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算是最流行的樂器之一了,在大學基本每個男生宿舍都會有一把吉他。學吉他門檻比較低,只要學會幾個簡單和弦就能輕鬆地彈唱一首歌。但是在深入學習的話就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了,那學吉他到底要學些什麼呢?
首先學吉他就得先認識吉他,了解吉他的每一個結構,結構的名稱。如果一個玩吉他的人不知道民謠吉他各個部分的名稱和作用就像士兵不懂得槍械怎麼用一樣。
一般吉他由三大部分組成:琴頭、琴頸、琴箱。
琴頭包括:弦鈕、弦枕。
琴頸包括:品絲、指板、品位記號。
琴體包括:面板、側板、背板、護板、音孔、琴碼、琴橋、琴釘、背帶扣。
接著就得學樂理。什麼音符、音程、節拍、節奏等都要懂,初學者至少知道怎麼回事,但是要想自己扒帶、編曲的那就還要深入去了解並會運用。
懂得基礎的理論知識後就要會視唱練耳。說白就是要懂得讀譜,抓音準。這就要求在練音階的時候要唱出音符的音高,同時也要練習如何打節奏。練耳,則是針對聽力練習,要知道音樂中音符是怎樣的,節奏是怎樣的,甚至要知道別人是怎麼演奏的等等。
接著就是練吉他的演奏能力。吉他演奏能力越強,演奏樂曲就會越得心應手,對樂器的把握就能越成熟。
這種演奏能力包括左右手協調練習、速度練習、右手演奏能力、左手手指力度,跨度等等。如果要練習撥片還需要撥片的演奏和力度控制。這些能力也是隨著演奏的時間積累來的。
最後就是對音階和和弦指法練習。
對音階熟練就能在吉他上演奏炫酷的Solo,就容易創作。就和弦熟練就能快速地伴奏。無論是音階還是和弦都是按照特定的指法出現的,吉他上有固定的指型,這些指法其實就是音符的排列。音階與和弦就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
有音階就能創造旋律、有旋律就需要給它配和弦進行演奏,它們倆和一起就是我們聽到的音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