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更應該適時恰當地宣洩自己的情緒

2020-12-20 陌上青書

性格內向的人往往不善於交流,更容易壓抑自己內心的情緒。一個人的情反應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健康程度。這一點對於每個人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情緒,高興的事情,需要及時表達和其他人分享快樂。別人高興自己也會增加身心的愉悅感!一個情商高的人,總是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快樂了與人分享,鬱悶了找朋友傾訴,傾訴過程就是一種被分擔的過程。傾訴是宣洩鬱悶的一個途徑!

鬱悶的情緒壓抑在心裡,會逐漸焦慮,直接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一定要學會適當地釋放自己的情緒,好的情緒找人分享,鬱悶的情緒學會釋放,也可說是宣洩。

尤其是當自己鬱悶的時候,找一個恰當方式宣洩一下,身心就會得到放鬆!心境就會平靜下來。有利於身心健康。老百姓說的,人不能總出於自己憋屈的心態,憋屈就容易生病。其實說的還就是這個道理。

和人分享快樂,這個好辦。也容易理解,只要找對了分享的對象,形式就因人而異了。

釋放鬱悶的情緒,則帶有宣洩的意思,這個問題就不那麼簡單了。需要有符合自己的方法,畢竟宣洩鬱悶是不能把其他人當做宣洩對象的。

遇到自己特別鬱悶時,首先要儘量使自己先稍微平靜下來。可以是一個人獨自靜靜地坐下來,讓自己的情緒儘量平靜。然後就又出去,走到大自然中去,做幾個深呼吸。我自己的做法往往是去有水流的小河邊自由漫步,最好是河邊有樹林!走在參天的樹林裡,聽小河流水的譁譁聲,然後就深深地呼吸帶著溼潤和泥土芳香的空氣!心情會好一些!

再就是自己去一個空曠的地方,對著狂野、對著藍天白雲吶喊!這種方法自己的鬱悶情緒往往很快就得到緩解,然後找個地方坐下來,讓自己的情緒逐漸平靜。這種宣洩方式有時會奏效。把自己的鬱悶喊出去,讓鬱悶和不快在空氣中隨風飄走,然後自己靜下來欣賞一下藍天白雲,情緒就會得到很好的控制。

再就是去爬山。性格內向的人情緒鬱悶的時候,可以選擇獨自一人去爬山,在運動中釋放自己的情緒。爬山的過程也是自己的身心和大自然交融的過程。運動帶來的身心愉悅可以衝淡一切的的鬱悶和不開心。

控制情緒,是一個人素質和個人修養的表現。但是,負面情緒的控制是對個人的健康有害的。控制好自己在公眾層面上的情緒有利於工作和人際關係的融洽。到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不是必須要讓自己受憋屈。而是一定要找一個恰當的方式把自己的鬱悶情緒釋放出來,也可以說是宣洩出去,這才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力是有限的,長期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勢必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於出現抑鬱等心理疾病。因此,性格內向的人應該把握好自己的情緒釋放。

