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也來幫忙擠奶了,以後想當農民還得學會高科技

2020-12-20 獵雲網

獵雲網2月1日報導 (編譯:Jenny

自從機器人接管了擠奶工作之後,Austin家族的奶牛好像產量更高了。實際上改變牛奶產量最大的因素不是奶牛,而是人力因素。

「起初,我們是像車燈前的麋鹿一樣彷徨而不知所措的,」Ron Austin在家庭農場回憶到。他們的農場在西雅圖西南方向約90英裡遠的地方。「當時我們會接到機器人的電話,但是根本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奶牛反而適應的比我們快些。」

華盛頓的Austin家族和其他的十幾戶家庭只是這場在乳製品產業中正在崛起的機器人革命的一部分。

目前銷往全世界的自動擠奶機約有3萬臺,這種自動化擠奶的趨勢在美國上升的尤其快。到2025年,北美地區四分之一的奶牛將可以靠機器人擠奶。

擠奶機器人的外觀基本上就是個放在奶牛畜欄旁邊的金屬箱。

圖:奶農Ron Austin在盯著擠奶機器人的工作。大多數時候還是奶牛決定自己擠奶的時間和頻率。

機器人怎麼擠奶

機器人工作時,先是從金屬箱中伸出一根機械臂給奶牛的乳頭消毒,並且將吸杯連接上去。用雷射掃描傳感器來確認吸杯的正確位置。吸杯在擠出奶之後使得牛奶通過軟管流入存儲器中等待檢測。當電腦感應到牛奶的流量變細之後就證明奶要擠完了,這時機器人會做清理工作,並且解開與奶牛的連接,以留出空間給下一頭奶牛。

奶牛並不需要被趕進擠奶圈。他們想回去吃更多畜欄中自動供給的美味飼料。每一頭奶牛身上都帶著RFID標籤,這樣電腦就能知道它們何時被擠過奶,以決定何時放它們回去擠下一次。這些電腦控制的門可以做到有秩序的牧牛。

如果系統出了問題,比如,某頭奶牛在擠奶圈中等待時間過長,或在牛奶中發現了血,此時農民的智慧型手機就能收到一個自動語音來電。他們可以直接在手機App上調整系統,甚至不用踏進畜棚一步。

圖:智慧型手機App會在擠奶機器人遇到狀況時發送一個警告

擠奶機器人的好處

為什麼擠奶機器人能接替人的工作呢?這可不僅僅是因為錢。

「擠奶機器人不一定能提高收益,」愛荷華州立大學乳製品領域專家Larry Tranel說道,「它並不一定能增加現金流。」

拋開收益不說,機器人可以削減對勞動力的需求,也能提高生產率。比起以前一天擠奶兩次,現在奶牛可以及時擠出體內的奶,一天擠奶多達六次。對Austin家族來說,牛奶日產出量就增加了11%-17%。

被機器人擠奶的奶牛似乎表現的更安逸舒適,因為他們不會被來來往往的人嚇到了。DeLaval是生產Austin家所使用的機器人的公司,他們的一名技術員說:「奶牛不看見人的話可以更放鬆一些。」

如果說不利於盈利的方面,就是這些機器非常昂貴。Austin家族的家長,也是Ron的父親Jim Austin先生經過計算稱,他光是購買兩臺機器人和改造擠奶廳就花去約50萬美金。並且由於Austin家族是機器人的早期用戶,為了適應這項技術,他們花了比預期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儘管還沒有真正做到節省人力開支,但Austin家族稱其前景是很看好的,要想收回他們的投資並不難。擠奶機器人的一大吸引力就是其對生活質量的改善。如果用老法擠完110頭奶牛,Austin家族和3名僱工要一口氣工作3-4小時,一天兩次,一周7天。有時候擠奶工作要持續到晚上9點後。

現在機器人出現以後,人們可以不用再踏進擠奶廳,除非有特殊工作需要。他們再也不用每天沒完沒了的擠奶,Jim也承認自己沒有以前那麼辛苦地工作了。

Tranel通過他的調查得出結論,這種彈性的生活方式對奶農的價值至少有一年5萬美金。

圖:Ron Austin在擠奶廳旁的辦公室裡監測擠奶情況。

農民新技能GET

農場機器人確實需要人們更精通電腦技能,Ron Austin說:「有些傳統的農民可能會害怕自己不會這類新技術,但本質上就是從牛身體裡擠出牛奶而已。」

機器人系統還能提供一系列數據,Austin家族可以用這些數據監測到最好的奶牛,以最終挑出一些需要淘汰的奶牛。「我們已經從113頭奶牛裡挑出了7頭。」Jim Austin一邊指著辦公室電腦屏幕上亮著的紅色燈條一邊說道。

