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還是博弈 寶潔與聯合利華「交割」牙膏品牌

2020-12-15 北京商報

日化兩巨頭寶潔與聯合利華擬進行牙膏品牌交易。4月17日,寶潔向北京商報記者獨家證實了此前關於出售旗下歐洲本土口腔護理品牌Fluocaril和Parogencyl倍樂喜的傳聞,收購者是聯合利華。雖然兩大巨頭此次交易被看作是各取所需,但剝離了Fluocaril和Parogencyl,寶潔旗下牙膏業務仍有歐樂B和佳潔士,而聯合利華目前僅有租來的中華牙膏。近年來,伴隨牙膏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中華牙膏市場份額正不斷縮水。業內人士認為,聯合利華擬通過「買買買」構建自身牙膏業務,從而進一步鞏固日化巨頭的地位。

巨頭各取所需

此前有傳聞稱,日化龍頭寶潔擬將旗下法國牙膏品牌Fluocaril和Parogencyl出售給另一日化巨頭——聯合利華。4月17日,寶潔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了上述傳聞。

據悉,Fluocaril和Parogencyl是歐洲本土口腔護理品牌,分別是法國和西班牙市場的知名牙膏品牌,前者主要聚焦防蛀牙功能,後者專注於解決牙齦問題。同時,這兩個品牌主要在法國和西班牙等歐洲市場以及部分亞洲市場進行分銷,主要以藥房為渠道銷售,目前尚未進入中國市場。

對於此次出售,寶潔認為:「Fluocaril和Parogencyl在寶潔歐洲口腔護理業務的佔比不足2%(全球不足1%)。本次調整將有利於寶潔優化生意結構,更有力地支持寶潔旗下核心品牌的發展。」

而聯合利華則表示,收購上述兩個品牌是對集團口腔護理業務的補充,可以改善集團在法國和西班牙市場的業績。

實際上,通過對比也可發現,寶潔旗下牙膏業務則主要以歐樂B和佳潔士為支撐;而聯合利華在牙膏業務方面僅有中華牙膏,而中華牙膏並非聯合利華的「親生子」,早在1994年,中華牙膏就以租賃的形式,將經營權賣給了聯合利華。可見,在雙方牙膏業務上,聯合利華勢力則略顯「單薄」。

業內人士認為,寶潔與聯合利華此次交易主要是基於雙方業務發展需要,但透過交易背後,日化企業在牙膏市場的競爭也不斷加劇。鑑於目前雙方均處於業務調整期,雙方的交易更像是一場博弈。

寶潔持續「瘦身」

回顧寶潔近幾年發展,正在不斷「瘦身」來提振業績。據悉,寶潔成立於1905年,1950年上市。2006財年,寶潔首次營收突破600億美元大關;2007財年,寶潔營收再突破7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12.1%至764.76億美元;2008財年,寶潔營收則再創新高,一舉突破800億美元大關。

雖然在2012財年,寶潔營收創下了820.06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但是歸母淨利潤卻同比下滑8.82%至107.56億美元。在感受到業績壓力之時,2012年,寶潔宣布以27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旗下食品品牌品客,購買方為美國穀物食品巨頭家樂氏。這是寶潔繼吉夫、科瑞後出售的最後一個食品品牌。至此,寶潔徹底退出了食品業務。

2015財年,寶潔營收實現707.49億美元,歸母淨利潤僅剩70.36億美元。之後,寶潔營收「跌跌撞撞」向下滑落。到2018財年,寶潔營收僅為668.32億美元,而歸母淨利潤則下滑36.38%至97.5億美元。

伴隨業績不斷下滑,寶潔開始頻繁「瘦身」。2014年,寶潔對旗下全球範圍內的品牌進行縮減,在幾年時間裡剝離了銷售額不到1億美元的小型品牌。對內則精簡構架,將運營六個以行業為基礎的行業單位(SBU),每個部門擁有獨立的CEO。另外,寶潔還在今年3月從巴黎泛歐證券交易所(Euronext)除牌,進而縮減成本。

雖然瘦身的成效尚未完全顯現,但是寶潔旗下的美妝產品則正成為業績的重要力量。2018財年,寶潔美妝產品在全球的銷售額實現了124.1億美元,較2017財年增長9%。其中,旗下護舒寶、OLAY、Oral-B等品牌都獲得不錯的增長,高端品牌SK-II的年銷售額增長甚至達到了30%。

