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讀書怎麼辦?這樣做就夠了

2021-02-19 長投學堂

前幾天跟好基友吃小龍蝦,聊起自己十月份將要參加線下讀書課程,好基友半開玩笑地說「怎麼著大家也算讀書人吧,讀書這事情還用得著學?」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現在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便利,開始閱讀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有時閱讀過後,是不是感到頭昏腦漲,思緒混亂,感覺身體被掏空?!咳咳,拿錯劇本了。是有一種讀了很多書,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無力感。

是哪裡出了問題嗎?

是的,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結合自己具體的情況加以實踐運用。

那麼今天我推薦給大家的書——《這樣讀書就夠了》,或許在學以致用方面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示。


談到學以致用,就不得不談到成人教育,這與我們傳統的教育有所區別,有著顯著特點。

1、自我導向

成人變得具有自我導向性,意味著成人學習能夠參與診斷自身的學習需求、規劃、實施和評估自身的學習經驗。

2、關聯經驗

成人具有豐富的且不斷增加的經驗,這些經驗應該作為學習資源被自己和他人加以利用。有效的學習並且充分利用學習者的經驗。

3、強調實踐

學習的內容與個人的社會角色、工作崗位、面對的問題關聯越強,學習的準備度就越高。所以選擇學習內容,首先要考慮的是「能否用得上」,判斷學習效果的衡量標準也是「是否用上「了。


4、聚焦於解決實際問題

成人學習更多的就是一種問題中心的學習而不是學科中心的學習。所以成人學習沒有必要過分追求理論的深入、體系的完善、細節的論證,足夠解決問題就好。

5、內在驅動

成人更多是受內在因素(希望解決問題、增加能力和自我實現)而非外在因素(如考試、考核、證書等)的驅動而學習。

仔細回想一下,我們閱讀職場、管理、經濟甚至勵志類的書籍以及其他訊息,是不是或多或少抱有上述的目的和期待呢?簡單來說,有效的讀書就是要做到:學以致用



「體驗」和「反思」兩個過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進,這個反覆進行的過程即是拆解,或者說是「拆為己用」, 就是把有價值的知識轉化為自己能力的能力。《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告訴我們,讀書的過程應該包括這樣三個核心環節:R 、I、A


R(Reading)——閱讀讀書片段

I(Interpretation)——引導促進

A(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


掌握這三個核心,在讀書過程中,學習者幾乎不會感覺到沉重、疲倦和焦慮,因為每一次的閱讀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次與自己的對話,挖掘內心真實的想法,並且對實際行為做出引導和指示。看不懂的地方跳過也無妨——關鍵的問題永遠是我怎樣能把看懂的知識用上即可,心裡也不會有負擔。說完心法,下面具體說說閱讀的具體招式——便籤讀書法


1、閱讀準備:

常用便籤貼紙(多色或自己標記區分為I、A1、A2),多色指示標籤,筆:

「I」便籤: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A1」便籤: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A2」便籤:記錄以後該如何應用。

2、閱讀步驟:

第一步:確定你要讀的是致用類的圖書,你讀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技巧、方法,並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

第二步:要求自己用較快的速度閱讀;

第三步:遇到核心觀點、重要建議,或者叫較難理解的地方,先判斷這對我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則放慢閱讀速度,細讀相關內容;

第四步:拿一張「I」便籤,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重述知識點,或者總結啟發,寫下來,貼在相應書頁;

第五步:回顧自己有沒有經歷過,或者見到過類似的事情、情境。拿一張「A1」便籤,寫下來,貼在相應書頁;

第六步:結合讀到的知識(觀點/建議/啟發)與自己的經驗,設想自己今後如何運用。總結的內容應該是具體而非籠統的,寫在一張A2便籤上,貼在相應位置;

第七步:在有便籤的頁面邊緣,貼上指示標籤或折頁,以示提醒,日後應用,改變行為。

(Tip:若是電子書,即以內置電子便籤替代即可,說了這麼多,只是看看可不行啊,實踐才能出真知,大家快去實踐一番吧。)


或許有些小夥伴會有疑惑,讀書,真的要這麼「功利」嗎?其實,推薦《這樣讀書就夠了》,介紹這套方法,也是為了解決平時大家閱讀沒時間、沒精力和沒效果的三大難題。並不要求大家都依此執行,更重要的是多提供一種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好的培訓就是根據前文所述的方法,通過自我導向——關聯經驗——強調實踐——聚焦解惑,相輔相成,提高和促進學習效果。

讀書百卷,不如實操相練。


現在,長投網2016年第三屆年會已經開始報名啦,相比閱讀投資書籍,會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乾貨滿滿的線下課程,精彩的投資大咖分享,有趣的現場互動,就等你來。