相關焦點

  • 心情不好時,應該怎樣宣洩自己的情緒?
    身處嘈雜喧鬧的都市中,面對著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增大,人便產生了不良情緒,不良情緒長期積壓在心中,則會使自身身心受到不好影響,從而影響自身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人有各種情緒,當我們產生不好情緒時,應找到合適排解方式去釋放內心的不快,因此,心情不好時,應該怎樣宣洩自己的情緒呢?
  • 心理學:性格內向的人,不要焦慮,讓自己情緒穩定,也會變得厲害
    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內向的人,有外向的人。似乎外向的人更加吃香,內向的人更加吃虧,其實不然,這個社會看起來對於外向的人越來越喜歡。但殊不知,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內向性格的人也有內向性格人的優勢。內向的人可能更加偏重於思考,外向的人可能更加偏重於交際。
  • 內向性格描述有哪些介紹改變內向性格的方法
    內向型性格的人在學習上,對新知識的接受比較慢,對問題反應比較慢,喜歡課後自己慢慢思考,而一旦真正弄懂,就不會輕易忘記;他們完成作業的速度雖然比較慢,但是認真、細緻;內向型性格的人不善於參加集體學習活動,羞於提問,和善於同別人交換意見,容易產生自卑感;在學習時他們只要編制了學習計劃,就能大致不變地堅持執行下去;他們好幻想,經常考慮自己的學習進度,或是考試成績的好壞等,因而常常過多地坐在書桌前面空想
  • 安靜:2個方法了解內向性格,幫你更好地和內向性格的人合作
    她在內向、羞怯等主題上的文章經常發表於《紐約時報》和《今日心理學在線》。本書幫你更好地了解內向性格的優勢,或是更好地和內向性格的人合作。在了解和利用好內向性格的優勢後,它會給你的事業和生活帶來巨大的幫助。
  • 安靜:2個方法了解內向性格,幫你更好地和內向性格的人合作
    她在內向、羞怯等主題上的文章經常發表於《紐約時報》和《今日心理學在線》。本書幫你更好地了解內向性格的優勢,或是更好地和內向性格的人合作。在了解和利用好內向性格的優勢後,它會給你的事業和生活帶來巨大的幫助。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打通自己的職業成長通道?
    長大後找工作,發現很多公司招人的時候也喜歡加一條「性格外向,開朗活潑……」我們的社會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似乎不怎麼待見,外向的人往往被看作是有能力、有本事的,會混得開並且更容易成功,內向的人則很可能被認為是情商低、不擅長溝通與社交,不能成為領導者,也不容易獲得成功,以至於很多性格內向的人也有些替自己感到擔憂和焦急。
  • 性格內向,優柔寡斷,經常心情不好的人該怎麼改變
    但卻涉及三方面的人格特質或者說是性格特徵,我們來分別具體說一說。性格內向要如何改變?性格內向的人,其實也是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的。性格內向的人,做事謹慎,為人謙虛低調,不愛招搖,也不太會惹麻煩。我認為,如果性格內向沒有影響到生活和工作,是不必強求做出改變的。但是,如果性格內向已經給你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響。那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去改善內向的性格特點。
  •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11月,不少學校迎來期中考試,心理聊吧的一則傾訴中,一位母親在為孩子亂發脾氣而痛苦時,通過溝通發現孩子情緒不穩的背後是學習壓力。作為家長,如何從孩子的日常表現看出他需要宣洩呢?又如何合理地引導孩子宣洩呢?聽心理老師聊一聊。傾訴:孩子亂發脾氣,我氣急敗壞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我對孩子,經歷了狂怒到心痛的過程。
  • 我們應該鼓勵情緒宣洩嗎?||渡過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們每一個人都面臨著經濟、學習、工作等壓力,每一個人都像是即將被點燃的火藥桶。而這個火藥桶,應該如何處理呢?情緒爆炸解決火藥桶的方式就是讓它爆炸,這也是許多倡導情緒宣洩理論的核心。有壓力別憋著,發洩出來。
  • 父母在孩子面前宣洩負面情緒,真百害而無一利?原來我們都想錯了
    在生活中,父母們難免會當著孩子的面宣洩一些負面情緒,原因可能是工作不順心,生活壓力大,也可能是孩子不乖,成績太差等等,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儘管父母也明白不應該在孩子面前發火,但任何人在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時,是很難去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況且負面情緒如果不發洩出來,也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細心的家長這時候就會發現孩子年齡越大卻越膽小起來,家裡來親戚的時候會開朗點,有的見了親戚也是扭扭捏捏的,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情感,好像不敢見人一樣,家長都希望孩子大大方方的。孩子內向不善於交流對孩子的成長非常的不利,長此以往孩子會孤僻會自閉。
