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讀書就夠了》拆書課筆記(一)

2020-12-25 嘉卉讀書碼字

1

在這個全民知識焦慮的時代,幾乎所有人都明白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可是我真的會學習嗎?我真的會讀書嗎?

自1月16日開始,我很幸運在荔枝微課平臺收聽 5位資深三級拆書家的在線拆書課,他們帶我們破解讀書難題,構建個人知識體系,提升我們學習力,真正將書中知識化為己用。

拆書家任麗娜老師講到,閱讀的三種分類:一是把書當老師的學院類讀書;二是把書當醫生的致用類讀書;三是把書當導遊的興趣類讀書。

對於我來說,上學時讀的課本或取證時讀的教材類的書屬於學院類讀書;工作中,讀的職場類、時間管理類或理財類的書屬於致用類讀書;平時為了打發時間因個人喜好讀的書屬於興趣類讀書。回想一下,在我的讀書過程中,這三類還是混合讀的。

她還提到,學習能力的三種境界:初級學習者、 高級學習者、 學習促進者。自認為,目前的學習能力在初級學習者,爭取向高級學習者進階。

2

拆書家塗大俠重點講述了拆書七步曲(RIA便籤讀書法)。

第一步,確定你要讀的是致用類的圖書,它能夠幫助你解決工作和現實中的問題。換句話說,你讀這本書是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解決具體問題,並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用上。比如職場類。

第二步,打開一本書,不要從第一頁就開始讀,而是先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快速閱讀。遇到關鍵或重要信息時,放慢速度慢慢地去品,如果中間遇到讀不懂可很感興趣去讀的時候,再回頭去看看其他章節,或者從頭再開始看都可以,這樣可以優化我們閱讀的時間。

還有一點,就是遇到書中的理論、建議、觀點或者較難理解的地方時,先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對於我重要嗎?如果這些只是在原書的知識體系中很重要,而對我現在並不重要,那就忽略不管繼續讀下去,這樣就省下一張便籤。如果對我重要或有用,則放慢閱讀速度,細讀相關內容。

第三步,細讀重要知識時,在I便籤上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重述相關信息,也可以是總結自己得到的啟發、有價值的提醒。寫好後貼在相應的書頁。

第四步,針對書中的某個信息,問問自己有沒有相關的經歷,是否聽說或者見過類似的事情,寫在一張A1便籤上,貼到便籤旁邊。

第五步,規劃今後如何應用。儘量先考慮應用的目標,再寫下達到目標應實施的行動。寫在一張A2便籤上,也貼在書頁上。

總結第二步和第五步,就是用三張便籤分別記錄自己對這個片段複述的關鍵點,聯想過去的經歷和未來,行動目標和計劃,讓這本書變得和你自己有關,和作者沒什麼關聯。

第六步,在貼了便籤的書頁旁,貼一張指示標籤。這一頁有自己的學習資料。

第七步,看完一本書後,把所有的A2便籤拿出來貼在冰箱或牆上,提醒自己落實行動。把自己的行動目標暴露在視野裡,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就是去行動,目標經常讓自己去看到。

這就是拆書法。

3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在朋友圈裡直接轉發任何內容。

當我在微信訂閱號,朋友圈或某個群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要轉發時,先讓自己停下來,問問自己:我能用自己的話重述文章最重要的核心再轉發嗎?我能補充點自己的相關經驗嗎?這篇文章讓我想起的某件往事,讓我計劃未來該如何去做了嗎?