地址:

上海虹橋附近

時間:

10.22-10.23,即周六周日


價格:

9月購買980元,10月購買1080元,長投卡可用,即打7折。並且為了感謝老院生,特推出優惠活動:只要購買過長投3門主線課程,再購買年會入場券,報名結束後,都會返還300投幣到帳戶!即滿足全部條件者,最低只需386元就能參加年會!(980*0.7-300=386)


相關焦點

  • 《這樣讀書就夠了》讀後感
    復盤「拆書法」第一次接觸拆書法是上周在聽的趙周老師(創始人)的一個音頻課,其中老師說的入職幾年後發現自己知識斷層,渴求培訓、考證改善現狀的確有苦於現實所累無法精進的話打動了我,於是迅速噹噹了趙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進行閱讀學習。
  • 讀書不會運用怎麼辦?試試這種高效讀書法
    但是新的問題來了,我發現自己讀書速度雖然快了不少,讀的時候也感覺有觸動,受啟發,但是讀完就忘了,很少用到實踐中去。讀書不會運用,就像那句話說的「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一生「。怎麼辦?為了解決這個困惑,我又讀了些閱讀方法的書,有本書就叫做《實用性閱讀指南》,裡面有一章專門談到如何把讀書所得轉變成行動,但是,我仍然覺得困惑。又讀了本《這樣讀書就夠了》,書中介紹的「便籤閱讀法」讓我很是驚喜,也買來一些便籤開始嘗試這種方法,但讀完書後卻不願去翻動便籤,而不讀完一本書心裡又總覺得不踏實。
  • 富書原創:這樣讀書就夠了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著名的社群學習組織——拆書幫的創始人趙周老師的代表作《這樣讀書就夠了》。如果讓我選出一本過去一年對我的人生影響和觀念衝擊最大的書,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這樣讀書就夠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本教我們學會學習的書,講得是方法論,介紹的是一種高效的讀書工具。我自己的體會是它讓我擺脫了過去「低水平勤奮」的陷阱。
  • 為什麼《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的爭議這麼大?
    《這樣讀書就夠了》提出了一種比較新穎的讀書方法—拆書法,引起了很多爭議。
  • 《這樣讀書就夠了》:3招教你告別心浮氣躁,提高學習力
    趙周在《這樣讀書就夠了》中寫道:人們的很多麻煩都是因為學習能力不足。這裡所說的學習能力,不是快速讀書、記憶知識、應對考試的能力,而是改變行為、解決問題、升級能力的能力。如今,很多人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機械地學習、生活、工作,即使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了快速讀書、記憶知識和如何應對考試、工作的技能,也沒有辦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只會在同一個能力水平打轉。那麼,我們該如何高效學習呢?在《這樣讀書就夠了》裡,作者趙周為我們提供了答案。
  • 《這樣讀書就夠了》—2、學習者不同境界
    常常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不知此刻的你是否和我一樣感同身受……今天學習了《這樣讀書就夠了》第三章。原來學習者分為三個階段,從低到高依次為:初級學習者、高級學習者、學習促進者。突然恍然大悟,原來多年來自己一直處於初級學習者階段,所以無法將書中的知識進行轉化和吸收,應用於生活和工作場景中。
  • 我很想讀書,可我不會讀書,該怎麼辦?
    相信許多人在讀書過程中都曾有這樣的困擾:「想讀的書很多,卻總是沒有時間」「書架上堆滿了書,每一本都沒翻閱過幾頁」「讀過的書很快就忘了,沒什麼收穫,滿滿的挫敗感」「需要閱讀的書很多,可是閱讀速度太慢」>我自己也深受讀書的困擾。
  • 低年級學生這樣做讀書筆記
    如果你告訴他讀和寫之間的距離,如同會吃和會做之間的距離一樣,他就會追著問:那做讀書筆記有用嗎?有用啊。但如果只是想憑著簡單的摘摘抄抄就有用,這如同拿著一本菜譜就以為能做出一桌好菜一樣不靠譜。從讀到寫之間需要的那個橋梁,叫思考。所以,如果確定想做讀書筆記,得在這個項目中充分體現思考的成果。
  • 《這樣讀書就夠了》:能讓你花30元解決3萬元的問題,純乾貨
    你還在為一讀書就困而煩惱嗎?你還在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否花高昂的學費去培訓而踟躕嗎?在這個知識就是力量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但一提起讀書,總會有很多人表示無奈:沒時間看,看不下去,一看就困。《這樣讀書就夠了》讓你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 你還不會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的4個方法,相信會對你有幫助
