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會運用怎麼辦?試試這種高效讀書法

2020-12-11 蒲公英讀書

我喜歡讀書,讀的書也比較雜,除了人文類書籍外,對實用性書籍也有較大興趣。

但是我讀書一直比較慢,而且不管讀什麼書,都是從頭至尾,一字一句地讀。近年來讀了些有關讀書方法的書,特別是有本《高效能閱讀》的書,讓我閱讀實用性書籍的速度大大加快。

但是新的問題來了,我發現自己讀書速度雖然快了不少,讀的時候也感覺有觸動,受啟發,但是讀完就忘了,很少用到實踐中去。讀書不會運用,就像那句話說的「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一生「。

怎麼辦?為了解決這個困惑,我又讀了些閱讀方法的書,有本書就叫做《實用性閱讀指南》,裡面有一章專門談到如何把讀書所得轉變成行動,但是,我仍然覺得困惑。

又讀了本《這樣讀書就夠了》,書中介紹的「便籤閱讀法」讓我很是驚喜,也買來一些便籤開始嘗試這種方法,但讀完書後卻不願去翻動便籤,而不讀完一本書心裡又總覺得不踏實。

直到前不久,我讀到了成甲的《好好思考》,裡面提到的一種讀書方法讓我頓時感到豁然開朗。

下面我就來介紹下這種神奇的讀書方法。

它的名字叫做「查字典法」。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要把實用書當成字典一樣來閱讀。

我們是怎麼閱讀字典的?當然是碰到不懂或有困惑的字就去查找相應的條文呀,那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閱讀實用書。

比如一本談個人成長的書,裡面有時間管理有社群運營等多方面的內容,你現在最大的困惑是時間管理,那你就可以翻到書中有關時間管理的部分查找閱讀。

閱讀完這部分內容你就可以像查字典一樣合上書,不讀書了,幹什麼?行動啊。

如果你繼續閱讀其他內容,就很可能把剛才想到要做的事忘了,或者即使沒忘記了,也會衝淡意識,分散注意力。

成甲把這步稱之為「不讀書法」。

肯定有人要說了,比如我就是這樣想的,不把一本書讀完心裡會覺得不踏實呀,但是你想想,你會讀完一本字典嗎?字典讀不完,你心裡會不踏實嗎?哈哈,這樣一想,我心裡下子就踏實了。

查字典之後的「不讀書法」主要內容和《這樣讀書就夠了》中介紹的「便籤閱讀法「差不多,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複述閱讀內容,儘量用自己的話複述書中對你有觸動的的內容

第二步,聯想自身相關的經歷和經驗,想想有什麼啟發?可以解決什麼類似的問題?

第三步,把啟發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想想自己今後應該怎麼做?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就是運用這種讀書方法的典範。閱讀彼得.克魯克的經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時,讀到書中一句話,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說真正管理得好的企業,是單調乏味的,缺乏激動人心事情的,張瑞敏感到很驚訝,受到很大觸動,聯繫自身企業管理實際,體會到企業要真正管理好,並不在於那種大張旗鼓地宣傳或鼓動,而在於有序的管理制度。經過深入思考,創立了 「日清法」,大大提高了海爾公司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對海爾集團的發展壯大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為督促自己行動,你可以仿照下圖中的方法給每本書建立讀書檔案,和「查字典」讀書方法結合,每次可以記錄一個有用的感想和行動。

圖片來源:《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

讀完就忘,讀過的書不會運用,「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如果你也有這困惑,不妨試試運用 「查字典法「讀書,不用擔心買了書讀不完,而且還能促進你運用書中知識,真正提高讀書效能,特別適用於實用性書籍的閱讀,相信會對你有幫助。

