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種更加包容的心態,去尊重,去求同存異,正因為你的眼光觸及到了更遠方,更高的高度,才更應該有包容心。
作者:蒙琪琪(富書籤約作者)
01
想說說這個話題,主要是因為最近朋友圈大家都在討論的一種觀念:
趁年輕,要多出去走走看看,長長見識。
以前我對這個觀念是不加思考的舉雙手贊同,總覺得大好青春不出去看看自己沒見過的人和風景,不去經歷點之前沒經歷過的事情,我都不好意思說我長大了。
但是漸漸地,看到的人多了,我才發現長見識也是門技術活,並不是那麼簡單出去走走看看就能get到的。
若是打開方式不對,還特別容易見識沒長到,虛榮心倒是長了老高,沒有增加生命的厚度和重量,反而整個人浮誇了不少。
你還別說,這樣「誤入歧途」的例子真不少,身邊一位同事,就老喜歡隔三差五的給大家普及「新知識」,大說特說她長的那些見識。
都有些什麼故事呢?
大到上次出差看到了一個什麼大人物,大人物身上的穿戴雖然低調,但還是被見多識廣的她一眼認出來了,說完還一副得意洋洋,此處應有掌聲的樣子;
小到這次節假日又去哪哪玩了,哪裡的海鮮不要太好吃啊,哪裡的名牌衣服和包包好好看啊,她買了好多……
特別過分的是,每次說完自己看到的高級貨,她就會很不屑地嘲笑其他幾位同事的包包俗氣,還說俗得就像地攤貨一樣,一邊損人一邊美其名曰讓大家多出去見見世面,這樣眼光才會有所提升。
好像除了她,別人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看電視不上網的土著居民和鄉巴佬,而她才是高人一等,見過大世面的人,所見所聞也都是來自另一個高端世界。
但事實是,剛開始可能還有幾個人願意聽一聽,次數多了,大家都特別反感她。
因為她的那些話裡,總有種濃濃的炫耀氣息,也許她是想告訴別人自己很有見識,眼界也大,而在我們看來,這所謂的見識和眼界統統只是用來滿足她虛榮心的一點談資罷了。
可能她確實參加了一個很高端很難得的聚會,見到了平時大家都見不到的厲害人物;
她也的確天南地北地去過很多我們沒有去過的地方,風景人物都沒少看,然而因為打開方式不對,都是白搭。
厲害的大人物身上一堆優點她視而不見,只知道研究別人的衣服品牌;
各地的奇山異水,風土人情她不欣賞,卻只知道買買買,這樣淺薄的眼界,看得再多也毫無意義。
大好的資源並沒有被用到該用的地方,見識如何增長?
02
所謂眼界,並不是說你見識了更厲害更優秀的人,回過頭來就要低看那些相對比較普通平凡,沒有什麼極大閃光點的人,急著和他們劃清界限。
而應該是以一種更加包容的心態,去尊重,去求同存異,正因為你的眼光觸及到了更遠方,更高的高度,才更應該有包容心。
記得大學時候我的一位專業課老師——楊老師,期間有一年時間被安排出國交流學習。
因為之前上過她的課,所以原先對她的印象是一個脾氣比較急躁的老師,課堂紀律不好的時候容易發脾氣;平時的穿著也很樸實甚至有些過於簡單。
然而,一年之後,等她從國外學習歸來,再出現在課堂上的時候,我從外到裡都感受到了她的變化,那的的確確是一種長了見識之後才能有的改變。
楊老師開始穿深色的風衣,而且會搭上一條顏色鮮豔的絲巾,每次色彩搭配的都很好,不嚴肅也不輕浮,整個人看起來很有氣質,透著一股知性美。
無論課堂上多麼吵鬧,她也不再發脾氣了,而是始終微笑著維持紀律,她也不會特意和我們說起她出國學習的經歷,只是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正好碰上某個話題,比如建議大家如何充分利用好圖書館研究論文課題的時候,她會自然而然地和我們聊起那段經歷,和我們說說國外的大學生們是怎麼做的。
楊老師不只是把她看到的場景還原給我們,更把她作為一名老師,一名學者的所思所想與我們分享。
眼界大開的她,沒有絲毫傲嬌,反而更謙虛了。
見識真的只是用眼睛看看就能提升的麼,我想並不是。
很多人會覺得世界這麼大,我要去看看,仿佛全國各地走一遍,人生道理就能參悟了,低谷也能就此反彈了。
但果真如此嗎?
殊不知出發前,你所聽到的那些勵志故事,只不過是淡去了主人公曆經千辛萬苦打磨自己的細節,而放大了最後收穫全新自我的喜悅。
你期盼著自己也能照著別人的方法和軌跡來個大換血,然而事實是,路還是要自己一步步走,那些脫胎換骨的痛和累,你以為逃得掉,可是逃得掉的就改變不了。
03
所以說,眼界的真正打開,見識的真正增長,還是得靠手動,眼睛是要睜大看,可關鍵還得走心。
因為只有思考了能沉澱下來的東西,最終才能內化為自己的。
見識,見識,看見了,還要能識得它。這是一種能力。
曾經有位朋友和我分享過他大學去西藏的經歷,聽得我特別有感觸。
當時他和小夥伴由四川入藏,一路上都是靠步行或是搭別人的順風車前行。
就這麼在路邊向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招手攔車,希望別人能載他們一程,坐過小汽車也坐過農用車,一路上有拒絕也有欣然接受;有嫌棄也有相見恨晚的投機。
我很好奇,問是因為路費不夠才這麼做的嗎?
心想這該多折騰,多辛苦。他笑著說,就是為了這份苦。為了嘗試和體驗,也想打破一直以來性格裡禁錮著自己的不勇敢。
原來他現在的樂天派性格,拿得起放得下的超脫和淡然,還有那種凡事都勇於嘗試的豪邁,給人的種種大氣的感受,他的見識和眼界的由來都是有跡可循。
有見識的人,往往有更開闊的胸襟,更沉穩內斂的性格。
而那些自以為見過世面,見人就說個不停,誇誇其談的人,只能說他見到了,卻沒有悟得。曾經見過的風景、經歷的事依然在那裡,從未真正走進他心裡。
所以即便他眼睛睜得再大,也不能證明他的眼界有所開闊,依然是個沒有什麼見識的人。
作者簡介:蒙琪琪,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專欄作者,90後,走在成熟的路上,卻有一顆不願世故的心,時而熱血少年,卻也有安靜文藝的獨自時光。努力嘗試,跟隨內心,不斷實現生命的價值與厚度,堅信用最美的心活出自己絢爛的四季。本文首發富書,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