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多家電影院停擺,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去院線看電影?

2020-12-24 網易新聞

與餐飲不同,疫情對電影市場造成的損失是持續的。

無相財經出品

疫情洶湧,法新社最新消息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義大利政府宣布,關閉全國範圍內的電影院、劇院和博物館。

美國人對電影業的擔憂也越來越大。

派拉蒙影業的《碟中諜7》暫停了拍攝計劃,環球影業也取消了007系列電影新作《無暇身亡》的亞洲新聞巡迴演出,中國原定於3月27日上映的《花木蘭》遙遙無期。

2020年,對於影院來說,可能是最壞的一年。

1. 上映,遙遙無期

受疫情影響,春節電影撤檔,後續電影撤檔,影院集體關門,工作人員慘澹經營。

3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成都百麗宮影城、嘉禾影城新業店、UME成都店、北京CGV影城等影院實地探訪,發現這些影城依然關門上鎖。

一天不能開門就虧一天錢,飯店可以外賣,消費品可以網購,電影院,沒有任何收入。

針對行業的窘境,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日前發布了「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的建議」,北京市電影局也發布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北京市電影行業復工防疫指引(1.0版)」。

這些文案提出了具體的復工衛生要求,包括建立觀眾信息登記制度、隔排隔座售票等措施。

不過僅一天之後,這些施政計劃就被北京市政府叫停。

截至日前,全國各大影院仍處停業狀態,復工遙遙無期。

「一季度算是涼了,整個行業票房損失保守估計在一百多億。」多位電影從業者感嘆道。

票房佔有率第一的萬達電影,2019年上半年,實現票房49.7億元,同比減少0.97%,觀影人次1.08億,同比減少9.36%。

2019年前三季度,橫店影視實現營收21.31億元,同比下降3.43%,歸母淨利潤2.6億,同比下降19.4%……

種種窘迫的盈利數據在前,再加上這個大檔期的消失,這對影院無疑是雪上加霜。

2. 怎麼緩過來?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辦法總比困難多。

有的,開始送起了外賣,飲料、冰激凌、烤腸之類的,市區送貨上門,能賣多少賣多少,總比留著等過期強。

還有的變身微商,向盒馬、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輸出員工。

一些報導還寫到:「有的影院選擇將爆米花成品分給員工,還有讓員工把玉米粒帶回家拿去餵雞。」

看到報導裡的這句話,隔著屏幕都能聞出求生欲來。

遲遲不營業,解決積壓的賣品成為影院的當務之急。

2月6日,某位電影博主在微博上置頂了「影院賣品清庫存互助」的消息,請有需求的影院留下關於賣品種類、價格、郵費等情況。

很快,這位博主就連續發出了多家影城的甩賣信息。

重慶的某家影院也給出了甩賣清單。

有的影院談批發甩賣,有的談商品退貨……這些影城處理賣品的對象一般是商家。

還有不少影城搖身一變成為線上「微商」,將影城的零食、紀念品做成大禮包,面向普通大眾進行銷售。

「可即便這樣,仍是杯水車薪。」一位影城人士坦言,賣品銷售不能解決損失的實質性問題。

要知道,影院一般多設在寸土寸金的商圈,都是大型商業地產。

一邊是不開業沒收入,一邊是高昂的租金要付,影城經營左右為難。

多位影城人士表示,影城在與業主進行協商溝通,進行租金減免,各大影城也都在爭取當地政府的一些減免補助。

目前,很多商場業主也已經主動提出減租等措施,全國各地相關電影協會機構已經發文呼籲業主減免租金。

還有一方面開銷,則是工資。

一個電影院,上下有幾十張要吃飯的嘴。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一些影院開始給員工降薪。

「1月的薪資,2月15日已正常發下來,沒有打折扣。2月的工資,3月15日發,估計會降。」一個電影院老闆說。

「員工與影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社保公積金公司沒有拖延,還是正常繳納,所以員工方面還好。」