  • 給自己找個透氣孔,心理專家:合理宣洩情緒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28日訊(記者毛茵)宅家的日子長了,一家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少不了嗑嗑碰碰,不少人情緒「發黴」,心裡「長草」,各種鬧騰都冒出來:母子大喊大叫的,夫妻看不順眼的,婆媳互懟的……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肖勁松主任醫師說,疫情期間需要合理宣洩情緒
  • 孩子性格內向,並不是性格上的劣勢,家長正確地教育孩子更優秀
    ,每次舅舅看到自己都一副兇巴巴的樣子,不是問成績就是問自己有沒有拿獎狀,性格內向的她覺得舅舅一點兒都不好相處。而素素一臉委屈地反問媽媽:「為什麼一定要讓我叫他們?」許多孩子都不理解,為什麼要強迫自己和不熟悉的人打招呼。這在家長看來是沒禮貌,沒教養,實際上,是父母錯了。
  • 內向有哪些性格特徵 內向的人是怎麼樣的
    核心提示:  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鮮明的性格特徵,有的人天性活潑開朗,有的人則內斂沉穩,還有的人則會表現出內向自閉的傾向,不同的性格特徵會有不同的日常表現,其中內向的群體佔據了很大一個比例。
  • 性格內向,父母應該怎麼做,孩子會變得更開朗
    · 性格內向的孩子心理狀態內向在絕大部分原因都是生長環境和父母造成:一個家庭裡面,父母性格強勢,經常指責孩子,導致孩子性格變得孤僻;父母本就不善於言辭,養成孩子不善於交流的習慣; 孩子經常聽父母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內心,久而久之,孩子強化了這種意識。那麼孩子過於內向,其心理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呢?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聊天 不會說話應該怎麼改變自己
    性格內向的人一般不太會表達自己,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要不知道該說什麼,要麼接的話茬很別人不想聽,場面一度會變得十分尷尬,那麼性格內向的人應該怎麼和別人聊天呢?解讀現場的氣氛,看準時機再發言, 要學會察言觀色,如果你注意到他人對自己所說的話題感到厭煩的話,停止這個話題,搞清楚狀況,然後繼續下一個話題。   與那些素未謀面的人聊天時,不要過多談論你的往事。可以隨便談談你身邊的時事,例如當時響起的有趣的背景音樂或是身邊的風景之類的。與那些素未謀面的人聊天時,不要過多談論你的往事。
  • 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因此他們常常對別人的感情也比較冷漠,對自己的情緒變化更是缺乏敏銳的洞察。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一般來說,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真實地表達情緒,適當的情緒表達並不是意味著一味地忍讓,在現實生活中,你常常會碰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譬如,有的同學可能想利用你給他幹跑腿的活而你卻不好意思拒絕等,對於類似的遭遇,很多人感到缺乏表達自己情緒的力量,怕自己的真實情緒表達出來會讓對方不高興。這種對自己情緒的壓抑是一種不適當的情緒表達,不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 親子育兒: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11月,不少學校迎來期中考試,心理聊吧的一則傾訴中,一位母親在為孩子亂發脾氣而痛苦時,通過溝通發現孩子情緒不穩的背後是學習壓力。作為家長,如何從孩子的日常表現看出他需要宣洩呢?又如何合理地引導孩子宣洩呢?聽心理老師聊一聊。傾訴:孩子亂發脾氣,我氣急敗壞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我對孩子,經歷了狂怒到心痛的過程。
  • 親子育兒: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11月,不少學校迎來期中考試,心理聊吧的一則傾訴中,一位母親在為孩子亂發脾氣而痛苦時,通過溝通發現孩子情緒不穩的背後是學習壓力。作為家長,如何從孩子的日常表現看出他需要宣洩呢?又如何合理地引導孩子宣洩呢?聽心理老師聊一聊。傾訴:孩子亂發脾氣,我氣急敗壞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我對孩子,經歷了狂怒到心痛的過程。
  • 孩子過分懂事,對性格養成很不利,父母要讓孩子合理宣洩情緒
    小女孩總是等所有人都開始拿筷子後,自己才拿筷子,總是會殷勤地給所有人盛飯。育兒師說,與其說女孩懂事,還不如說她在「討好取悅」。表現上看起來孩子生活得不錯,但是其實她一直都不快樂。1. 父母對孩子存在一定的忽視當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有所忽視後,便會產生一種討好取悅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