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十個「大」字成語,個個都是至理名言!

2020-12-14 一家爭鳴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著作,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另外,它也是除了《聖經》之外被翻譯成外國文字出版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

近日,小編懷著無比景仰的心情再次翻閱了《道德經》,也正是這一次偶然的翻閱,小編忽地發覺了一個較為有趣的地方,這就是《道德經》裡竟隱藏著十餘個皆以「大」字起頭、且深意相通的四字成語,個個都是至理名言。

大智若愚

智,智慧;愚,愚蠢。智與愚天生對立,但一句「大智若愚」卻道出了最深刻的道理。愚是表象,智是本質,若愚之智,才是大智。

大象無形

象即是形,形即是象,大象無象,大形無形,大象如水,水無常形,任爾千變萬變,我自隨機應變。

大音希聲

音者,聲也;聲者,音也。天地之「大音」即是無音,無音亦是有音,無音勝有音,無聲勝有聲。

大巧若拙

巧者,靈也:拙者,笨也。靈巧之極致,猶如笨也。拙笨顯於表象,是為「大巧」,大巧者,唯若愚之大智者方可辨也。

大方無隅

方乃方正,亦為準則,隅是邊緣,亦是角落。方正之大,其無角落;準則之宏,無緣可度。

大成若缺

成,即成功、成就,缺,即欠缺、殘缺。人無完人,事無全事,再大之成就也宛有欠缺。

大直若屈

直是本真,屈是技法,直隱屈中,以屈存直,得常直也。

大盈若衝

盈者,滿也;衝者,虛也。若衝之盈,方得長久,乃大盈也。

大辯若訥

口若懸河,乃善辯也;遲鈍笨拙,口木訥也。辯之最高境界,隱於木訥之間,看似木訥,實為大辯之才也。

大白若辱

白者,清也;辱者,濁也。水不可至清,人不可至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清中無濁,然似有濁,看似有濁之清,清之極致,看似若辱之白,方為大白。

以上這十個「大」字成語,就是小編的本次收穫,讀之朗朗上口,思之含義深刻,可以說,句句都是至理名言,不知你覺著呢?

好了,親愛的小夥伴們,《道德經》中的至理名言甚多,你最喜歡那幾句呢?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注文化新篇,文化趣事無限,新篇喜聞樂見!

