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憲法法院裁定,歐洲央行大規模購買公共部門債務(QE)的行為整體合法,但要求歐洲央行在追求其貨幣政策目標時,對這些行為是否「合乎比例」(proportionate)進行審查。市場分析稱這將對歐洲央行未來的購債計劃造成影響。
德國法院就歐洲央行QE案件作出裁決稱,歐洲央行的部分行為違憲,不受歐盟條約支持。法官表決結果為7:1。此項裁決不涉及歐洲央行最新推出的疫情緊急購買計劃(PEPP),德國法院給歐洲央行三個月時間來修復QE問題。
德國法院命令德國政府和議會確保歐洲央行對其購買的政府債券進行「比例評估」,以確保其「經濟和財政政策效果」不會超過其貨幣政策目標。
德國憲法法院在其網站上公布的一項裁決中表示,它「沒有發現違反禁止成員國預算貨幣融資的行為」。但德國憲法法院稱,歐洲央行未能對貨幣政策目標與該計劃產生的經濟政策效果進行必要的平衡。因此,有爭議的決定超出了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權限。
法院稱,如果歐洲央行沒有在3個月的過渡期內證明其政策「合乎比例」,德國央行將不再被允許參與公共部門的債券購買。
根據法院的裁決,避免這種情況的唯一方法是,歐洲央行證明德國央行的債券購買是必要的。
判決令市場感到意外,歐元兌美元短暫下滑,歐股漲幅收窄。分析認為,德國法院對歐洲央行購買計劃作出限制,將不可避免地破壞政策的靈活性。
該訴訟是由一群經常批評歐盟的商人和學者提起的。他們認為,歐洲央行不恰當地執行經濟政策。
歐元區的量化寬鬆政策自2015年開始以來就備受爭議,該決定分裂了歐洲央行理事會。
歐洲央行行長克裡斯蒂娜拉加德此前表示,需要繼續執行量化寬鬆來應對這場危機。德國的參與對於量化寬鬆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德國聯邦銀行是該計劃最大的債務購買者。
周二,歐洲央行置評德國法院針對歐洲央行QE政策的裁決。歐央行稱,歐盟法院已於2018年12月份裁定,歐洲央行根據維持物價穩定的授權來採取行動,央行管委會仍然承諾將在職責範圍內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以確保歐元區通脹上升至符合央行中期目標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