3. 何時能開業?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分支叫「災難經濟學」。

它將地震、火災、水災等定義為需求刺激型災難,將傳染性疾病、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列為需求抑制性。

後者在災難發生期間造成消費抑制、財富毀滅,但之後的重建會提升需求。相當於一部分需求減少,激活了另一部分需求。最終經濟活動總量提高或者復甦。

電影院的消費會隨著疫情的結束,得到報復性的反彈嗎?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說:

「在疫情過去之後,被抑制的經濟活動會煥發出來,形成恢復性的反彈……可能反而會強於常態,一定程度上彌補一季度經濟留下的缺口。」

他還認為,中國過去產能和勞動力長期沒有滿負荷運轉,但需求一直存在,疫情帶來的停工相當於給產能擠水分,可以在日後提高產能利用率來彌補。

此前也有媒體預測:「隨著影城長達2-3個月的封閉,在疫情正式結束後,電影市場有可能會迎來『報復性』觀影的市場回暖。」

但與餐飲業不同,疫情對電影市場造成的損失是持續的。

首先,在成本上。

疫情結束後,觀眾會對衛生更加注重,所以以後影院也會採購更多的衛生、消毒設備進行日常的維護,甚至額外聘請相關的保潔人員。

其次,在排期上。

截至日前,之前宣布撤檔的電影,沒有一部定檔公布上映日期。

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尚未完全控制,即便復工,誰先上映,能不能一塊上映,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另一方面,如果搶先上映,會不會引起輿論的反感,或許就有人反對,進而留下不負責任,不講大局的話柄,所以誰也不願做這個出頭鳥。

