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已經成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茶品,但是究竟什麼是普洱茶呢?
難道只是簡單地定義為"雲南產的茶葉"嗎?
其實在茶界,對普洱茶有明顯的定義,今天小喜年就帶大家了解"什麼是普洱茶"。
我們一般認為:普洱茶是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
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
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徵,分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兩種類型。
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具體是指哪些地方呢?
雲南省內,包括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11個州市、75個縣、63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什麼是雲南大葉種呢?
現在人們提到的"雲南大葉種"其實是對雲南省許許多多大葉茶品種的一個統稱。
其中代表性的品種可以分為兩個大類,一是群體種,群體種是通過有性繁殖由茶籽發育成茶樹的品種,在雲南主要有勐海大葉種、勐庫大葉種、鳳慶大葉種等等;
二是無性系品種,無性系品種則是指利用無性繁殖也就是扦插、嫁接、分株等方式選育得到的優良品種,主要有雲抗系列和雲選系列,包括雲選9號、雲抗10號、雲抗14等。
這裡大家需要注意到,平常我們所說的臺地茶也是通過良種選育得到的大葉種。
什麼是曬青毛茶呢?
曬青是茶葉乾燥的一種方式,在雲南通常有烘青、炒青、曬青這幾種乾燥方式。
通過前兩者工藝製作而成的茶我們一般稱之為滇綠,而普洱茶所需的原料必須由日光曬青來完成。
曬青和另外兩種工藝相比,乾燥的溫度更低,能更好保留茶葉內部物質的活性,給後續轉化留有空間。
特定的加工工藝是什麼呢?
指的是後發酵工藝,生普的發酵過程為緩慢後發酵,熟普為人工快速後發酵。
在這個過程中,微生物對普洱茶品質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過發酵陳化後,茶性變得溫和,苦澀味收斂,體現出醇厚爽滑、陳香明顯的品質特徵。
小喜年甄藏數十年正宗雲南普洱茶,只為甄選你身邊的那杯好茶。
關注小喜年,帶你品味更多好茶。
本文為原創,轉載須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