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好基友吃小龍蝦,聊起自己十月份將要參加線下讀書課程,好基友半開玩笑地說「怎麼著大家也算讀書人吧,讀書這事情還用得著學?」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現在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便利,開始閱讀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有時閱讀過後,是不是感到頭昏腦漲,思緒混亂,感覺身體被掏空?!咳咳,拿錯劇本了。是有一種讀了很多書,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無力感。
是哪裡出了問題嗎?
是的,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結合自己具體的情況加以實踐運用。
那麼今天我推薦給大家的書——《這樣讀書就夠了》,或許在學以致用方面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示。
談到學以致用,就不得不談到成人教育,這與我們傳統的教育有所區別,有著顯著特點。
1、自我導向
成人變得具有自我導向性,意味著成人學習能夠參與診斷自身的學習需求、規劃、實施和評估自身的學習經驗。
2、關聯經驗
成人具有豐富的且不斷增加的經驗,這些經驗應該作為學習資源被自己和他人加以利用。有效的學習並且充分利用學習者的經驗。
3、強調實踐
學習的內容與個人的社會角色、工作崗位、面對的問題關聯越強,學習的準備度就越高。所以選擇學習內容,首先要考慮的是「能否用得上」,判斷學習效果的衡量標準也是「是否用上「了。
4、聚焦於解決實際問題
成人學習更多的就是一種問題中心的學習而不是學科中心的學習。所以成人學習沒有必要過分追求理論的深入、體系的完善、細節的論證,足夠解決問題就好。
5、內在驅動
成人更多是受內在因素(希望解決問題、增加能力和自我實現)而非外在因素(如考試、考核、證書等)的驅動而學習。
仔細回想一下,我們閱讀職場、管理、經濟甚至勵志類的書籍以及其他訊息,是不是或多或少抱有上述的目的和期待呢?簡單來說,有效的讀書就是要做到:學以致用
「體驗」和「反思」兩個過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進,這個反覆進行的過程即是拆解,或者說是「拆為己用」, 就是把有價值的知識轉化為自己能力的能力。《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告訴我們,讀書的過程應該包括這樣三個核心環節:R 、I、A
R(Reading)——閱讀讀書片段
I(Interpretation)——引導促進
A(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
掌握這三個核心,在讀書過程中,學習者幾乎不會感覺到沉重、疲倦和焦慮,因為每一次的閱讀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次與自己的對話,挖掘內心真實的想法,並且對實際行為做出引導和指示。看不懂的地方跳過也無妨——關鍵的問題永遠是我怎樣能把看懂的知識用上即可,心裡也不會有負擔。說完心法,下面具體說說閱讀的具體招式——便籤讀書法
1、閱讀準備:
常用便籤貼紙(多色或自己標記區分為I、A1、A2),多色指示標籤,筆:
「I」便籤: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A1」便籤: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A2」便籤:記錄以後該如何應用。
2、閱讀步驟:
第一步:確定你要讀的是致用類的圖書,你讀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技巧、方法,並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
第二步:要求自己用較快的速度閱讀;
第三步:遇到核心觀點、重要建議,或者叫較難理解的地方,先判斷這對我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則放慢閱讀速度,細讀相關內容;
第四步:拿一張「I」便籤,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重述知識點,或者總結啟發,寫下來,貼在相應書頁;
第五步:回顧自己有沒有經歷過,或者見到過類似的事情、情境。拿一張「A1」便籤,寫下來,貼在相應書頁;
第六步:結合讀到的知識(觀點/建議/啟發)與自己的經驗,設想自己今後如何運用。總結的內容應該是具體而非籠統的,寫在一張A2便籤上,貼在相應位置;
第七步:在有便籤的頁面邊緣,貼上指示標籤或折頁,以示提醒,日後應用,改變行為。
(Tip:若是電子書,即以內置電子便籤替代即可,說了這麼多,只是看看可不行啊,實踐才能出真知,大家快去實踐一番吧。)
或許有些小夥伴會有疑惑,讀書,真的要這麼「功利」嗎?其實,推薦《這樣讀書就夠了》,介紹這套方法,也是為了解決平時大家閱讀沒時間、沒精力和沒效果的三大難題。並不要求大家都依此執行,更重要的是多提供一種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好的培訓就是根據前文所述的方法,通過自我導向——關聯經驗——強調實踐——聚焦解惑,相輔相成,提高和促進學習效果。
讀書百卷,不如實操相練。
現在,長投網2016年第三屆年會已經開始報名啦,相比閱讀投資書籍,會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乾貨滿滿的線下課程,精彩的投資大咖分享,有趣的現場互動,就等你來。
地址:
上海虹橋附近
時間:
10.22-10.23,即周六周日
價格:
9月購買980元,10月購買1080元,長投卡可用,即打7折。並且為了感謝老院生,特推出優惠活動:只要購買過長投3門主線課程,再購買年會入場券,報名結束後,都會返還300投幣到帳戶!即滿足全部條件者,最低只需386元就能參加年會!(980*0.7-30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