總之,電影院還會有人去看,希望春暖花開之後,我們能像從前一樣,愉快地去電影院享受一次電影。

並且,大部分電影院還活著。

參考來源:採訪部分來自《每日經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邵陽什麼時候能進電影院看電影?看看各大影院怎麼說
    還記得上次去看電影是什麼時候嗎?從冰天雪地到炎炎夏日,你有多久沒進影院了?錯過了「春節檔」「五一檔」,會迎來「端午檔」嗎?近日,國務院下發通知: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等娛樂休閒場所,這意味著,電影院要開門了。突然發現今年快過半了,連電影院的門都沒有踏進過。停擺100多天後,電影院終於迎來了積極的信號。有網友回應:「天天在家我覺得挺舒服的。」也有按捺不住的網友說:「電影院大片趕快安排上。」
  • 10000多家影院沒有電影的日子……
    每經記者:丁舟洋 溫夢華 畢媛媛 50條院線,10000多家影院,近70000萬塊銀幕,從1月24日(除夕)至今,中國線下電影市場已停擺40多天了。看電影已成為春節「新民俗」,圖為2019年春節期間河南平輿縣某影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宗旭 攝 資料圖從2月5日至今,多家影視公司開始經歷小幅上漲,「沒有什麼原因,更偏向於個股情況」,某證券分析師告訴記者。2月中旬之後,隨著疫情逐漸明朗化,資本市場再次進行微弱走高。
  • 10000多家影院沒有電影的日子…
    50條院線,10000多家影院,近70000塊銀幕,從1月24日(除夕)至今,中國線下電影市場已停擺40多天了。攝 資料圖從2月5日至今,多家影視公司開始經歷小幅上漲,「沒有什麼原因,更偏向於個股情況」,某證券分析師告訴記者。
  • 電影行業在遭遇停擺後如何自救?來看看復工後的電影院
    在經歷了180多天的停業期之後  7月20日起 全國各地電影院陸續開始復工  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  電影行業在遭遇停擺後如何自救?  復工後電影行業又經歷了什麼?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媒體前來,也是因為全國各地的電影院在經歷了180多天史上最長的停業期之後,終於從7月20日起陸續迎來復工。所有人,都與電影院這個曾經熟悉的地方,「失聯」了整整6個月。  因為疫情的突然來襲,春節檔7部電影宣布撤檔;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全國院線陸續暫停營業,各地的電影院開始進入停工狀態。
  • 新聞調查丨電影行業在遭遇停擺後如何自救?復工後,電影院又經歷了...
    在經歷了180多天的停業期之後7月20日起 全國各地電影院陸續開始復工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電影行業在遭遇停擺後如何自救?復工後電影行業又經歷了什麼?因為疫情的突然來襲,春節檔7部電影宣布撤檔;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全國院線陸續暫停營業,各地的電影院開始進入停工狀態。在隨後的半年時間裡,電影院以及整個電影業進入了史上從未有過的低谷期,電影業也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
  • 什麼時候能去看電影?聽聽電影院方面怎麼說
    「什麼時候能去電影院看電影?」1月23日,曾被預言史上拼殺最激烈的春節檔,以半天之內逐一撤片的方式轟然謝幕;1月24日,全國各地的電影院紛紛關燈、拉門、歇業。一個半月以來,尤其是隨著各地博物館、美術館、健身房等逐次開放,「嗷嗷待哺」的觀眾始終在關切和盼望電影院的重新開門迎客。那麼,電影院方面準備好了嗎?
  • 電影院摸到天花板?院線已不是電影的唯一路徑
    在疫情來臨面對重大虧損的背景下,有危也有機,從2020年三季報來看,院線行業的龍頭中國電影及萬達電影等公司在面臨巨虧的情況下,市場佔有率在同步提升。國海證券傳媒與網際網路分析師朱珠分析稱,從長期邏輯看,疫情加速了院線以及電影行業出清,頭部院線以及具有項目儲備的電影內容公司相對受益,行業洗牌後市場集中度將提升。事實上,在疫情之外,中國影院的發展近些年也在經歷變局。
  • 從院線轉移到流媒體 未來電影院將凋零
    當然和去年640多億的票房沒法比,但在今年這個「活著就好」的情勢下,已經很可以了。上個月,我們奪走了北美全球第一票倉的寶座。這也說明了美國那邊情況有多差。目前,美國只有大概2000家影院營業,六成左右電影院在喝西北風。按說在這種危急存亡之秋,行業理應到了「必須團結一致,為了聯盟!」的時候。
  • 疫情下院線停擺 網播駛上「快車道」 渠道的打通或成為市場必然趨勢
    (原標題:行業觀察|疫情下院線停擺 網播駛上「快車道」 渠道的打通或成為市場必然趨勢)在疫情籠罩下,中國電影院線全面停擺178天,這成為了眾多電影公司「從業二十多年來最難的事」,而在院線與流媒體之間選擇擁抱流媒體其實不失為電影公司的一種絕佳選擇。
  • 看2021|博納於冬:我們應該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於冬:我入行的時候剛好是中國電影最低迷的時候,低迷到什麼程度,就是所有的電影製片廠都虧損。當時大家都在說電影的末日將來了,因為電視、卡拉OK等新的娛樂形式逐漸取代了電影,很多電影院關停,陣地都沒有了。1998年全年的電影票房創了歷史新低,只有8.3億票房。
