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醫薦「五味湯」用於普通人日常防甲流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在近日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辦的第八期經方高級研修班上,海峽兩岸眾多名老中醫登臺施教,結合自己的臨床心得「把脈」甲流防治。他們表示:中醫防治甲流優勢很大,應該進一步發揮作用;他們也糾正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提醒市民別一味多吃大蒜、板藍根之類的食材和藥物,因為中醫用藥講究辨證論治,不可靠單味藥食「包打天下」。

  臺灣中醫推薦

  「五味湯」防甲流

  針對目前市面上流傳的大蒜、板藍根等食材和藥物可抗甲流的說法,多位名老中醫都認為,在甲流防治上不能只強調吃某一味藥,還是要根據個體來辯證處方。

  張步桃分析稱,廣東與臺灣都是南方地區,氣候暖和,治療流感少用麻黃、桂枝這類溫熱藥物,而可視需要用金銀花、連翹、魚腥草、桑白皮、蘆葦根、玄參、牛蒡子、桔梗、防風、白芍等藥材。

  普通人日常防甲流可有妙方? 張步桃介紹了他在臺灣應用多時並取得一定效果的 「五味湯」,其主要材料是:黑豆60~120克,甘草10克,魚腥草15克,連翹10克,金銀花15克,加適量清水煲後,可供3~4個人作為預防保健的湯劑適當飲用。

  觀點

  中醫治急性傳染病有獨特「武器庫」

  「中醫不怕甲流!」 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醫大師鄧鐵濤和臺灣中醫大師張步桃近日一同向記者再次闡述這一觀點。他們指出,縱觀歷史,因1918年西班牙流感而死亡的歐洲病例多達上千萬人,而中國兩千多年來死於急性傳染病的人卻要比國外少得多。因為中醫治療急性傳染病有獨特的「武器庫」,那就是兩千多年來所積累的經驗和辨證論治的治療思路。

  鄧鐵濤指出:「外國人只用一兩個藥,要對付千變萬化的病,當耐藥性產生了,就不管用了。」張步桃則介紹稱:「目前,我用中醫辨證治療過的甲流患者多達數百位,情況都很穩定。」。他們認為,這次甲流暴發正是一個檢驗的機會,「用中醫藥的方法正確地辨證施治,是可以取得好效果的。」

  分析

  甲流屬寒毒,防控重在護陽氣

  「大型疫病屬性,大致可分為寒毒、熱毒兩大類。」擅長以重劑救治重、危、急症的山西名老中醫李可分析稱,目前的甲流與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所經歷的情勢完全相同,屬於寒毒。因此,《傷寒雜病論》的理法方藥可成為眼下中醫師應對甲流的法寶。

  李可指出,現在不少人飲食不節(喜食肥甘、冷飲,營養過盛、肥胖、兒童早熟),起居違常(晚不睡、早不起,整年處於人造冷氣——空調環境中),性生活過度,勞倦內傷,社會壓力大,精神抑鬱。以上種種,使人群中陽虛體質者大增,而寒疫與人群的陽虛體質「同氣相求」。因此,此次甲流,無論國內外,「中招」的人都很多,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

  「陽虛重者,未病本氣先虛、既病本氣暴脫,死亡病例多屬此類。」李可引用《內經》「寒者熱之」一說,指出眼下對甲流的防控之道,首先在於保護人群的陽氣,使人群獲得免疫力。

  對策

  讓病毒「有出路」才不會害人

  「以外國人那一套來治甲流,是要把病毒殺死;而中醫則是想辦法把病毒『請走』。」鄧鐵濤認為,病毒寄居於人身上,治病用藥,「不要以人身作『戰場』」,因為,促使病毒與藥物在人身上展開激烈廝殺的同時,人的生命更處於危險境地。

  不可能完全把病毒「趕盡殺絕」

  年近七旬的張步桃在2003年SARS期間曾因首提「針對性中醫療法」而轟動一時。他十分贊同鄧鐵濤上述觀點,並強調稱,病毒和細菌在某種程度上跟人身是共存的,不可能完全「趕盡殺絕」。

  「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只要把人體的『正氣』扶旺了,『邪毒』得到遏制,病症就會減弱甚至減退。」張步桃認為,如果一味強調非得把病菌通通殺死,結果病人很可能也沒命了。

  講到治療思路,鄧鐵濤舉例分析稱,同樣是發燒,外國人會主張用冰敷來降溫,但中醫認為這樣反而會逼病毒深入體內。中醫會用藥使病人微微發汗,以清熱解表祛溼。總之,就是要讓病毒「有出路」,逐漸「減弱、走掉」,不再「為禍於人」。

  新聞連結

  中藥具廣譜抗病毒作用

  在廣州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絡病學大會上,專家指出中藥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呼籲中藥防治甲流應大力推廣。

