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_法律法規_中國政府網

2020-12-15 中國政府網

【頒布部門】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

【頒布日期】1997.03.14

【實施日期】1997.03.14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國家機構的國防職權

第三章武裝力量

第四章邊防、海防和空防

第五章國防科研生產和軍事訂貨

第六章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

第七章國防教育

第八章國防動員和戰爭狀態

第九章公民、組織的國防義務和權利

第十章軍人的義務和權益

第十一章對外軍事關係

第十二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建設和鞏固國防,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

國家加強武裝力量建設和邊防、海防、空防建設,發展國防科研生產,普及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動員體制,實現國防現代化。

第四條國家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設和鞏固國防,實行積極防禦戰略,堅持全民自衛原則。

國家在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加強國防建設,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第五條國家對國防活動實行統一的領導。

第六條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應當依法履行國防義務。

第七條國家和社會尊重、優待軍人,保護軍人的合法權益,開展各種形式的擁軍優屬活動。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開展擁政愛民活動,加強軍政、軍民團結。

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對外軍事關係中,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擴張行為。

第九條國家和社會對在國防活動中作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採取各種形式給予表彰和獎勵。

違反本法和有關法律,拒絕履行國防義務或者危害國防利益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章國家機構的國防職權

第十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憲法規定,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並行使憲法規定的國防方面的其他職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憲法規定,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並行使憲法規定的國防方面的其他職權。

第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宣布戰爭狀態,發布動員令,並行使憲法規定的國防方面的其他職權。

第十二條國務院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行使下列職權:

(一)編制國防建設發展規劃和計劃;

(二)制定國防建設方面的方針、政策和行政法規;

(三)領導和管理國防科研生產;

(四)管理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

(五)領導和管理國民經濟動員工作和人民武裝動員、人民防空、國防交通等方面的有關工作;

(六)領導和管理擁軍優屬工作和退出現役的軍人的安置工作;

(七)領導國防教育工作;

(八)與中央軍事委員會共同領導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的建設和徵兵、預備役工作以及邊防、海防、空防的管理工作;

(九)法律規定的與國防建設事業有關的其他職權。

第十三條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行使下列職權:

(一)統一指揮全國武裝力量;

(二)決定軍事戰略和武裝力量的作戰方針;

(三)領導和管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制定規劃、計劃並組織實施;

(四)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五)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軍事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六)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體制和編制,規定總部以及軍區、軍兵種和其他軍區級單位的任務和職責;

(七)依照法律、軍事法規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武裝力量成員;

(八)批准武裝力量的武器裝備體制和武器裝備發展規劃、計劃,協同國務院領導和管理國防科研生產;

(九)會同國務院管理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

(十)法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十四條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可以根據情況召開協調會議,解決國防事務的有關問題。會議議定的事項,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在各自的職權範圍內組織實施。

第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有關國防事務的法律、法規的遵守和執行。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徵兵、民兵、預備役、國防教育、國民經濟動員、人民防空、國防交通、國防設施保護、退出現役的軍人的安置和擁軍優屬等工作。

第十六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駐地軍事機關根據需要召開軍地聯席會議,協調解決本行政區域內有關國防事務的問題。

軍地聯席會議由地方人民政府的負責人和駐地軍事機關的負責人共同召集。軍地聯席會議的參加人員由會議召集人確定。

軍地聯席會議議定的事項,由地方人民政府和駐地軍事機關依照各自的權限辦理,重大事項應當分別向上級報告。

第三章武裝力量

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於人民。它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依法治軍。

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力量中的中國共產黨組織依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活動。

第二十條國家加強武裝力量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增強國防力量。

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應當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加強軍事訓練,開展政治工作,提高保障水平,全面提高戰鬥力。

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組成。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部隊是國家的常備軍,主要擔負防衛作戰任務,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協助維護社會秩序;預備役部隊平時按照規定進行訓練,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協助維護社會秩序,戰時根據國家發布的動員令轉為現役部隊。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在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指揮下,擔負國家賦予的安全保衛任務,維護社會秩序。