    我喜歡閱讀,對於我而言,做讀書筆記,是家常便飯的事。我認為:如果,你特別熱愛閱讀,就最好要做讀書筆記。如果,你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不是一個記憶的天才,不做讀書筆記,那麼你看過的這一本書很快就會被遺忘。有人說,我想做讀書筆記,但是我不會。你還不會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的4個方法,相信會對你有幫助。
  • 在家閉關想讀書,但拿起書就犯困,怎麼辦?
    讀書數量不在多,哪怕你一年就讀透一本書,只要你能夠吸收並且用於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就是非常好的效果。那們我究竟該怎樣讀書呢?我給你推薦兩本書。第一本是《這樣讀書就夠了》,趙周老師的經典作品。最好的辦法是在看書的同時還要「寫」書,你可以在書中做標記,等到第2次再讀的時候,你看看你之前寫的筆記,是不是又有新的啟發和感想了?第二,把你覺得書中不錯的內容分享出去,不論是微博,朋友圈還是QQ空間都可以。現在的電子書APP很方便讓你做標記,你甚至可以把自己標註的內容導出來留存。
  • 不會讀書怎麼辦?腦科學家指導你如何學會閱讀
    這幾天我在家讀到了這樣一本書——《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就是一本指導我們如何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閱讀的書籍。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茂木健一郎,他曾經任職於劍橋大學,是日本最為著名的腦科學家,是日本腦科學應用的第一人。
  • 電飯煲蒸饅頭,這樣做,家裡人會不會喜歡
    但是不管是多好吃的食物,經常吃還是會有吃夠的時候,如果你願意吃麵食,卻因為天天吃這種口味單一的饅頭吃夠了怎麼辦?今天我們用電飯煲做一個椰蓉饅頭,個人覺得味道還不錯,可以給自己換一換口味,蓬鬆暄軟,跟麵包差不多。
  • 不會讀書,閱讀量再大也救不了你
    【迷茫糾結黨】代表問題:「我想提高理財能力,是不是應該集中精力去研究一些商業領域的書」以及「看過就忘怎麼辦?」【多而無用黨】代表問題:「我大概每天的閱讀量是十萬吧,可是並感受不到明顯的提高怎麼辦?」今天神兔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讀書的問題,分享一些大師的閱讀方法給各位小夥伴,在進入方法論之前,先需要澄清以下誤區以正三觀。
  • 越來越多學生「厭學」:寧願種地、做苦工,卻不願讀書,怎麼辦?
    #01、「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並不能阻止學生「厭學」,怎麼辦?在我國古代,就有很多激勵人們學習的語言,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等等,都是說學習是有意義的,學習好了對將來是有好處的,都知道種地,做苦工,小買賣遠不如當官,坐辦公室舒服,知道出力多的人收入很少。
  • 不會做讀書筆記,學會這三個小方法,讓你的讀書筆記手到擒來
    下面我們就從讀書、記錄和活用這三個主要方面來學習一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02讀書的技巧可能有人會說:誰不會讀書啊,讀書從小學開始就會了。這真的是會讀書嗎?那就是在讀書過程中做隨筆或筆記,並且養成習慣。
  • 如何寫讀書筆記?——不會寫讀書筆記等於不會讀書
    寫讀書筆記是非常重要的,簡單來說,不會寫讀書筆記就是不會讀書。就像是一個人到了寶山,遍地是寶,但是卻空手而歸。即使是帶著寫讀書筆記的想法去閱讀,最後的效果也是比泛泛而讀的效果好太多。這樣你閱讀的時候,是一種主動的狀態,而不是被動的狀態。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讀書還可以這樣讀?3個方法提升讀書效率
    這樣,就會很快找到做不到的原因、哪個部分出現了問題以及如何發現解決對策。如果屬下和當事人得知有人能夠理解自己,便可以毫無顧慮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有「同理心」,那麼只聽一次,就能夠理解微妙的語感,也能夠想像當事人的心境。
  • 《這樣讀書就夠了》:提升你學習力的1個方法,直達最高學習境界
    閱讀《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是因為前面看了《洋蔥閱讀法》,書中提到的「便籤閱讀法」,讓我對趙州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產生了興趣。閱讀就是這麼奇妙,某個概念的提出,讓你能想要再去閱讀另一本書,每一個作者提出的問題和書中的拓展書籍,就像大海中的每個小島,讓你都想上岸探索一次。
  • 這樣讀書就夠了:拆為已用,才是真正的學
    但他讀書十分有恆心。關於如何讀書才有效果,曾國藩總結了幾條十分實用但很笨的方法。那是什麼方法呢?1.必須專一。很多人看書,可以同時看好幾本書,但是曾國藩一本書沒讀完,是不會讀第二本。2.必須理解。曾國藩讀書是一句一句讀,並且必須理解,如果一個句子沒有理解,是不會看下一句的。3.讀書有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