相關焦點

  • 高效讀書丨唯我獨尊讀書法
    推薦一個高效讀書的方法:唯我獨尊讀書法。即,閱讀時以我為主,碰到有啟發的地方便馬上停下來,記錄這個時刻產生的想法,並代入黃金圈思考這幾個問題:1.或者你在其它什麼場景下也發現了這種情況?有時間的話把以上思考及時輸出成文,積澱為自己的小收穫。沒時間則可以把腦海中的關鍵詞句寫下來,下次有空時通過這些熟悉的詞來重現當時思緒,減少再載入的精力消耗。
  • 《高分讀書法》,高效讀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利器
    拿起《高分讀書法》這本書,一看封面欣喜若狂:「6大選書法則,57個讀書要點,幫你全面提升思考力和讀解力」「閱讀速度更快,內容記憶更牢,知識運用更靈活」「逆轉學習困境,實現名校夢想」「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天哪!每一條介紹都切中我的需求點,正是我「雞娃」的必要裝備呀!
  • 簡單高效實用的讀書方法——RIA便籤讀書法
    我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首先肯定是為了應用,其次才是為了消遣。不知愛讀書的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讀了很多書,但能記住的不多,能夠在生活中大得到應用的就更少。雖然是讀過的書,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書中的內容便會越來越模糊,原因在哪裡?就在我們讀書的方法上。俗話說:「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 奧野宣之:我用這樣的高效讀書法積累素材,後來出版了多本書
    所以我們知道讀書不是做筆記就有用的,而想要有效的做讀書筆記,就需要運用正確的方法。首先想要正確的讀書,從觀念上,思想裡就要改變錯誤高效閱讀觀點!相信有不少的人都有過追尋高效讀書秘密的過程,但是每個人對於高效的理解又有所不同,那麼所謂的高效閱讀中的「高效」到底指的是什麼?
  • 很吵才讀得好:大聲讀書法(猶太人讀書秘訣)
    猶太人用聲音來讀書,而且特色是聲音要配合音律。在圖書館或是會堂中,猶太人以有韻律的朗讀來研習律法書和塔木德,聽起來就像是唱歌。有節奏感的讀書法可以活化頭腦,也有助於專心讀書。默讀與有聲音地讀書差異很大。有聲音地讀書可以加入情感,按照節奏來學習。另外,唯有理解所讀的內容,才能夠有聲音地讀書。因為知道內容後,才能投入感情和音律。有聲音的讀書可以了解內容,也可刻印在心中。
  • 《高分讀書法》:聰明人都在這樣讀書
    只有你真正會讀書了,找到讀書的樂趣了,甚至會學以致用了。那麼自然堅持讀書就不是難事。因為這樣的過程是滿足的、有成就感的,我想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體驗。學會讀書的秘密都在這本叫做《高分讀書法》的書裡面,作者是一個日本人,名叫西岡一誠。
  • 你讀書的方法是什麼樣的呢?vs「樊登讀書法」
    簡讀《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一、為什麼讀書?複雜時代,閱讀是大眾反脆弱的武器;讀書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學習法;讓我們從「單向度的人」變為「多向度的人」。二、樊登是如何讀書的?——講書倒逼輸入讀書1.選擇讀的書的標準?
  • 教孩子怎樣讀書:通觀大略讀書法
    辯手們能在很短的時間裡把握並恰當地運用許多並非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這與他們平時的知識積累和集訓時有效的讀書方法是分不開的。在集訓的一百多個日日夜夜裡,每一個隊員都翻閱了將近一百多本書籍,其中包括儒家的四書五經,西方經濟學的各家代表著作,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的名著,中西文化史、思想史的權威著作,乃至各類人物傳記。
  • 《高分讀書法》57個讀書要點|學困生用此方法逆襲考上東京大學
    其實,只要改變自己的閱讀習慣,思考力就可以得到提升,從被動讀書到主動讀書,就是這麼簡單!但是,第三年,西岡一誠用高分讀書法逆襲考上夢寐已久的世界名校--東京大學。是什麼方法讓一個學困生逆襲成為學霸呢?沒過多久,他漸漸把書「讀透了」,不僅獲得了知識,還獲得了運用知識的能力,思考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嘗到甜頭的西岡一誠用自己讀書方法堅持閱讀,在東大入學模擬考試中,他一鳴驚人考了全日本第四名,順利邁進了夢寐以求的東京大學。東大學生都是主動讀書者。
  • 讀書筆記和簡單主題讀書法是我們的讀書捷徑?
    「黠問」讀書能賺錢嗎?回答是能幫助賺錢的,如果讀書真沒有用,人類為什麼會成立世界讀書日呢?讀書拿筆做筆記是高效的學習方法仔細領悟起來,手裡拿筆做讀書筆記的讀書方法,有好多好處,例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得牢一些)、順手做筆記便於下次閱讀時能夠迅速理解和聯繫分析、手腦眼口四者同時並用