「你需要有農場背景。機器人做的事情只是擠奶,但農民並不只是擠奶人,農民是技術的掌握者,還充當著獸醫的角色,他們是構建者。」

現在你也可以在農民的技能清單上加上「計算機編程」這一項了。

Source:geekwire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美國普及擠奶機器人 農夫和奶牛皆大歡喜
    機器人擠奶系統在歐洲已經盛行多年,但直到最近才在美國引起重視。目前在威斯康星州、馬裡蘭州等地,某些奶牛場採用機器人系統來飼養奶牛並給它們擠奶,這種自動化和科技化的機器受到農夫、農場主和奶牛的歡迎。這裡是威斯康星州的一個農場。在這裡,全自動的擠奶機器人已經投入使用。
  • 機器人擠奶系統的最佳飼餵方案
    因為相關研究結果表明,每天補飼6.5磅(約2.93kg)和17.6磅(7.92kg)精料,對奶牛自願進入機器人擠奶的次數沒有影響。除此之外,在機器人擠奶系統中,影響奶牛擠奶頻次的因素很多。例如,奶牛之間的社交問題、牛舍的設計、地板、奶牛的健康狀況、泌乳階段和飼槽處的日糧(PMR)。
  • 做了媽媽後,你得學會正確擠奶
    這個時候媽媽們就得學會手工擠奶了,正確的擠奶方法不僅方便,可以減少痛苦,也能保證乳汁的正常分泌。首先擠奶前,新媽媽要洗淨雙手,站直或坐直。擠右側乳房一般用左手,擠左側乳房一般用右手。如果擠出的奶還要餵給寶寶的,接奶的杯子一定要先消毒乾淨,再準備乾淨的手帕或者紙巾以備擦手。
  • 機器人擠奶系統的最佳飼餵方案(內置電臺)
    機器人擠奶系統越來越受歡迎,該系統可以減少勞動力成本、增加擠奶頻次、提高產奶量和改善飼餵的精確度。但是,關於機器人擠奶系統的補飼量的推薦值各不相同。那麼,最佳的飼餵策略是什麼?這在很大程度上因牧場而異。
  • 中國第一個擠奶機器人落戶蒙牛澳亞示範牧場
    一個好消息在素有「中國乳都」之稱的呼和浩特不脛而走:中國第一個擠奶機器人走進蒙牛!  從手工到機器,從機器到機器人,擠奶方式的革命,生動地勾勒出了中國奶業的「螺旋式上升圖」。2004年12月2日,一個令神州乳界難忘的日子:中國擠奶史上第一次載入「機器人」的名字。  這臺機器人目前被安置在中國規模最大的單體牧場——蒙牛澳亞示範牧場。
  • 擠奶實現24小時自動化!日本北海道引進擠奶機器人
    據日本《朝日新聞》2015年9月14日報導,日本北海道江別市一家奶牛場9月開始引進8臺最先進的擠奶機器人。今後約500頭奶牛的擠奶工作將實現24小時自動化。 據悉,每頭奶牛的脖圈上都裝有傳感器,當奶牛接近機器人時,機器人就可判斷是否適合擠奶。如果適合,機器人就會通過傳感器探知乳頭的位置,並完成擠奶動作。該機器人還可對奶量奶質進行一體化管理。
  • 濰坊坊子區玉泉窪生態牧場引進自動擠奶機器人,節省了人力提高了產...
    奶牛排隊主動走進擠奶區,自動擠奶機器人為每頭奶牛消毒、擠奶、檢測分析,一套流程下來,僅需要五六分鐘的時間……5月30日,記者在坊子區玉泉窪生態牧場採訪了解到,這裡的自動擠奶機器人一天24小時運行,整個擠奶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工,還提高了產奶量。
  • 《大熊來幫忙》——學會面對失去,學會珍惜擁有
    、大熊,或是小汽車、機器人,他們對此愛不釋手,珍惜異常,我們曾經以為那個玩具不過是哄孩子開心的小玩意兒,但它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它更是孩子對童年美好事物的感情寄託。 《大熊來幫忙》是白烏鴉獲獎作家丹尼爾·的新作,這是一個關於失去的迷人童話
  • 怎樣才能叫一隻奶牛自願擠奶?
    利拉伐、利樂和設備供應商西得樂一起,組成了瑞典私營集團利樂拉伐集團。2011年,有130多年歷史的利拉伐進入中國,成立了獨資公司利拉伐(天津)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涉及擠奶設備、飼餵設備等牧場用品和零配件,以及配套的清潔產品和奶牛保健用品等。所謂「自願擠奶系統」,指奶牛能按照自然習性、自主擠奶。一臺機器每次針對一頭奶牛,奶牛會自動前去擠奶,無需擠奶工趕牛。
  • 給黃瓜「擠奶」後有甜味?真相來了
    說到給奶牛擠奶,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平常,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您聽過給黃瓜「擠奶」嗎?最近,不少關於給黃瓜「擠奶」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有網友稱「擠奶」之後的黃瓜吃起來會有絲絲甜味給黃瓜「擠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樣做又真的能讓黃瓜變甜嗎?
