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奶技術是發揮母牛生產潛力的重要一環,沒有熟練的技術擠奶方法和耐心就很難擠到應有的奶,擠奶方法不外手工擠奶和機器擠奶兩種。1手工擠奶。手工擠奶是用食指和拇指緊握奶頭上端(即乳池下端)的位置,將奶向流動的去路封閉。然後用中指及無名指等將奶頭內(即乳竇內)的奶擠出來。每次擠出奶的多少與擠壓力的大小及奶頭管的大小和括約肌的鬆緊度有關,也與食指和拇指是否封閉得緊有關。
初初學擠奶的往往由於封閉不緊,乳汁射向乳池,而影響擠出的奶量手擠對防止擠破奶頭內膜,細緻護理乳房,及時發現奶的異常等較有利,但是勞動強度較大,擠奶時間較長。
2機器擠奶。機擠與手工擠不同,它不是用壓力將奶擠出,而是利用真空造成奶頭外部壓力低於奶頭內部壓力的環境,使奶頭內部的奶被吸向低壓方向排出,正如犢牛吮奶的情況相似,機器擠奶是四個乳區一齊擠,比手工擠奶快,較容易與母牛短暫排乳反射相協調近年來對擠奶機進行了不少改進,如某一乳區擠完後,擠奶杯可自動脫落,而不影響其他乳區繼續進行擠奶,這對防止擠傷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當擠奶將近結束時,有自動控制設備可以將奶杯盤向前下方延伸,防止奶杯縮到乳池附近,妨礙順利擠奶,這對節省勞力,擠淨最後的奶很有幫助。也有些擠奶機不採用自動脫杯的辦法而採用隨排奶的多少自動調節擠奶機的真空度和節拍的快慢,以保持乳房。如初裝上擠奶杯時真空度較低,節拍慢,使起刺激排乳的作用;隨著排乳量超過一定的限度後則自動調節到正常擠奶的真空度和節拍;至排乳降低到正常排乳量以下時又自動減低真空度和節拍。
此外目前的機擠設備多採用密閉系統,擠出的奶除可計量外還可直接通過密閉管道送到牛奶處理間進行冷卻和貯藏,不僅節約勞力,減輕勞動強度,也提高了奶的質量。所以機擠應是今後發展的方向。機器擠奶雖有減輕勞動強度,縮短擠奶時間,提高奶奶的品質等優點,但必需注意操作規程和經常檢查擠奶設備的運轉和真空節拍等情況是否正常,若不認真注意,往往有乳房炎增多,奶的質量下降甚至產量下降等情況出現。
嚴格的說,機擠出現問題特別是乳房炎時,首先應從是否嚴守操作規程和衛生規程,擠奶機及機器設備是否運轉正常等去檢査,並針對原因改進工作,不應簡單地認為是機擠的必然結果,輕易放棄使用機器擠奶設備。真空泵室應設置在擠奶間外,儘可能靠近擠奶間中部位置,該室內要求空氣清爽無塵。擠奶杯是由橡膠杯及其金屬殼形成一小室,稱為脈動室。
電脈動器控制脈動室的壓力,即真空與大氣壓相互替換,當脈動室內為大氣壓時即將膠杯壁壓縮使緊閉,將橡膠杯內真空通道封閉,杯內真空的消失,有利於血液循環;當空氣自脈動室排出又成真空時,封閉的橡膠杯又開放,真空恢復,使乳池與奶頭外的壓差恢復,奶自乳池內又被吸出,所以脈動器是脈動室交替地吸入空氣和排出空氣並恢復真空,使膠杯交替封閉和開放,完成擠奶的任務,脈動器控制的脈動率一般以每分鐘50-60次為適宜,購置新機時應按該機設計要求進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