  河北醫科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郭雙庚指出,我國歷史上曾發生過無數次的瘟疫流行,其中也包括流感,那時沒有抗病毒藥物,也沒有疫苗,就是應用中醫中藥治療,均發揮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專家認為,相比抗病毒藥物,中藥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可以整體調節多靶點治療,不僅能退熱消炎抗病毒,而且具有提高人體免疫機能的作用,並且比單一抗病毒藥物治療退熱消炎,減輕上呼吸道症狀更具優勢,所以說中藥防治甲型流感類傳染病應大力推廣。(翁淑賢 方寧 張秋霞)

相關焦點

  • 防甲流兒歌幼兒園傳唱
    防甲流兒歌幼兒園傳唱
  • 2012甲流最新疫情_甲流預防_甲流疫苗_太平洋親子網
    孕婦如何防甲流因此孕婦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預防甲流非常關鍵。在飲食上,準媽媽要攝取充足蛋白質,添加適量維生素,補充微量元素,以提高免疫力;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清潔雙手,而且頻率也要相應地增加。外出乘坐公交車要儘量戴口罩;每天要做適當的活動,如散步、做孕婦操等較輕微的運動,也要保證擁有充足的睡眠。
  • 專家解讀:大蒜防甲流是否有效
    專家闢謠:生吃大蒜防甲流暫無科學依據>>>推薦按閱讀:甲型H1N1流感病毒(圖)  大蒜的作用  大蒜素有地裡長出來的抗生素的美譽,但抗生素僅對細菌有效,對於由病毒引起的甲流,大蒜所具有的抗生素作用則無能為力。
  • 專家:吃藥防甲流是負擔
    核心提示:筆者帶著滿腹疑惑採訪了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王小寧院長後,才真正將對甲流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很希望廣大網友也能從中受益,正確看待甲流、戰勝甲流。直到近日,筆者帶著滿腹疑惑採訪了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王小寧院長後,才真正將對甲流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很希望廣大網友也能從中受益,正確看待甲流、戰勝甲流。
  • 幼兒園防甲流有新規 家長接送孩子「請勿入園」
    >幼兒園防甲流有新規 家長接送孩子「請勿入園」2009-10-29 09:16:32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  據市教育局學前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甲流來勢兇猛,並且天氣變冷、降溫幅度大,而中小學校、幼兒園是人群密集區,甲流防範形勢更為嚴峻。為此,市教育局要求中小學及幼兒園做好相關防範、消毒工作,規定入園小朋友都必須測體溫並在幼兒園門口登記。  教育部門還要求家長在發現孩子有發熱等疑似症狀時,要及時送其就醫。
  • 穩人心抗甲流需要雙向互動
    昨天本市一名6歲男孩患重症甲流尚未脫離危險的消息見報。這也是滬上第四例重症甲流病例。有關方面特別強調兒童甲流在上海仍屬個案未有暴發跡象。  為穩定人心,市衛生局還特意向社會通報,截至上周末,本市累計確診甲流病人1688例(其中4例重症病例已有2例治癒出院),累計治癒病例1459例,甲流疫情總體仍呈平穩可控狀態。  還是昨天,新華社轉發了世衛組織「甲流疫情一周動態通報」。該通報警示各國,自甲流病毒今年4月份在墨西哥蔓延以來,全球已至少出現6770例甲流死亡病例,尤其是上周,全球死亡病例新增520例。
  • 多位專家闢謠:生吃大蒜預防甲流暫無科學依據
    大蒜真能預防甲流?記者昨日採訪了我市的幾位中西醫專家。市中醫院副院長雷正榮說,大蒜的主要作用是預防消化道疾病,如急性、慢性腸炎和胃炎,以及嘔吐、腹痛、腹瀉等疾病,目前還沒有研究證明大蒜對預防甲流沒有獨特作用,「只能說生吃大蒜沒有壞處。」
  • 幼兒園防甲流 關了廁所門?
    幼兒園防甲流 關了廁所門?2009-11-26 09:55:56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  「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都先跑廁所,太奇怪了。」青島市臺東附近的於女士發現,近日,4歲的兒子放學回家後總是先急著跑廁所。「難道在幼兒園吃壞肚子了?」於女士很疑惑。
  • 熱:為防甲流疫情,新停課標準即將出臺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廖文科副司長昨日表示:教育部、衛生部將根據當前甲流疫情的發展情況對停課措施進行調整,總的原則是儘可能縮小停課範圍。  達到一定規模一定停課  廖文科表示:根據當前疫情......
  • 倒春寒如何防甲流:成人宜服太子參黃芩茶飲
    在這樣倒春寒的日子裡,預防甲流和感冒又成了不得不提起的事。疾控專家指出,甲型H1N1流感如今已變得稀鬆平常,雖然降溫會加快甲流的傳播,但絕大部分患者屬於輕症,因此只要做好個人準備基本就可以預防甲流。春捂禦寒可有效預防三類疾病根據醫學和氣象學結合研究的成果顯示,早春時節的溫差變化,能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使得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心腦血管負荷增大,血壓增高。
