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吃播簡史:從治癒良藥到亂象叢生

2020-08-31 電商報

一個3歲孩子引發的爭議

一個3歲孩子的標準體重是多少?我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前段時間,一個名為佩琪的女童在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起初是因為她的體重,年僅3歲但體重卻已達70斤,可按照正常標準這個數值應該是28斤左右,是常人的兩倍還多。

佩琪體重嚴重超標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她的「職業」有關。佩琪是一名小有名氣的網紅,父母平日裡會將她吃東西的視頻發到網絡平臺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吃播」。

如果只是單純的吃飯視頻,其實並沒有太大問題,可遺憾的是佩琪的「吃播」並不正常,在父母的「栽培」下,她成為了一名迄今為止年齡最小的「大胃王」。

在佩琪平時的視頻標題中,「食量驚人」、「幾秒吃完」等略顯浮誇的詞彙出現的頻率極高。漢堡、炸雞、可樂、泡麵等高熱量食物,也是她吃得最多的東西。

暫且不論這些東西是否會影響她的健康,只從她父母在視頻中的表現來看,我們其實不難得知佩琪有很多時候都是在「被迫營業」。

筆者此前曾看過的一篇文章中,描繪了這樣的一副畫面:

佩琪在已經吃了足夠多的食物後,已經有了停止進食的打算,開始低聲央求別再給她加菜了。可是她的父母一邊嘴上答應著,一邊把她剛吃空的盤子繼續加滿食物。

也正因如此,「佩琪吃播」一事引起了網友們的質疑,在很多人看來佩琪為圈流量、博眼球,不顧孩子的健康,將孩子當成了賺錢的工具。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佩琪的母親在8月25日時接受採訪時表示,她發布女兒吃飯的視頻系出於娛樂,而非盈利。

「就是曬生活、曬娃,沒有靠這個賺錢。剛開始(發的)都是旅遊、玩的。後來無意間拍了吃飯的,反響很大,也有很多人說喜歡看她的。」

從她這些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她似乎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其實根本就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而是「何為人母?」的問題。

這件事情發酵不久後,知乎上多出了一個「如何看待『3 歲女孩被爸媽餵到 70 斤當吃播賺錢一事?」的提問。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對於體重是正常同齡兒童2.5倍的小佩琪來說,除非未來接受減肥手術(切胃)或者抽脂手術,否則這輩子都沒有機會瘦下來了。

過度超重給身體帶來的負擔與危害,即便是再無知的父母也不會不知道。所以佩琪父母心裡究竟如何做想,想必大家都已經有了答案。

而在這份答案背後,透露的其實是當前整個網絡吃播行業的亂象。

網絡吃播的起源

說來搞笑,這個讓佩琪承受了大難的「網絡吃播」,在最開始時擔任的是一個治癒者的角色。

吃播是2014年興起於韓國網絡的一種以直播吃飯為形式的節目,在韓國走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吃播才正式進入中國,在網絡中形成了一股熱潮。

在如今的快手、抖音、B站等視頻以及直播平臺中,幾乎隨處可見吃播的身影。這種直播形式也成功的捧紅了一大批新生代網紅,諸如「密子君」這樣的大胃王便是因為能吃而成名。

吃飯變成了一個職業,這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可思議的,但實際上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網絡吃播的大熱並非偶然。吃播主播之所以能夠走紅,與受眾群體和主播們的直播技巧有著很大的關係。

吃播的受眾是一群很龐大並且老少皆宜的群體。在這部分人中,有的是因為現實壓力太大,通過觀看吃播來排解;有的是正在減肥,能夠通過吃播來緩解自己的飢餓感;有的則是胃口不佳,以此來幫助自己開胃……

在亂象叢生之前,吃播可以說是這些人的避風港。吃播主播們用大快朵頤的方式和咀嚼食物的聲音治癒了很多人,其中甚至還有患上了厭食症的病人。

主播們在直播時也並非毫無講究,許多主播每天都會在固定時間直播吃飯,在鏡頭前吃掉大量食物。主播座位離鏡頭很近,無形中拉近與觀眾之間距離。觀眾在與主播的互動交流就如同和老友聊天吃飯一樣,這幾乎是所有孤獨的社畜所夢寐以求。