只要能想到或加上一點自己的東西,那我就得到了鍛鍊。如果對著手機想5分鐘還是想不到呢?實在想不出來就放棄轉發,這篇文章跟我的關係沒那麼大。

同時,那5分鐘也沒有浪費,在這期間我的大腦得到高效練習,對應A1、A2的思維肌肉也得到了強化訓練。

所以,以後發朋友圈時,一定要走腦子,不再順手牽羊式的轉發,要寫下自己的觀點、看法或建議。

讓看朋友圈的人也有所收穫,不能複製粘貼一句文章末尾的金句或人云亦云,試著鍛鍊自己,讓閱讀和寫作同步進行。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的爭議這麼大?
    《這樣讀書就夠了》提出了一種比較新穎的讀書方法—拆書法,引起了很多爭議。
  • 這樣讀書就夠了:拆為已用,才是真正的學
    但他讀書十分有恆心。關於如何讀書才有效果,曾國藩總結了幾條十分實用但很笨的方法。那是什麼方法呢?1.必須專一。很多人看書,可以同時看好幾本書,但是曾國藩一本書沒讀完,是不會讀第二本。2.必須理解。曾國藩讀書是一句一句讀,並且必須理解,如果一個句子沒有理解,是不會看下一句的。3.讀書有計劃。
  • 《這樣讀書就夠了》讀後感
    復盤「拆書法」第一次接觸拆書法是上周在聽的趙周老師(創始人)的一個音頻課,其中老師說的入職幾年後發現自己知識斷層,渴求培訓、考證改善現狀的確有苦於現實所累無法精進的話打動了我,於是迅速噹噹了趙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進行閱讀學習。
  • 富書原創:這樣讀書就夠了
    作者:姚瑤(富書籤約作者)嗨,大家好,歡迎進入富書晨間閱讀時間。今天要和大家聊聊著名的社群學習組織——拆書幫的創始人趙周老師的代表作《這樣讀書就夠了》。如果讓我選出一本過去一年對我的人生影響和觀念衝擊最大的書,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這樣讀書就夠了》。為什麼呢?
  • 「拆書」+「社群」:書可以這麼讀
    「你有多久沒讀書了?」這樣的提問,總讓工作族感到焦慮。  在陝西工作的盧茵就陷入了這種「焦慮」。她付費上公眾號的微課,上淘寶訂購英語口語課程,上公開課網站學習財經知識,在線上講座聽「牛人」分享微信運營經驗……盧茵希望能儘可能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增添砝碼。  午休時,她會拿起手機——讀書。
  • 不知道如何做讀書筆記?這裡有4種筆記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一是文章的目錄大綱,一是章節的首尾段落,一是文章中的加粗黑體字部分。這三個角度能夠幫助我們迅速的抓住本書、本章、本節中非常重要的內容。2.一元式筆記一元式筆記,是我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學習到的一種記讀書筆記的方式。一元式筆記是什麼意思呢?
  • 《這樣讀書就夠了》:能讓你花30元解決3萬元的問題,純乾貨
    你還在為沒時間讀完一本書而懊悔嗎?你還在為一讀書就困而煩惱嗎?你還在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否花高昂的學費去培訓而踟躕嗎?在這個知識就是力量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但一提起讀書,總會有很多人表示無奈:沒時間看,看不下去,一看就困。《這樣讀書就夠了》讓你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 總有人說你讀書讀傻了?這樣讀書,越學越聰明
    出於好奇我就繼續搜索了一下相似的問題,發現有這個困惑的人還真不在少數,似乎我們周圍有許多人認為「讀書無用」。是什麼造成了這種「讀書無用」的認知?怎樣做才能將我們所學的知識變成有用?《這樣讀書就夠了》給出了答案。
  • 喜歡讀書,卻不知如何做筆記?兩種筆記方法,讓你學以致用
    以前我很喜歡讀書,也很享受讀書之後的暢快感,所以想要快速讀完書中的內容,也學習過不少所謂的「速讀法」,但是最終卻發現,讀的書越多,學到的速讀方法越多,真正派上用場的知識,卻寥寥無幾。「為什麼會這樣?」我曾經問自己,但我不知道答案,解鈴還需寄鈴人,想要知道讀書為何沒有收穫,還需回到書中去找答案。
  • 高效閱讀法,8步驟拆書學習法告訴你「書到用時方恨少」這種毒雞湯,不要再信了!
    而記筆記的方式有內容提要筆記、比較閱讀筆記等等,寫書評有撰寫心得,分析得失等等。那麼說到拆書有個人拆書和團隊拆書。   趙周老師的介紹截屏趙周老師是這樣告訴我們的——「《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的副標題叫做『
  • 這位「拆書家」教你做書的主人
    書,還能拆著讀?是的,「拆書」是最近兩年很流行的一種讀書方法論。  趙周,拆書幫創始人,教育實踐家,企業培訓專家,成人學習類No.1暢銷書《這樣讀書就夠了》、《拆出你的溝通力》作者。  昨天,他在外圖廈門書城舉辦新版《這樣讀書就夠了》籤售會。這本書第1版在5年前出版,5年間,長期佔據亞馬遜職場學習類暢銷榜第一名。  趙周說,讀書不一定要讀完全本,也不用把書上的話死記硬背下來,而是要拆為己用,把書中的知識吸收遷移,轉化為自己的體系;如果做不到,不如去看抖音。拆書要做到「拆為己用」  趙周認為,這是一個「快」時代,讀書也成為「快」文化的一部分。