  • 坦克車下田務農,機器人精耕細作 上海85後農民開發全國首家智慧農場
    原標題:坦克車下田務農,機器人精耕細作上海85後農民開發全國首家智慧農場這樣的美事就發生在上海市金山區亭林鎮周柵村的點甜機器人智慧農場裡。農場主人王金悅生於1987年,上海師範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畢業後不聽人「勸」,執意回家鄉當個農民。如今,這位年輕的上海農民,建成了全國第一家主要由機器人幹農活的農場。
  • (原創)學會正確擠奶, 你才能過上暢奶無憂的道路!
    看到題目有人或許會問:媽媽為什麼要學會擠奶呢?什麼時候需要擠奶呢?
  • 揭曉:農民發明家吳玉祿的發明之路
    今天的主角兒不一般,他一位農民,卻從不下地幹活,他小學輟學卻精通機械原理,他是最聰明的農民發明家,別人發明為掙錢,他搞發明像完命,他有60多個機器人,他就是機器人老爹吳玉祿。吳玉祿小學三年級文化,在我們眼裡是天才發明家,可是在村裡是出了名的敗家子,原來因為吳玉祿喜歡機器人,每天在家裡搗鼓那些廢鐵廢鋼,對他的本職工作幹農活卻一點興趣都沒有,村裡人見了他基本上都指指點點,就連家裡的老父親也時常哀嘆,本想著吳玉祿成家立業後能安分點,不成想,他差點家破人亡。
  • 農民學會這幾個技能,什麼時候都能賺到錢,建議好好學習!
    比如說要學會如何使用微信的各種功能,要會收發紅包,會用手機瀏覽新聞,會打字群聊等等,反正這一些最基礎的都得學會用。比如我們經常碰到一些老人,他們本來也不傻,都認識字,但是他們往手機裡面存一個聯繫人的電話號碼都不會。還要讓年輕人幫忙,有時年輕人要教他們,好讓他們以後自己也學會,可是很多老人都不願意學。甚至我還碰到過幾次這種情況,有老人拿著幾千塊錢的手機,讓我幫他們調時間,調鬧鐘的。
  • 母乳媽媽必備技能之手擠奶!學會蓋過催乳師
    哺乳媽媽必備技能——安全無痛手擠奶。懷裡抱著寶寶,看著寶寶大口的吞咽乳汁,相信是每個媽媽的幸福時刻!想像你的乳汁如泉水般噴湧而出當媽媽越放鬆的時候,催產素會釋放越多,奶陣也會來的越多,手擠奶也就越高效。
  • 挪威女演員節目中公開擠奶 吸奶器PK手工吸奶
    據臺灣媒體報導,網路有一段影片,挪威喜劇女演員Sigrid Bonde Tusvik在節目上公開擠奶,她先拿出吸乳器請男主持人幫忙扶著,接著露出右乳徒手擠奶,之後一名男工作人員也加入一起擠,造成母乳飛散亂噴,畫面卻沒有因此中斷,引起網友熱議。
  • 答案可能是「用機器人」
    而無論臺上臺下,「老金」談得最多的便是擠奶機器人對於奶牛、員工和家庭的好處。「VMS除了對奶牛健康和牛奶質量有積極影響之外,更大的好處是節省人工、解放勞動力。」他還告訴《牧食記》,其出生於1987年、大學學習航空航天相關專業的兒子畢業以後便一起來管理牧場,剛開始時也不是很樂意,現在則挺喜歡這個工作,基本通過手機就可完成管理。
  • 手擠奶!手排奶!追奶哺乳必學技能
    七麻麻原圖,謝絕轉載 WHO推薦手擠奶應該是每個哺乳媽媽都學會的技能,不論是追奶,自己處理堵奶,乳腺炎等等只要自己學會了這個技能,能在家解決很多的問題。下面是幾個學會的媽媽的反饋!.不論是親餵還是吸奶器,最後都必須配合手擠奶!廢話不說了,看方法。.❤首先學手擠奶的時候,先躺著去操作,等熟練了以後在坐起來,這樣會更好上手。.❤第一步:媽媽平躺下來,我們以右側乳房為例子,用你的右手把你的乳房從右側整個託起來,不要讓乳房整個灘在胸前,必須要託起來。.
  • 上海「85後」農民和他的機器人農場
    原標題:上海「85後」農民和他的機器人農場王金悅只要用手指戳戳手機,就能遠程操控這個務農機器人。  王金悅的點甜機器人智慧農場,就坐落在金山區亭林鎮。在這個農場裡,既有會灑水施肥的機器人,也有會除草的機器人,還有會耕地的機器人。農民只要用手機遠程操控,就能讓這些機器人代替人工勞作,同時進行數據監測和記錄,這樣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還明顯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精準度。
  • 擠奶不僅關係牛奶質量,還關係到奶牛健康,你家的奶牛你會擠奶嗎
    很多人對於奶牛擠奶的認識不是很高,認為任何人都可以給奶牛進行擠奶,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奶牛正確擠奶方法不但可以提高牛奶的質量,還能保證奶牛身體的健康。給奶牛擠奶是一個技術活兒,如果不是經過專門學習的擠奶員,或者掌握不好擠奶方法,不但不能把牛奶擠淨,還得不到高質量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