民兵在軍事機關的指揮下,擔負戰備勤務、防衛作戰任務,協助維護社會秩序。

第二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規模應當與保衛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相適應。

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現役軍人和預備役人員的服役制度由法律規定。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對現役軍人和預備役人員實行銜級制度。

第二十五條國家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非法建立武裝組織,禁止非法武裝活動,禁止冒充現役軍人或者武裝力量組織。

第四章邊防、海防和空防

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陸、內水、領海、領空神聖不可侵犯。國家加強邊防、海防和空防建設,採取有效的防衛和管理措施,保衛領陸、內水、領海、領空的安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第二十七條中央軍事委員會統一領導邊防、海防和空防的防衛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軍事機關,按照國家規定的職權範圍,分工負責邊防、海防和空防的管理和防衛工作,共同維護國家的安全和利益。

第二十八條國家根據邊防、海防和空防的需要,建設作戰、指揮、通信、防護、交通、保障等國防設施。各級人民政府和軍事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保障國防設施的建設,保護國防設施的安全。

第五章國防科研生產和軍事訂貨

第二十九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發展國防科研生產,為武裝力量提供性能先進、質量可靠、配套完善、便於操作和維修的武器裝備以及其他適用的軍用物資,滿足國防需要。

第三十條國防科技工業實行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方針。

國家統籌規劃國防科技工業建設,保持規模適度、專業配套、布局合理的國防科研生產能力。

第三十一條國家促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加強高新技術研究,發揮高新技術在武器裝備發展中的先導作用,增加技術儲備,研製新型武器裝備。

第三十二條國家對國防科研生產實行統一領導和計劃調控。

國家為承擔國防科研生產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和優惠政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承擔國防科研生產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給予協助和支持。

承擔國防科研生產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完成國防科研生產任務,保證武器裝備的質量。

第三十三條國家採取必要措施,培養和造就國防科學技術人才,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國防科學技術工作者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國家逐步提高國防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待遇,保護其合法權益。

第三十四條國家根據國防建設的需要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實行國家軍事訂貨制度,保障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的採購供應。

第六章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

第三十五條國家保障國防事業的必要經費。國防經費的增長應當與國防需求和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三十六條國家對國防經費實行財政撥款制度。

第三十七條國家為武裝力量建設、國防科研生產和其他國防建設直接投入的資金、劃撥使用的土地等資源,以及由此形成的用於國防目的的武器裝備和設備設施、物資器材、技術成果等屬於國防資產。

國防資產歸國家所有。

第三十八條國家根據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需要,確定國防資產的規模、結構和布局,調整和處分國防資產。

國防資產的管理機構和佔有、使用單位,應當依法管理國防資產,充分發揮國防資產的效能。

第三十九條國家保護國防資產不受侵害,保障國防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有效。

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損害和侵佔國防資產。未經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或者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授權的機構批准,國防資產的佔有、使用單位不得改變國防資產用於國防的目的。國防資產經批准不再用於國防目的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管理。

第七章國防教育

第四十條國家通過開展國防教育,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國防知識、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履行國防義務。

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第四十一條國防教育貫徹全民參與、長期堅持、講求實效的方針,實行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十二條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有關軍事機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國防教育工作。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單位都應當組織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開展國防教育。

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各級各類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或者在有關課程中增加國防教育的內容。軍事機關應當協助學校開展國防教育。

教育、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等部門和單位應當密切配合,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國防教育。

第四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國防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國防教育所需的經費。

第八章國防動員和戰爭狀態

第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脅時,國家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進行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

第四十五條國家在和平時期進行動員準備,將人民武裝動員、國民經濟動員、人民防空、國防交通等方面的動員準備納入國家總體發展規劃和計劃,完善動員體制,增強動員潛力,提高動員能力。

第四十六條國家建立戰略物資儲備制度。戰略物資儲備應當規模適度、儲存安全、調用方便、定期更換,保障戰時的需要。

第四十七條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共同領導動員準備和動員實施工作。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在和平時期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完成動員準備工作;在國家發布動員令後,必須完成規定的動員任務。

第四十八條國家根據動員需要,可以依法徵用組織和個人的設備設施、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資。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被徵用者因徵用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償。