  • 500多家影院復工:能看什麼電影?人多嗎?
    暫停50多天的電影院終於再度打開大門。自3月16日起,全國多地電影院陸續恢復放映。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3月22日,全國共523家影院復工,較前一日增加16家。 這一數據給電影市場帶來積極的信號。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也備受關切,電影院能看什麼電影?人多嗎?啥時候能看到新片?
  • 萬達院線怒懟環球影業!未來電影怎麼看?中美電影業「摸著彼此過河」
    疫情爆發後,美國電影院線全面休業,原定上映的各路新片也紛紛取消上映計劃,同樣有重量級影片宣布「跳槽」到線上渠道。4月10日,美國五大電影製片廠之一,環球影業宣布將旗下新片《魔發精靈2》在線上渠道發行,通過網際網路進行付費點播。本周早些時候,環球影業宣布,該片收入已經達到近1億美元。
  • 你今年去過電影院嗎?如今還是電影的時代嗎?
    電影院首發電影,上映期間網絡不許流出資源,這是電影行業鐵打的規矩,也是院線賴以為生的手段。中國實體電影最紅火的年代,不是今天,而是網際網路還沒興起的時候。當時看電影是一件既浪漫又有面子的事,趕著看一場電影,成了老百姓性價比最高的儀式。所以,戀人約會、合家團聚、節日散心,都愛往電影院跑,中國電影票房最好的也是合家歡和愛情片。
  • ...下院線停擺 網播駛上「快車道」 渠道的打通或成為市場必然趨勢
    財聯社(北京,記者 汪佳蕊)訊,在疫情籠罩下,中國電影(600977,股吧)院線全面停擺178天,這成為了眾多電影公司「從業二十多年來最難的事」,而在院線與流媒體之間選擇擁抱流媒體其實不失為電影公司的一種絕佳選擇。線上與線下的抉擇頻頻引起熱議,院線和網播一定是天敵嗎?線上發行已經成為趨勢了嗎?
  • 去電影院看電影?那你就OUT了 成都私人影院帶你玩
    經營理念:賣的是空間和品質對於消費者來說,私人電影院不是一個新的名詞,據有關數據統計,成都的私人電影院數量已超30家,這些電影院多位於寫字樓、社區商業、公寓,也有兩三家私人電影院選址在購物中心。區別於院線電影院,私人電影院的空間更小,片源更多,而且環境也趨於多樣化:有的電影院布置成卡通主題,隨處可見龍貓、HelloKitty等卡通牆繪和玩偶,有的電影院則布置成酒吧、夜店,甚至有的布置成電影中的場景。除了裝修配置的不同,私人電影院較統一地選擇了多包間的形式,保證了私密性,又為消費者營造出輕鬆的觀影環境,按小時收費,與KTV的經營模式頗有相似。
  • 電影院關閉100多天:屏幕很寂寞 就連老鼠也很寂寞
    「春節本應是我們最繁忙的時候,現在就只能守在家裡等消息。」他說。一等,就是4個多月。實際上,在暫停營業的正式通知下達前半個月,焦慮就已經伴隨著他。作為上海一家影城的總經理,疫情本來只是他手機裡刷過的新聞。2020年的春節檔按部就班地準備著,爆米花和可樂囤積完畢,排班表也安排妥當。他即將應對的,是全年四大檔期裡最繁忙的一個。
  • 電影院終於要開了!停擺半年,萬達電影預虧15億
    電影局稱,電影院恢復開放要把防疫安全放在第一位,夯實院線、影院的主體責任,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部門要求,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切實做到常態防控到位、預約限流到位、排片間隔到位、人員排查到位、環境消毒到位、應急處置到位。另據國家電影局公布的《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要求,影院應調整售票方式。
  •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籤約4條院線10家影院,為好電影搭平臺
    紀錄片《生門》海報小眾電影有了固定的家作家王安憶在路上碰到她家附近電影院的經理,禁不住抱怨幾句:「想看的片子你們不放,只好大老遠跑到新衡山去看。」新衡山電影院是上海藝術電影聯盟的籤約影院之一。王安憶追看的影片,是聯盟不久前放映的、改編自茅盾小說的《蝕》五部曲。
  • 觀眾2個月不去電影院,萬達電影要虧多少錢?答案昨夜揭曉……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電影《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囧媽》再加上有關中國女排的《奪冠》,無論是商家還是觀眾,本來都對今年的春節檔滿懷期待。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蘭素英 攝但因為疫情,從1月23日起,國內各大電影院就全線停擺。
  • 院線停擺178天,我回家上樹賣水果,也終於與父親和解
    她的手機響了,那是電影院準備復工的消息,遲疑了幾秒後,韋淮才意識到,「復工了!」因為激動,她幾乎忘了自己的處境,差點摔下樹去。從影院關門至此,韋淮已在農村老家幹了半年農活。韋淮生於1986年,廣東茂名人。大學畢業後,進入電影院工作,一路走來,從基層到管理,很是不易,2019年下半年,韋淮成為了廣州C+影城的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