  • 甲流來襲,有這 4 種情況可能就不是普通感冒,要及時去醫院
    而且,甲流病毒容易發生變異,會在動物和人之間交叉傳染,致病性也更強。 相比起來,這次肆虐的甲流更需要警惕! 今天,老編輯特地整理出流感預防、判斷和治療的重難點,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家長,一起陪寶寶渡過難關。
  • 萬幸只是甲流?庫裡患流感引網友熱議,甲流和新冠到底誰更可怕?
    在剛迎來復出首秀之後,勇士隊的庫裡可以說真是一個「倒黴蛋」了,因為今天根據勇士隊的最新消息透露,庫裡被確診患上了甲型流感病毒,而他也會缺席今天對陣76人的比賽,在剛復出打了一場比賽的情況下,就又患上了流感,庫裡真是屋破偏逢連夜雨了,而對此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甲流和新冠到底誰可怕?
  • 甲流不是感冒!關於寶寶甲流的護理與預防點這裡……
    隨著氣溫的降低,媽媽們都知道冬季流感季又來了,在冬季盛行的流感病毒主要是亞型H1N1,也就是甲流。 由於甲流的早期症狀與普通流感相似,所以很容易被混淆,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渾身乏力等,有些患者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等症狀。
  • 【健康】甲流來襲,有這四種情況要及時去醫院!
    根據國家流感中心1月4日發布的流感周報來看:我國大陸大多數省份已經進入 2018~2019 冬春季流感流行季節,且仍有上升趨勢;目前,我國大多數省份監測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亞型是甲型 HI1N1,也就是甲流。
  • 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區別是什麼
    日常生活中經常在季節交替的時候,由於氣溫不同,很多人會出現甲流的現象,由於甲流初期症狀和感冒是很相似的。那麼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區別是什麼?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區別是什麼?  甲流又叫甲型流感,甲流初期的臨床表現與普通流感症狀相似,兩者的症狀表現上大同小異,都有感冒發燒,鼻塞,頭疼等症狀。最主要的區別是在其感染病毒的類型,以及影響範圍上不同,比如甲流的傳染性就比較強,嚴重程度上也比較重。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區別,首先是在發病季節有所不同。
  • 臺中學防疫甲流過頭 鹽酸加漂白水致9學生中毒
    臺中學防疫甲流過頭 鹽酸加漂白水致9學生中毒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09月29日14:54   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臺灣
  • 瞞報甲流疫情比甲流本身更可怕
    」  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國個別地區存在甲流相關死亡病例隱瞞不報的情況。他對目前報告的死亡病例數表示懷疑,強調信息透明公正方為甲流防控的前提。鍾南山指出:有個別地區為說明該地甲流防控做得好,對甲流死亡病例掩瞞不報。他甚至說道:「現在全國報告的甲流死亡病例數,我根本不信!」(11月19日《廣州日報》)  正如鍾南山所說,信息透明公開是防控甲流前提。
  • 楊陽洋被確診甲流攜帶者,甲流來襲,這些知識家長都應該知道!
    那甲流到底是什麼呢?得了甲流會不會小命保不住?發燒幾天了,是不是就是得了甲流?每天是不是必須戴口罩才能出門?難道又要開始囤積板藍根麼?怎樣才能預防甲流,寶寶好怕,小心臟嚇壞了耶…… 今天,小編就對這些問題一一解答。無論TA是近在咫尺還是相隔萬裡,只有認識甲流,我們才能拒它於千裡之外!
  • 臺中榮總院長:民眾對甲流過度恐慌給防疫添困難
    中新網9月3日電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臺中榮總院長雷永耀2日說,由目前甲流的感染人數、死亡率來看,致死率低於萬分之一,「民眾對甲流的恐慌過度了,」;過度恐慌有如第二個土石流,對災區孩童形同「雙重災難」。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八八水災」後,雷永耀到災區探視那瑪夏鄉小朋友,發現孩子們對甲流非常恐慌,教師、保母也是。
  • 根據甲流疫情教育部將調整中小學停課措施
    小學生家長和孩子外出防甲流措施  目前內地甲流情況:  截至11月1日,我國內地31個省份累計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4.75萬餘例,其中重症病例104例,  衛生部要求嚴格執行甲流疫苗免費接種政策  要切實加強疫苗接種管理工作,嚴格執行國家免費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政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受種者收取費用,嚴禁以防控甲型H1N1流感為由,推銷其他II類疫苗或搭車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