第四十九條國家依照憲法規定宣布戰爭狀態,採取各種措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領導全體公民保衛祖國,抵抗侵略。

第九章公民、組織的國防義務和權利

第五十條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各級兵役機關和基層人民武裝機構應當依法辦理兵役工作,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完成徵兵任務,保證兵員質量。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法完成民兵和預備役工作,協助兵役機關完成徵兵任務。

第五十一條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的要求承擔國防科研生產任務,接受國家軍事訂貨,提供符合質量標準的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在交通建設中貫徹國防要求。車站、港口、機場、道路等交通設施的管理單位應當為現役軍人和軍用車輛、船舶的通行提供優先服務,按照規定給予優待。

第五十二條公民應當接受國防教育。

公民和組織應當保護國防設施,不得破壞、危害國防設施。

公民和組織應當遵守保密規定,不得洩露國防方面的國家秘密,不得非法持有國防方面的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秘密物品。

第五十三條公民和組織應當支持國防建設,為武裝力量的軍事訓練、戰備勤務、防衛作戰等活動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

第五十四條公民和組織有對國防建設提出建議的權利,有對危害國防的行為進行制止或者檢舉的權利。

第五十五條公民和組織因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在經濟上受到直接損失的,可以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補償。

第十章軍人的義務和權益

第五十六條現役軍人必須忠於祖國,履行職責,英勇戰鬥,不怕犧牲,捍衛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第五十七條現役軍人必須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軍事法規,執行命令,嚴守紀律。

第五十八條現役軍人應當發揚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熱愛人民,保護人民,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完成搶險救災等任務。

第五十九條軍人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

國家採取有效措施保護現役軍人的榮譽、人格尊嚴,對現役軍人的婚姻實行特別保護。

現役軍人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第六十條國家和社會優待現役軍人。

國家保障現役軍人享有與其履行職責相適應的生活福利待遇,對在條件艱苦的邊防、海防等地區或者崗位工作的現役軍人在生活福利等方面給予優待。

國家實行軍人保險制度。

第六十一條國家妥善安置退出現役的軍人,為轉業軍人提供必要的職業培訓,保障離休退休軍人的生活福利待遇。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安置轉業軍人,根據其在軍隊的職務等級、貢獻和專長安排工作。

接收轉業軍人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生活福利待遇、教育、住房等方面給予優待。

第六十二條國家和社會撫恤優待殘疾軍人,對殘疾軍人的生活和醫療依法給予特別保障。

因戰、因公致殘或者致病的殘疾軍人退出現役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及時接收安置,並保障其生活不低於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第六十三條國家和社會優待現役軍人家屬,撫恤優待烈士家屬和因公犧牲、病故軍人的家屬,在就業、住房、義務教育等方面給予照顧。

第六十四條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其他人員依法參加軍事訓練,擔負戰備勤務、防衛作戰任務時,應當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國家和社會保障其享有相應的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對其實行撫恤優待。

第十一章對外軍事關係

第六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獨立自主地處理對外軍事關係,開展軍事交流與合作。

第六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支持國際社會採取的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安全、穩定的與軍事有關的活動,支持國際社會為公正合理地解決國際爭端、軍備控制和裁軍所做的努力。

第六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對外軍事關係中遵守同外國締結或者加入、接受的有關條約和協定。

第十二章附則

第六十八條本法關於軍人的規定,適用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第六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的防務,由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有關法律規定。

