Hi起來,長見識的同時學習物理常識,在玩兒的時候產生好奇心,下面簡單實用的科學小遊戲是不錯的選擇喲。這回在手上抹上一些肥皂,看看這回手指的魔力吧!7.是左還是右?將純水冷卻到略高於冰點,然後快速擊打或是加入一個冰塊,水立馬在你眼前結成冰
  • 下句更不能不知,至理名言趕緊收藏!
    下句更不能不知,至理名言趕緊收藏!泱泱華夏五千年,神州大地積澱了文明古國的精華,凝重深邃、寬廣而博大精深,就像一棵常年開花的樹,把芬芳傳遍世界,讓全人類為之讚嘆。民間文化這個特殊載體,也在浩瀚無垠的歷史長河中,一直川流不息,時刻展現著它獨特的魅力。時光茬苒從古至今,這些民族文化,不僅讓我們國人挺直了腰板,有了錚錚鐵骨,還懂得了齊家治國之道。
  • 給大學生推薦的書單:大學生可以讀這5本書,來增長自己的見識
    當你踏入大學的校門,你就是一名大學生了,作為一名大學生不僅要讀專業知識方面的書,還要讀可以增長自己見識的書,以下是大學生適合讀的書。因為大學生畢業後,就面臨著找工作,所以先為大學生推薦求職面試類書籍,來增長自己的見識:求職面試類書籍:1.《這些道理沒有人告訴過你》推薦理由: 求職類書籍。這本書的影響之大,超出任何人的想像。
  • 如何利用暑假提升自己?乾貨收藏
    2、第一個當然就是多看書,看書的好處大家也都知道,但並不是什麼書都看,我們要利用有限的暑期來最大限度提升自己 3、那麼就是許多人所說的學會一個技能,正所謂「技多不壓身」,是自己的興趣愛好更好。許多人到了中老年無所事事,一個興趣愛好能為你的生活增添許多光彩。例如攝影、畫畫、一門樂器,學習這些東西非一日之功,但暑期是一個很好的打基礎過程,需要日後長久的練習。 4、鍛鍊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 《道德經》中的十個「大」字成語,個個都是至理名言!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著作,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另外,它也是除了《聖經》之外被翻譯成外國文字出版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近日,小編懷著無比景仰的心情再次翻閱了《道德經》,也正是這一次偶然的翻閱,小編忽地發覺了一個較為有趣的地方,這就是《道德經》裡竟隱藏著十餘個皆以「大」字起頭、且深意相通的四字成語,個個都是至理名言。大智若愚智,智慧;愚,愚蠢。
  • 見識決定格局,真正有見識的人,從不說這四句話,你說過嗎
    一個人的見識與自己的視野密切相關,見識來自一個人的知識和沉澱,更來自對世界的了解。在生活中,你也會發現,眼界有多寬,心才會有多寬。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天空,自然無法體會小鳥口渴的滋味。一個人,不一定要有多少知識,但一定要有見識。眼界註定心的格局,格局框定人生命運。
  • 學會增長你的眼界與見識
    對於我這個貧窮的人而言,或許,就是在一種不斷的追求中才能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潛力是如此的大,當所想都變成了一個個現實,總會由衷地感慨生命的偉大。如果你想得到什麼,又或是想實現什麼,那麼就要義無反顧地去爭取吧,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得到。
  • 老子《道德經》裡8句經典名句,語言精闢,至理名言,值得收藏
    《道德經》,又稱《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贏若納、選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屈:彎曲。訥:即不善說話。最正直的東西好似彎曲,最靈巧的東西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善辯說,最大的贏利好似虧本。老子通過揭示出事物的表面情況與實際情況有時完全相反的事實,指出衝必定勝富,屈也必定勝直,拙訥也必定勝巧辯。
  • 老子送孔子三句話,孔子自嘆不如老子,老子如龍也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老子是孔子的師傅,孔子是老子的徒弟,孔子曾像老子求學,老子為師。而老子曾送個孔子三句話,老子還對孔子說: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越是聰明的人,越靠近死亡,因為他總是愛議論別人。
  • 四句育兒至理名言
    孩子的想法與你不同,沒什麼奇怪。2、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改變自己,孩子才有可能作出相應改變。3、溝通的意義決定於對方的回應。自己說什麼不重要,孩子聽到什麼才是重要。4、孩子的學習來自家長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家長的指令。言傳身教更重要。兒童自律很重要,自律要從小養成,從小做起;別看了,也別說了,趕緊行動吧.........
  • 決定你能走多遠的,是你的見識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應該多帶孩子出去旅遊,看世界,才能夠增長「見識」,以後才能更有出息。但究竟「見識」是什麼,可能很多人都不是真的明白。見的多,知識積累的多,只能算是「見聞」,並不一定是「見識」。「見識」重點在見後面的「識」上。新華詞典上對「見識」的解釋是——指明智地、正確地作出判斷及認識的能力。
  • 當你生氣的時候,默念這四句話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廣博的見識,開闊的眼界,可以很有效地拉近自己與成功的距離
    廣博的見識,開闊的眼界,可以很有效地拉近自己與成功的距離,並具有防止男人少走彎路、多聚人氣等諸多益處。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廣,他的世界就會有多大」,現在我們也可以說:「一個男人的見識有多廣,他的事業就會有多大。」增長見識,還要虛心向他人學習。
  • 莊子與老子最大的差別在哪裡?為什麼讀完《老子》最好再讀讀《莊子》?
    傅老師再次強調,莊子不僅很好地傳承了老子自本自根的「道」的概念,而且很生動地把它應用於個人的修行。老子關注的是統治者要悟道,而莊子關注的是個人(一般人)要悟道。正如傅老師指出的,雖然群體不可能圓滿,但是個人可以追求圓滿。所謂的圓滿,就是悟道。
  • 怎樣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見識的人
    ,還說俗得就像地攤貨一樣,一邊損人一邊美其名曰讓大家多出去見見世面,這樣眼光才會有所提升。大好的資源並沒有被用到該用的地方,見識如何增長?02所謂眼界,並不是說你見識了更厲害更優秀的人,回過頭來就要低看那些相對比較普通平凡,沒有什麼極大閃光點的人,急著和他們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