這就是早期平靜祥和的吃播行業:主播能夠靠吃飯賺錢,觀眾能夠看吃飯療傷,可以說是一種各取所需的共贏。

但是當一個行業成功的爆發紅利,往往就會就越來越多的人的瘋狂湧入其中,然後攪動著整個行業往不可知的方向發展,吃播同樣也是如此。

拿此前韓國有名的爆辣火雞面為例,這款產品起初只是一些吃辣愛好者的狂歡,這些人在吃完火雞面白辣的通紅的嘴唇讓人大呼過癮,讓很多人胃口大開。

可是隨著火雞面的大熱一種奇怪的連鎖反應發生了,一些不愛吃辣的主播也參與到了火雞面的挑戰之中,即便被辣的淚流滿面也要強忍著身體的不適吃完,只是為了滿足觀眾們的獵奇心理。

他們邊吃邊哭的樣子直接讓整個吃播變了味道,原本正能量治癒的吃飯過程就此開始傳遞出極為強大的負能量,留言和彈幕中也不再是和諧的聊天,而是淪為了滿是調侃的垃圾場。

諸如此類的現象並不鮮見,部分主播為了獲取更大利益選擇劍走偏鋒,吃起了各種千奇百怪的食物。生吞魷魚、手抓腳泡麵、肥腸刺身等另類「菜品」都被他們搬到了直播間中,在讓人倒胃口的同時,開始格外的反感吃播。

而另外一個對吃播行業產生了巨大負面影響的,便是類似於前文小佩琪那樣的「大胃王吃播」。

大胃王吃播的亂象

當獵奇的食物無法再博得大眾眼球時,「大胃王」形式的吃播在應運而生。2016年以後,大胃王吃播幾乎快成為了唯一的吃播流派。

一口氣吃完一整隻烤全羊、20碗麵條、100多個包子,當這些誇張到令人震驚的字眼被加大加粗打在屏幕上時,給人們帶來了難以想像的衝擊力。

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爭相競選大胃王。可實際上真正的大胃王少得可憐,甚至可以說壓根就不存在。

很多人最早了解大胃王,是從日本的木下佑香開始的。這個身形嬌小的女生,會動不動就吃掉5公斤牛排、12份拉麵以及幾十個生雞蛋。因為食量太過誇張,木下佑香不是沒有被人質疑過,懷疑她是在假吃。

為了證明自己的確實是大胃王,木下佑香在一檔日本綜藝節目中做了一個實驗,找了一個與木下佑香身形相近的女生同臺吃壽司,在吃完之後分別給兩人拍片。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木下佑香之所這麼能吃,是因為有一個能比常人膨脹好幾倍的「超級胃」。

可即便一個人的胃再怎麼大,想要正常消化那麼多食物都是不可能的。長時間的胡吃海塞,身體也會出現窒息、胃穿孔、胃輕癱、慢性消化道疾病。所以那些所謂的大胃王們通常都會採取催吐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他們也因此被人們冠上了「兔子」的稱號。

這些體質特殊的勉強還能算是大胃王,但這也終究只是少數人罷了,有很多號稱大胃王的主播還會採取弄虛作假的方式來為糊弄觀眾。

首先,假吃嚼吐。

這些大胃王先將食物放到嘴裡咀嚼然後吐出,再通過相應的手段遮掩或剪掉自己吐食物的畫面。如此循環往復之後成功的「吃完」了所有食物,最後再假裝出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坐實自己的大胃王身份。

但終究是包不住火的,這種方式所蘊含的風險同樣巨大,稍有不慎就會被人抓包,形象直接崩塌。在不久前便有一個知名的大胃王在直播中翻了車,當著所有粉絲的面將食物吐出,趕緊利落的動作一看就是個老假吃高手了。

