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廣大教師、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復工復產以後,學生的自律能力至關重要。近期,我收到了不少家長的電話、微信。他們向我訴說心中的苦惱和無奈:有的孩子上午9點還沒有起床,有的孩子不願上網課,有的沉迷於遊戲……這提醒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從現在起,要把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作為一項重要課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有效的措施、方法。
以人為本,健康第一,提高學生的健康自律能力。這個漫長的寒假是學生樹立健康理念、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習慣的絕好機會。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開發疫情期間體育課校本課程。例如,我校體育組教師向全校學生發出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練」的倡議,並開發了一系列居家體育課,不僅有體能訓練,包括核心力量、上肢力量、下肢力量、柔韌性、平衡性等居家練習項目,還有豐富多彩的親子遊戲活動等,學生可以興致勃勃地居家訓練。學校還可以布置健康保健的作業,例如,每周至少做3次運動,做一周的睡眠和飲食的觀察記錄,等等。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喜好和身體特點,結合自家實際,做好每日的飲食安排,制定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並分配好學習、生活、鍛鍊、娛樂的時長與順序,以保證孩子既充實又健康快樂。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提高學生的時間自律能力。教師和家長共同引導好學生如何規劃、分配和利用時間,從而培養學生自覺、自律、守時的習慣。教師要把每周、每日的學習時間建議分享給學生家長;家長可以「管」「放」結合,既要從大的方面規定具體時間,又要讓孩子自己分配每天的時間,作近期和長遠的規劃。
科學計劃,有效落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自律能力。教師和家長要緊密配合,教師做好學生學習的計劃、組織、落實、評價、反饋,家長做好陪伴、提醒、服務、檢查。這樣,家校一體,共建「空中課堂」,讓學生和在校一樣明確當天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實施方法、學習效果,從而有的放矢地學習,實現學習自律。為推進「停課不停教」,教師要充分利用「空中課堂」、微信群、「班級小管家」來指導學生學習的有效實施;家長要建立融洽的親子關係,要做孩子居家學習的管理者和「大夥伴」。家長和教師按照職責分工,有序參與學生居家學習的評價管理工作。
分清主次,有度把握,提高學生的任務自律能力。學生要有周安排、日計劃,並每天對照班級微信群裡的安排,制訂當天的任務時間分配表。這樣,學生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一清二楚,有效實現了任務自律。
克服依賴,趨利避害,提高學生的網絡自律能力。在線教育的背景之下,學生要克服對電腦、手機的依賴,對此,可以從提升意志力開始做起。比如,睡前半小時放下手機、電腦,三餐時間不碰它們,等等。還可以開啟健康使用網絡的功能,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避免網絡對青少年的消極影響,讓網絡真正為我所用。
相互接納,相互包容,提高學生的情緒自律能力。疫情期間,學生「宅」家並與父母近距離、長時間相處,難免相互情緒激惹、負面情緒傳染。教師在線教育時,應注意心理健康教育,倡導快樂學習;家庭成員既要分工負責家務,明確任務,又要相互幫助。每個人都加強情緒自律,營造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