此次出售旗下歐洲本土口腔護理品牌Fluocaril和Parogencyl倍樂喜後,寶潔則會大力支持口腔護理核心品牌比如歐樂B、佳潔士的發展,加強產品研發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聯合利華「買買買」

「或許是看到寶潔在剝離食品業務板塊後,聚焦日化產品收益明顯,聯合利華也正在向老對手寶潔學習。」業內人士指出。

上述業內人士的觀點實際上也從聯合利華近幾年的動作中得到印證。幾年時間裡,聯合利華還出售了包括Becel、Flora、CountryCrock、Blue Band等品牌的人造黃油業務,以期更加專注日化板塊。

2015年,聯合利華一口氣收購了英國高端護理品牌REN、美國品牌Kate Somerville Skincare LLC、美國護膚品牌Dermalogica、美國專業護膚品牌Murad。2017年6月,聯合利華宣布與美國彩妝品牌hourglass籤署收購協議;2017年9月,聯合利華還收購了AHC的母公司韓國美妝集團Carver Korea珂泊亞。

不過,聯合利華頻繁加碼的均是美妝業務,而在牙膏業務中仍為空白。與此同時,聯合利華整體業績以及旗下的牙膏業務也增長乏力。2018財年,聯合利華營收為509.82億歐元,同比下跌5.09%;淨利潤為98.08億歐元,同比上漲51.22%。而利潤的大幅上漲的背後,則是由於剝離黃油業務帶來了43億歐元的一次性利潤。其中,聯合利華口腔護理產品的銷售由於激烈的市場競爭,銷售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營銷分析師竇曉強看來,若此次聯合利華從寶潔收購了新的牙膏品牌,無疑釋放出對做大主營日化業務的決心,看好口腔護理市場增長的信心。或許,聯合利華將更多的「洋品牌」引入到中國這個巨大增量空間的市場,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但伴隨國內牙膏市場競爭正日趨白熱化,聯合利華的「養子」中華牙膏則地位尷尬。數據顯示,在2016年的排名中,中華牙膏已經位居第六,銷售額為13.6億元,市佔率僅為5.6%,同比下滑0.1%;與市佔率排名第一的黑人牙膏相比,銷售額與其相差了30多億元。

這對市場份額曾一度高達40%、曾穩居中國牙膏市場銷量第一位的中華牙膏而言,其市場份額正不斷縮水。這也表明,中華牙膏可以帶給聯合利華的效益更是少之又少。另外在2010年10月,中華牙膏還一度傳出被易主的可能。

業內人士分析稱:「在面對聯合利華將要收購兩個新的牙膏品牌之時,讓人不免擔心未來中華牙膏扮演的角色則更像是一顆『棋子』。聯合利華有可能先運用中華牙膏在中國市場的渠道優勢進行推廣,一旦時機成熟,中華牙膏或將遭被甩手的命運。」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白楊(圖片來源:聯合利華官網)