其次,間隔進食、時間作假。

在網際網路技術發達的今天,早就已經沒有了所謂的眼見為實,觀眾們往往只能看到別人想讓你看到的那一部分,一位美食博主曾親身實踐的方式,製作了一支大胃王視頻。

在保證場景不變的情況下多次間隔進食,再通過視頻剪接,將30個小時進食過程剪成了30分鐘,達到了一次性吃完所有食物的效果。

一個業務的大胃王尚且如此,何況是職業的大胃王?在他們瘋狂進食的背後,有太多的內幕鮮為人知。某些大胃王打卡的飯店也時常被曝出這一類的醜聞,從豔陽高照吃到月明星稀,然後告訴觀眾他是在短時間內吃完的。

最後,視覺錯覺。

大胃王主播與觀眾之間畢竟還隔著一個屏幕,那麼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比如說利用視覺錯覺來讓吃食看起來分量很大。大胃王們先將食物鋪滿在很大但很淺的盤子上,然後再將鏡頭拉近。

如此一來實際只有兩三斤的東西看起來就能有七八斤之多,這本是吃播主播們拉近與觀眾距離的方式,沒想到現在卻變成了造假的手段之一,真是有些諷刺。

無論是事後催吐還是過程作假,大胃王吃播這一行為本質上都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同時也營造出了一股流量、金錢至上的不良風氣。前文所提及的佩琪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一個本該無憂無慮孩子,因為父母的自私過早的背負起了難以承受的重擔。

這與吃播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所幸這種亂象已經開始得到整治。

央視率先發力,終結網絡吃播亂象!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吃播行業想要有始有終就必須割掉那些「爛肉」。

8月11日,央視在播出的新聞節目中直接批評了以食量為賣點的「吃播秀」,指出了所謂的大胃王直播是食物浪費的極端案例。

央視關於「大胃王吃播」誤導消費、浪費嚴重的這期節目播出後,在網上引發討論並受到各方廣泛關注,話題閱讀量高達超過13.7億。

在央視強力的帶頭作用下,所有的主流直播平臺都不約而同的響應起了號召。抖音、快手、鬥魚、B站等網絡直播和短視頻平臺也紛紛在第一時間開始自查自糾。

如今B站搜索「大胃王」,排在第一的搜索結果便是醒目的「珍惜糧食,合理飲食」提示字樣。抖音也同樣如此,會置頂提示用戶「珍惜糧食,拒絕浪費,合理飲食,健康生活」。

快手和微博也發布了相應的公告,一旦發現用戶創作中有暴飲暴食、假吃催吐等行為就會封禁帳號!

在眾多平臺在合力圍獵之下,大胃王吃播可以說已經走到了末路,但這並不意味著吃播已經回歸到最初的清明狀態。因為這個行業已經沉積了太多的頑疾,這不僅僅只是吃播主播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吃播受眾同樣也需要反思。

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大胃王吃播此前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這部分受眾也有著難以推卸的責任。畢竟大胃王就算再怎麼吸引眼球,可沒有市場也不會發展的這麼快。

大胃王主播們的巨大食量,給無數觀眾帶來了一種莫名的快感,而土味吃播則滿足了部分人的獵奇心理。常人不敢嘗試和無法嘗試的行為在他人身上得以見證,這種感覺奇妙的也是刺激的,但卻絕對不是正確的。

而在長時間的環境影響下,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自己想要的吃播是什麼模樣,更有很多原本被吃播治癒的用戶忘了遺忘了當初的那種感動。想要尋找回來必然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網絡吃播的「撥亂反正」也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中國是世界上美食最多的國家之一,如果更自信一點這個之一甚至都可以去掉,吃播在一定程度上宣揚了各地的美食文化,促進了文化融合。而傳遞幸福、快樂才是吃播的本質,那些所謂的爭奇鬥豔在大胃王吃播絕跡之後,也是時候一起退場了!