相關焦點

  • 《道德經》中的15大成語,個個大境界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我們從這些成語中,再次精挑細選出最具人生智慧的15個。這15個成語,可以說字字都是真智慧,個個都是大境界,值得認真品讀領悟。
  • 出自《道德經》的十個成語,個個實用,飽含人生大智慧!
    《道德經》雖然短短五千言,卻字字珠璣,句句精華,隨便拿其中的一句話,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終身受益。出自《道德經》的成語也多達五十多個,今天挑選其中的十個,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一,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道德經》中沿用至今的12大成語 洞見人生大智慧
    源流於老子《道德經》的成語,歷經二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而逐漸被更多人領悟,成為沿用至今的簡潔精粹之語,所成之語充滿著人生大智慧。有三、四、五、七字的,有兩組四字連用的,但人們廣泛熟知的多以朗朗上口的四字組成。 這裡精選出極具人生智慧底蘊的成語。讀懂明晰,會對我們的立身處世大有裨益。
  • 《道德經》:三個字,三個成語,說透生活大智慧
    《道德經》有三個字,讀懂就是大智慧。人一輩子最好的活法,也藏在這三個字裡。《道德經》有言:「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意思是,躁動可以戰勝寒冷,給人送去溫暖;冷靜能夠戰勝狂熱,讓人頭腦保持清醒;清靜無為,才是天下正道,能保世間太平安寧。道家講:靜為躁君。「靜」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力量。靜能制躁,一顆平靜的心,可以撫平躁動不安的神經。
  • 老子獨創的15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點擊"無為文藝"免費訂閱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盡說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
  • 老子獨創十五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盡說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
  • 老子獨創的十五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我們從這些成語中,再次精挑細選出最具人生智慧的15個。這十五個成語,可以說字字都是真智慧,個個都是大境界,值得認真品讀領悟。
  • 《道德經》中的十句至理名言,簡短卻說出深刻的人生
    《道德經》亦稱《老子》,或稱《五千言》,是道家學派最具權威性的經典著作。老子(前571—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陽,「聃」是諡號。相傳他是楚國苦縣人,任周守藏室之史,通曉上下古今之變。是春秋末年具有深遠影響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晚年退隱居沛,躬耕授徒,講道論德。
  • 老子教你做人,道德經中10個成語,做到了為人一定不差
    老子所做《道德經》是中華的傳統文化瑰寶,很多現代成語都出自《道德經》,比如大器晚成、功成弗居、虛懷若谷、大象無形等等。這些成語背後蘊含的為人處事的道理,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下面是老子《道德經》中的10句話,包含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10個成語,如果我們做到了,為人一定不會差。
  • 表達中秋美好祝願的十個成語,各個都帶「月」字
    中秋節到了,年父這裡準備了十個具有美好含義的成語,個個都帶有月字,供大家在相互表達祝福時參考使用。第一個、七星伴月解讀:七星是「吉星」的諧音,成語的寓意為吉祥、圓滿。月下第六個、月中折桂解讀:到月亮上折取桂樹枝,寓意是考試考中或比賽獲獎。
  • 《道德經》中這些你熟悉卻不真正理解的成語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真言,但是蘊含的知識確是無窮無盡的,涵天蓋地、盡說人道,隨意選出一張都可以當成人生的格言,總結出一番深刻的道理。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常用的成語也是出自《道德經》,這些成語有些我們知道它的意思,有些我們只是膚淺的使用,卻不通曉背後的道理。今天我就總結一些,希望和所有老師和同學們互勉。
  • 老子《道德經》中的成語:每個字都是大智慧,句句精闢值得收藏
    相信大家對老子的《道德經》應該非常的熟悉,小編今天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看過《道德經》以後,讓小編瞬間有種家中藏書過萬,不及《道德經》一卷。雖然這樣說可能有點誇張的意思,不過要知道這本書在國外的發行量穩居第二,僅次於《聖經》。而最受歡迎的國家莫過於德國了,小編記得看過一組數據,說的是每四個德國人家裡都會有一本《道德經》,由此可見這本書在德國有多受歡迎。
  • 【漢字】祝福中秋的十個成語,都帶「月」字;馬上要用,趕快看吧!
    【擴展閱讀】點擊標題,可看全文中秋節快到了,年父這裡給大家準備了十個具有美好含義的成語,個個都帶有「月」字,供大家在相互表達祝福時參考使用吧。類似成語:霽風朗月、月明風清、風清月皎、風清月白。第五個、花容月貌解讀:形容女子如花如月般貌美。例句:在這個花好月圓的日子,祝最美的你花容月貌、青春永駐!類似成語:花顏月貌、雲容月貌、閉月羞花、如花似月、月貌花龐。
  • 五十二個成語,洞見《道德經》的智慧
    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終。 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對後世影響巨大的《道德經》。此書深奧難懂,歷來眾說紛紜。以下五十二個成語均出自《道德經》,或許能夠帶我們,管窺老子思想的魅力! 一、玄之又玄 【解釋】:形容非常奧妙,不易理解。
  • 52個成語,洞見《道德經》的智慧!
    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對後世影響巨大的《道德經》。以下52個成語均出自《道德經》,或許能夠帶我們,管窺老子思想的魅力!22、天大地大【解釋】:形容極大。【出自】: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 解讀出自老子《道德經》成語: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生活中什麼人最聰明,人們會說是那些所謂機智靈活的人,那些愛思考、愛捉磨的人,其實不然,而真正聰明的人,是我們大多數認為的所謂「憨人」,人們不是常說憨人有憨福嗎,不信你看看身邊的人,那些不愛出風頭,也很少說什麼話,做事也默默無聞的人,看上去給人一種憨憨笨笨的感覺,這樣的人大概就是老子說的
  • 五字成語大全集:這些有趣的五字成語(含五個字成語)
    成語是我們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值得我們,特別是孩子們好好學習。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
  • 如何正確理解「道德經」三個字
    按語:本文分兩部分對「道德經」三個字進行解讀道德訓義我們要講《道德經》,首先,需要理解道到底是指什麼,德到底是指什麼
  • 《道德經》這三個字的古文解釋
    有五個方向的岔路口,叫做康。六個方向的岔路口叫做莊。七個方向的岔路口叫做劇驂,八個方向的岔路口叫做崇期。崇期的意思就是四條路相交,路口特別多。崇,充也。道多所通,人充滿其上如共期也。有九個方向的路口,叫做達。達的繁體字是逹,逹同馗。看完這個翻譯,你可能完全不了解什麼是「道」,但是《道德經》上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的含義你會有所領悟。
  • 《清靜經》中的這十個字,言明了修道的根本
    《清靜經》中的這十個字,告訴了我們修道的根本,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十個字,它卻包含修道修心的方法。(圖)太上老君我們可以從這十個字中找出其中的核心,這個核心就是「常清靜」這三個字。這三個字怎麼理解呢?「常清靜」這三個字我認為要分成三個獨立字來詮釋。「常」這個字不能把他理解為常常和經常,他的第一層意思應該是恆久,始終如一,如老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第二層的意思是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要貫徹這個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