  • 拆書幫開山之作《這樣讀書就夠了》(【華語讀書】第1期)
    拆書家選擇原書拆頁,請學習者閱讀;拆書家講解引導,幫助學習者理解並聯繫自身;拆書家催化促動,促進學習者反思經驗、規划行動和現場演練。拆書家主持RIA現場學習的3個核心環節分別為:閱讀拆頁、講解引導和拆為己用。
  • 讀書筆記寫得好,書到用時不煩惱
    是我們讀的書不對?讀的方法不對?還是讀書真的無用呢?懷著一系列的疑問,我打開了這本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本書作者、以對讀書法的大量研究和經驗聞名日本的「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是這方面的專家。在本書中,他依次介紹了選書、購書、寫筆記、重讀筆記以及活用筆記的方法。一、怎樣選書?
  • 如何做好讀書筆記
    為什麼要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是為了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或者是摘抄文章中精彩部分而做的。我們小時候看書的時候會在書邊做批註,這就是讀書筆記的一種。做讀書筆記是因為人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讀書只有不斷的複習,才能夠講忘記的內容給補回來。讀書筆記就是我們不斷複習的最好辦法。如何做讀書筆記通常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的一點點記錄開始,養成好的習慣。用關鍵詞記下要點,摘錄出好的句子段落,在原文段落旁,加上自己的觀點。但是這樣的記錄比較碎片化,很難拿來運用。
  • 不會讀書怎麼辦?這樣做就夠了
    前幾天跟好基友吃小龍蝦,聊起自己十月份將要參加線下讀書課程,好基友半開玩笑地說「怎麼著大家也算讀書人吧,讀書這事情還用得著學?」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現在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便利,開始閱讀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有時閱讀過後,是不是感到頭昏腦漲,思緒混亂,感覺身體被掏空?!咳咳,拿錯劇本了。是有一種讀了很多書,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無力感。
  • 讀書不會做筆記,筆記做了不會用,3個工具教你有效做筆記
    讀過的書不少,看的時候也覺得很有收穫,過幾天就不知道書裡說了什麼看了書,不知道怎樣做筆記?.如何複習這些書?是否要把這些筆記背下來?04如何做好有效的讀書筆記,能內化為自身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上面講過,要把隱性的知識轉為顯性的知識,可以通過做筆記來展現,下面介紹三種做筆記的方法。
  • 沒時間讀書?讀的書合上就忘?這3種讀書筆記法,幫助你高效閱讀
    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讀過的書短時間內還有印象,時間一長就忘記了,好像沒讀過一樣。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記讀書筆記。我每周都會讀至少3本書,然後還會輸出大量的書評和感受。出自拆書幫趙周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一般要用到便籤,所以叫RIA便籤讀書法。RIA分別指的是:Read(閱讀);Interpretation(解釋),Appropriation(私自佔有)。
  • 5.4「第五講」拆書活動:如何策劃組織?
    或者去肉回骨,掌握一本書的精華呢?再或者依託個人關注點,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拆為己用呢?先介紹幾種拆書的方法:01便籤拆書法在《這樣讀書就夠了》一書中,詳細地介紹了拆書幫這一派的拆書玩法,這個方法適用於致用類圖書,這是它的適用範圍,我總結為一成語:化整為零。
  • 學習方法 如何做「讀書筆記」收穫更大?
    今天向各位推薦幾招:直接在書上做讀書的批註會非常直觀。勾畫你有感觸的語句,直接批註上你的想法和體悟,這樣下次再翻看書籍時,非常容易識別書中精華和重點,也可以基於上次的閱讀體會提出更深入的見解或引入更多的視角。在用這個方法讀書時,有個很重要的前提是賦予符號固定的含義。比如「~~~」波浪線代表優美的語句,「!」感嘆號代表著重要關注的觀點等。
  • 讀書方法:如何用讀書筆記有效閱讀一本實用類書?
    關於實用類書籍的閱讀,要改變讀書的思維觀念,沒必要讀懂書中所有的內容,也沒必要一字一句的閱讀,把一本書完全讀完。實用類書籍閱讀的關鍵是以知識內化為讀書目的。所以在閱讀實用性書籍時,不追求數量,也不要要求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