作者:木易

相關焦點

  • 吃播「亂象叢生」,有人催吐,有人假吃,有人吃完就吐
    講排面,造聲勢,假吃不斷,吃播行業要涼涼了嗎?像李強一樣真吃的吃播播主其實很少,大部分都是一邊吃一邊吐,更多的人是假吃,全靠後期剪輯,很多人為了吸引眼球,吃播的場面越來越大,原來用盤子裝菜最後變成用大不鏽鋼盆,哪種餐具看起來「霸氣」就用哪種,開始講排面,造聲勢,背後都是假吃不斷,吃播這個「亂象叢生」的行業要涼涼了嗎?
  • 3歲女孩被爸媽餵到70斤當吃播賺錢,吃播亂象何時休?
    佩琪吃的東西也越來越離譜,漢堡、炸雞、可樂、泡麵……「吃播亂象」會帶來哪些危害?吃播亂象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公憤,每次看到這樣對孩子下手的父母,真是每次都能刷新我們的認知下限,引起極度不適。現在我們看到有些直播平臺,已經對吃播亂象開始整治了,但這股邪風要是再不止住,後果將不堪設想。有哪些危害呢?第一、浪費糧食。這點就不多說了,我國人口眾多,糧食又是生命線;現在國際局勢又緊張,我國雖然糧食有保障,但今年糧食進口比較難。看到各種吃播變吐播的行為,簡直令人髮指。糧食危機不能在21世紀的中國上演了。
  • 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 網絡佔卜亂象叢生
    亂象叢生套路多小李今年讀大四,學業和就業壓力比較大,刷到朋友圈有人分享「大師算卦」的信息,自己也動了心。「近來運氣不太好,看到別人說算得挺準,自己也想去試試。」小李說。一開始,「大師」讓小李拍了張掌紋圖,隨後便發來了數段語音,並再三強調相關內容不可與他人分享。
  • 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亟待整頓
    原標題: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亟待整頓   近年來,為了給孩子成長提供助力,不少家長紛紛選擇為孩子購買各種兒童保健食品。
  • B站小翔哥上央視,吐槽吃播亂象,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隨著直播行業的興起,從最開始的才藝表演,到如今的遊戲、戶外直播以及吃播,越來越多的直播方式被大眾所接納。但是伴隨著主播行業競爭的壓力,所謂的吃播開始逐漸變味。而且央視最近更是點名批評「吃播行業」,表示這種行為只是為了博流量,不僅傷害身體並且浪費食物。而B站的小翔哥近期登上央視,就是因為吐槽吃播亂象,不過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 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亂象叢生——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2021年即將到來,與日俱增的不光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許,還有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服務。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原先算命的那套搬到網際網路上,借科技「還魂」,添了些許神秘,但剝開天花亂墜的話術包裝,內裡多是斂財之舉。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 黑中介的天堂,亂象叢生的租房APP
    O2O的興起讓市場需求發生了轉變,垂直便捷的租房APP應運而生,意圖改變亂象叢生的傳統租房市場。但是市場上種類繁多的租房APP中大部分都是中介的入駐,租房APP良莠不齊的現狀,讓意圖顛覆傳統之路的租房APP增加了很多變數。
  • 警惕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限量版名牌球鞋的暴利在市場掀起了一股「炒鞋」「買鞋」熱潮,但假貨等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同時二手潮鞋鑑定交易平臺更是亂象叢生。據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用戶投訴數據顯示,有關二手潮鞋鑑定交易投訴的熱點問題主要聚焦在:商品質量、網絡售假、久未發貨、惡意扣款、退換貨難、商家「砍單」等六個方面。
  • 島內抗議亂象叢生 "丟鞋黨"比賽誰能命中蔡英文
    摘要:抗議活動遍地開花,也讓亂象叢生。日前,島內一群退休公教軍警人員,因不滿年金遭砍,跟著蔡英文全臺趴趴走。曾向蔡英文丟鞋的抗議人士還發起分區「體能戰技運動會」,邀眾人踴躍參加。
  • 「大胃王」翻車後,吃播行業還能起死回生嗎?
    以大胃博眼球,假吃戲法,暴飲催吐 吃播行業亂象叢生 「吃播」這一詞最早來源於韓語(Mukbang),即坐在鏡頭前向觀眾展示自己吃飯的過程。經過多年的發展,吃播已經成為各大媒體上面的熱門話題。抖音上「吃播」話題擁有284億次播放,「大胃王」話題播放量也超過71億次。
