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讀過的書短時間內還有印象,時間一長就忘記了,好像沒讀過一樣。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記讀書筆記。
我每周都會讀至少3本書,然後還會輸出大量的書評和感受。這篇文章,我總結了3種讀書筆記的方法,分享給你我是如何將書中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
這3種讀書筆記的方法,適用於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希望對想要提升閱讀能力的你有所幫助。
RIA便籤法
RIA便籤讀書法適用於實用類書籍。出自拆書幫趙周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一般要用到便籤,所以叫RIA便籤讀書法。
RIA分別指的是:Read(閱讀);Interpretation(解釋),Appropriation(私自佔有)。
具體怎麼去操作呢?
R: 當讀書遇到讓自己眼前一亮的內容時,要記錄下來。
然後就是圖中列舉的三個步驟:
I: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複述書中內容,儘量避免引用原文,只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A:通過找到和自己經驗相關的內容,並加以聯繫。比如我做了什麼(加入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等等);然後再思考如何應用,這裡推薦使用SMART原則,按照原則,實現目標。
火鍋法
這個概念源自《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作者奧野宣之在這本書中,為我們介紹了這個讀書筆記的方法。
我個人認為,這個方法更適用於小說類或者文學類的書籍,不需要考慮整個書籍的深度,主要是對不同角度的看法和分析。
通讀全書,在書中有觸動的地方折起角,然後在第三次讀的時候,如果仍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然後抄寫在讀書筆記上。然後通過不同的線條來代表不同的內容,這個因人而異。
蔥鮪火鍋,即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以蔥和金槍魚為材料烹製的日本特色料理。雖然裡面的蔥是配菜,但是和金槍魚同樣重要。
來自網絡
而「火鍋式」的讀書筆記法,其實就是蔥和金槍魚就像我們讀書筆記裡的「摘抄」和「評價」,它們同等重要。讀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書籍本身和思考結合,形成為己所用的知識體系。
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是由康奈爾大學的Walter Pauk博士發明的。它適合做讀書筆記,課程筆記,提升記憶等。
康奈爾筆記的設計邏輯在於,它能夠幫助你梳理學習的結構,然後還能幫助你提升讀書的效率。
右上主要是我們做讀書筆記摘抄的地方,左上用來總結讀書筆記中的總結,然後在最下面哪裡總結整篇筆記的核心內容,以及對內容的反思和消化。
1.記錄(Record)
在閱讀過程中,在筆記欄儘量寫下在讀書時,被觸動的情況,多多的總結書中的精華內容。
2.簡化(Reduce)
閱讀完成後,儘量將讀書筆記中的內容進行簡化,然後填到藍色的回憶欄裡。
3.背誦(Recite)
在閱讀一些實用類的書籍時,把主欄遮住,只用回憶欄中的摘記提示,儘量完滿地敘述閱讀書中的核心內容。
4.思考(Reflect)
這個部分是最重要的,因為讀書很多人過目就忘的原因就出在這裡。大腦深刻的思考可以增強我們的記憶,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實現書本與自己知識體系的融合。
5.複習(Review)
這個複習的時間因人而異,我比較建議你可以每個月至少看一看自己曾經做過的讀書筆記,然後去嘗試優化你的筆記。
我的一些小建議
①筆記要為思路服務,不要為了記筆記而記筆記
筆記是服務於我們讀書的內容的,如果浪費很多時間寫了很多讀書筆記,但沒有自己的思考,那一切就都是空談。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內容和思考上,所有的筆記都是為了構建更好的讀書體系,在總結歸納的同時,讓我們有更寬闊的思路和清晰的規劃。
②挑最重要的內容記下來,不要想著書中的所有內容都能涵蓋
我在最開始讀書的時候,會想要把書中所有的精華都記住。可是後來我發現,不僅自己做筆記毫無重點,而且還會在之後重新翻看的時候,完全忘記當時為什麼要記下這一堆東西。
請記住,筆記中的內容只有為你所用,才有價值。
希望這幾種筆記方法能夠幫助你提升閱讀效率,讓你在每次讀書之後都能有所收穫。
我是每周讀三本書的San蝶,感謝閱讀,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