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下面精選《沙家浜 智鬥》的精彩選段以供欣賞。
《想當初》 胡傳魁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遇皇軍追得我暈頭轉向,多虧了阿慶嫂,她叫我水缸裡面把身藏。 她那裡提壺續水,面不改色,無事一樣,騙走了東洋兵,我才躲過了大難一場。 似這樣救命之恩終身不忘,俺胡某講義氣終當報償。
《我必須察言觀色把他防》
刁德一(唱) 這個女人不尋常!
阿慶嫂(接唱)刁德一有什麼鬼心腸?
胡傳魁(唱)這小刁一點面子也不講!
阿慶嫂(接唱)這草包倒是一堵擋風的牆。
刁德一(接唱)她態度不卑又不亢。
阿慶嫂(唱)他神情不陰又不陽。
胡傳魁(唱)刁德一搞的什麼鬼花樣?
阿慶嫂(唱)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
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側擊將她訪。
阿慶嫂(接唱)我必須察言觀色把他防。
刁德一(唱)適才聽得司令講,阿慶嫂真是不尋常。我佩服你沉著機靈有膽量, 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槍。若無有抗日救國的好思想, 焉能夠捨己救人不慌張!
阿慶嫂(接唱)參謀長休要謬誇獎,捨己救人不敢當,開茶館,盼興旺,江湖義氣第一樁。司令常來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樹好乘涼。也是司令洪福廣,方能遇難又呈祥。
刁德一(接唱)新四軍久在沙家浜,這棵大樹有陰涼,你與他們常來往,想必是安排照應更周詳!
阿慶嫂(接唱)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
阿慶嫂(接唱)有什麼周詳不周詳!
《遠走高飛難找尋》
阿慶嫂(唱)司令何須細打聽,此地駐過許多新四軍。還有一些傷病員,傷勢有重又有輕。我們這個鎮子裡,家家住過新四軍。就是我這小小的茶館裡,也時常有人前來吃茶、灌水、涮手巾。 阿慶嫂(接唱)聽得一聲集合令,浩浩蕩蕩他們登路程!傷病員也無蹤影,遠走高飛難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