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讀書,讀的書也比較雜,除了人文類書籍外,對實用性書籍也有較大興趣。
但是我讀書一直比較慢,而且不管讀什麼書,都是從頭至尾,一字一句地讀。近年來讀了些有關讀書方法的書,特別是有本《高效能閱讀》的書,讓我閱讀實用性書籍的速度大大加快。
但是新的問題來了,我發現自己讀書速度雖然快了不少,讀的時候也感覺有觸動,受啟發,但是讀完就忘了,很少用到實踐中去。讀書不會運用,就像那句話說的「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一生「。
怎麼辦?為了解決這個困惑,我又讀了些閱讀方法的書,有本書就叫做《實用性閱讀指南》,裡面有一章專門談到如何把讀書所得轉變成行動,但是,我仍然覺得困惑。
又讀了本《這樣讀書就夠了》,書中介紹的「便籤閱讀法」讓我很是驚喜,也買來一些便籤開始嘗試這種方法,但讀完書後卻不願去翻動便籤,而不讀完一本書心裡又總覺得不踏實。
直到前不久,我讀到了成甲的《好好思考》,裡面提到的一種讀書方法讓我頓時感到豁然開朗。
下面我就來介紹下這種神奇的讀書方法。
它的名字叫做「查字典法」。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要把實用書當成字典一樣來閱讀。
我們是怎麼閱讀字典的?當然是碰到不懂或有困惑的字就去查找相應的條文呀,那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閱讀實用書。
比如一本談個人成長的書,裡面有時間管理有社群運營等多方面的內容,你現在最大的困惑是時間管理,那你就可以翻到書中有關時間管理的部分查找閱讀。
閱讀完這部分內容你就可以像查字典一樣合上書,不讀書了,幹什麼?行動啊。
如果你繼續閱讀其他內容,就很可能把剛才想到要做的事忘了,或者即使沒忘記了,也會衝淡意識,分散注意力。
成甲把這步稱之為「不讀書法」。
肯定有人要說了,比如我就是這樣想的,不把一本書讀完心裡會覺得不踏實呀,但是你想想,你會讀完一本字典嗎?字典讀不完,你心裡會不踏實嗎?哈哈,這樣一想,我心裡下子就踏實了。
查字典之後的「不讀書法」主要內容和《這樣讀書就夠了》中介紹的「便籤閱讀法「差不多,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複述閱讀內容,儘量用自己的話複述書中對你有觸動的的內容
第二步,聯想自身相關的經歷和經驗,想想有什麼啟發?可以解決什麼類似的問題?
第三步,把啟發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想想自己今後應該怎麼做?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就是運用這種讀書方法的典範。閱讀彼得.克魯克的經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時,讀到書中一句話,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說真正管理得好的企業,是單調乏味的,缺乏激動人心事情的,張瑞敏感到很驚訝,受到很大觸動,聯繫自身企業管理實際,體會到企業要真正管理好,並不在於那種大張旗鼓地宣傳或鼓動,而在於有序的管理制度。經過深入思考,創立了 「日清法」,大大提高了海爾公司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對海爾集團的發展壯大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為督促自己行動,你可以仿照下圖中的方法給每本書建立讀書檔案,和「查字典」讀書方法結合,每次可以記錄一個有用的感想和行動。
讀完就忘,讀過的書不會運用,「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如果你也有這困惑,不妨試試運用 「查字典法「讀書,不用擔心買了書讀不完,而且還能促進你運用書中知識,真正提高讀書效能,特別適用於實用性書籍的閱讀,相信會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