相關焦點

  • 交接牙膏業務 寶潔聯合利華各取所需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作為全球日化行業的兩大巨頭,寶潔與聯合利華在牙膏行業有了互利的交易。4月17日,寶潔向北京商報記者獨家證實了此前關於出售旗下歐洲本土口腔護理品牌Fluocaril和Parogencyl倍樂喜的傳聞,收購方是聯合利華。據悉,Fluocaril和Parogencyl是歐洲本土口腔護理品牌,分別是法國和西班牙市場的知名牙膏品牌,主要在法國和西班牙等歐洲市場以及部分亞洲市場進行分銷,以藥房為主要銷售渠道,目前尚未進入中國市場。
  • 寶潔向聯合利華出售兩大牙膏品牌
    信息時報訊(記者 鄭曉玫)兩大全球日用消費品巨頭近日達成交易,寶潔將把旗下兩大牙膏品牌出售給聯合利華。記者昨日從寶潔方面確認,寶潔這次出售的是旗下法國牙膏品牌Fluocaril和Parogencyl。
  • 寶潔擬向聯合利華出售兩個牙膏品牌
    日前,聯合利華在其官網宣布,已和寶潔達成協議,將收購寶潔旗下的牙膏品牌Fluocaril(弗呂伽勒)和Parogencyl(倍樂喜
  • 寶潔、聯合利華等國際品牌痛失市場份額
    不止寶潔,同為中國日化行業巨頭的聯合利華也在不斷地丟失市場份額。單以外資品牌主導的牙膏品類為例,歐睿諮詢的數據顯示,寶潔在中國牙膏市場的佔有率從20.8%下降到19.7%。聯合利華在中國牙膏市場的份額已從12%下降到9.9%。而在洗衣粉和肥皂的品類中,廣州立白和納愛斯集團兩家本土公司的產品份額已達到27.6%,而寶潔的份額為7.6%,聯合利華為6.6%。
  • 寶潔和聯合利華在華市場勢力下降
    中國市場潛力無限大,十幾年前就是國外品牌爭相搶食的蛋糕,但隨著市場日益飽和及本土日化品牌的崛起,曾經佔據中國日化市場絕大份額的領先優勢正在下降。  隨著原料價格、運營成本不斷攀升,市場競爭日趨飽和,寶潔和聯合利華兩大外資日化集團在中國市場領先優勢正在逐步下降。
  • 聯合利華收購寶潔旗下兩個牙膏品牌
    4月12日,聯合利華在其官網宣布,已和寶潔達成協議,將收購寶潔旗下的牙膏品牌Fluocaril(弗呂伽勒)和Parogencyl(倍樂喜)。交易預計在今年二季度完成,雙方暫未向外披露交易金額。聯合利華的全球官網上並未列出專門的口腔護理品牌,其在中國市場上擁有唯一的口腔護理品牌是「中華」。與之相比,寶潔有專門的口腔護理部門,主打品牌為佳潔士、歐樂B、假牙粘合劑品牌Fixodent和漱口水品牌Scope。而寶潔目前正處於持續瘦身階段。
  • 聯合利華將收購寶潔旗下的牙膏品牌弗呂伽勒和倍樂喜
    日前,聯合利華在其官網宣布,已和寶潔達成協議,將收購寶潔旗下的牙膏品牌Fluocaril(弗呂伽勒)和Parogencyl(倍樂喜)。對此,長江商報記者分別採訪了寶潔和聯合利華,但截至發稿,雙方並未予以回復。據悉,Fluocaril和Parogencyl分別是法國和西班牙市場的知名牙膏品牌,以藥房為主要渠道銷售,這兩款產品目前都沒有被引入中國市場。
  • 化妝品業務依舊領先寶潔,聯合利華穩了?
    而寶潔第三季度財報則顯示,寶潔集團美妝部淨銷售額為256.5億人民幣,有機銷售額同比增長7%。不過,聯合利華於美妝領域強如寶潔並不令人意外。早在2012年,聯合利華便於美妝領域實現首次超越寶潔,成為緊跟歐萊雅集團的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公司(詳見《力壓寶潔,聯合利華對標的是全球最大美妝公司 》)。即便如此,聯合利華和寶潔均實現了美妝領域的良好增長態勢。
  • 禁止香皂、牙膏等含任何塑料顆粒 強生、雅詩蘭黛、寶潔及聯合利華...
    據美國《商業內幕者》報導稱,美國近日頒布一項法案,禁止香皂、牙膏等洗護用品中含有任何被稱為微珠的塑料顆粒。報導指出,很多知名護理產品生產商都宣稱微珠能深層清潔,但事實上這種物質不溶於水,造成環境嚴重汙染。   根據國際反化妝品微珠組織曝光的護理產品名錄,強生公司旗下的露得清品牌多達20餘款產品以及可伶可俐多款產品被點名。
  • 聯合利華VS寶潔:我們越來越像
    編者按/ 寶潔逐步剝離食品等大宗商品業務,而把重心放在健康與護理產品上,以避開和聯合利華甚至雀巢的競爭。出身寶潔的聯合利華新CEO波爾曼正在沿革寶潔的策略,這使得聯合利華和寶潔競爭如影隨形。  沉寂了整整9年之後,聯合利華(Unilever)再度開啟併購大門。
  • 寶潔聯合利華在華市佔率下降 渠道融合是主因