  • 《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10種讀書法,這才是讀書有方
    「沒時間讀書」已經不能當成自己不想求知的藉口了,有些藉口只是想要說服自己偷懶罷了。閱讀的動力從培養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開始,可以強制自己做到。秋葉老師推薦的方法是:花3000元買100本書,散落在家裡的每個角落。這種「與書共存」的環境,一定會讓你愛上讀書。
  • 費曼讀書法——用最笨的方法學會高效閱讀
    我們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忙得抽不出時間來,那麼董遇他是這麼做的:充分利用一切空餘的時間讀書,冬天天氣冷不適宜出門,那就讀書,白天勞作後歸家利用晚上時間讀書,還有下雨天最適合讀書了。只要你想讀書,何愁沒有時間?
  • 掌握正確方法,人人都能高效閱讀——選擇讀書法
    面對信息的激增,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閱讀方法,面臨著三個挑戰:一是近乎無限的數量對人類有限時間的挑戰,二是知識更新的速度對人們原有接受方式的挑戰,三是大量知識的融合對人們理解能力的挑戰,而事實是目前大多數人的閱讀速度都與100年前相差不多,低效的閱讀無法面對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已成為人們個人發展的主要障礙,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將成為社會個人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 最簡單高效的4步讀書法,聰明人都是這樣讀書的!
    讀書的方法和習慣,決定了你能否順利完成閱讀,能否做好閱讀,能否有所收穫。所謂大道至簡,那麼什麼樣的讀書方法和讀書習慣才是最簡單、且高效的呢?時間安排就是你有多少時間可以用在讀書這件事上,然後選擇具體要讀多少;知識層面就是你能讀懂什麼級別的書籍,選的太難了,你很可能讀不進去,也無法完成,這就是下面要講的「讀書要由淺入深、由簡入繁」。
  • 一個簡單有效的讀書方法:費曼讀書法
    毫不吝嗇地將他讀書的秘訣告訴了我——費曼讀書法。費曼?這不是個物理學家嗎?怎麼還和讀書扯上關係了?只因為費曼教會了他妹妹費曼讀書法。妹妹14歲的時候,費曼送她一本天文學書,妹妹很納悶:「這本書我讀不懂怎麼辦呢?」
  • 《高分讀書法》成功有路徑:別怪孩子讀書差,他只是沒有好方法
    01 閱讀懂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小時候,在學校當語文老師的爸爸時常告訴我,讀書是有講究的,一定要注重讀書的方法,只有這樣讀書才是有效率的,否則就是人在心不在,讀不進去的,就算讀完一本書,也不見得有什麼收穫。
  • 增加想像力的讀書:猶太人超越全世界的讀書法
    增加想像力的讀書猶太人講故事和玩遊戲的讀書法李大熙想像力是所有人的基本能力之一。他們也常傳述希特勒用毒氣屠殺六百萬猶太人的故事,並且帶孩子去集中營現場,緬懷遭難的族人。這是猶太人特別的學習法。失去了國家,流離失所的猶太人歷史,比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歷史更生動更真實。這種故事比小說、電影和電視劇更刺激,也帶給人更深的感動。透過故事,也讓子女們的想像力和創意連結起來。最好的例子是從小聽故事長大的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他拍攝了《辛德勒名單》這部電影。讀書的根基是故事。
  • 顛覆多年讀書習慣,《高分讀書法》:竟然要少「看書」
    它並不深奧,卻顛覆了我讀書的舊觀念;運用起來簡單易行,卻讓我找到了主動閱讀的樂趣與成就感。實踐證明,若我早運用這些方法,這麼多年讀過的書,起碼會多80%內化為我知識體系的血液,轉化為我的知識,而不是忘得一乾二淨。一剎那還真有那麼點兒相逢恨晚呢。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做讀書筆記?
    這種對概念的界定還有解釋方法,就是應該記下來的重點。02當你感覺問題很嚴重的時候,要記住他做演講的時候,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有一個技巧:開篇提出一個痛點問題。如果這個痛點是大家普遍遇到的問題,那麼大家就會有興趣繼續聽你講下去。
  • 馬一浮的讀書法:貴以「定心」 不可有「成見」
    不過,筆者以為,被胡喬木稱為「一代儒宗」的馬一浮先生的「讀書法」,對醫治當下學人讀書不力之弊病,似乎更契機契理。  馬先生一生以讀書為業,即便在浙江大學、復性書院任教時,仍是以讀書為主——其「教」亦是為進一步的讀書做準備而已。誠如先生所言,之所以創辦「復性書院」,其宗旨仍「在於培養讀書的種子而已」。馬先生尤其重視讀書之法,在復性書院宣講「學規」之後,他開講的第一課即為「讀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