  • 退換貨難、質量有問題 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退換貨難、質量有問題 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2019-09-18參與互動    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 濰坊新莊家園小區常年無物業管理 亂象叢生
    原標題:濰坊新莊家園小區常年無物業管理 亂象叢生   濰坊齊魯網12月8日訊(實習記者 李楊)家住濰坊市高新區新莊家園的顧先生通過濰坊齊魯網新聞熱線向記者反映稱,該小區內亂象叢生,業主們一直交著物業費卻享受不到優質的物業服務。
  • 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我只能安慰他:不屬於自己的就不要強求了,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終究不是你的,所以既然如此,你們便也無緣份,所以,讓時間治癒一切,你慢慢放下吧!01時間會治癒一切這世間,真正的優雅和淡定,很多時候只是傳說,而傷心和絕望確實真實。
  •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何時休?
    無獨有偶,3歲「小網紅」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吃播」當賺錢工具的消息一樣令人唏噓。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屢禁不止。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說:「如果利用孩子直播賺錢,有使用『童工』之嫌,家長不僅失責,還導致孩子的價值觀偏差。」
  •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何時休?
    無獨有偶,3歲「小網紅」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吃播」當賺錢工具的消息一樣令人唏噓。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屢禁不止。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說:「如果利用孩子直播賺錢,有使用『童工』之嫌,家長不僅失責,還導致孩子的價值觀偏差。」
  • WSET國內葡萄酒培訓市場亂象叢生
    但是,這個看似紅火的培訓市場實則亂象叢生。亂象一仿冒專業機構 全無認證資質葡萄酒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並非科班出身,非常想通過某種方式來加深對葡萄酒的了解。目前國內基於這種目的開設的培訓班不在少數。培訓形式主要是通過培訓+考試的方式獲得某種認證,或是以推廣葡萄酒文化為目的而設立的短期培訓。
  • 藝術品收藏繁華背後亂象叢生 推進收藏文化需多方合力
    但隨著收藏熱的升溫,文物藝術品市場亂象叢生,虛假鑑定事件屢有發生。收藏市場在不同領域展現出「繁華」與「蕭條」、「天價」與「贗品」等並存的現象,折射出行業誠信危機,凸顯了完善法律監管的緊迫性。他了解到所謂的「贗品」都是事先從潘家園等舊貨市場故意買的假貨,然後找來所謂的「持寶人」上臺表演,最後理所當然地被砸掉。 「這是表演,之前就是買的假的,當然不會砸錯了!
  • 吃播亂象被批評,物質生活水平越高,越要懂得如何過節約的生活!
    自從8月11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後,「吃播」作為直播界的香餑餑一夜間不再那麼香了!尤其是如今的某些平臺的吃播亂象,不僅不健康,還容易誤導別人!部分「大胃王吃播」一邊吃一邊吐,用極其誇張的方式來吸引人們的眼球,誤導消費、造成嚴重浪費。其次是各大短視頻平臺也表示將響應號召,重罰吃播浪費。或是流量控制,或是嚴格審核,或是要求作品下架,或是停播,或是封號處理!
  • 1次吃20個漢堡包、7斤牛排 吃播秀浪費糧食,該治!
    一次性吃掉15份涼皮、20個漢堡包、7斤牛排……隨著短視頻、直播等行業興起,「吃播」近來在網絡上越來越火。做美食、品美食、分享美食本是豐富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一些「吃播」博主為賺取流量,暴飲暴食,不僅讓美食變成了「胡吃海塞」,也與健康飲食、節約糧食等理念背道而馳。
  • 網絡表達亂象亟須治理
    網民通過網絡獲得生活所需,還能以各種方式進行網絡表達。但由於網民文化水平、精神境界、道德認知存在差異,致使網絡環境中網絡表達亂象叢生,對個人形象和網絡環境帶來危害和衝擊。淨化網絡環境,治理網絡表達亂象,是提升網民人文素質、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