第七十條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普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目錄第一章 總則第二章 國家機構的國防職權第三章 武裝力量第四章 邊防、海防和空防第五章 國防科研生產和軍事訂貨第六章 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第七章第二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部隊是國家的常備軍,主要擔負防衛作戰任務,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協助維護社會秩序;預備役部隊平時按照規定進行訓練,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協助維護社會秩序,戰時根據國家發布的動員令轉為現役部隊。
  • 高偉:拓寬法律法規規章公布載體
    立法法還規定,法律刊登在中國人大網,行政法規以及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都刊登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刊登在中國人大網、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網站。綜上,小編建議,司法部以微信、客戶端、移動終端、APP等形式開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規章庫》,集中統一刊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行政法規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網:銀行從業資格法律法規考點之中國人民銀行法
    廣東銀行考試網提供以下銀行備考資料信息: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網:銀行從業資格法律法規考點之中國人民銀行法,更多關於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網,銀行從業資格法律法規考點之中國人民銀行,銀行備考資料的內容,請關注廣東銀行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綜合素質》歷年核心考點: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
    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綜合素質》歷年核心考點: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0-28 14:3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法律宣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是為了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於2001年4月28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二號)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嘉蔭縣法律援助中心開展"法律援助惠民生·關愛軍人軍屬"專項法宣活動
    根據伊司發[2020]14號《關於開展&34;專項活動方案通知》的要求,為了維護廣大官兵和家屬合法權益,深化軍人軍屬法律服務措施,拓寬法律援助渠道,嘉蔭縣法律援助中心開展了&34;專項法宣活動。一、利用江邊廣場大屏幕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法律援助條例》;
  • 教育法律法規義務教育法知識點
    教育法律法規義務教育法知識點1、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實施時間為2006年9月1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立法依據是憲法和教育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確定的義務教育年限是九年制義務教育。
  • 【綜治宣傳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一)
    【綜治宣傳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一) 2020-05-19 0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防法》草案,提到「轉業、張公子、公職人員」……
    10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修訂草案)》通過全國人大官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公布草案全文,意見徵求時間為10月21日起至11月19日。據相關媒體統計,此次國防法修訂草案共有50多條對現行法進行新增和修改,其中6條為新增。外媒和國際上比較關注的是重要條款增加了4個字,即在發動戰爭的條件上增列了「發展利益」4字。作為軍人,我更關注的是與軍人和軍屬利益密切相關的5個方面。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總理  李克強              2019年4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07年4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92號公布 2019年4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1號修訂)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總理  李克強              2019年4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07年4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92號公布 2019年4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1號修訂)
  • 生物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知多少?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簡要介紹與生物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等:(1)我國與生物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2)國際上與生物安全相關的公約;(3)其他國家或地區與生物安全相關的規定。《生物安全法》立法進行時中國人大網提供了《生物安全法》立法情況的介紹和進展(http://www.npc.gov.cn/npc/swaqflf/swaqflf.shtml)。2019年10月21日,生物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
  •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一次修正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 根據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等六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 法律援助惠民生·關愛軍人軍屬線上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依法維護廣大官兵和家屬自身合法權益,積極貫徹落實省、市文件精神,拜泉縣法律援助中心開展「法律援助惠民生·關愛軍人軍屬」線上宣傳活動。拜泉縣法律援助中心依靠村居法律服務群開展關愛軍人軍屬宣傳活動,主要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法律援助條例》等法律法規,通過線上將關於軍人軍屬的法律援助相關情況進行普遍宣傳,重點回應,及時在群內解答群眾相關法律問題,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將勞動保障、婚姻家庭
  • 教育法律法規重要法律法條
    教師考試對法律法規的考試比重也在上升,一般考查數字類和信息處理類的知識點。以下就是一些常見的法律法條,供各位考生參考。第一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綜必做1000題】領取注意事項!1.時間: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根據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決定》修正。)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年度計劃,相關經費納入本級政府預算。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採取組織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具體機構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 「相似」的法律法規
    2004-09-28 14:45:33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郭之純
  • 教育法律法規中的法條速記
    教育法律法規的知識點,在我們教師招聘的考試過程中是考試頻率較高的知識點。主要的考試題型多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法條的內容往往是考試的重點,也是同學們的記憶難點。今天就幫助同學們整理一下法條的速記知識。(一)法律地位速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制定依據:憲法通過時間:1995.3.18 實施時間:1995.9.1 修訂時間:2015.12.27地位:教育的根本大法,教育法律體系中的「母法」。
  • 法律法規丨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法律法規》第一次修正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 根據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等六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 教育法律法規知識點梳理
    教育法律法規知識點梳理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因此,教師法律法規就成為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考點,這裡中公講師對常考點進行知識點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