    今年7月,寶潔新財年剛開始6天,中國區客戶生意發展部的一位高管向其部門全體員工發送了一封郵件,列數了過去一個財年幾大指標的達成情況。在增長份額的一欄中,這位高管寫到:「大家的努力使得銷售量佔比提高了1%,但是市場份額佔比降低了0.4%,對我們的挑戰非常大。」     不止寶潔,同為中國日化行業巨頭的聯合利華也在不斷地丟失市場份額。
  • 寶潔與聯合利華市場營銷策略比較分析
    【摘 要】在日用消費品行業中,寶潔與聯合利華聯合佔據中國市場半壁江山。它們一個是品牌管理專家,一個是產品行銷專家。   2 分析比較寶潔和聯合利華的營銷策略   (1)產品策略。   寶潔和聯合利華在各個方面都有著激烈的競爭。以洗髮護髮產品為例,寶潔先後推出了「海飛絲」、「飄柔」、「潘婷」三個品牌。
  • 廣告風格隨決策層轉變 聯合利華、寶潔攻防互換?
    聯合利華和寶潔這一對老對手,從來不缺少話題。   剛過去不久的央視年度廣告招標中,往年一直投「暗標」的聯合利華,今年卻高調地投了「明標」,僅央視公開的兩個中標時段,總價即高達7838萬元。而一向高調的寶潔,今年卻在招標過程中少有曝光。
  • 又一國產品牌崛起,寶潔和聯合利華節節敗退!網友:支持國產!
    沐浴露、洗髮水、洗衣粉/液、牙膏等日化產品都是我們生活中必備的物品,聯合利華和寶潔兩家公司一直幾乎壟斷著我國的日化產品領域,如平時我們熟知的舒膚佳、海飛絲、佳潔士、多芬、夏士蓮、飄柔等品牌都屬於這兩家公司,以致於大部分國產品牌一直處於被打壓的狀態,不要說超越它們了,有些國產品牌甚至連怎麼存活下來也是個問題
  • 聯合利華或550億美元收購高露潔
    昨日,聯合利華大中華區副總裁曾錫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他目前並沒有收到相關的收購信息,聯合利華曾在3年多前把北美的牙膏業務賣掉,現在的情況與當時不同,是否會收購高露潔也說不準。但如果真能收購成功,對聯合利華來說肯定是件好事,收購價格可能會是其現在銷售額的2倍。
  • 收購Hourglass,聯合利華與寶潔的戰爭開始燒至彩妝領域?
    終於,日化巨頭聯合利華也將日化業務擴展到了彩妝領域。聯合利華在彩妝領域的第一步便是收購彩妝品牌Hourglass,此前,聯合利華已經開始在高端護膚與洗護用品領域開始布局。通過收購Hourglass,聯合利華在與對手寶潔的競爭中再加一碼,只不過聯合利華能靠這砝碼對抗得了日化霸主寶潔嗎?
  • 寶潔/聯合利華/立白 誰的消費者滲透率達到95.5%?
    寶潔/聯合利華/立白 誰的消費者滲透率達到95.5%?最新凱度消費者指數報告顯示,2015年一眾快消品企業以品類擴展、渠道下沉、地域擴張、發展線上渠道等方式獲取新的消費者,最終寶潔以95.5%的滲透率位列快消品企業榜首,穩住其「霸主」地位;聯合利華則出現負增長;而立白集團則成為電商渠道中消費者規模增長最快的企業。
  • 聯合利華寶潔遭歐盟反壟斷調查 被指操縱價格
    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本周將因操縱洗衣粉價格遭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罰款處罰。  而德國漢高將不會受到處罰,原因是漢高此前已提醒歐洲委員會由上述公司組成的壟斷聯盟在操縱價格。  歐盟委員會將於當地時間周三宣布此結果。此次歐盟涉案的產品名單中涉及日化產品製造商聯合利華旗下洗衣粉品牌奧妙、Surf;寶潔集團旗下品牌汰漬、Gain和時代以及德國漢高旗下涉案品牌寶瑩等。
  • 寶潔聯合利華操縱洗衣粉價格 歐盟本周將重罰
    在海外以壟斷日化市場之勢聯合操縱價格的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將再次受到重罰。昨天有消息稱,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本周稍晚將遭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罰款處罰,理由是它們操縱洗衣粉的價格。而在上個月,這兩家公司以及歐萊雅、漢高等8家化妝品製造商在西班牙被發現結盟操縱價格達20年,被西班牙政府處罰5000萬歐元。
  • 歐萊雅、寶潔、聯合利華三巨頭通過這種方式合作了
    歐萊雅、寶潔、聯合利華三巨頭通過這種方式合作了 CBO首頁 | 作者:吳思馨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18-01-10  訪問量:2386